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ISB15.那些出于呈现给身体感官的纯粹表象进行判断的人,得出以下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意愿和理解力;因此,唯一区别在于:人能说话,从而能描述他所思想和渴望的东西,而动物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然而,动物并没有意愿和理解力,只有它们各自的一个形像,学者称之为一种模拟。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的理解力能被提升到其意愿的欲望之上,因而能从上面知道并看见它们,还能节制它们;但一个动物之所以为动物,是因为它的欲望驱使它去做凡它所做的事。因此,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意愿服从他的理解力;而动物之为动物,则在于它的理解力服从它的意愿。从这些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人的理解力是活的,因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力,因为这理解力接受从天堂流入的光,拥有它,将它视为自己的,还出于它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思考,并且完全貌似出于自己如此行;人的意愿是活的,因而是真正的意愿,因为这意愿接受所流入的天堂之爱,并出于它貌似出于自己行事;但动物的情形正好相反。
因此,那些出于意愿的情欲思考的人好比动物,在灵界从远处看,也显为动物;他们也像动物那样行动,唯一区别在于:他们若愿意,就能不这样行动。但那些通过理解力约束其意愿的情欲,因而行事理性、明智的人则在灵界显为人,是天堂的天使。
简言之,动物的意愿和理解力始终一致作工;因为意愿本身是盲目的,它属于热,不属于光,故使得理解力也是盲目的。因此,动物不知道,也不理解自己的行为;然而,它会行动,因为它出于来自灵界的一种流注行动;这种行动是本能。
人们以为动物出于理解力思考它所做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只是出于自创造时就在它里面的属世之爱,在其身体感官的协助下被驱使行动。人能思考和说话,只是因为他的理解力能与他的意愿分离,并能被提升到天堂之光;因为理解力思考,思维说话。
动物之所以照着铭刻在它们本性上的秩序律法行动,其中一些动物可以说以一种道德、理性的方式行动,不同于许多人,是因为它们的理解力盲目服从其意愿的欲望,因此它们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堕落的推理来败坏这些欲望。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说的动物的意愿和理解力是指这两种官能的一个形像和模拟。以这些官能的名称来称呼这种模拟是由于表象。
动物的生命好比一个梦游者,在理解力沉睡时,凭意愿行走和行事;还好比一个盲人,靠着狗的引导穿过街道;又好比一个愚人,出于习俗和由此获得的习惯而按规定办事;同样好比一个缺乏记忆,因而缺乏理解力的人,但他仍知道或学会如何穿衣,吃他喜爱的美食,喜欢性爱,在街上挨家挨户走,做那种抚慰感官、放纵肉体的事;他被这些事的诱惑和快感牵着走,尽管他不思考,因而不能说话。
从这些事明显可知,那些以为动物享有理性,与人的区别仅在于外形,以及它们不能通过言语来表达它们隐藏在里面的理性事物之人,错得有多么离谱!许多人甚至从这些谬论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人死后仍活着,那么动物死后也会活着;相反,如果动物死后不会活着,那么人死后也不会活着;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因对意愿和理解力,以及层级的无知而导致的幻想或幻梦,而人的心智通过层级,如同顺着一架梯子那样登上天堂。
SS16.没有灵义,没有人知道为何先知耶利米被吩咐为自己买一根腰带,束在腰上,但不可把它放在水中,而是藏在幼发拉底河附近的磐石穴中(耶利米书13:1-7);为何先知以赛亚被吩咐解掉腰间的麻布,脱下脚上的鞋,露身赤脚行走三年(以赛亚书20:2–3);为何先知以西结被吩咐用剃头刀剃过他的头和他的胡须,然后须发平分,将三分之一在城中间焚烧,将三分之一用剑砍碎,将三分之一任风吹散,取几根包在衣襟里,最终扔在火中间焚烧(以西结书5:1–4);为何以西结被吩咐向左侧卧三百九十日,向右侧卧四十日,还要为自己用小麦、大麦、扁豆、小米、粗麦做糕饼,用牛粪烤着吃;与此同时还要造台筑垒攻击耶路撒冷,又围困这城(以西结书4:1–15);为何先知何西阿被吩咐两次为自己娶妓女为妻(何西阿书1:2–9; 3:2–3);以及许多类似性质的事。此外,没有灵义,谁会知道会幕的一切表示什么?如约柜、施恩座、基路伯、灯台、香坛、桌子上的陈设饼或脸饼、帷帐和幔子。没有灵义,谁会知道亚伦的圣衣、外袍、内袍、以弗得、乌陵和土明、冠冕,以及与他相关的其它许多事物表示什么?没有灵义,谁又会知道关于燔祭、祭物、素祭和奠祭,以及安息日和节期的一切吩咐表示什么?事实上,关于它们所吩咐的一切事,哪怕最小的事,无不表示主、天堂和教会的某种事物。从这几个例子可以清楚看出,圣言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有灵义在里面。
(二)圣言包含一个灵义,迄今不为人知
这个主题需要按下列顺序来阐明:
(a)什么是灵义?
(b)这灵义就在圣言的一切事物和每个细节中。
(c)这灵义使得圣言成为神启,并在每句话上都是神圣的。
(d)这灵义至今不为人知。
(e)从今以后,这灵义只赐给那些专注于来自主的纯正真理之人。
SS5.(a)什么是灵义?圣言的灵义不是当一个人为了确认教会的某个信条而研究和解释圣言时,从圣言字义闪耀出来的那层含义。这种含义是圣言的字义。灵义并未在字义上显现,而是在字义里面,如同灵魂在身体里面,思维在眼睛里面,或情感在面部表情里面,两者就像原因和结果那样行如一体(AC1884—1885节)。正是这灵义使得圣言不仅对世人,而且对天使来说都是属灵的;所以,圣言通过灵义与天堂相联。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