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最后的审判已经完成
1.在早先《最后的审判》那本小册子里,我论述了以下主题:
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1-5节);
人类的繁衍将永不止息(6-13节);
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14-22节);
自创世以来, 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23-27节);
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因而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28-32节);
当教会走到尽头时,最后的审判就会发生;当因没有仁而没有了信时,教会就走到尽头(33-39节);
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40-44节);
最后的审判已经发生(45-52节);
巴比伦及其毁灭(53-64节);
先前的天及其废除(65-72节)。
世界和教会今后的状态(73-74节)。
24.⑴自创世之初以来,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这一点从前一章,即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的说明和解释可推知。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迄今为止,人们普遍以为,在最后审判之日,就是当灵魂回到自己的身体,从而享有被认为只属于身体的官能时以先,人不会进入天堂或地狱。许多简单人被那些研究人的内在状态,并妄称智慧的人误导接受了这种信念。这些人根本不思想灵界,只思想自然界,因而不思想属灵人,所以不知道每个人在属世人里面所拥有的属灵人和属世人一样拥有人的形式。因此,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属世人从他的属灵人那里获得自己的人的形式。然而,他们原本能够看出,属灵人随意作用于属世人的整体和每个细节,而属世人凭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正是属灵人在思考和意愿,因为属世人凭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属灵人的思维和意愿是属世人的全部中的全部;因为属世人照着属灵人的意愿行动,也照着属灵人的思维说话,并且如此彻底,以至于行为无非是意愿,言语无非是思维。这是因为若除去思维和意愿,言语和行为就立刻停止。由此可见,属灵人才是真正的人,它存在于属世人的整体和每个细节中。这意味着属世人是属灵人的一个形像,或说它的外在形式必是相似的,因为属世人的任何部分或粒子,若不从属于属灵人的行为,或说没有属灵人在其中活动,就毫无生命。但属灵人无法被属世人看见,因为属世之物看不见属灵之物,属灵之物却能看见属世之物;这符合秩序,反过来则违反秩序。因此,属灵之物流入属世之物是可能的,反过来是不可能的;这适用于视觉,因为视觉也是流入的。被称为人之灵的,正是属灵人,它在灵界处于完整的人的形式,并且(译注:肉体)死后会继续活着。
由于前面所说的聪明人或大思想者,对灵界一无所知,因而对人的灵一无所知,所以他们获得这种观念:一个人不可能拥有人的生命,或说不可能作为一个人活着,直到他的灵魂回到他的肉体,再次拥有肉体感觉。这就是关于复活的那些虚妄观念的根源,如:肉体虽被虫子或鱼吃光,或化为尘土,却仍将凭神性全能再次被收聚,重新与灵魂结合;这些事只有在世界结束时才会发生,到那时,可见的物质宇宙将要毁灭。还有其它类似观念,所有这些观念都是不可思议的,乍一看就是不可能的,并且违反神性秩序。因此,这些观念逐渐削弱了许多人的信仰,因为那些智慧思考的人无法相信他们完全不明白的东西;一个人无法相信不可能的事,也就是人判断为不可能的事。所以,那些不相信死后生命的人就利用这个论据来支持他们的否认。然而,人死后立即复活,然后被赋予完整的人的形式,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一书的许多章节。说这些事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由此可推知,自创世之初以来,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
1573.“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表示外在人中的邪恶和虚假。这从“迦南人”和“比利洗人”的含义清楚可知:“迦南人”是指外在人中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如前所述(1444节);“比利洗人”是指衍生的虚假,如下文所述(1574节)。主的外在人包含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参看1414, 1444节)。虚假就是从这恶中产生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哪里有遗传之恶,哪里就有虚假;前者生出后者。但在人吸收世俗和宗教知识或认知之前,邪恶不会生出虚假。除了这类知识或认知外,邪恶没有它可以作用或流入的其它对象。属于心智的意愿部分的邪恶以这种方式转变为理解力部分中的虚假;因此,这虚假也是遗传的,因为它是从遗传之物而生的,尽管不是基于虚假原则的虚假。不过,它存在于外在人中,并且内在人能看到它是假的。
由于在主充满世俗和宗教知识或认知之前,或亚伯兰寄居在埃及之前,祂从母亲那里遗传了邪恶,所以前一章(12:6)说“迦南人在那地”,但没有说比利洗人在那里;而在此处,祂吸收了这两种知识或认知之后,经上说“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这表明,“迦南人”表示邪恶,“比利洗人”表示虚假。这还表明,提到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不是任何历史系列的一部分,因为上下文根本没有论述他们;前一章(12:6)提到迦南人也是这样。由此明显可知,此处隐藏着某种奥秘,这奥秘只有从内义才能知晓。
任何人若听说主里面有从母亲那里遗传的邪恶,可能都会感到惊讶;但既然本节经文公开声明,并且内义正在谈论主,那么就没有人会怀疑这是真的。因为一个人若不从另一个人那里遗传邪恶,就永远不可能从他或她出生。不过,源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是一回事,源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则是另一回事。源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更为内在,并且永远保留,因为它永远无法根除。但主没有这种恶,因为祂是从耶和华父生的,因此就内在而言是神性或耶和华。而源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属于外在人,这恶的确存在于主里面,被称为“迦南人在那地”;由此而来的虚假则是“比利洗人”。主在这个意义上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并且和其他人一样软弱。
主从母亲那里遗传了邪恶,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即:祂经历了(属灵的)试探。没有邪恶的人是不会受到试探的;试探人的,是人里面的邪恶,他通过这邪恶受到试探,或说人里面的邪恶才是试探的源头和手段。主受到试探,并且祂所受的试探如此严厉,以至于没有人能经历其百万分之一。祂独自承受它们,凭自己的能力彻底战胜邪恶,或魔鬼和整个地狱,这些事也很明显。关于这些试探,我们在路加福音中读到:
耶稣在灵里被引到旷野,在那里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在那些日子,祂没有吃什么。魔鬼用尽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于是耶稣带着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路加福音4:1-2, 13-14)
马可福音:
灵驱使耶稣,让祂走到旷野。祂在旷野四十天受试探,并与野兽在一起。(马可福音1:12-13)
此处“野兽”表示地狱。此外,祂受试探甚至到死的地步,所以祂汗滴如血: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祂的汗如同大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22:44)
天使不受魔鬼试探,因为只要他在主里面,恶灵就无法靠近他,哪怕离得远远的,也会立刻被恐惧和惊骇抓住。如果主生来就是神性,没有来自母亲的邪恶粘附着祂,那么地狱更不能接近祂。
牧师常说,主也担当了人类的罪孽和邪恶。但对主来说,若不通过遗传的途径,把罪孽和邪恶吸引到自己身上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神性不会轻易受邪恶影响,因此,为了能凭自己的能力征服邪恶(没有人曾做到,或能做到这一点),从而成为公义的唯一体现,主愿意和其他人一样出生。否则,祂根本没有必要降生,因为主无需降生就能取得人性或人身本质;如当向上古教会成员和先知们显现时,祂有时会这样做。但为了披上邪恶,以便祂可以与这邪恶争战并征服它,从而在自己里面将神性本质与人性或人身本质结合在一起,祂来到这个世界。
然而,主并没有实际的邪恶,或祂自己的邪恶,正如祂在约翰福音所说的:
你们哪一个能判我有罪呢?(约翰福音8:46)
综上所述,清楚可知刚才那句话,即“牧养亚伯兰牲畜的人和牧养罗得牲畜的人就起了纷争”表示什么;原因在于,“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