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2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ISB12.从上面所确立的原则可以推出这一结论:灵魂穿上一副身体,就像一个人穿上一件衣服一样。因为灵魂流入人的心智,通过心智又流入身体,并携带它不断从主所接受的生命,从而间接把生命转入身体,在那里通过最紧密的结合可以说使身体活着。从这一点和上千个经历见证明显可知,属灵之物与物质材料结合,如同活力与死力结合,使人说话理性、行事道德。

表面上看,好像舌头和嘴唇出于自己里面的某种生命说话;胳膊和手以同样的方式行动;但正是本身属灵的思维在说话,同样属灵的意愿在行动,各自通过自己的器官如此行,这些器官本身都是物质材料,因为它们取自自然界。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会显现在白昼之光下,只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从言语中除去思维,嘴巴不就立刻哑了吗?同样,从行为中除去意愿,手不就立刻停顿了吗?

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命在物质材料中的表现,好比干净海绵里的丰盛葡萄酒,也好比葡萄里甘甜、待发酵的葡萄汁,还好比苹果里的美味果汁,又好比肉桂的芳香。包含所有这些事物的纤维是物质材料,它们本身既没有味道,也没有气味,而是从它们里面和之间的液体中获得味道或气味;因此,如果你挤出这些汁液,它们就成了死的纤维丝。如果生命被拿走,身体器官也一样。

人凭属灵事物与属世事物的结合而变得理性,这一点从他思维的分析过程明显看出来;他出于同样的原因而变得道德,这一点从他行为的优雅和举止的得体明显看出来。他凭通过天堂从主接受流注的官能而拥有这些,天使天堂是智慧与爱、因而理性与道德的真正居所。从这些事可以看出,在人里面结合的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使得他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他死后以一种既相似又不相似的方式生活,原因是,那时他的灵魂会穿上一副实质身体,就像在世上穿上一副物质身体一样。

许多人以为,心智的感知和思维因是属灵的,故无需外物或赤裸裸地并且不通过有机组织形式流入。然而,做这种梦的人没有看到头部的内层,在那里,感知和思维就在自己的起始中;他们不知道脑在那里,而脑是由灰质和白质,连同腺体、脑室、隔膜,以及把它们都围绕起来的脑膜和脊膜交织构成的;他们同样不知道,一个人的思维和意愿是理智的,还是疯狂的,取决于所有这些器官是处于健全的状态,还是处于扭曲的状态;因此,他的理性和道德取决于其心智的器官结构。因为没有用来接受属灵之光的有机组织形式,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论及人的理性视觉,就是理解力,或说人的理性视觉,即理解力就是一种抽象的虚无,就像没有肉眼,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论及属世视觉,或说属世视觉就是一种抽象的虚无;其它例子也一样。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

ISB1.关于灵魂与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婚姻之爱 #9

9.此后,天使向导返

9.此后,天使向导返回大厅,转向那些坚信天上喜乐和永恒幸福就是对神的不断赞美和持续到永远的宗教庆典之人。因为他们在世时相信自己会见到神,认为基于敬拜神的天堂生活就是所谓的“永久安息日”。天使对他们说:“跟我来,我将引领你们体验你们所想象的快乐。”天使带他们来到一个小城镇,该城镇中央有一个教堂,所有房子都叫作神圣建筑物。在镇上,他们看见人群从周边的各个角落蜂拥而至,其中有许多牧师。这些牧师接待新来的人,问他们安,牵着他们的手,把他们领到教堂门口,又从教堂领进周围的神圣建筑物,从而将他们引入对神的没完没了地敬拜中。牧师对他们说:“这个城镇是天堂的前院,镇上的教堂是天堂宏伟教堂的入口,天使在那里以赞美和祷告荣耀神,直到永远。这两个地方的规则是:人们必须先进入教堂,在此呆三天三夜。仪式开始之后,你们得进入城镇的各个房间,它们全都是我们奉献给神的建筑物。经过一个个房间时,你们必须加入那里的教会祷告,大声赞美,朗声讲道。但最重要的是,你们务必当心,不要想、也不要和同伴说圣洁、虔诚和宗教以外的话。”

接着,天使带着一行人进入教堂,教堂里挤满了很多在世时位高权重者,以及平民百姓。教堂门口有守卫把守,以防有人在此没呆够三天就离开。天使说:“今天是这些人进来的第二天,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就会明白他们是如何荣耀神的。”他们一看,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打盹睡着了,醒着的人也禁不住哈欠连天。由于他们不断将思维提升到神那里,不肯允许它们降回身体,所以有些人看似脸和身子分开了。有些人的眼睛由于不断向上翻而瞪得溜圆。总之,所有人都内心压抑,他们的灵因无聊而困倦。他们背对讲坛,大声叫喊:“我们的耳朵被震聋了,停止你们的讲道吧,我们再也听不进一个字,这声音令人厌恶。”于是,这些人起身,簇拥到门口,破门而出,制伏守卫,把他们赶走了。

看到这一幕,牧师紧随其后,挨着他们,在祷告叹息声中教导说:“你们要守这节,荣耀神,使自己成圣。在这天堂的前院,我们必带你们进入宏伟壮丽的天上教堂,在那里永远荣耀神,你们会因此享有永恒的幸福。”但他们听不懂这些话,甚至几乎听不见,因为两天来,他们的思维一直保持提升,远离了家庭和日常琐事,所以头脑已经迟钝。但当他们试图躲开时,牧师就抓住他们的胳膊和衣服,敦促他们回到讲道的房间,但无济于事。他们大声嚷嚷:“让我们走,我们快要晕倒了。”

话音刚落,四个身披白袍,戴着主教法冠的人出现了。其中一个在世时曾是大主教,另外三人是主教,他们现在全成了天使。他们将牧师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们从天上看到你们和你们的这群羊,也看到你们是怎么喂养他们的。你们正在把他们逼疯。你们不知道荣耀神是什么意思,它意味着结出爱的果实,也就是说,忠诚、正直、勤奋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这是爱神爱邻的一部分,是联结一个社群、构成其良善的纽带。这才是荣耀神的方式,当然还包括定期敬拜。难道你们没有读过主的这些话: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5:8)

你们牧师可以专注于敬拜和荣耀,因为这是你们的职责,你们由此得到尊贵、荣耀、奖赏。但若尊贵、荣耀、奖赏和你们的职责无关,你们和他们一样,也不能再专注于那荣耀。”说完这些话,主教令门口的守卫放行,允许所有人自由出入。他们说:“很多人除了将天上的喜乐想象为不断敬拜神外,想不出别的,因为他们对天堂一无所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