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 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ISB3.有一个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它不同于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这一点迄今仍深深隐藏于基督教界。原因是,没有天使降下来口头教导它,也没有人升上去看见它。为免得出于对灵界的无知,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天堂和地狱的不确定信仰,人变得昏头昏脑,以至于成为无神论的自然主义者,主乐意打开我的灵眼,把它提升到天堂,又让它下入地狱,向我展示两者的性质。
由此向我显明,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世界;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故被称为灵界;另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世的,故被称为自然界;灵人和天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世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通过死亡从自己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生活到永远。为使流注,也就是这本小册子所论述的主题,从它的起始就被揭示出来,必须先提供关于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因为灵界流入自然界,并驱动它的各个部分,包括人和动物,也构成植物和草本中的生长活动。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6.此后,天使转向持以下观点者:天上喜乐和永恒幸福就是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同坐席,然后就游戏和娱乐,接着又是盛宴,如此反复,直到永远。天使对他们说:“跟我来,我必带你们享受你们的快乐所赋予的幸福。”于是,天使领他们穿过一片小树林,来到一块铺有木板的空地上,那里已摆好桌子,两边各有十五张。他们奇道:“为何摆这么多桌子?”天使回答说:“第一张桌子是亚伯拉罕的,第二张是以撒的,第三张是雅各的,其它的依次是十二使徒的。对面的十五张是他们妻子的,头三张是给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以撒的妻子利百加,雅各的妻子利亚与拉结的,剩下的十二张是给十二使徒妻子的。”
过了一会儿,只见桌子上摆满菜肴,空档处还点缀了糖果小金字塔。就餐者站在桌子周围,等候东道主列席。过了不多时,就看见他们鱼贯而入,亚伯拉罕领头,使徒们在最后。接着他们各就各位,坐在首席旁边长凳的一头,然后对周围站着的人说:“你们也和我们一同入座吧。”于是,男人们便和族长同坐,女人们则和族长妻子们同坐。他们开怀畅饮,尽情吃喝。宴后,族长们便离开,然后游戏开始了,少男少女们翩翩起舞,之后是戏剧表演。这些活动结束后,他们又受邀赴宴,但规则是,第一天他们要和亚伯拉罕一同进餐,第二天和以撒,第三天和雅各(Jacob),第四天和彼得,第五天和雅各(James),第六天和约翰,第七天和保罗,依次类推,直到第十五天,然后再按同样的顺序重新赴宴,仅仅改变地方,如此直到永远。
之后,天使将这组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看到的这些坐席者,对天上喜乐和永恒幸福的想法和你们差不多。为让他们亲眼看到自己所想的何等虚妄,以便抛弃它们,经主允许,这些盛宴和表演得以举行。你们所看到坐首席的这些为首者,都是扮演老人的演员,他们当中有许多留着胡子的乡下人,因有点小财便目中无人,幻想自己是古时的族长。不过,请随我离开这个活动场所。”
于是,他们一路跟随,发现这里五十个人,那里五十个人。这些人都吃得撑肠拄腹,直到恶心,此时,都渴望回到家乡的熟悉环境。有的渴望回去履行工作职责,有的渴望回去做生意,有的渴望回去工作。但许多人被林中的守卫扣留,被问及还得欢宴几天,是不是要和彼得、保罗同坐席。守卫对他们说,还没有进行完就离开是他们的耻辱,因为这样做很不体面。但绝大多数人回答说:“我们受够了自己的快乐,对我们来说,食物味同嚼腊,我们的味觉也枯竭了,一看到这些食物就反胃,再也咽不下去。我们在这花天酒地中已挣扎了数个日日夜夜,现在只恳求你放我们出去。”一得到许可,他们就上气不接下气地飞奔回家。
然后,天使将这组人召集起来,在路上教导他们有关天堂的事,内容如下:“天堂和尘世一样,也有吃有喝,盛宴和聚会。为首者享受筵席,席上摆满珍馐美味,从而使他们的灵振作,有活力。也有游戏和表演,还有音乐会和演唱会,而且这一切都是最完美的。这类事对天使来说的确是欢乐,但不是幸福。幸福必有欢乐在其中,因而出于欢乐。正是欢乐中的幸福使得欢乐成为欢乐,充实并保持它们,以免欢乐变得一文不值,索然无味。人人都是通过在工作中提供服务获得这种幸福的。
“所有天使的意愿情感中都潜藏着某种倾向,它吸引天使的心智去做事,心智以此令自己平静和满足。这种平静和满足的感觉会使心智乐于从主接受对服务的爱。天上的幸福是接受这爱的果效,这才是赋予生命欢乐(如前所述)之物。天堂的食物本质上无非是爱、智慧,以及二者结合在一起的功用或服务,也就是出于爱藉着智慧所提供的功用或服务。因此,在天上,每个人为身体所得的食物,取决于他所提供的功用或服务。服务最优质,食物最精致;服务中等,食物中等,不过也很美味;服务低劣,食物就低劣。不过,懒人则没有食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