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最后的审判已经完成
1.在早先《最后的审判》那本小册子里,我论述了以下主题:
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1-5节);
人类的繁衍将永不止息(6-13节);
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14-22节);
自创世以来, 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23-27节);
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因而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28-32节);
当教会走到尽头时,最后的审判就会发生;当因没有仁而没有了信时,教会就走到尽头(33-39节);
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40-44节);
最后的审判已经发生(45-52节);
巴比伦及其毁灭(53-64节);
先前的天及其废除(65-72节)。
世界和教会今后的状态(73-74节)。
13.⑹一切神性工作都关注无限和永恒。在天上和地上所看见的事物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证据。无论在天上还是在地上,永远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事物;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面孔,永远也不会有;同样,永远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心智。因此,有多少人,多少天使,就有多少面孔,多少心智。任何人,虽然都包含构成其身体的无数部分和构成其心智的无数情感,但他里面永远不会有一样东西与别人里面的完全相似或相同。这就是为何每个人都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这种情形同样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个细节里面。这种无限多样性就在细节中,因为它们都来源于无限的神性。因此,一个无限的形像无处不在,好叫神性可以视一切事物为祂自己的工作,同时一切事物作为祂的工作可以关注神性。
为说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如何关注无限和永恒,我们举一个很平凡普通的例子。任何种子,无论是树种,谷种还是花种,都是以这种方式被造的:它能无限繁殖,并且持续到永远。一粒种子会产出许多粒,或五粒,或十粒,或二十粒、一百粒,其中每粒种子又产出更多种子。一粒种子如此结实,只需一个世纪,就会覆盖地球的整个地表,甚至覆盖数以万计的星球地表;这些种子被如此创造,以致它们能持续到永远。由此明显可知,它们是如何包含无限和永恒的形像,或说无限和永恒的概念是如何在它们里面的;其它所有例子也一样。天使天堂是宇宙万物为之创造的目的,因为人类正是由于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人类是创造可见的天和它所包括的星球过程中所关注的目的。因此,这神性工作,即天使天堂,主要关注无限和永恒,因而关注它永无止境的繁衍,因为神性本身就住在其中。由此清楚可知,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人类若真的停止,神性工作就会局限于一定数量,从而不再关注无限。
创世记11: 1-32
1.并且全地只有一种语言和一样的话。
2.他们从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山谷,就住在那里。
3.他们彼此说,来吧,我们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柏油当灰泥。
4.他们说,来吧,我们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我们要为自己立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面上。
5.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人之子所建造的城和塔。
6.耶和华说,看哪!这人民为一,他们都有一种语言,这只是他们开始做的事;现在他们想要做的一切事,就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
7.来,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听不懂彼此的语言。
8.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面上;他们就停止建造那城了。
9.因此,祂给那城起名叫巴别,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了全地的语言;耶和华从那里将他们分散在全地面上。
10.这些是从闪出生的:洪水以后二年,闪一百岁生了亚法撒。
11.闪生亚法撒之后,又活了五百年,并且生儿育女。
12.亚法撒活到三十五岁,生了沙拉。
13.亚法撒生沙拉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育女。
14.沙拉活到三十岁,生了希伯。
15.沙拉生希伯之后,又活了四百零三年,并且生儿育女。
16.希伯活到三十四岁,生了法勒。
17.希伯生法勒之后,又活了四百三十年,并且生儿育女。
18.法勒活到三十岁,生了拉吴。
19.法勒生拉吴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九年,并且生儿育女。
20.拉吴活到三十二岁,生了西鹿。
21.拉吴生西鹿之后,又活了二百零七年,并且生儿育女。
22.西鹿活到三十岁,生了拿鹤。
23.西鹿生拿鹤之后,又活了二百年,并且生儿育女。
24.拿鹤活到二十九岁,生了他拉。
25.拿鹤生他拉之后,又活了一百一十九年,并且生儿育女。
26.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
27.这些是从他拉出生的: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
28.哈兰死在他父亲他拉面前,就在他的出生地迦勒底的吾珥。
29.亚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拿鹤的妻子名叫密迦,是哈兰的女儿,哈兰是密迦的父亲和亦迦的父亲。
30.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31.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媳,他儿子亚伯兰的妻子撒莱,与她们一同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来到哈兰,就留在那里。
32.他拉的日子共有二百零五年;他拉死在哈兰。
概览
1279.首先论述的是大洪水后的第一个古教会(1-9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