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关于圣言或圣经 #13

13.XIII.通过

13.XIII.通过圣言实现的间接光照远远胜过通过灵人实现的直接光照

人们以为,人若通过与灵人和天使交谈而获得直接光照,可能会更受光照,并变得更智慧,但事实恰恰相反。藉由圣言获得的光照经一条内在途径而来,而藉由直接启示所获得的光照经一条外在途径而来。内在途径就是通过意愿进入理解力,外在途径就是通过听觉进入理解力。人通过圣言被主光照到这种程度,他的意愿处于良善;诚然,人有可能通过听觉被教导,似乎被光照,即便他的意愿处于邪恶;但进入一个意愿处于邪恶之人的理解力的教导却不在他里面,而是在他外面。它只在记忆中,不在生活中;凡在人之外,不在其生活中的东西会逐渐被分离出去,即便生前没有分离,死后也会分离,因为处于邪恶的意愿要么弃绝它,要么窒息它,要么歪曲和亵渎它。事实上,意愿构成人的生命,并不断作用于他的理解力。因此,凡从记忆进入理解力的东西,意愿都视之为异类。另一方面,理解力并不作用于意愿,只是教导意愿当怎样行。因此,如果一个人真的从天上知道天使所知道的一切,或圣言中的一切和教会的教义所教导的一切,还知道神父所写的一切和宗教会议所颁布的一切,而他的意愿却处于邪恶,那么死后,他会被视为一无所知的人,因为他没有意愿他所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邪恶仇恨真理,所以这个人自己就会弃绝这些真理,取而代之的是接受与他意愿的邪恶和谐一致的虚假。

此外,任何灵人,甚至连天使都不允许在这个地球上教导任何人神性真理。相反,主通过圣言亲自教导每个人;祂教导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取决这个人在其意愿中从主接受良善到什么程度,他接受良善到什么程度反过来则取决于他避恶如罪到什么程度。再者,每个人就其情感和由此而来的思维而言,都在灵人的一个社群中,并且在其中如同他们当中的一员。因此,灵人若与人说话,就会出于自己的情感并照着这些情感与他说话。人不能与其他灵人说话,除非他所在的社群被移除,而这种移除只能通过改造他的意愿实现。由于每个人都在那些持有和他自己相同的宗教的灵人的社群中,所以与他说话的灵人会确认他已经变成其宗教一部分的一切。结果,狂热的灵人会确认这个人狂热的一切,贵格会灵人会确认贵格会的一切,摩拉维亚的灵人会确认摩拉维亚的一切,等等。这会导致对虚假的确认永远无法根除。由此明显可知,通过圣言获得的间接光照好过通过灵人获得的直接光照。至于我自己,我没有被允许从任何灵人,或任何天使口中获得任何东西,而是单单从主的口中获得。

揭秘启示录 #3

3.“就是神赐给祂,

3.“就是神赐给祂,叫祂指示祂的众仆人”表给那些处于源自仁之信或源自爱之良善的智之真理的人。“指示”是指显明,“仆人”在此指那些处于源自仁之信的人。这些事之所以向他们显明,是因为他们理解并且接受。“仆人”在灵义上是指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因为真理源自良善,故“仆人”也指那些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因而还指那些处于源自爱的智慧之人,因为智慧属于真理,爱属于良善。“仆人”还指那些处于源自仁的信之人,因为信也属于真理,仁属于良善。由于纯正的灵义是从人物抽象出来的,故就灵义而言,“仆人”是指真理。真理因服务于它所教导的良善,故无论一般来说还是严格来说,在圣言中,“仆人”都是指服务者,或服务的人或物。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不仅先知,而且主的人身也被称为神的仆人。先知被称为神的仆人,这一点可通过以下经文来证实:
耶和华差遣祂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这里来。(耶利米书25:4)
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阿摩司书3:7)
祂由祂仆人众先知经手摆在你们面前的。(但以理书9:10)
摩西被称为“耶和华的仆人”。(玛拉基书4:4)
先知在灵义上是指教义的真理,其原因下文会有解释。
由于主是神性真理本身,也就是圣言,祂自己由此被称为先知,在世间服事,并通过教导服事所有人,直到永远,故祂在许多经文中被称为耶和华的仆人;如以下经文:
祂必看见自己灵魂的劳苦,便心满意足;我的义仆必使许多人因认识祂而得称为义。(以赛亚书53:11)
看哪,我的仆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称颂高举,且被高高举起。(以赛亚书52:13)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我灵魂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祂。(以赛亚书42:1, 19)
这些事论及主。同样,大卫被称为仆人,在那里,他表示主。如以下经文:
我耶和华必作他们的神,我的仆人大卫必在他们中间作王。(以西结书34:24)
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他们众人只有一个牧人。(以西结书37:24)
因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我必保护这城,拯救这城。(以赛亚书37:35)
另外,还有诗篇78:70-72,89:3、4、20。
在这些地方,大卫表主。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43-44节)。论到自己,主也自称仆人:
你们中间,谁要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要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马太福音20:25-28;马可福音10:42-44;路加福音22:27;12:37)
主如此说,是因为“仆人”和“用人”是指通过教导而服务和服事的人,从人抽象出来,就是神性真理,即主自己。
因此,由于“仆人”是指教导神性真理的人,故显而易见,在启示录的这一部分,“仆人”是指那些处于源自良善的真理,或源自仁的信之人,因为他们能凭主施行指教,就是说,主能透过他们进行教导和服事。他们在这层意义上被称为“仆人”,马太福音:
在时代的末了,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呢?就是受主人指派来管理祂的家,按时分粮给他们的。主人来到,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马太福音24:45-46)
路加福音:
主人来了,看见仆人警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自己束上带,叫他们斜靠,祂自己进前伺候他们。(路加福音12:37)
在天堂,凡在其属灵国度的人皆称为主的“仆人”,凡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则称为主的“用人”。这是因为那些在其属灵国度的人处在源自神性真理的智慧中,而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则处在源自神性良善的爱中。此外,良善施行服事,真理进行侍奉。而在相反的意义上,“仆人”是指那些侍奉魔鬼的人。这些人处于奴役的状态,而那些侍奉主的人则处于自由的状态,正如主所教导的(约翰福音8:32-36)。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