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关于圣言或圣经 #6

6.VI.圣言和自然

6.VI.圣言和自然神学:若没有圣言并源于圣言,自然神学什么都不是;圣言风格的卓越性

我曾听见在世时曾是学者的灵人之间的一场激烈争辩,其中一些人的学问来自圣言,另一些人的学问只来自属世之光。后者坚持认为有自然神学就足够了,认为无需圣言,单单自然神学就能教导、甚至光照一个人,使他清楚看到有一位神,有一个天堂和一个地狱,灵魂拥有不朽,因而拥有永生。而前者却说,唯独圣言教导这些主题,并赋予光照。只维护自然神学的灵人开始猛烈攻击站在圣言这一边的灵人,这种攻击持续了好几天;这些灵人在心里思考,并最终说,圣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在许多地方的书写风格如此简单,同时又如此模糊,以至于它并不能教导人,更不用说光照了。他们说,反倒是一些学者的著作远胜于它,如西塞罗、塞涅卡和一些现代学者的著作。但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圣言的风格比全世界所有学者的风格都卓越得多,因为圣言里面没有一句话,甚至没有一个词,或一个字不包含主的某种东西,因而包含天堂和教会的某种东西在里面。事实上,圣言来自神,因而在其核心处是属灵的,这神性从内层隐藏在圣言中,如同灵魂隐藏在身体中。当一个人虔诚阅读圣言时,这神性就在天使眼前依次展开;而天使则被其中所展开的属灵神圣深深打动,这种神圣感被传给这个人。由此清楚可知,圣言的真正风格无论看上去多么简单,都无限超越世上最有学问的人所采用的任何风格,因为后者的风格无论打磨得多么光亮,显得多么优雅和高尚,仍实现不了与天堂的交流,因而与圣言的风格相比,根本一文不值。

支持自然神学的灵人的确听到了这些话,却仍拒绝接受它们,因为他们在世时完全蔑视圣言;那些在世时蔑视圣言,并利用圣言经文来确认自己的蔑视之人死后仍继续蔑视它。因为凡在世上所采取并确认的关于神和圣言的原则,死后仍然扎根如此之深,以至于无法拔除。于是,这些灵人因不与天堂相通,而是与地狱相通,故开始联合地狱里的一些撒旦,直到最终他们和撒旦同声说话,咬牙切齿,放话要杀害圣言支持者的灵魂。然而,他们根本不能对他们做什么,因为主站在支持圣言的那一方,而撒旦站在反对圣言的那一方。因此,前者被接进天堂,后者被投入地狱。

后来,论到自然神学,天使说,若没有圣言,自然神学什么也揭示不出来,只能证实从圣言所知道的教会教义的要点。此外,他们说,通过理性之光所累积的来自自然界的证据证实或巩固了属灵真理,因为每个人都有对属灵事物的某种属世观念。这使得他将这些事物存在记忆中,他还能从记忆中把它们召唤到思维,理性思考并表达它们。因此,如果在自然界中发现额外的证据,这会证实或巩固真理。然而,天使说,务必小心谨慎,决不可抓住虚假以取代真理,因为聪明人能像证明真理那样来证明虚假。因此,异端邪说能被如此证实或巩固,甚至于摧毁真理本身。

天使补充说,没有人能从自然神学进入属灵神学;相反,每个人都从属灵神学进入自然神学,因为后一种进入符合神性秩序,而前一种进入违反神性秩序。事实上,属世事物都是粗糙和不纯净的,而属灵事物都是精细和纯净的。从粗糙和不纯净进入精细和纯净是不可能的,但反过来是可能的。天使能往下看,并看见在他们之下的一切事物;但没有人能从下面看见天堂里的事物。事实上,一位天使能看见比他自己更粗糙的灵人,而灵人却看不见比他自己更纯净的天使。这就是为何当这些灵人升到天使所住的天堂时,如经常发生的情形,他们一个天使都看不见,甚至连天使的房屋也看不见,因而边离开边说,那个地方空无一物,是没有人烟的荒漠。

圣言也是如此。那些不基于圣言来相信圣言的人决不会基于自然界来相信任何神性事物,因为主教导说:

他们有摩西和先知,让他们听他们吧。他们若不听摩西和先知,就是有人从死里复活,他们也不会信服的。(路加福音16:29, 31)

若有人拒绝圣言,只基于自然界来相信,情况也一样。至于一些身为异教徒的古人,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其他人,他们虽写下神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朽,却不是从他们自己的属世之光,而是从拥有神性启示的古人的宗教中获得这种知识的,这种神性启示逐渐传给了外邦人或异教徒。

揭秘启示录 #298

298.启6:2.“

298.启6:2.“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表这些人对出于圣言的真理与良善的理解。“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白马”表示对出于圣言的真理的理解;因为“白”论及真理(167节)。“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这在另一本单独的小册子《白马》中已经说明;不过,那里仅引用了些许经文,故在此引用其它经文进一步予以证实。这一点从以下事实看得非常明显:约翰看到这些“马”从羔羊展开的书卷中出来;并且“活物说,你来看”;因为“活物”表示圣言(239,275,286节);“书卷”同样表示圣言(256节);“人子”,也就是此处的“羔羊”,表示圣言方面的主(44节)。由此明显可知,“马”在此表示对圣言的理解,而非表示别的。这一点从以下启示录经文看得更明显:
我看见天开了,看哪,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神之道,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跟随祂。(启示录19:11,13,14,16)
“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这一点也可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啊,你乘在马上,坐在得胜的车上,是向洋海发愤恨吗?你乘马践踏红海,就是多水的沼泽。(哈巴谷书 3:8, 15)
耶和华的马蹄算如火石。(以赛亚书5:28)
到那日,我必以惊惶击打一切马匹,以颠狂击打骑马的;而对万民的一切马匹,我却要击打、使它们瞎眼。(撒迦利亚书12:4)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撒迦利亚书14:20)
因为神使她忘记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她几时升到高处,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7-18等)
我必除灭耶路撒冷的战马,他必向列族讲和平。(撒迦利亚书9:10)
雅各的神啊,你的斥责一发,坐车的、骑马都沉睡了。(诗篇76:6)
我必倾覆列国的宝座,并倾覆战车和坐在其上的,马和骑马的都必跌倒。(哈该书2:22)
我要用你打碎列国;用你驱散马和骑马的。(耶利米书51:20,21)
你们要从四方聚到我献祭之地;你们必在我席上饱吃马匹和坐车的人,我必显我的荣耀在列族中。(以西结书39:17,20-21)
你们聚集来赴神的大筵席,可以吃马和骑马者的肉。(启示录19:17,18)
但必作路中的角蛇,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坠落于后;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创世记49:17-18)
大能者啊,愿你的大腿边佩剑,升起,乘驾真理之道。(诗篇45:3-4)
你们当向神唱诗,颂扬那乘驾密云者。(诗篇68:4)
看哪,耶和华乘驾快云。(以赛亚书19:1)
你们要向那乘驾自古诸天之天的主唱诗。(诗篇68:32-33)
神骑着基路伯。(诗篇18:10)
那时,你就会以耶和华为乐,我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以赛亚书58:14)
耶和华独自引导他,使他乘驾地的高处。(申命记32:12,13)
我要使以法莲被骑。(何西阿书10:11)
以法莲也表示对圣言的理解。由于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主的圣言,故他们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以利沙对以利亚说:
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2:12)
约阿施王对以利沙说,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
耶和华开了少年人以利沙的眼目,他就看见,看哪,满山有火马火车围绕以利沙。(列王纪下6:17)
“战车”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马兵”表示凭教义变得智慧者。以下经文中的所表相同:
四辆马车从两座铜山之间出来,分别套着红、黑、白、斑纹四种马,还被称为四个灵,可以说是从侍立在全地之主面前出来的。(撒迦利亚书6:1-8,15)
在这些地方,“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或对源自圣言的真理的理解,这在其它地方也一样。
这一点从所提及的反面意义上的“马”看得更清楚,它们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对圣言和真理的理解因推理被歪曲了,同样被毁坏了;还表示人自己的聪明。如以下经文:
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埃及人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他们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以赛亚书31:1,3)
你总要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为以色列的王;只是他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马匹。(申命记17:15,16)
之所以说这些事,是因为“埃及”表示出于人自己的聪明的知识和推理,对圣言真理的歪曲,就是此处的“马”由此而来。
亚述不能拯救我们,我们不再骑马。(何西阿书14:3)
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以主我们的神为荣耀。(诗篇20:7;
靠马得救是枉然的。(诗篇33:17)
耶和华不喜悦马的力。(诗篇147:10)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说,你们得力在于信靠;你们却说,不然;因为我们要骑马逃奔;我们要骑迅速轻快的。(以赛亚书30:15-16)
耶和华要使犹大如威风凛凛的战马;骑马的也必羞愧。(撒迦利亚书10:3, 5)
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马匹踢跳,车辆奔腾;马兵争先。(那鸿书3:1-4)
我必使巴比伦王率领马匹、车辆、马兵来攻击推罗;因马匹众多,尘土遮蔽你;你的城垣必因骑马的和战车的响声震动;他必用他的马蹄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以西结书26:7-11)
“推罗”表示教会对真理的认知,在此是指其中被歪曲了的认知,也就是“巴比伦的马”;此外还有其它经文(如以赛亚书5:28,耶利米书6:22,23, 8:16,46:4,9,50:37,42,以西结书17:15,23:6,20,哈巴谷书1:6,8-10,诗篇66:12)。对圣言的理解被毁坏还由下文提到的“红、黑、灰马”来表示。“马”表示对出于圣言的真理的理解,这是出于灵界的表象。对此,可参看《白马》这个小册子。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