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2

ISB2.由于属灵流

ISB2.由于属灵流注源于秩序及其律法,如前所述,所以它优先于其它两种观点被学术界的智者承认并接受。源于秩序的一切都是真理,真理凭其自身固有的光,甚至在假设所在的推理官能的阴影中显现。然而,有三件事涉及在阴影中的这种假设,即:对何为灵魂的无知,对何为属灵之物的无知,以及对何为流注的无知。因此,必须先解释这三件事,然后理性官能才能看见真理本身。因为假设的真理不是真理本身,只是对真理的一种猜想。这就像借着星光在墙上所看到的一幅画,心智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它各种形式;但天亮后,当阳光照在它上面,不仅揭示并呈现出它的总体特征,还揭示并呈现出它的各个细节时,它就显得不同了。所以,当知道何为属灵之物,它相对于属世之物是何性质,还知道何为人类灵魂及其性质,以及流入灵魂,并通过灵魂流入进行感知和思考的心智,又从心智流入身体的流注是何性质时,由这种假设所在的真理阴影产生的真理就被打开了。

但没有人能解释这些事,除非有一个人得着主的恩准,既能与灵界的天使交往,同时又能与自然界的世人交往。我已经获得这种恩准,故能描述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这两者及其性质。这种描述在《婚姻之爱》一书完成;那里以记事的形式描述了属灵之物(326–329节);人类灵魂(315节);流注(380节);更详细的(415–422节)。谁不知道,或有可能知道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从神流入人,它们流入他的灵魂,在他的心智中被感觉到;并且它们从他的思维流出,进入他的言语,从他的意愿流出,进入他的行为?

属灵流注,以及它的起源和衍生由此而来,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说明: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二、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三、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

四、从那太阳发出热和光,从它发出的热本质上是爱,从它发出的光本质上是智慧。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六、这两者,即热与光,或爱与智慧,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

七、自然界的太阳是纯粹的火,自然世界靠这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九、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十一、对该流注的接受取决于与人同在的爱与智慧的状态。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智慧中;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也就是爱中;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十六、由此明显可知,属灵流注从其源头到结果是何性质。现逐一简要说明这些命题。

婚姻之爱 #413

413.(21)主规

413.(21)主规定,在天上,他们孩子般的纯真要变成智慧的纯真,因而小孩子要变成天使。许多人可能持有这样的观点:孩子仍是孩子,死后会立刻成为天使。但是,构成天使的乃是聪明和智慧;因此,只要孩子没有这些,虽与天使同在,却不是天使。唯等获得聪明智慧,他们才首次成为天使。孩子就这样从孩子的纯真被引入智慧的纯真,也就是从外在纯真被引入内在纯真,因为后者是其一切教导和发展中的目的。所以,当他们达到纯真的智慧时,期间作为一个基础而服务于他们的孩子纯真就附于他们。我曾看到孩子纯真的性质,被表现为一块几乎没有生命的木头,随着孩子吸收真理的知识和良善的情感而获得生机。后来,智慧纯真的性质被表现为一个活泼的赤身小孩。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比其他人更处于源自主的纯真状态,他们在天堂下面的灵人眼前,看似赤身的小孩。他们因比在智慧上远远胜过其他所有人,故也是活泼的。原因在于,纯真对应于小孩和赤身。因此,经上论及处于纯真状态的亚当及其妻子时,就说他们赤身露体不觉羞耻(创世记2:25);但他们丧失这纯真状态以后,就为赤身露体感到羞耻而躲藏起来(创世记3:7,10,11)。简言之,天使越智慧,就越纯真。智慧纯真的性质从孩子的纯真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来,如前所述(395节),只要我们将父母替换为作为父的主,他们被主引导,并且将所拥有的一切都归给主。

揭秘启示录 #5

5.“祂就差遣使者晓

5.“祂就差遣使者晓谕祂的仆人约翰”表主通过天堂向那些处于源自仁及其信的生活良善之人所揭示的事。“祂就差遣使者晓谕”在灵义上表示出于天堂或主通过天堂所揭示的事。因为在圣言中,“使者”(即天使)处处表示天使天堂,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自己。这是因为天使离了天堂就无法与人说话,那里有每位天使与全体天使的结合,人人都通过这种团契说话,尽管他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主眼中,天堂好像一个人,其灵魂就是主自己。因此,主通过天堂与人说话,正如人透过他的身体出于灵魂与另一人说话。这一切在与其心智的一切事物及每一个事物的结合中成就,他所说的话就在它们当中。这个奥秘三言两语无法解释清楚,部分的解释可参看《圣爱与圣智》一书。由此明显可知,“使者”(即天使)表示天堂,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使者”(即天使)在至高意义上之所以表示主,是因为天堂之为天堂,不是因适合天使的事物,而是因主的神性,凭此他们获得爱与智慧,甚至生命。正因如此,在圣言中,主自己也被称为“天使或使者”。综上所述,明显可知,天使不是出于自己与约翰说话,而是在天堂中间的主透过他晓谕约翰。
这些话要这样来理解:这些事已揭示给那些处于源自仁及其信的生活良善之人,因为这些人就是“约翰”所指的。主的“十二门徒”或“使徒”是指属于教会的所有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之人,从抽象意义上说,是指教会的一切事物。“彼得”是指所有处于信的人,抽象地说,是指信本身;“雅各”是指那些处于仁爱的人,抽象地说,是指仁本身;“约翰”是指那些处于源自仁及其信的生活良善之人,抽象地说,是指由此而来的生活良善本身。在福音书的圣言中,这些事物由“约翰”、“雅各”、“彼得”来表示,这一点可见于1758年伦敦出版的《新耶路撒冷及其天堂教义》(122节)这本小书。
由于源自仁及其信的生活良善构成教会,所以教会状态的奥秘通过使徒约翰被揭示出来,它们就包含在他所看到的异象中。在圣言中,凡人名、地名皆表天堂和教会的事物,这在伦敦出版的《天堂的奥秘》一书多有说明。由此可证实,“祂就差遣使者晓谕祂的仆人约翰”在灵义上表示主通过天堂向那些处于源自仁及其信的生活良善之人所揭示的事。因为仁透过信产生善行,而不是仁凭自身,或信凭自身产生善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