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ISB17.谁看不出目的不是原因,而是产生原因;原因不是结果,而是产生结果;因此,它们是按顺序接连而至的三种不同事物?对一个人来说,目的是他的意愿之爱,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会向自己提议并打算之;对他来说,原因就是其理解力的理性,因为目的通过理性寻求中间或有效原因;结果则是身体从目的和原因,并照着它们的运作。因此,人里面有三样事物,它们按顺序接连而至,并且是以高度层级接连而至的那种方式。当这三样事物出现在行为中或得以稳固时,目的就内在于原因中,并通过原因在结果中;于是,这三者共存于结果。因此,圣言上说,各人要照所行的受审判;因为目的或他的意愿之爱,原因或他的理解力的理性,一起存在于结果,也就是他的身体行为中;因此,整个人的品质就包含在它们里面。
那些不知道这些真理,从而没有区别理性对象的人,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思维观念终结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或沃尔夫的基质论。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如同用一个门闩那样关闭自己的理解力,以致他们甚至不能理性思考属灵流注,因为他们无法思考任何进展;事实上,沃尔夫论到他的基质说,它若被分开,就会陷入虚无。理解力就这样停留在它自己最初的光中,这光仅从身体感官发出,没有前进一步。因此,人们只知道属灵之物是一种精细的属世之物;动物和人一样拥有理性;灵魂是一阵风,就像人临死从胸中呼出的那口气;此外还有几个不属于光,而是属于幽暗的观念。
由于灵界的一切事物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照这些层级行进,如前所示,所以显而易见,聪明实际上在于知道和区分它们,并按它们的秩序来看待它们。通过这些层级,当知道每个人的爱时,也就知道他的品质;因为如前所述,属于意愿的目的,属于理解力的原因和属于身体的结果都是从他的爱出来的,就像一棵树从它的种子出来,果实从树出来一样。
爱有三种:天堂之爱,世界之爱和自我之爱;天堂之爱是属灵的,世界之爱是物质的,自我之爱是肉体的。当爱是属灵的时,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本质出来的形式,都会获得它们的属灵性质;类似地,如果主导爱是对世界或财富的爱,因而是物质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如同从其最初源头出来的衍生物,都会获得物质的性质;同样,如果主导爱是自我之爱,或高人一等的爱,因而是肉体的,那么从它出来的一切事物都会获得它们的肉体性质。因为处于这种爱的人只关注自己,因而将其心智的思维沉浸于他的肉体。因此,如刚才所述,人若知道任何人的主导爱,同时知道目的到原因,原因到结果的进程,这三样事物照高度层级按顺序接连而至,就知道整个人。天堂天使便以这种方式了解与他们说话的每个人:他们从他说话的语气觉察到他的爱,从他的脸上看到他的形像,从他的身体姿势看到他的性格。
ISB2.由于属灵流注源于秩序及其律法,如前所述,所以它优先于其它两种观点被学术界的智者承认并接受。源于秩序的一切都是真理,真理凭其自身固有的光,甚至在假设所在的推理官能的阴影中显现。然而,有三件事涉及在阴影中的这种假设,即:对何为灵魂的无知,对何为属灵之物的无知,以及对何为流注的无知。因此,必须先解释这三件事,然后理性官能才能看见真理本身。因为假设的真理不是真理本身,只是对真理的一种猜想。这就像借着星光在墙上所看到的一幅画,心智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它各种形式;但天亮后,当阳光照在它上面,不仅揭示并呈现出它的总体特征,还揭示并呈现出它的各个细节时,它就显得不同了。所以,当知道何为属灵之物,它相对于属世之物是何性质,还知道何为人类灵魂及其性质,以及流入灵魂,并通过灵魂流入进行感知和思考的心智,又从心智流入身体的流注是何性质时,由这种假设所在的真理阴影产生的真理就被打开了。
但没有人能解释这些事,除非有一个人得着主的恩准,既能与灵界的天使交往,同时又能与自然界的世人交往。我已经获得这种恩准,故能描述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这两者及其性质。这种描述在《婚姻之爱》一书完成;那里以记事的形式描述了属灵之物(326–329节);人类灵魂(315节);流注(380节);更详细的(415–422节)。谁不知道,或有可能知道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从神流入人,它们流入他的灵魂,在他的心智中被感觉到;并且它们从他的思维流出,进入他的言语,从他的意愿流出,进入他的行为?
属灵流注,以及它的起源和衍生由此而来,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说明: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二、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三、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
四、从那太阳发出热和光,从它发出的热本质上是爱,从它发出的光本质上是智慧。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六、这两者,即热与光,或爱与智慧,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
七、自然界的太阳是纯粹的火,自然世界靠这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九、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十一、对该流注的接受取决于与人同在的爱与智慧的状态。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智慧中;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也就是爱中;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十六、由此明显可知,属灵流注从其源头到结果是何性质。现逐一简要说明这些命题。
238.“宝座前有一个好像水晶的玻璃海”表由凭圣言的字义处于一般真理的基督徒所组成的新天堂。灵界也有大气、各种水,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最高层天堂的天使所在的大气好比以太;中层天堂的天使所在的大气好比空气;最低层天堂的天使所在的大气好比水汽;这最后一种在天堂边界看似大海,凭圣言的字义处于一般真理的人就住在那里。“水”表示真理(参看50节);因此“海”作为众水终止、汇集之处,就表示神性真理的边界。由于“坐宝座的”表示主(230节),“七灯”,也就是“宝座前神的七灵”表示将通过主处于神性真理的新教会(237节),故很明显,“宝座前的玻璃海”表示那些在边界之人当中的教会。
我还被恩准观看位于天堂边界的大海,与其中的人交谈,因而凭亲身经历知道这个问题的真相。在我看来,他们似乎在海里,但他们说他们不在海里,而是在大气中;我由此看出,那海是从主所发出的神性在其边界的表象。灵界有海,这一点从约翰曾多次看到它们明显可知(如此处,以及启示录5:13; 7:1-3; 8:8, 9; 10:2, 8; 12:12; 13:1; 14:7; 15:2; 16:3; 18:17, 19, 21; 20:13)。经上因从主所发出的神性真理的透明性而称之为“好像水晶的玻璃海”。
由于神性真理的边界在灵界引发大海的表象,故在圣言其它地方,“海”具有同样的含义,如以下经文: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是指教会的神性真理从主而来,因此“海”是指神性真理所终止之处:
耶和华啊,你的道在海中,你的大路在多水中。(诗篇77:19)
耶和华如此说,在沧海中开道,在多水中开大路。(以赛亚书43:16)
耶和华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诗篇24:2)
耶和华将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动摇。你用深水(或海)遮盖地面,犹如衣裳。(诗篇104:5, 6)
“建立在海上的地”是指教会,它由“地”来表示,建立在一般真理之上,因为这些真理是教会的基础和根基。
我必使巴比伦的海枯竭,使她的泉源干涸;祂必使大海涨起,漫过巴比伦,她被许多海浪遮盖。(耶利米书51:36, 42)
“使巴比伦的海枯竭,使她的泉源干涸”表示从初到终毁灭其教会的一切真理。
他们跟随祂而行,众子必从海上恭敬而来。(何西阿书11:10)
“从海上而来的众子”是指那些处于一般或终层真理的人。
那在天上建造楼阁, 召唤海水,把它们浇在地面上的耶和华。(阿摩司书9:6)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祂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诗篇33:6, 7)
我一斥责,海就干了,我使江河变为旷野。(以赛亚书50:2等)
由于“海”表示那些在天堂边界者所具有的神性真理,故靠海的“推罗和西顿”表示教会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海岛”则表示那些离神性敬拜更为遥远之人(34节)。所以,在希伯来语中,“海”被称为“西方”,也就是傍晚阳光退去之处,或真理转向模糊之处。“海”也表示脱离属灵层的人之属世层,因而表示地狱,这一点可见于下文。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