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最后的审判已经完成
1.在早先《最后的审判》那本小册子里,我论述了以下主题:
最后审判之日并不意味着世界的毁灭(1-5节);
人类的繁衍将永不止息(6-13节);
天堂和地狱皆来自人类(14-22节);
自创世以来, 所有曾生而为人且已离世者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23-27节);
最后的审判必发生在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地方,因而必发生在灵界,而非世界(28-32节);
当教会走到尽头时,最后的审判就会发生;当因没有仁而没有了信时,教会就走到尽头(33-39节);
启示录所预言的一切如今都已应验(40-44节);
最后的审判已经发生(45-52节);
巴比伦及其毁灭(53-64节);
先前的天及其废除(65-72节)。
世界和教会今后的状态(73-74节)。
55.但启示录所描述的巴比伦是指今日的巴比伦,是主降临以后兴起的;众所周知,它存在于天主教徒当中。该巴比伦比主降临前的巴比伦危害更大,更令人发指,因为它亵渎了主在揭示自己时向世人所显示的教会的内在良善和真理。至于它何等危险,内在何等恶毒,这从接下来的概述明显看出来。
他们承认且敬拜主,却剥夺祂拯救的一切权柄,将祂的神性与祂的人身完全分离,并把属于其人身的神性权柄转给自己。因为他们赦罪,准许人进入天堂或将人投入地狱,贩卖救恩,从而擅自将唯独属于神性权柄的特权归给自己。由于他们行使这种权柄,所以可推知,他们各照自己的等级,通过将权力从他们称之为基督代理者的最高者依次转到最低者而把自己变成了神。就这样,他们视自己为主,崇拜主不是为了祂,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他们不仅玷污和歪曲圣言,甚至还把它从百姓那里夺走,免得有一丝真理之光到达他们那里。他们犹以为不足,还要消灭圣言,承认罗马教令中的神性胜过圣言中的神性,以至于把所有人都拦挡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之外;因为通往天堂的道路就是承认主,信祂,爱祂;而教导这条路的,正是圣言。因此,没有主藉由圣言的行动,救恩是不可能的。他们极尽所能地扑灭来自神性真理的天堂之光,好叫无知取而代之。无知越甚,他们就越欢喜。他们阻止人们阅读圣言和包含取自圣言的教义的书籍,以简单人听不懂又缺乏任何神性真理的弥撒形式建立敬拜,以此扑灭天堂之光。此外,他们使自己的世界充满虚假,而虚假就是黑暗本身,会移除并驱散光明。他们还说服普通人相信,神父的信仰会赋予他们生命;也就是说,这信仰是别人的信仰,而不是他们自己的。
另外,他们将一切敬拜都置于一种没有内在的外在,使内在成为空虚,因为这内在没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然而,神性敬拜只有在它是内在的情况下才是外在的,因为外在从内在发出。除此之外,他们又引进各种偶像崇拜,制造大量圣徒,看见并容忍对这些圣徒的崇拜,甚至向他们,几乎如同向神那样献上的祷告。他们到处展示圣徒的画像,吹嘘他们所行的大量神迹,将城镇、教堂和修道院奉献给他们,又把他们的骨头从坟墓里拿出来,视之为神圣;而事实上,它们污秽至极。他们通过这些手段使所有人的心智从对神的敬拜转向对人的敬拜。
而且,他们利用各种技巧来阻止任何人从这漆黑中出来进入光明,从偶像崇拜转向神性敬拜。他们建造大量修道院,从那里往四面八方派出密探和守卫。他们强取内心的忏悔,包括思维和意图;如果人们不作这样的忏悔,他们就用地狱之火和炼狱的折磨来吓唬他们。凡胆敢出言反对教皇宝座及其权力者,他们都将其关进可怕的监狱,就是所谓的宗教裁判所。
他们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占有全世界及其财富,过奢侈的生活,幻想自己是至高无上者,而其他人都是他们的奴隶。但这种统治并不是天堂对地狱的统治,而是地狱对天堂的统治,因为一个人,尤其一个教会之人的权力欲,或说对权力的爱越强烈,地狱就越在他身上掌权。这爱在地狱掌权,并构成地狱(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551-565节)。这些概述可以证实,他们那里没有教会,只有巴比伦;因为教会是主自己受到敬拜,并且圣言被诵读的地方。
五十二、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
499.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被称为其内层的状态,因为那时,他被引入其心智,也就是其意愿和思维的内层;而他在第一个状态下所处的外层则进入休眠状态。凡对人的生活、言行有所思考的人都能知道,每个人都有外层和内层,也就是外层和内层的思维和意图。他能从以下事实知道这一点,即:在社会生活中,人在思想其他人时,所根据的是他们的名声,以及从有关他们的谈论或传闻所听来和获知的信息;但他不会照自己的实际想法与他们交谈;即便他们是恶人,他也会以礼相待。这种情形在伪装者和谄媚者身上尤其明显,他们所言所行是一套,所思所愿完全是另一套;伪善者也一样,他们在谈论神、天堂、灵魂救赎、教会真理、其国家福祉和邻舍时,貌似出于信和爱,但他们心里却不这样想,并且唯独爱他们自己。
这一切清楚表明,思维有两种,一种是外层的,另一种是内层的;有些人出于外层思维说话,但出于内层思维却有不同的感觉;这两种思维保持分离,因为内层被小心翼翼地防止流入外层,以某种方式暴露出来。人凭创造被如此形成,以致他的内层思维根据对应与他的外层思维构成一体;这些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里面构成一体,因为这种人只思想和谈论良善。但在那些陷入邪恶的人里面,内层和外层思维并未构成一体,因为这种人想的是邪恶,说的却是良善。这意味着秩序颠倒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良善在外,邪恶在内。因此,邪恶辖制良善,使它像奴仆一样顺从自己,好叫它作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而服务于自己,而这目的与他们的爱具有一样的性质。由于他们所说和所行的良善含有这样的目的,所以很明显,他们的良善并非真的良善,而是沾染了邪恶,无论就外在形式而言,它在那些不了解他们的内层之人看来显得多么良善。
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却不然。对他们来说,秩序并未颠倒;良善从内层思维流入外层思维,因而流入言语和行为。这就是人被造所进入的秩序;因为在天堂和天堂之光中,这就是那里的人之内层。由于天堂之光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是在天堂的主(参看126-140节),所以这种人被主引导。我提及这一切是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内层思维和外层思维,并且这些思维彼此截然不同。当提及思维时,也可理解为意愿,因为思维出于意愿,没有人能脱离意愿进行思考。由此可见何谓人的外层状态和内层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