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最后的审判已经完成
1.在早先《最后的审判》那本小册子里,我论述了以下主题:
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1-5节);
人类的繁衍将永不止息(6-13节);
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14-22节);
自创世以来, 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23-27节);
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因而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28-32节);
当教会走到尽头时,最后的审判就会发生;当因没有仁而没有了信时,教会就走到尽头(33-39节);
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40-44节);
最后的审判已经发生(45-52节);
巴比伦及其毁灭(53-64节);
先前的天及其废除(65-72节)。
世界和教会今后的状态(73-74节)。
五、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所以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
28.论到最后的审判,人们普遍认为到那时,主会驾着天上的云,在荣耀中同众天使降临,并且那时祂会将所有自创世之初以来曾活过的人都从坟墓里复活,使他们的灵魂披上肉体,从而把他们召唤在一起进行审判:行善的得永生或天堂,作恶的得永死或地狱。
教会从圣言的字义获得这种信仰,并且只要人们不知道圣言中所提到的每个事物都有一个灵义,该信仰就无法被除去;这灵义才是真正的圣言本身,字义则充当它的基础或根基。没有这种字义,圣言不可能是神性,也不可能在天堂和世界为生活和信仰上的教义,以及结合而服务。因此,人若知道对应于圣言中的属世事物的属灵事物,就能知道“主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不是指祂在云中出现,而是指祂在圣言中出现。主就是圣言,因为祂是神性真理;祂在其中要降临的“天上的云”是指圣言的字义,“荣耀”是指它的灵义;“天使”是指天堂,祂要从天堂显现,他们也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此,现在这些话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了,即:当教会走到尽头时,主将打开圣言的灵义,由此揭示神性真理的本质;这是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的一个预兆。
至于圣言中所说的每个事物,甚至每个词都包含一个灵义,以及这灵义是什么样,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该书照灵义详细解释了创世记和出埃及记中的一切事物。从中提取的关于圣言及其灵义的段落集合可参看《白马》这本小册子,其中论述了启示录中所提到的白马。
8603.“摩西、亚伦与户珥”表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神性真理的各个层级。这从“摩西”、“亚伦”和“户珥”的代表清楚可知:“摩西”是指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参看7010节);“亚伦”是指间接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7009节);“户珥”是指通过后者再次间接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它们表示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真理的各个层级。
有必要简短阐述一下何谓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真理的各个层级。在整个自然界,一切事物,无一例外,皆依次源于内层事物;它们从内层事物衍生出来,按次序跟随它们。但内层事物不是通过逐渐融入外层事物而与它们联系在一起的;相反,它们是不同且分离的,通过像纤维那样的自身延伸相结合,这些延伸起到联系渠道的作用。通过水果,如柠檬、苹果等等可对从其它事物衍生出来并因此依次来自它们的事物的性质获得某种概念。最外在的部分是包裹它们的皮;它们的内层是被包裹的果肉;更内层的部分是种子;这些种子外面都有外壳包着,紧贴着种子本身的是膜;膜之下则是包含最初形式,可以说包含灵魂的内髓;新树和新果实再次从这内髓中长出来。
所有这些事物按次序相继出现;但它们是不同且分离的,然而同时又联结在一起。内层与外层的联系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通过纤维状的通道实现。这些内层和外层在最初形成时,是紧密相连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逐渐分离。因为在最初形式,也就是种子里面的至内在部分能像父母那样扩展成形式之前,它必须分阶段依次被打开。当它被打开,开始生长时,它周围的肉质部分就会自我调整、适应,先作它的“土壤”,之后作它的施肥液。这个阶段,也就是它在子宫里的时期过后,它就出生了;此时,它被留在土壤中,作为一粒种子被播种在其中。
这一切能使人对衍生而来并按次序相断出现的事物的性质形成某种概念。它们的性质在植物界如何,在动物界也如何,只是在动物界要更加完美得多。动物界有外层事物,内层事物和至内层事物,它们以同样的方式按次序相继出现,并且彼此不同,互相分离,然而同时又联结在一起。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动物界的形式被造是为了接受生命。因此,正如接受生命的形式是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由此产生的各种活力也是如此。因为接受生命的形式或物质是主体(注:主体在此用来表示某种真实存在,然而其存在又依赖于先于它自身的某种事物之物),由这些形式的变化和修改而产生的事物就是力,这力当被称为“活力”,因为它们是生命力。
由此可见何谓按次序相继出现的神性真理的各个层级;因为构成生命的一切事物都与真理有关,它们的完美都与良善有关;或在反面意义与虚假有关,它们的不完美与邪恶有关。它们从一个到下一个的依次过渡也被称为“层级”。
8603a.“都上了小山顶”表处于仁之良善。这从“小山”的含义清楚可知,“小山”是指仁(6435节),“小山顶”表示仁之良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