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ISB15.那些出于呈现给身体感官的纯粹表象进行判断的人,得出以下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意愿和理解力;因此,唯一区别在于:人能说话,从而能描述他所思想和渴望的东西,而动物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然而,动物并没有意愿和理解力,只有它们各自的一个形像,学者称之为一种模拟。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的理解力能被提升到其意愿的欲望之上,因而能从上面知道并看见它们,还能节制它们;但一个动物之所以为动物,是因为它的欲望驱使它去做凡它所做的事。因此,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意愿服从他的理解力;而动物之为动物,则在于它的理解力服从它的意愿。从这些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人的理解力是活的,因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力,因为这理解力接受从天堂流入的光,拥有它,将它视为自己的,还出于它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思考,并且完全貌似出于自己如此行;人的意愿是活的,因而是真正的意愿,因为这意愿接受所流入的天堂之爱,并出于它貌似出于自己行事;但动物的情形正好相反。
因此,那些出于意愿的情欲思考的人好比动物,在灵界从远处看,也显为动物;他们也像动物那样行动,唯一区别在于:他们若愿意,就能不这样行动。但那些通过理解力约束其意愿的情欲,因而行事理性、明智的人则在灵界显为人,是天堂的天使。
简言之,动物的意愿和理解力始终一致作工;因为意愿本身是盲目的,它属于热,不属于光,故使得理解力也是盲目的。因此,动物不知道,也不理解自己的行为;然而,它会行动,因为它出于来自灵界的一种流注行动;这种行动是本能。
人们以为动物出于理解力思考它所做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只是出于自创造时就在它里面的属世之爱,在其身体感官的协助下被驱使行动。人能思考和说话,只是因为他的理解力能与他的意愿分离,并能被提升到天堂之光;因为理解力思考,思维说话。
动物之所以照着铭刻在它们本性上的秩序律法行动,其中一些动物可以说以一种道德、理性的方式行动,不同于许多人,是因为它们的理解力盲目服从其意愿的欲望,因此它们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堕落的推理来败坏这些欲望。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说的动物的意愿和理解力是指这两种官能的一个形像和模拟。以这些官能的名称来称呼这种模拟是由于表象。
动物的生命好比一个梦游者,在理解力沉睡时,凭意愿行走和行事;还好比一个盲人,靠着狗的引导穿过街道;又好比一个愚人,出于习俗和由此获得的习惯而按规定办事;同样好比一个缺乏记忆,因而缺乏理解力的人,但他仍知道或学会如何穿衣,吃他喜爱的美食,喜欢性爱,在街上挨家挨户走,做那种抚慰感官、放纵肉体的事;他被这些事的诱惑和快感牵着走,尽管他不思考,因而不能说话。
从这些事明显可知,那些以为动物享有理性,与人的区别仅在于外形,以及它们不能通过言语来表达它们隐藏在里面的理性事物之人,错得有多么离谱!许多人甚至从这些谬论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人死后仍活着,那么动物死后也会活着;相反,如果动物死后不会活着,那么人死后也不会活着;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因对意愿和理解力,以及层级的无知而导致的幻想或幻梦,而人的心智通过层级,如同顺着一架梯子那样登上天堂。
203.由于人的内层事物,就是他的意愿和理解力的事物,在层级上就像天堂(事实上,就其心智的内层而言,人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所以它们的完美也像天堂的完美。不过,只要人活在世上,这些完美就不会向他显明,因为此时他尚处在最低层级;从最低层级无法知道较高层级。但死后它们就被得知,因为那时人进入对应于他的爱和智慧的层级。事实上,那时他成为天使,所思所言对他的属世人来说,是妙不可言的。因为那时他心智的所有官能都有了一个提升,不是单一的提升,而是三倍的提升。高度层级以三倍的比率提升,而广度层级则以单一比率提升。然而,除了那些在世时处于真理,并将它们运用于生活的人外,没有人上升并被提入高度层级。
53.“祂的脸面像日头满有力地发光”表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它们就是祂自己并从祂发出。“耶和华的脸面”,或主的脸面表示在自己本质中的神性本身,这神性本身就是神性的爱和智慧,因而是祂自己。这一点可见于下面提及“神的脸面”之处的解读。这一点同样由“满有力地发光的日头”来表示。主在天堂看似一轮太阳(或日头),祂的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便以这种方式显现。这一点可见于1758年伦敦出版的《天堂与地狱》(116-225节), 以及《圣爱与圣智》(83-107节)。
此处仅通过圣言证实,“日头”(或太阳)在论及主的时候,是指祂的神性之爱,同时也是指祂的神性智慧。这一点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当那日,月光必像日光,日光必加七倍,像七日的光一样。(以赛亚书30:26)
“那日”是指主的降临,这时旧教会毁灭,新教会即将得以建立;“月光”是指源于仁之信,“日光”是指源于爱、因而源于主的聪明和智慧。
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永远的光。(以赛亚书60:20)
“不再下落”的日头是指来自主的爱与智慧。
以色列的磐石晓谕我说,好像日出时的晨光。(撒母耳记下23:3-4)
“以色列的磐石”是指主。
祂宝座如太阳。(诗篇89:36-37)
这话是说大卫,但“大卫”在此处表示主。
他们必因太阳敬畏你。在祂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直到月亮消逝;圣子的名必在太阳面前;列族必因祂蒙福。(诗篇72:5, 7, 17)
这也是指着主说的。由于主在天堂显为一轮太阳,故经上说:
当耶稣变像时,祂的脸面发光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1-2)
经上论到从天而降的大力天使说:
祂披着云彩,脸面像日头。(启示录10:1)
论到那妇人说:
只见她身披日头。(启示录12:1)
在这些经文中,“日头”也表示来自主的爱与智慧;“妇人”是指教会,该教会被称为“新耶路撒冷”。
由于“日头”表示主的爱与智慧,故明显可知以下经文中的“日头”是什么意思:
看哪,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我必因邪恶刑罚世界,因罪孽刑罚恶人。(以赛亚书13:9-11;也可参看以赛亚书24:21,23)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诸天遮蔽、使众星昏暗;我要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要以黑暗遮蔽这地。(以西结书32:7-8)
耶和华的日子来到,那日是黑暗,日月不放光,星宿收回其光辉。(约珥书2: 10)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日未到以前。(约珥书2:31)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断定谷。日月昏暗。(约珥书3:14-15)
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白昼的三分之一没有光。(启示录8:12)
日头变黑像毛布,月亮变得像血。(启示录6:12)
日头因坑里的烟昏暗了。(启示录9:2)
在这些经文中,“日头”不是指这个世界的太阳,而是指天使天堂的太阳,这太阳就是主的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当人被邪恶和虚假蒙蔽时,经上便说这些“昏暗了”、“黑暗了”、“被遮蔽了”、“变黑了”。
因此很明显,主在论及时代的末了,就是教会的末期时所说的话也表示这些事: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马太福音24:29;马可福音13:24-25)
以下经文也是这样:
日头必向先知沉落,白昼向他们变为黑暗。(弥迦书3:5-6)
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阿摩司书8:9)
生产七次的妇人灵魂气绝;尚在白昼,她的日头就落了。(耶利米书15:9)
这说的是犹太教会,它的灵魂“气绝”,也就是即将灭亡;“日头落了”表示不再有丝毫爱与仁。
经上在约书亚记中说:
日头停在基遍,月亮止在亚雅仑谷。(约书亚记10:12-13)
这看起来像历史,其实是预言,引自先知书《雅煞珥书》,因为经上说:
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吗?(约书亚记13)
大卫也曾提到这卷书,以之为预言书(撒母耳记下1:17, 18);类似的事在哈巴谷书中提到:
诸山颤抖,日月都停在原处。(哈巴谷书3:10-11)
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以赛亚书60:20)
真使日月停住无异于毁灭宇宙。
正因“日头”表主的神性之爱和神性智慧,所以古人举行神圣敬拜时面朝日出之地,其圣殿也朝向日出之地,该风俗流传至今。在上述经文中,“日头”不是这个世界的太阳,这一点从拜救尘世的日月被认为是污秽可憎的明显看出来(可参看民数记25:1-4;申命记4:19; 17:3, 5;耶利米书8:1, 2; 43:10, 13; 44:17-19, 25;以西结书8:16)。“尘世的日头”表自我之爱和对人自己才华的骄傲;自我之爱与神性之爱截然对立,对人自己才华的骄傲与神性智慧截然对立。拜尘世的太阳也就是承认自然界为创造者,认为人自己的精明是那产生万事万物的,否认圣治(或天命Divine providence)。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