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6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ISB16.通过从结果调查原因可以发现,层级分为两种,一种层级在于事物的在先和在后,一种层级在于事物的大和小。区分事物在先和在后的层级被称为高度层级或离散层级;但区分事物的大和小的层级被称为广度层级,或连续层级。

高度或离散层级就像一个事物从另一个事物的生成和组成;例如:神经由它的纤维生成并组成,纤维又由小纤维生成并组成;木头、石头或金属由其各个部分生成并组成,部分又由它的粒子生成并组成。但广度或连续层级就像同一高度层级在宽度、长度、高度和深度上的增、减;如水、空气或以太的容量大小;木头、石头或金属的块头大小。

灵界和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自创造时就处于这两种层级。这个世界上的整个动物王国都处于这两种层级,无论总体还是细节;整个植物王国和整个矿物王国同样如此;浩翰的穹苍,从太阳甚至直到地球,也是如此。

所以无论在灵界还是在自然界,都有三种照着高度层级而离散化不同的大气,因为两个世界都各有自己的太阳;但灵界的大气凭其源头而是实质的,自然界的大气凭其源头而是物质的。由于大气照着这些层级从其源头降下来,是光和热的容器,可以说是传送它们的载体,故可推知,光和热也有三个层级。由于灵界的光本质上是智慧,那里的热本质上是爱,如前所示,故也可推知,智慧有三个层级,爱有三个层级,因而生命有三个层级;因为它们根据它们所经过的那些事物来分级。

正因如此,天使天堂分为三层:一个最高天堂,也被称为第三层天堂,那里住着最高等级的天使;一个中间天堂,也被称为第二层天堂,那里住着中间等级的天使;一个最低天堂,也被称为第一层天堂,那里住着最低等级的天使。这些天堂也照着智慧和爱的层级来划分。在最低天堂的天使处于对知道真理和良善的爱;在中间天堂的天使处于对理解它们的爱;在最高天堂的天使处于对变得智慧,也就是对照着那些他们所知道并理解的真理和良善生活的爱。

由于天使天堂划分为三个层级,故人类心智也划分为三个层级,因为人类心智是天堂的一个形像,也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正因如此,一个人能成为这三层天堂当中的一层天堂的一位天使,并照着他对来自主的智慧和爱的接受而成为这样一位天使:他若只接受对知道真理和良善的爱,就成为最低天堂的一位天使;若接受对理解它们的爱,就成为中间天堂的一位天使;若接受对变得智慧,也就是对照着它们生活的爱,就成为最高天堂的一位天使。人类心智照着这三层天堂被划分为三个区域,这一点可见于穿插在《婚姻之爱》一书中的记事(270节)。由此明显可知,从主到一个人并进入一个人的一切属灵流注都通过这三个层级降下来,并被此人照着他所在智慧与爱的层级接受。

关于这些层级的知识如今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许多人由于不知道它们而停留并执着于最低层级,就是他们的身体感官所在的那个层级;由于他们的无知,也就是理解力的幽暗,他们无法被提升到在他们之上的属灵之光。因此,一旦他们试图着手调查和探究灵魂、人类心智及其理性,尤其如果他们探究天堂和死后生命,自然主义可以说就自动入侵或掌控他们。因此,他们变得像那些站在市场上,手拿望远镜观望天空并发出虚妄预言的人;又像那些对所看见的每个物体和所听见的每件事都喋喋不休并进行推理,而他们的话里面毫无来自理解力的任何理性成分的人。这些人就像屠夫,自以为精通解剖,因为他们已经从外在检查了牛羊的内脏,但不是从内在检查的。

而事实上,出于未被属灵之光的流注光照的属世之光的流注思考,无非是做梦,出于这种思维说话就是在胡说八道。关于这些层级的详情,可参看《圣爱与圣智》一书(173–281节)。

揭秘启示录 #759

759.“地上的客商

759.“地上的客商,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表教阶中具有大大小小级别的人,他们通过统治神圣事物而追求神性威严和超越帝王的荣耀,并不断致力于通过他们名下修道院和个人财产的增多,以及无止境地从世界所聚敛和累积的财富坚固它,从而通过将属天和属灵的统治权据为己有而为自己获得肉体和属世的快乐。巴比伦的“客商”无非表示在天主教的教阶中具有大大小小级别的人,因为本章23节经文说到,他们“原来是地上的大人物”;让他们“发了财”的“奢华太过”无非表示他们为自己获得对世人的灵魂,因而对其产业和财富的统治权所凭借的信条。众所周知,他们无止境地聚敛这些东西,用它们填满自己的宝库;人们也知道,他们拿教会的神圣事物作交易,如通过让人们向修道院、圣徒及其像进行奉献和馈赠,或弥撒、宽容、豁免来贩卖救恩,也就是天堂。
谁看不出,教皇统治在宗教改革时期一直没有被打破,他们还会在整个欧洲各国搜刮产业和财富,然后成为唯一的领主,而其余的人都成为奴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他们的权力超过帝王,如果帝王不顺服,他们就会将其逐出教会,并废黜,自那时起,他们不是一直拥有巨额财富吗?如今他们每年不是仍有巨额进账,宝库不仍堆满金银宝石吗?这种类似未开化的统治欲仍占据他们当中许多人的心智,若突破限制,唯一能约束他们的,就是对丧失统治权的恐惧。然而,如此庞大的收入、财宝、产业除了让他们以此为乐为骄傲,并巩固统治,直到永远外,还有什么用处呢?由此可知“地上的客商,因她(即巴比伦)奢华太过就发了财”表示什么。在以赛亚书,他们也被称为“客商”:
巴比伦的居民如同碎秸,火已将他们烧尽;他们不能救自己脱离火焰之手,这就是从幼年与你贸易的客商。(以赛亚书47:14,15)。
在圣言中,买卖与贸易或经商、交易表示为自己获取属灵的财富,就是真理与良善的知识,在反面意义是虚假与邪恶的知识;通过后者赚得世界,通过前者赚得天堂。所以,主将天国比作寻找好珠子的买卖人(马太福音13:45,46);教会之人比作交给他们银子、叫他们做买卖赚钱的仆人(马太福音25:14-30);并且给了他们十锭银子,叫他们同样用来做买卖赚钱(路加福音19:12-26)。“推罗”表示教会对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故以西结书整个27章都在论述她的交易和获利;并论到她说:
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得了金银财宝,你靠自己的大智慧和贸易增添资财。(以西结书 28:4,5)
另一处:
推罗变得荒凉,她的客商是王子,她的买卖人是地上的尊贵人。(以赛亚书23:1,8)
在迦南地的犹太人当中,遭败坏的教会被称为“贸易之地”(以西结书16:3, 29; 21:30; 29:14; 17:4; 28:18)。

揭秘启示录 #543

543.启12:5.

543.启12:5.“妇人生了一个儿子,男孩”表新教会的教义。在圣言中,“儿子”表示教义的真理,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理解和由此而来的对它们的思维;而“女儿”表示教义的良善,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对它们的情感;“儿子,男孩”则表示在属灵人中孕育并在属世人生出的真理。这是因为在圣言中,“出生和生产”表示属灵的出生和生产,所有的属灵出生和生产一般都涉及良善与真理(535节);因为作为丈夫的主和作为妻子的教会所生和所产的,并非别的什么。由于生产的“妇人”表示新教会(533节),故显而易见,“儿子,男孩”表示新教会的教义。此处所说的教义是指1758年于伦敦出版的《新耶路撒冷及其天堂教义》,以及《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守十诫的生活篇》(1763年阿姆斯特丹出版);“教义”表示教义的一切真理,因为教义就是一切真理的总括。当这些教义被写下来时,那些龙们就站在我周围,满怀愤怒,努力吞吃,也就是毁灭它们。我被许可讲述这个信息,是因为它实实在在如此发生了。站在我周围的“龙”们就来自改革宗基督教界的所有部分。

由于属灵的婚姻并不生产其它孩子,所以男孩是指在认知或理解力,因而在思维中的真理与良善;而女孩是指在意愿,因而在情感中的真理与良善;故在圣言中,“儿子”表示真理。为证实这一点,有必要引用一些经文,从中在某种程度看出这一点:

看哪,儿子是耶和华的产业,腹中的果子是祂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子好像勇士手中的箭。(诗篇127:3-5)

要为你所喜爱的儿子使头光秃,要大大地光秃,因为他们离开你。(弥迦书1:16)

我看见灯台旁边有两棵橄榄树;他说,这些就是站在全地之主旁边橄榄树的两个儿子。(撒迦利亚书4:3,11,14)

我的帐棚毁坏,我的儿子离我而去,他们没有了。(耶利米书10:20)

我的儿子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耶利米哀歌1:16)

耶路撒冷啊,你的众子发昏,在各街头躺卧。(以赛亚书51:17,18,20)

在你中间父亲要吃儿子,儿子要吃父亲,我必将你所剩下的分散四风。(以西结书5:10)

儿子和父亲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马太福音10:21;马可福音13:12;路加福音12:53)

你又拿了因我的黄金而华美的器皿,为自己制造男性的像,与它们行淫。(以西结书16:17)

耶稣说,种子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马太福音13:38)

“人子”(即人的儿子)是指圣言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主,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19-28节)。在上述引文中,“儿子”(或子)表示那些处于源自圣言的教义真理之人,抽象来说,表示真理自身;其它地方的儿子也一样(如以赛亚书13:17, 18; 14:21, 22; 43:6; 49:17, 22; 51:17, 18; 60:9;耶利米书3:24, 25; 5:17;以西结书14:16-18, 20; 16:20, 36, 45; 20:26, 31; 23:37;何西阿书11:9-11;撒迦利亚书9:13;诗篇144:11,12;申命记3:28)。“女儿”表示对教会真理的情感,因而表示教会的这种情感。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经文为数众多,若加以引用,则篇幅太多;“锡安的女儿”、“耶路撒冷的女儿”、“犹大的女儿”、“以色列的女儿”并非表示别的。所引用关于“锡安的女儿”的一些经文可见于下文(612节)。谁看不出,圣言中如此频繁提及的女儿不是指“锡安”、“耶路撒冷”、“犹大”和“以色列”的任何女儿。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