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对新教徒的最后审判
14.在我早先《最后的审判》一书(53–64节)中,我论述了对巴比伦所表示的那些人的审判,也提供了关于对伊斯兰教徒(50–51节)和外邦人或异教徒的审判的一些信息,但没有论述对新教徒的审判,只是提到他们在中心,在那里按国籍排列(48节),天主教徒在他们周围,伊斯兰教徒在天主教徒周围,而外邦人或异教徒和各个宗教的人则在伊斯兰教徒周围。新教徒之所以占据核心或中心区域,是因为他们阅读圣言,敬拜主,因而享有最大光明。从显为太阳的主(主本质上是神性之爱)发出的属灵之光朝各个方向照射,甚至光照最外围的人,打开他们理解诸如他们的宗教能使他们接受的那类真理的能力。属灵之光本质上是神性智慧,它进入人的理解力,直到这种程度:他过去所获得的知识给予他一种感知它的能力。它不像世间的光那样穿越空间,而是穿越我们对真理的情感和感知。所以它在一瞬间抵达天堂的尽头。正是由于经历了这些阶段,所以才产生了灵界的表面空间或距离。关于这个主题的详情,可参看《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104-113节)。
54.⑴何谓“巴比伦”,其性质如何。“巴比伦”是指所有想利用宗教信仰掌权的人。利用宗教信仰掌权就是掌控人们的灵魂,从而掌控他们的属灵生命本身,并利用其宗教的神性事物为手段。一般来说,凡以掌权为目的,以宗教为手段的人就是巴比伦。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巴比伦,是因为这种统治,或宗教暴政始于古代;只是在一开始就被摧毁了。它的开始以城和塔,以及通天的塔顶来描述;对它的摧毁以变乱口音来描述,“巴别”之名由此而来(创世记11:1-9)。至于就圣言的内义或灵义而言,这个故事的细节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所给出的解释(1283-1328节)。
在但以理书我们会看到,这种统治或说暴政在巴比伦再次开始,但这次却被确立下来;经上论到尼布甲尼撒说,他立起一个像,命令所有人拜它(但以理书3:1-30)。这也是伯沙撒及其大臣用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掠夺来的金银器皿饮酒,同时敬拜金银铜铁所造之神的意思。这就是为何墙上有字写着说:祂已数算,祂已称量,祂已分裂;当晚,这王自己就被杀了(但以理书5:1-31)。耶路撒冷圣殿的“金银器皿”表示教会的良善和真理;用它们“饮酒”,同时敬拜金银铜铁所造的神,表示亵渎;墙上的字和王的死表示向那些利用神性良善和真理为手段的人所宣告的审判和毁灭。
经上在先知书有时也描述被称为“巴比伦”的人是何性质,如以赛亚书:
你必提这诗歌论巴比伦王说。耶和华折断了恶人的棍,辖制人的杖;路西弗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变得像至高者。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我必将巴比伦的名号和所余剩的人剪除,使她为麻鳽所得。(以赛亚书14:4-5, 12-13, 14-15, 22-23)
另一处:
狮子说,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她的一切雕像都打倒了。(以赛亚书21:9; 47:1-15; 48:14-20; 还可参看耶利米书50:1-3)
从这些经文明显看出什么是“巴比伦”。
重要的是,要知道,当仁与信不复存在,自我之爱开始取代它们掌权时,教会就会变成巴比伦。因为自我之爱越是放任自由,就越冲上去,不仅想要统治它在地上尽可能压服的所有人,甚至还想统治天堂;而且到这时仍不罢手,竟要爬上神的宝座,将神的神性权柄据为己有。在主降临之前,这爱就是如此行的,这一点从上面所引用的圣言经文明显看出来。然而,主在世时,既通过他们完全变成偶像崇拜者,也通过在灵界对他们的最后审判而摧毁了这巴比伦。这就是先知书中关于“路西弗”的经文的意思;在这些经文中,他就是巴比伦,经上说:他被投入地狱(以赛亚书14:12-15;译注:经上将地狱译为阴间),“巴比伦倾倒了”(以赛亚书13; 21:1-10; 47; 耶利米书50-51);除此之外,经上还提到墙上的字和伯沙撒的死;以及从磐石中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这石头打碎了尼布甲尼撒所梦见的雕像(但以理书2:31-45)。
六十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平衡
589.凡事若要发生,所牵涉的一切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平衡。没有平衡,就没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为平衡在这两种力之间,一种是作用力,一种是反作用力,由均等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产生的静止状态就被称为平衡。自然界处处都有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甚至以总体的方式存在于大气层中,下层大气的反作用和抗压力与上层大气的作用和压力成正比。自然界还有热与冷、光与暗、干与湿之间的平衡状态,它们的中间状态则是平衡点。自然界的三个王国,也就是矿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一切成员中也有一种平衡,因为没有它们里面的平衡,就无物产生并持续存在。无论何处都有一种一方作用、另一方反作用的努力。
一切事件或一切结果都在平衡中产生,也就是说,通过一种作用力和允许自己被作用的另一方产生,或当一种力通过作用流入时,对方就接受并和谐地顺从。在自然界,作用者与反作用者被称为力,也被称为努力或能量;但在灵界,作用者与反作用者被称为生命或意愿。在那里,生命是活的力,意愿是活的能量或努力;平衡本身被称为自由。这种属灵的平衡或自由就发生并持续存在于从一边作用的良善与从另一边反作用的邪恶,或从一边作用的邪恶与从另一边反作用的良善之间。
对善人而言,平衡在作用的良善与反作用的邪恶之间;但对恶人而言,平衡则在作用的邪恶与反作用的良善之间。属灵的平衡就在良善与邪恶之间,因为人的整个生命都与良善和邪恶有关,意愿则是接受的容器。真理与虚假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只是这种平衡取决于良善与邪恶之间的平衡。真理与虚假之间的平衡就像光与暗之间的平衡,光、暗作用于植物王国成员的效果就取决于光、暗所含热、冷的量。光、暗本身没有任何效果,有效果的只是通过它们进行作用的热;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光、暗在冬天和在夏天是一样的。真理和虚假与光和暗的这种对比是基于它们的对应关系,因为真理对应于光,虚假对应于暗,热对应于爱之良善。事实上,属灵之光就是真理,属灵之暗就是虚假,属灵之热则是爱之良善。对此,可参看论述天堂的光与热的章节(126-14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