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九、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ISB11.众所周知,每一个运作里面都有一个主动者和一个被动者;没有任何事物能唯独从一个主动者产生,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唯独从一个被动者产生。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也是如此;属灵之物因是一种活的力量,故是主动的,属世之物因是一种死的力量,故是被动的。由此可知,凡从开始就存在于这个太阳世界中,后来时时刻刻存在之物都通过属世之物从属灵之物存在,不仅动物王国的臣民是这样,植物王国的臣民也是这样。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实也是众所周知的,即:所产生的每个结果里面都有一个主因和一个工具因;当任何事情完成时,这两者就显为一,尽管它们明显为二;因此,这也是智慧的准则之一,即:主因和工具因一起构成一个原因;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也是如此。这两者在产生结果中之所以显为一,是因为属灵之物在属世之物里面,如同肌纤维在肌肉里面,血液在动脉里面,或思维在言语里面,情感在声音里面;它通过属世之物使自己被感觉到。从这些事(尽管到这里还是像透过格子一样模糊)明显可知,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灵魂所穿的有机身体在此好比一件衣服,因为它穿在灵魂身上;当灵魂因(肉体)死亡而从自然界迁到它自己的灵界时,它也会脱去肉体,把它当作空壳或旧衣一样扔掉。此外,肉体像衣服一样会变旧;但灵魂不会,因为它是一种属灵物质,属灵物质与自然界的变化毫无共同之处;自然界的变化会从开始发展到结束,并在规定时间终结。那些不将身体视为灵魂的衣服或遮盖物,认为它本身是死的,只是适应去接受通过灵魂从神流入的生命原力之人,不可避免地从谬误中得出以下结论:灵魂凭自己活着,身体也凭自己活着,两者的生命之间存在一种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甚至灵魂的生命流入身体的生命,或身体的生命流入灵魂的生命;因此,他们以为流注要么是属灵的,要么是属世的;然而,一切受造物都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在后之物不从自身行动,而是从在先之物行动,它从在先之物发出;因此,这在先之物也不从自身,而是从更在先之物行动;因此,一切事物都从一个从自身行动的首先者,因而从神行动。此外,生命唯有一个,这生命不能被造,但非常有能力流入适合接受它的有机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是受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
许多人以为灵魂就是生命,因此,一个人因从灵魂活着,故从自己的生命,因而从他自己活着,所以不是靠来自神的一种生命流注活着。但这些人不可避免地系上一种谬误的戈耳迪之结,并将其心智的一切判断都卷进这结里面,结果只会导致在属灵事物上的疯狂;或他们建造了一个迷宫,心智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推理路线,都永远无法沿原路返回,把自己从中解救出来;他们实际上还让自己可以说下入地下洞穴,在那里住在永远的黑暗之中。
因为这种信念会生发出无数谬误,其中每一个都是可怕的,如:神将自己灌输并转录到人里面,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凭自己活着的神,因此他从自己行善、有智慧;同样,他拥有在自己里面的信和仁,因而从他自己,而不是从神获得它们;此外还有诸如流行在地狱里的人当中的许多可怕信念;地狱里的人在世时就相信自然界凭自己的活动活着或产生生命。当这些人仰望天堂时,天堂之光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片漆黑。
我曾从天上听见有人声说,人里面若有一丝生命火花是他自己的,不属于他里面的神,就不会有天堂和其中的一切,因而不会有地上的任何教会,进而不会有永生。关于这个主题的详情,可查阅《婚姻之爱》一书中的记事(132–136节)。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56.记事二:
有一次,我在灵人界与天使交谈时,心中充满快乐的渴望,想看看以前只参观过一次的智慧圣殿。我向他们打听路。他们回答说:“跟着光走,就会找到它。”“‘跟着光走’是什么意思”,我说。“越接近智慧圣殿,我们的光就越强烈。所以,要朝着更明亮的方向走。因为我们的光是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的,就本质而言是智慧。”
在两位天使的陪同下,我顺着亮光逐渐强烈的方向走,沿着陡峭的山路爬上南部地区的小山顶,只见那里有一个蔚为壮观的大门。守卫一看到天使和我,就打开大门。我们在里面看见一条由棕榈和月桂树组成的拱廊通道,便 沿着它向前走。这条小道蜿蜒曲折,尽头是一个花园,花园中间矗立着一座智慧圣殿。到了那里,我环顾四周,发现一些类似圣殿的小建筑,每一个都住着一个智者。我们来到其中一个建筑前,在门口与东道主搭话,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来、如何到了这里。我们的东道主说:“欢迎光临,请进来坐,我们一起畅谈智慧。”
往那建筑里面一瞧,我发现它一分为二,但仍是一个。一堵透明的墙将它分割成两半,这墙由最纯净的水晶制成,它的透亮使得这房间看似一间。我问为何这样布置。他说:“我不是独自一人。我的妻子和我在一起。我们是两个人,然而不是两个,而是一体。”我说:“我知道你是一位智者,但智者或智慧和女人有什么关系?”我们的东道主闻言面有愠色,便伸出手来,看哪,隔壁房间的其他智者出现了。他玩笑似地对这些智者说:“我们这里的客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智者或智慧与女人有什么关系?”闻听此言,他们都笑了,说:“没有女人,或没有爱的智者或智慧算什么?妻子就是对智者的智慧之爱。”
我们的东道主接着说:“让我们开启一段智慧的对话吧,就谈论原因,今天谈一下女性美丽的原因。”于是,他们轮流发言。第一位发言者给出的原因是:“主将女人创造为对男人智慧的情感;对智慧的情感就是美丽本身。”第二位给出的原因是:“主通过男人的智慧创造了女人,因为女人从男人被造。因此,她是被爱之情感所激发的一个智慧形式。由于爱之情感是生命本身,所以女人就是智慧的生命。男性是智慧,智慧的生命就是美丽本身。”第三位给出的原因是:“女人被赋予对婚姻之爱的快乐感知;由于她们的身体整个就是这种感知的器官,所以婚姻之爱的快乐所住的居所及其感知必是美丽。”
第四位给出的原因是:“主将生命的美丽和优雅从男人身上取出,将其转入女人里面。因此,男人若不与他在女人里面的美丽与优雅重新结合,就是苛刻、严厉、枯燥、不可爱。他也不明智,除非为了他自己的缘故,这时他就是愚笨的人。但当男人与他在妻子里面生命的美丽和优雅结合起来时,就会变得讨人喜欢、令人愉悦、充满生气、活泼可爱,因而是明智的。”第五位给出的原因是:“女人被造为美丽,不是为了她们自己,而是为了男人,以便原本坚硬的男人能变得更柔软,原本严肃的性情能变得更和蔼,原本冷酷的心肠能变得更温暖。当他们与自己的妻子合为一体后,就会变得如此。”
第六位给出的原因是:宇宙是主所造的最完美的作品,但其中没有一物比女人造得更完美,无论脸庞的美丽还是举止的优雅。这是为了让男人能为这样的慷慨赠与而感谢主,并通过从主接受智慧而回报这种馈赠。这些及许多类似观点表述完毕,只见一位妻子透过水晶隔墙显现,并对自己的丈夫说:“若你乐意,请谈谈吧。”当他发言时,从他的话里能感觉到来自他妻子的智慧生命,因为妻子的爱就在他的语气中。经历就这样为真理作了见证。此后,我们参观了智慧圣殿和它周围的乐园,由此充满喜乐,于是便离开,穿过通往到大门的林荫道,沿着我们来时的路下来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