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20.有人曾问我是如何从一个哲学家变成一个神学家的;我回答说:“是按着渔夫被主变成门徒和使徒的方式;我从青年时代初期起,就是一个属灵的渔夫了。”听到这话,询问者就问什么是属灵的渔夫?我回答说:“在圣言的灵义中,渔夫表示一个探查并教导属世真理,后来又以理性的方式探查并教导属灵真理的人。”
他又问:“如何证明这一点?”我说,从圣言中的这些经文来证明:
水必从海中绝尽,河也消没干涸。渔夫必哀号,凡向海中抛钩的必悲伤。(以赛亚书19:5, 8)
另一处:
必有渔夫从隐基底站在河水治愈的河边;他们都在那里撒网;他们的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甚多。(以西结书47:9–10)
又一处:
耶和华说,看哪,我必打发许多渔夫,把以色列人打上来。(耶利米书16:16)
由此明显可知为何主拣选渔夫作门徒,并说:
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作得人的渔夫。(马太福音4:18–19; 马可福音1:16–17)
彼得捕了许多鱼后,主对他说:
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路加福音5:9–10)
然后,我又从启示录证明了渔夫这一含义的来源;即:“水”表示属世真理(50, 932节);“河”也是(409, 932节);“鱼”表示那些处于属世真理的人(405节);因此,“渔夫”表示那些探查并教导真理的人。
听到这话,向我发问的人提高嗓门说:“现在我明白为何主呼召并拣选渔夫作祂的门徒了;因此,我不奇怪祂也拣选了你,因为如你所说,你从青年时代初期起就是一个属灵意义上的渔夫了,也就是说,是一个属世真理的探查者;现在你是一个属灵真理的探查者,因为这些真理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 他因是一个理性的人,对此又补充说:“唯独主知道谁适合接受并教导那些属于祂新教会的事物,无论是大主教当中的某一位,还是他们的仆人当中的某一位。此外,有哪个基督教神学家在就任神学家之前,不先在学校学习哲学?他还有什么其它源头获得聪明吗?”
最后他说:“既然你成为一名神学家,就请解释一下你的神学是什么?”我回答说:“它有两个原则:有一位神;有一个仁与信的结合。”对此,他回应说:“谁会否认这些原则呢?”我回答道:“当从内在检查时,会发现当今神学就否认这两个原则。”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ISB7.众所周知,一切事物都普遍与良善和真理有关,没有一个事物里面不存在与这两者有关的某种东西。正因如此,人里面有两种接受生命的容器:一个是接受良善的容器,被称为意愿;一个是接受真理的容器,被称为理解力;正如良善属于爱,真理属于智慧,意愿是接受爱的容器,理解力是接受智慧的容器。良善属于爱,是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就会去意愿,当付诸行动时,他便称之为良善;真理属于智慧,是因为一切智慧皆来自真理;事实上,一个智慧人所思想的良善就是真理,当他意愿并实行这真理时,它就变成良善。
人若不正确区分这两种生命容器,就是意愿和理解力,并且对它们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试图了解属灵流注是徒劳的。因为既有进入意愿的流注,也有进入理解力的流注;既有爱之良善进入人之意愿的流注,也有智慧之真理进入人之理解力的流注,它们两者都直接通过耶和华神在其中间的太阳,间接通过天使天堂而从耶和华神发出。这两种容器,即意愿和理解力,就像热和光那样不同;因为意愿接受天堂之热,这热本质上是爱,理解力接受天堂之光,这光本质上是智慧,如前所述。
既有一种从人的心智进入言语的流注,也有一种进入行为的流注;进入言语的流注从意愿经由理解力而来,而进入行为的流注从理解力经由意愿而来。那些只知道进入理解力的流注,同时不知道进入意愿的流注,由此进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人,就像独眼人,只看见这一边的物体,同时却看不见另一边的物体;也像残疾人,仅用一只手笨拙地工作;又像跛脚的人,拄着拐杖单脚蹒跚而行。从这些事清楚可知,属灵之热流入人的意愿,产生爱之良善;属灵之光流入他的理解力,产生智慧之真理。
10.⑵先前天地的居民是谁,是什么样。这一点在《最后的审判》一书(68–71节)有所描述,但我需要在此详细说一说,因为要理解下文就必须知道他们是谁,是什么样。所有聚集在天堂之下,并在各个地方为自己造假天堂(他们将这些假天堂称为真“天堂”)的人都与最低层天堂的天使联结,但只是外在上的联结,不是内在上的联结。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是马太福音(25:41-46)中所提到的山羊,或属该山羊家族。事实上,这些人在世时并未作恶,因为他们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但他们没有为了良善而行善事;事实上,他们将信与仁分离,从而没有视恶行为罪。这些人因表面上活得像基督徒,所以与最低层天堂的天使联结;不过,他们只是外在上类似这些天使,内在却不像,因为这些天使是绵羊,拥有信,但这信是仁之信。由于这种联结,他们,就是山羊,不得不被容忍,因为在最后审判之前把他们分开会伤害那些在最低层天堂的人;事实上,他们会把其他人一起拖入毁灭。这就是主在马太福音中所预言的:
耶稣设了个比喻。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及至人睡觉的时候,他的仇敌来撒上稗子就走了。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家主的仆人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的根也一同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好烧掉;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种子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收割的时候就是这时代的完结。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这时代的完结也要如此。(马太福音13:24-30,37—40)
“时代的完结”是指教会的末期;“稗子”是指那些内心邪恶的人;“麦子”是指那些内心良善的人;“薅出来,捆成捆,好烧掉”是指对他们的最后审判;“恐怕薅稗子,连麦子的根也一同拔出来”表示恐怕在最后审判之前把他们分开会对善人造成伤害,所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