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 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ISB3.有一个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它不同于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这一点迄今仍深深隐藏于基督教界。原因是,没有天使降下来口头教导它,也没有人升上去看见它。为免得出于对灵界的无知,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天堂和地狱的不确定信仰,人变得昏头昏脑,以至于成为无神论的自然主义者,主乐意打开我的灵眼,把它提升到天堂,又让它下入地狱,向我展示两者的性质。
由此向我显明,有两个彼此不同的世界;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故被称为灵界;另一个因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属世的,故被称为自然界;灵人和天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世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且,每个人都通过死亡从自己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生活到永远。为使流注,也就是这本小册子所论述的主题,从它的起始就被揭示出来,必须先提供关于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因为灵界流入自然界,并驱动它的各个部分,包括人和动物,也构成植物和草本中的生长活动。
311.⒂这就是婚姻之爱从最初之热发展到最初之火的正确秩序和程序。之所以说“从最初之热到最初之火”,是因为生命之热就是爱,婚姻之热或爱会逐渐增长,直到最后可以说爆发为火焰或火炬。之所以说“到最初之火”,是因为我们指的是当这爱燃烧时,婚礼后的最初状态。前几节描述了随着婚姻持续,婚姻之爱在其最初之火后是何情形。这一部分的深入研究则解释了它从起点到这最初目标的秩序。
一切秩序皆从最初状态发展到最终状态,最终状态变成下一个秩序的开始阶段;并且居间秩序的一切事物就是在先秩序的最终阶段和在后秩序的最初阶段;目的就这样通过原因不断发展到结果。这一切从世上的可知可见之物足以向理性充分证实和说明。不过,由于此处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即:婚姻之爱从它的起点发展到它的目标所遵循的秩序,故这些问题可以忽略过去。对此,我们只说明以下几点:这爱从最初之热发展到最初之火所遵循的秩序性质如何,它在其随后发展中所固有的性质通常就如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它会照其最初之热的样子发展。如果这热是贞洁的,它的贞洁会随着它的发展得以强化;如果这热是不贞洁的,它的不贞洁也会随着它的发展增长,直到它丧失自订婚时外在而非内在所拥有的一切贞洁。
533.“有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表主在天上的新教会,也就是新天堂,以及即将在地上的新教会,也就是新耶路撒冷。主的新教会以这个“妇人”来表示,这一点从本章的细节明显可知,不过,这些细节当以灵义来理解;在圣言的其它部分,“妇人”也表示教会(参看434节);“妇人”之所以表示教会,是因为教会被称为主的新娘或新妇与妻子。妇人被看到“身披日头”的原因在于,教会处于对主之爱,因为教会承认祂,并遵行祂的诫命,这就是爱祂(约翰福音14:21-24)。“日头”表示爱(参看53节)。“月亮”被看到在那妇人的脚下,是因为它表示地上尚未与天上教会结合的教会。“月亮”表示属世人里面的聪明和信仰(413节);看上去在“脚下”表示教会即将在地上;否则,“脚”就表示与天上教会结合的这教会本身。
要知道,诸天和地上一样,也有一个教会,因为那里也有圣言;还有圣殿,其中也有讲道,那里还有事奉和祭司的职份。因为那里的所有天使都曾是世人,他们的离世不过是其生命的延续而已;因此,他们各自照着自己离世时所带来的对真理与良善的情感程度而在爱与智慧上日益完善。他们当中的教会在此由“身披日头、头戴十二星的冠冕的妇人”所表示的教会;但由于若非地上也有一个处于和谐的爱与智慧中的教会,天上的教会就无法持续存在,并且由于这教会即将到来,所以会看到“月亮在妇人脚下”,“月亮”在此尤其表示信,通过像现在这样的信是没有结合的。
若非地上的教会与天上的教会结合,天上的教会就无法持续存在。原因在于,天使所在的天堂和世人所在的教会行如一体,就像人的内在与外在;人的内在无法以自己的状态持续存在,除非外在与内在结合。因为没有外在的内在就像没有地基的房屋,或像在土表而非土里的种子,因而像某种无根之物;总而言之,就像一个原因没有一个得以存在于其中的结果。由此可见,世上某个地方当有一个教会,那里有圣言,主通过圣言为人所知,是绝对必要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