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ISB15.那些出于呈现给身体感官的纯粹表象进行判断的人,得出以下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意愿和理解力;因此,唯一区别在于:人能说话,从而能描述他所思想和渴望的东西,而动物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然而,动物并没有意愿和理解力,只有它们各自的一个形像,学者称之为一种模拟。
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的理解力能被提升到其意愿的欲望之上,因而能从上面知道并看见它们,还能节制它们;但一个动物之所以为动物,是因为它的欲望驱使它去做凡它所做的事。因此,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意愿服从他的理解力;而动物之为动物,则在于它的理解力服从它的意愿。从这些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人的理解力是活的,因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力,因为这理解力接受从天堂流入的光,拥有它,将它视为自己的,还出于它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思考,并且完全貌似出于自己如此行;人的意愿是活的,因而是真正的意愿,因为这意愿接受所流入的天堂之爱,并出于它貌似出于自己行事;但动物的情形正好相反。
因此,那些出于意愿的情欲思考的人好比动物,在灵界从远处看,也显为动物;他们也像动物那样行动,唯一区别在于:他们若愿意,就能不这样行动。但那些通过理解力约束其意愿的情欲,因而行事理性、明智的人则在灵界显为人,是天堂的天使。
简言之,动物的意愿和理解力始终一致作工;因为意愿本身是盲目的,它属于热,不属于光,故使得理解力也是盲目的。因此,动物不知道,也不理解自己的行为;然而,它会行动,因为它出于来自灵界的一种流注行动;这种行动是本能。
人们以为动物出于理解力思考它所做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只是出于自创造时就在它里面的属世之爱,在其身体感官的协助下被驱使行动。人能思考和说话,只是因为他的理解力能与他的意愿分离,并能被提升到天堂之光;因为理解力思考,思维说话。
动物之所以照着铭刻在它们本性上的秩序律法行动,其中一些动物可以说以一种道德、理性的方式行动,不同于许多人,是因为它们的理解力盲目服从其意愿的欲望,因此它们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堕落的推理来败坏这些欲望。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说的动物的意愿和理解力是指这两种官能的一个形像和模拟。以这些官能的名称来称呼这种模拟是由于表象。
动物的生命好比一个梦游者,在理解力沉睡时,凭意愿行走和行事;还好比一个盲人,靠着狗的引导穿过街道;又好比一个愚人,出于习俗和由此获得的习惯而按规定办事;同样好比一个缺乏记忆,因而缺乏理解力的人,但他仍知道或学会如何穿衣,吃他喜爱的美食,喜欢性爱,在街上挨家挨户走,做那种抚慰感官、放纵肉体的事;他被这些事的诱惑和快感牵着走,尽管他不思考,因而不能说话。
从这些事明显可知,那些以为动物享有理性,与人的区别仅在于外形,以及它们不能通过言语来表达它们隐藏在里面的理性事物之人,错得有多么离谱!许多人甚至从这些谬论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人死后仍活着,那么动物死后也会活着;相反,如果动物死后不会活着,那么人死后也不会活着;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因对意愿和理解力,以及层级的无知而导致的幻想或幻梦,而人的心智通过层级,如同顺着一架梯子那样登上天堂。
268.此后,两位天使和我都渴望见识一下那些由于尘世之爱而遭受占有全部财富的幻想或幻觉折磨的人。我们发觉,这种渴望临到我们,是为了叫我们了解这些人。他们的家就在我们所站的地面之下,但在地狱之上。于是,我们彼此相视,说:“走吧。”我们发现一个开口,里面有一个梯子。我们顺着梯子下来,被告知,必须从东边靠近他们,以免误入他们的幻觉迷雾,因为这迷雾会使我们的理解力变得模糊,而这同时也会模糊我们的视线。
忽然间,我们看见一个茅屋,由芦苇建成,因此到处是裂缝,就笼罩在这迷雾当中,而这雾像烟一样不断从三堵墙的裂缝中冒出来。我们进去后,发现五十个人在这边,五十个人在那边,都坐在凳子上。他们背对东南方,面朝西北方。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全是鼓鼓的钱袋,钱袋周围是成堆的金币。我们问各人:“这些是全世界所有人的财富吗?”他们说:“不是全世界所有人的财富,而是我们王国所有人的财富。”他们说起话来就像吹口哨,本人脸圆圆的,泛着蜗牛壳似的红光。眼睛的瞳仁因着幻光仿佛在绿色背景下闪闪发光。我们站在他们中间说:
“你们以为自己拥有这王国的全部财富吗?”
“是的。”
“你们当中谁拥有这一切?”
“我们每个人。”
“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拥有?你们有那么多人。”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别人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我们不可以思想、更不能说‘我的不是你的’,但我们可以思想并说‘你的就是我的。’甚至在我们眼里,桌子上的硬币仿佛由纯金制成。不过,当我们允许东方之光进入时,它们就变成小金颗粒,我们通过一起幻想将这些小金颗粒放大成硬币。”
他们说,凡进来的人都得带一些金子来,他们把这些金子切成小块,再制成小颗粒;然后集中他们的幻想力,将这些颗粒放大成更大的硬币。
然后,我们说:“你们生来不是有理性的人吗?你们从哪里获得这种愚蠢的幻觉?”对此,他们回答说:“我们知道这是无聊的幻想,但它取悦了我们心智的内层,所以我们到这里来以思想拥有所有人的财富来娱乐自己。不过,我们只在此逗留几个小时,过了这段时间就出去。每次一离开,我们头脑就恢复清醒。然而,白日梦的诱惑时不时地临到我们,使得我们进进出出,时而理智,时而疯狂。我们也知道等待那些狡猾窃取他人财物者的悲惨命运。”“什么命运?”我们问。他们说:“他们被吞没,被赤裸裸地扔到某个地狱监牢,在那里被迫为衣食,然后为几枚小硬币工作。他们将这些硬币积攒起来,以满足内心的渴望。但他们若伤害自己的同伴,就不得不缴纳部分硬币作为罚金。”
170.普遍目的,即创造万物的目的,就是能有一个造物主与受造宇宙的永恒结合;若没有祂的神性能存在于其中如同在自己里面,因而能居住并停留在里面的容器,这种结合是不可能的。为使这些容器能成为祂的居所和住处,他们必须貌似凭自己成为祂的爱与智慧的接受者,因而成为诸如貌似凭自己将自己提升到造物主那里,并使自己与祂结合的那种接受者。没有这种互动能力,结合是不可能的。这些容器就是人类,人类能貌似凭自己提升自己,并进行结合。前面多次指出,人类就是这样的容器,他们貌似凭自己成为神性的接受者。主通过该结合存在于祂所创造的一切作品中。因为万物受造,最终都是为了人类。因此,一切受造物的功用逐级上升,从最低级的受造形式直到人类,并通过人类上升到造物主神那里,它们皆源于神(如65-68所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