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ISB17.谁看不出目的不是原因,而是产生原因;原因不是结果,而是产生结果;因此,它们是按顺序接连而至的三种不同事物?对一个人来说,目的是他的意愿之爱,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会向自己提议并打算之;对他来说,原因就是其理解力的理性,因为目的通过理性寻求中间或有效原因;结果则是身体从目的和原因,并照着它们的运作。因此,人里面有三样事物,它们按顺序接连而至,并且是以高度层级接连而至的那种方式。当这三样事物出现在行为中或得以稳固时,目的就内在于原因中,并通过原因在结果中;于是,这三者共存于结果。因此,圣言上说,各人要照所行的受审判;因为目的或他的意愿之爱,原因或他的理解力的理性,一起存在于结果,也就是他的身体行为中;因此,整个人的品质就包含在它们里面。
那些不知道这些真理,从而没有区别理性对象的人,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思维观念终结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或沃尔夫的基质论。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如同用一个门闩那样关闭自己的理解力,以致他们甚至不能理性思考属灵流注,因为他们无法思考任何进展;事实上,沃尔夫论到他的基质说,它若被分开,就会陷入虚无。理解力就这样停留在它自己最初的光中,这光仅从身体感官发出,没有前进一步。因此,人们只知道属灵之物是一种精细的属世之物;动物和人一样拥有理性;灵魂是一阵风,就像人临死从胸中呼出的那口气;此外还有几个不属于光,而是属于幽暗的观念。
由于灵界的一切事物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照这些层级行进,如前所示,所以显而易见,聪明实际上在于知道和区分它们,并按它们的秩序来看待它们。通过这些层级,当知道每个人的爱时,也就知道他的品质;因为如前所述,属于意愿的目的,属于理解力的原因和属于身体的结果都是从他的爱出来的,就像一棵树从它的种子出来,果实从树出来一样。
爱有三种:天堂之爱,世界之爱和自我之爱;天堂之爱是属灵的,世界之爱是物质的,自我之爱是肉体的。当爱是属灵的时,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本质出来的形式,都会获得它们的属灵性质;类似地,如果主导爱是对世界或财富的爱,因而是物质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最初源头出来的衍生物,都会获得物质的性质;同样,如果主导爱是自我之爱,或高人一等的爱,因而是肉体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都会获得它们的肉体性质。因为处于这种爱的人只关注自己,因而将其心智的思维沉浸于他的肉体。因此,如刚才所述,人若知道任何人的主导爱,同时知道目的到原因,原因到结果的进程,这三样事物照高度层级按顺序接连而至,就知道整个人。天堂天使便以这种方式了解与他们说话的每个人:他们从他说话的语气觉察到他的爱,从他的脸上看到他的形像,从他的身体姿势看到他的性格。
392.启8:3.“另有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边”表通过信之真理从仁之良善而来的属灵敬拜。天使站在旁边的“祭坛”和他手中拿着的“金香炉”表示出于属灵之爱而对主的敬拜,这种敬拜通过信之真理从仁之良善而来。以色列人有两种祭坛,一种在会幕外,一种在会幕内;会幕外的祭坛被称作“燔祭坛”,因为燔祭和祭物献于其上。会幕内的祭坛被称作“香坛”,也称作“金坛”。之所以有两种祭坛,是因为对主的敬拜既有出自属天之爱的,也有出自属灵之爱的;那些住在其属天国度的,出于属天之爱敬拜;而那些住在其属灵国度的,则出于属灵之爱敬拜;关于这两个国度,可参看前文(387节)。关于这两座坛,可参看摩西五经中的下列经文:关于燔祭坛(出埃及记20:24-26,27:1-8,29:36-43; 39:38-39;利未记6:8-12; 8:11; 16:18, 19, 33-34);关于香坛(出埃及记30:1-10; 31:8; 37:25-29; 40:5,26;民数记7:1)。约翰看见祭坛、香炉和香,不是因为天上存在此类事物,它们只是代表那里对主的敬拜;而是因为这类事物就设立在以色列人当中,因而在圣言中经常被提及;该教会是一个代表性教会,其敬拜的一切事物都代表、因而表示主的神性属天和属灵之物,它们属于其在天上和地上的教会。
因此,在以下经文中,圣言所论及的这两种祭坛所表相同:
求你发出亮光和真理,好让它们引导我到你的圣所,我要走到神的祭坛,到神那里。(诗篇43:3,4)
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才环绕你的祭坛;我好发能听见的称谢声。(诗篇26:6,7)
犹大的罪是用铁笔铭刻在他们的心版上和你们的坛角上。(耶利米书17:1,2)
神是耶和华,祂光照我我们;理当用绳索把祭牲拴住,牵到坛角那里。(诗篇118:27)
当那日,在埃及地中间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以赛亚书19:19)
“在埃及地中间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表示出于属世人里面的爱而对主的敬拜。
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10:8)
此处“祭坛”表示出于邪恶和邪恶之虚假的敬拜。此外还有其它地方(如以赛亚书27:9; 56:6, 7; 60:7;耶利米哀歌2:7;以西结书6:4-6, 13;何西阿书8:11; 10:1, 2;阿摩司书3:14;诗篇51: 18,19; 84: 2-4;马太福音5:23, 24; 23:18-20)。
由于“祭坛”代表、因而表示对主的敬拜,故显而易见,在启示录的此处,以及别处,“祭坛”并非表示别的;如:
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被杀之人的灵魂。(启示录6:9)
天使站着说,将神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启示录11:1)
我听见祭坛中又有天使说,你的判断义哉!诚哉!(启示录16:7)
在两种祭坛上所进行的代表性敬拜在主降世时被祂废除了,因为主自己打开了教会的内层,所以在以赛亚书,经上说: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们的主,他的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他们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以赛亚书17:7,8)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