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ISB17.谁看不出目的不是原因,而是产生原因;原因不是结果,而是产生结果;因此,它们是按顺序接连而至的三种不同事物?对一个人来说,目的是他的意愿之爱,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会向自己提议并打算之;对他来说,原因就是其理解力的理性,因为目的通过理性寻求中间或有效原因;结果则是身体从目的和原因,并照着它们的运作。因此,人里面有三样事物,它们按顺序接连而至,并且是以高度层级接连而至的那种方式。当这三样事物出现在行为中或得以稳固时,目的就内在于原因中,并通过原因在结果中;于是,这三者共存于结果。因此,圣言上说,各人要照所行的受审判;因为目的或他的意愿之爱,原因或他的理解力的理性,一起存在于结果,也就是他的身体行为中;因此,整个人的品质就包含在它们里面。
那些不知道这些真理,从而没有区别理性对象的人,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思维观念终结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或沃尔夫的基质论。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如同用一个门闩那样关闭自己的理解力,以致他们甚至不能理性思考属灵流注,因为他们无法思考任何进展;事实上,沃尔夫论到他的基质说,它若被分开,就会陷入虚无。理解力就这样停留在它自己最初的光中,这光仅从身体感官发出,没有前进一步。因此,人们只知道属灵之物是一种精细的属世之物;动物和人一样拥有理性;灵魂是一阵风,就像人临死从胸中呼出的那口气;此外还有几个不属于光,而是属于幽暗的观念。
由于灵界的一切事物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照这些层级行进,如前所示,所以显而易见,聪明实际上在于知道和区分它们,并按它们的秩序来看待它们。通过这些层级,当知道每个人的爱时,也就知道他的品质;因为如前所述,属于意愿的目的,属于理解力的原因和属于身体的结果都是从他的爱出来的,就像一棵树从它的种子出来,果实从树出来一样。
爱有三种:天堂之爱,世界之爱和自我之爱;天堂之爱是属灵的,世界之爱是物质的,自我之爱是肉体的。当爱是属灵的时,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本质出来的形式,都会获得它们的属灵性质;类似地,如果主导爱是对世界或财富的爱,因而是物质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最初源头出来的衍生物,都会获得物质的性质;同样,如果主导爱是自我之爱,或高人一等的爱,因而是肉体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都会获得它们的肉体性质。因为处于这种爱的人只关注自己,因而将其心智的思维沉浸于他的肉体。因此,如刚才所述,人若知道任何人的主导爱,同时知道目的到原因,原因到结果的进程,这三样事物照高度层级按顺序接连而至,就知道整个人。天堂天使便以这种方式了解与他们说话的每个人:他们从他说话的语气觉察到他的爱,从他的脸上看到他的形像,从他的身体姿势看到他的性格。
338.“都藏在山洞和磐石里”表那些现在处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之人。“都藏在山洞和磐石里”之所以表示处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是因为那些在世人面前假装自己处于爱之良善,其实处于邪恶之人死后便藏在洞穴里;而那些假装自己处于信之真理,其实却处于邪恶之人死后则藏在山岩里。入口看似地洞,或山缝,他们像蛇那样溜进去,藏在那里。这就是他们的居所,对此,我经常目睹。正因如此,在以下经文中,“洞穴”表示这种人所具有的邪恶,“洞口”和“裂缝”表示邪恶的虚假:
当那日,就是耶和华兴起使地大震动的时候,他们必进入石洞,进入悬崖的裂缝。(以赛亚书2:19)
到那日,他们必因耶和华的惊吓进入岩石穴和悬崖的裂缝中。(以赛亚书2:21)
他们住在山谷的裂缝、地洞和岩穴中。(约伯记30:6)
住在裂缝中的,你内心的狂傲欺骗了你。(俄巴底亚书1:3)
那日,他们都必来落在荒凉的河谷内、磐石的裂缝里。(以赛亚书7:19)
宫殿必成为荒漠,山冈望楼永为洞穴。(以赛亚书32:14)
住在石洞中的啊,你内心的狂傲欺骗了你。(耶利米书49:16)
他们必从各山上、各冈上、各石洞中猎取他们;他们不能在我面前遮掩,他们的罪孽也不能隐藏。(耶利米书16:16,17)
当那日,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以赛亚书11:8)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