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4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的智慧中;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也就是爱中;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

ISB14.人类心智是指它的两种官能,被称为理解力和意愿。理解力是接受天堂之光的容器,这光本质上是智慧;意愿是接受天堂之热的容器,这热本质上是爱,如前所示。这两者,即智慧和爱,从显为太阳的主发出,既普遍又具体地流入天堂,天使由此而拥有智慧和爱;它们也既普遍又具体地流入这个世界,世人由此而拥有智慧和爱。

此外,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从主发出,同样结合在一起流入天使和世人的灵魂,但并未在他们的心智中按着结合被接受。形成理解力的光首先在那里被接受,形成意愿的爱逐渐被接受。这也是出于主的旨意,因为每个人都要重新受造,也就是被改造;这一切通过理解力实现。因为从幼年开始,他必须获得真理和良善的知识,这些知识将教导他要过良善的生活,也就是正确地意愿和行事。意愿就这样通过理解力形成。

为了这个目的,人被赐予将其理解力几乎提升到天堂天使所在之光的能力,好叫他能看到他当意愿并由此做什么,还叫他能在世上有暂时的兴盛,死后则永远幸福。他若为自己获得智慧,并使他的意愿服从智慧,就会变得兴盛和幸福;但他若使自己的理解力服从他的意愿,就会变得不兴盛和不幸福。原因在于,意愿自出生以来就倾向于邪恶,甚至倾向于极恶;因此,除非它受到理解力的约束,否则一个人将冲进令人发指的事,甚至会出于他与生俱来的野蛮本性,为了自己而摧毁和屠杀所有不支持和迁就他的人。

此外,除非理解力能被分离,单独得以完善,意愿则通过它被完善,否则一个人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野兽。因为没有这种分离,没有理解力超过意愿的这种上升,他将不能思考,并出于思考说话,只能通过声音表达他的情感;他也不能出于理性,只能出于本能行事;更不用说他能知道属于神的事,并通过它们认识神,从而与神结合,活到永远了。因为一个人貌似凭自己思考和意愿,貌似凭自己思考和意愿就是结合的相互元素;因为没有一种相互性,就不可能有结合,就像没有反应,就不可能有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一样。唯独神进行作用,人让自己被作用;表面上看,人貌似从自己做出反应,但这种反应内在来自神。

从得到正确理解的这些事可以看出,人的意愿之爱若通过理解力被提升,是何性质,若没有被提升,又是何性质;因此,这个人是何性质。可通过对比来说明,如果人的意愿之爱没有通过理解力被提升,这个人是何性质。他就像一只在高空飞行的老鹰,一看见下面的食物,也就是它渴望的对象,如小鸡,小鹅,甚至小羊羔,就立刻俯冲下去吞吃它们。他还像一个奸夫,把妓女藏在地下室,时而上到房子最上面的房间,与住在那里的人明智地谈论贞洁,时而又匆匆离开他的同伴,在下面与妓女纵情淫荡。

他又像塔上的窃贼,在那里假装守望,但一看见下面掠夺的对象,就急忙下去夺取。他也好比沼泽的苍蝇,纵队飞行在奔跑的马头上,但当马停下时,它们就落下来,投入沼泽之中。这就是意愿或爱没有通过理解力被提升的人,因为那时,他仍在脚下,沉浸于自然界的不洁之物和感官欲望。那些通过理解力的智慧征服了意愿欲望的诱惑之人则完全不同。对这些人来说,理解力后来进入与意愿的婚约中,因而智慧进入与爱的婚约中,它们一起以最大的快乐住在上面。

揭秘启示录 #79

79.“也曾试验那自

79.“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的,发现他们是撒谎的人”表他们细察那些在教会中被称为良善与真理,实为邪恶与虚假的事。若不通过灵义,由此知道“使徒”和“撒谎的人”表示什么,就无法看出所表示的是这些事。“使徒”不是指使徒,而是指教导教会的良善与真理的所有人,从抽象意义上说,是指其教义的良善与真理本身。“使徒”不是指使徒,这一点从向他们所说这些话很清楚地看出来:
当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时,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马太福音19:28;路加福音22:30)
谁看不出,使徒不会也不能审判任何人,更不能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唯独主照着出于圣言的教会教义的良善与真理进行审判?这一点也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新耶路撒冷的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启示录21:14)
因为“新耶路撒冷”表新教会(880, 881节),其“十二根基”表其教义的一切良善与真理(902节等)。
这一点还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天哪,你们众圣徒和众先知都要欢喜。(启示录18:20)
若非“使徒和先知”表示教会所有处于教义的良善和真理的人,使徒和先知的欢喜能表示什么呢?主的“门徒”表示那些在教义的良善与真理上接受主教导的人;而“使徒”表示那些接受教导后再去教导的人,因为经上说:
耶稣差遣祂的十二门徒去宣传神的国,使徒回来,将所做的事告诉祂。(路加福音9:1-2, 10;马可福音6:7, 30)
“撒谎的人”表示那些处于虚假的人,抽象而言,是指虚假本身。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撒谎的人”和“谎言”的诸多经文明显可知,若加引用,恐怕篇幅很长。“谎言”在灵义上也无非是指虚假。由此明显可知,“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的,发现他们是撒谎的人”表示他们细察那些在教会中被称为良善与真理,实为邪恶与虚假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