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2

ISB2.由于属灵流

ISB2.由于属灵流注源于秩序及其律法,如前所述,所以它优先于其它两种观点被学术界的智者承认并接受。源于秩序的一切都是真理,真理凭其自身固有的光,甚至在假设所在的推理官能的阴影中显现。然而,有三件事涉及在阴影中的这种假设,即:对何为灵魂的无知,对何为属灵之物的无知,以及对何为流注的无知。因此,必须先解释这三件事,然后理性官能才能看见真理本身。因为假设的真理不是真理本身,只是对真理的一种猜想。这就像借着星光在墙上所看到的一幅画,心智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它各种形式;但天亮后,当阳光照在它上面,不仅揭示并呈现出它的总体特征,还揭示并呈现出它的各个细节时,它就显得不同了。所以,当知道何为属灵之物,它相对于属世之物是何性质,还知道何为人类灵魂及其性质,以及流入灵魂,并通过灵魂流入进行感知和思考的心智,又从心智流入身体的流注是何性质时,由这种假设所在的真理阴影产生的真理就被打开了。

但没有人能解释这些事,除非有一个人得着主的恩准,既能与灵界的天使交往,同时又能与自然界的世人交往。我已经获得这种恩准,故能描述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这两者及其性质。这种描述在《婚姻之爱》一书完成;那里以记事的形式描述了属灵之物(326–329节);人类灵魂(315节);流注(380节);更详细的(415–422节)。谁不知道,或有可能知道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从神流入人,它们流入他的灵魂,在他的心智中被感觉到;并且它们从他的思维流出,进入他的言语,从他的意愿流出,进入他的行为?

属灵流注,以及它的起源和衍生由此而来,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说明: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二、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三、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

四、从那太阳发出热和光,从它发出的热本质上是爱,从它发出的光本质上是智慧。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六、这两者,即热与光,或爱与智慧,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

七、自然界的太阳是纯粹的火,自然世界靠这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九、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十一、对该流注的接受取决于与人同在的爱与智慧的状态。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智慧中;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也就是爱中;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十六、由此明显可知,属灵流注从其源头到结果是何性质。现逐一简要说明这些命题。

揭秘启示录 #11

11.“亚细亚的”表

11.“亚细亚的”表给那些处于出自圣言的真理之光的人。由于圣言中的所有人名和地名皆指天堂和教会的事物,如前所述,所以“亚细亚”和其中七个教会的名字也不例外,这一点从下文明显看出来。至于“亚细亚”是指那些处于来自圣言的真理之光的人,这是因为上古教会、之后的古教会和再后来的犹太教会,都在亚细亚;还因为它们有古圣言和后来的犹太圣言,而一切真理之光都出于圣言。亚洲世界都有古教会,它们拥有后来遗失了的古圣言,甚至我们如今所拥有的圣言。这一事实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101-103节)一书。正因如此,“亚细亚”在此是指所有处于来自圣言的真理之光的人。
对于犹太圣言之前传于亚细亚的这部古圣言,它的相关信息如下:它至今仍保存于居住在大鞑靼地区的人当中。我曾在灵界与来自那地的灵人和天使交谈,他们说,他们拥有一部圣言,并且自古时就拥有它,他们的神性敬拜都是照着这部圣言来执行的,它纯由对应构成。他们说,该圣言也包括约书亚记(10:12、13)和撒母耳记下(1:17、18)所提到的“雅煞珥书”(book of Jasher),与它们一同提及的还有摩西提到的“耶和华战记”和“预言集”(Propheticals)(民数记21:14,15,27-30)。我在他们面前诵读摩西曾引用的经文,他们就查找这些经文是否尚存,结果找到了。我由此看出,古圣言依然保存在他们当中。交谈中,他们自称敬拜耶和华,有的视其为不可见之神,有的视其为可见之神。此外,他们告诉我,他们不许外人进入他们当中,除了与其保持和平关系的中国人,因为中国的皇帝来自他们的国家,并说中国人口如此众多,以致他们不相信全世界还有哪个地区人口更多。这话是可信的,从中国人以前为抵御外敌侵犯而修筑的万里长城即可见一斑。到中国去寻找,或许你能在鞑靼人当中找到那部古圣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