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VII.圣言的属灵意义;关于对应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对应于某种属灵事物。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如此,这一点可参看《天堂与地狱》的两章(87-115节)。但如今却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对应。然而,在上古时代,对应学是学问中的学问,知识中的知识,或说学问或知识的女王,因而如此普遍,以至于上古之人都根据对应关系来写他们所有的手稿和书卷。上古之人的寓言和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就具有这种性质。《约伯记》作为古教会的一本书,就充满对应关系。
所有古教会都是代表天上事物的教会;其所有的仪式,以及所有用来建立敬拜的条例,都完全由对应构成。建立在雅各子孙当中的教会也是如此;燔祭和祭祀及其一切细节都是对应;会幕及其中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对应;他们的节期,如无酵节、住棚节和初熟节,同样是对应;他们所有的律例和典章亦是如此。由于对应是存在于自然界终极层面的那类事物,并且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对应关系,这类事物也具有一种含义,所以可推知,圣言的字义完全是由对应构成的。主因出于神性说话,并且说圣言,故也通过对应说话。从神性降下来,并且本身为神性之物在终极层面都会降至诸如对应于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的那类事物,因而降至诸如将属天和属灵事物隐藏在其至内层,并具有这种含义的那类事物。从《属天的奥秘》可以进一步看出什么是对应,那里解释了创世记和出埃及记中的对应;取自《属天的奥秘》的关于对应的引文汇编,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和《天堂与地狱》。圣言的灵义或内义无非是根据对应关系所展开的字义,因为当世人以属世的方式思想他在圣言中所读到的东西时,字义就教导天堂里的天使所感知到的属灵内容。
我从天堂听见并感知到,上古教会的人,也就是在创世记头几章的灵义上,亚当和夏娃所指的那些人,与天堂天使具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致他们能通过对应与天使交谈。因此,他们的智慧状态是这样:凡他们在地上所看到的东西,他们同时以属灵的方式来感知,从而与天使结合。我被告知,创世记(5:21-24)提到的以诺和他的同伴,从上古之人的口中收集对应关系,并把对应的知识传给后代。结果,对应的知识或说对应学不仅广泛传播,还在亚洲许多国家被大力推崇,尤其在埃及、亚述、巴比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迦南地。对应学又从那里传到希腊,但在希腊却被转化为神话寓言。这一点仅从关于雅典附近的奥林匹斯山、赫利孔山和品都斯山的故事,以及关于名为珀伽索斯的飞马的故事足以清楚看出来,这飞马用蹄子踏开一个源泉,九位缪斯在这源泉周围建立家园。因为大山,像赫利孔山,因对应而表示高层天堂;大山之下的小山,像品都斯山,表示高层天堂之下的天堂。飞马珀伽索斯表示被属灵视觉光照的理解力;源泉表示聪明和学问,九个缪斯表示真理的概念和各种知识。希腊的上古作家所写的被称为神话寓言的其余故事也具有这种性质;奥维德把这些故事收集并记录在他的《变形记》中。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教会的代表沦为了偶像崇拜;然后,按照主的圣治,对应学逐渐被抹去,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则完全被摧毁和灭绝。事实上,这个民族的敬拜完全是代表性的,但他们却不知道任何代表性的事物表示什么,因为他们完全是属世人,因而不能,也不想知道关于属灵人及其信和爱的任何事,以及关于对应的任何事。
古时各民族的偶像崇拜之所以来源于他们当中的对应学,是因为出现在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对应关系,如不仅树木有对应关系,而且各种牲畜和飞鸟,以及鱼类等等也都有对应关系。拥有对应学的古人给自己制造了对应于属灵事物的各种形像,并以它们为乐,因为它们表示诸如与天堂,因而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把这些形像不仅摆在他们的神殿中,还摆在他们家里,不是为了崇拜,而是为了回想所表示的天上事物。故在埃及,他们立起牛犊、公牛、蛇、孩童、老人、少女和其它许多事物的形像,因为牛犊表示属世人的纯真,公牛表示属世人的情感,蛇表示属世人的谨慎,孩童表示纯真,老人表示智慧,少女或童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等等。对应学在那里丧失之后,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古人所立的形像和样式表示什么,就开始把它们作为圣物来敬拜,最后则拜为神明,因为它们被摆在了神殿之内和附近。
埃及的象形文字来自这一源头。其它民族当中的其它类似事物也来自这一源头,如在亚实突的非利士人当中的大衮;他上半部分像一个人,下半部分像一条鱼。之所以构思出这个形像,是因为人(即男人)表示理性的聪明,鱼表示属世知识。这也是为何古人在花园或小树林中照着树木的种类举行敬拜,又为何他们的神圣仪式在大山上举行。
因为花园和小树林表示属灵的聪明,每种树都表示属灵聪明的某个细节。例如,橄榄树表示其爱之良善,葡萄树表示其信之真理,香柏木表示其理性,等等。大山表示天堂,这就是为何上古之人在大山上举行敬拜。对应学仍保留在许多东方民族当中,直到主降临,这一点从主刚出生时来拜见祂的三个东方智者明显看出来。因此,有一颗星在他们前头行,他们还带来黄金、乳香和没药(马太福音2:1-11)。天使也告诉了牧羊人,让他们知道这是主自己,又给他们一个记号,让他们看见祂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了(马太福音2:6-12)。在智者前头行的“星”表示来自天堂的知识,因为在圣言中,星表示知识。“黄金”表示属天良善,“乳香”表示属灵良善,“没药”表示属世良善;一切敬拜都来自这三种良善。牧羊人在“马槽”中找到为婴孩的主,这“马槽”表示属灵的喂养,因为从马槽吃草的“马”表示理解力的事物。“没有地方的客店”表示犹太教会,那时犹太教会没有属灵的喂养,因为圣言的一切,因而他们敬拜的一切细节都被玷污和歪曲了。这就是为何“要给他们一个记号”,表明这就是主(路加福音2:12)。
然而,对应学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已经荡然无存,尽管其敬拜的一切,赐给他们的一切律例和典章,以及圣言的一切都是纯粹的对应。原因在于,这个民族心里是崇拜偶像的,并且具有这种性质:它甚至不想知道他们敬拜的任何细节具有任何属天和属灵的含义。因为他们想要的是这一切事物本身就是神圣的,并且在他们当中于外在形式上也是神圣的。因此,如果属灵和属天事物被揭示给他们,他们不仅会弃绝,还会亵渎它们。正因如此,天堂向他们关闭,以致他们几乎不知道他们死后会活着。事实的确如此,这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承认主,尽管整部圣经都在预言祂,并预告了祂的降临。他们弃绝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祂教导他们天国,而不是地上的国,因为他们想要一个高举他们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之上的弥赛亚,而不是一个眷顾他们永恒救赎的弥赛亚。此外,他们说,圣言本身包含许多奥秘,他们称这些奥秘为神秘;但他们不想知道这些奥秘涉及主和祂的国度;不过,若被告知这些奥秘涉及黄金和炼金术,他们就想知道了。
那些时代过后,对应学之所以没有被披露,是因为初期教会的基督徒都很单纯,对应学不能向他们披露;即便披露,对他们也毫无用处,他们也不会明白。这段时期过后,整个基督教界因最终沦为巴比伦的天主教而笼罩在黑暗中。那些属于巴比伦,使自己确信虚假的人大部分是属世和感官人;这些人既不能也不想理解属灵之物,也就是属世事物与属灵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那样他们将不得不信服,“彼得”不是指彼得,圣言直到其至内在元素都是神性,相比之下教皇诏书根本不重要。但宗教改革之后,人们开始区分信与仁,并敬拜三位格的一位神,从而制造了三神,只是将这三神称为一神;所以天上的真理向他们隐藏,免得倘若这些真理被揭示出来,人们就歪曲它们,并利用它们来支持唯信,却一个也不用来支持仁和爱。因此,如果那时圣言的灵义被揭示出来,他们就会因歪曲这些真理而向自己关闭天堂。
事实上,每个人都被允许简单地理解圣言的字义,只要他不如此坚信圣言所包含的真理的表象,以至于摧毁真正的真理。因为基于教义的虚假来诠释圣言的灵义会关闭天堂,并且打不开天堂;但基于教义的真理来诠释灵义则打开天堂,因为灵义是天使所掌握的意义。因此,灵义能使一个人与天使一起思考,从而在其理解力中与他们结合。
但一个人若已经陷入教义的虚假,又想根据某种对应的知识来探究灵义,就会歪曲它。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先掌握纯正真理,情况就不同了;这灵义与真理一致,并因它们而变得清晰,因为灵义在天堂之光中。但灵义与虚假根本就不一致,若有这真理的任何东西显现,天堂之光就会被幽暗取代。因为天使会转身离开他,从而向他关闭天堂。主的里衣就是指圣言的属灵意义,这里衣没有缝儿,兵丁没有分它。而兵丁所分的外衣是指圣言的属世意义,也就是字义(约翰福音19:23-24)。在圣言中,“衣服”表示真理,“主的衣服”则表示神性真理。这就是为何当主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像时,祂的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1-2; 马可福音9:2-3; 路加福音9:28-29)。
如今主之所以揭开圣言的灵义,是因为纯正真理的教义现在被揭示出来了。该教义部分包含在《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中,现在包含在正在出版的几本小书中(译注:即四教义)。由于只有该教义与圣言的灵义一致,所以现在灵义与对应学一起首次被披露出来。这灵义还由带着荣耀和能力出现在天上云中的主来表示(马太福音24:30),马太福音24章论述了时代的完结,时代的完结是指教会的末期。在圣言中,无论在此处还是在别处,“天上的云”都表示字面上的圣言,或圣言的字义;相对于灵义,字义就像一片云。而在圣言中,无论在此处还是在别处,“荣耀”都表示灵义上的圣言,或圣言的灵义,这灵义也是在光中的神性真理;“能力”是指灵义在圣言中所拥有的力量或能力。启示录也预言了灵义上的圣言的启示。在启示录,灵义由“白马”(启示录19:11-14)和所有人都被邀请并聚集来赴的“神的大筵席”来表示(启示录19:17)。
启示录还预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灵义不会得到承认。兽和地上的君王与坐在白马上的那一位争战(启示录19:19)是指不承认灵义这种事只发生在那些已经陷入教义的虚假,尤其是关于主的,并且不承认真理的人身上。“兽”表示天主教徒,如启示录17:3所示,“地上的君王”表示陷入教义虚假的新教教徒。一些人在圣言中所寻求的秘密无非是圣言的属灵和属天意义。
719.“对我说,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审判指示你”表关于这个宗教对圣言真理的亵渎和玷污的揭示。“说”和“指示”表示揭示。“审判”表示天主教末后的状态。“大淫妇”表示对圣言和教会的神圣事物的亵渎,以及对良善和真理的玷污。“众水”表示被玷污的圣言真理。“坐在众水上”表示处于并生活在其中。行淫、淫妇、淫乱、淫行和通奸都表示对圣言的歪曲和玷污(参看134,620,632节);“水”表示圣言的真理(50,563,614,685节),在此表示那些被玷污和亵渎的真理,因为经上说“淫妇”坐在它们上面。从这些事明显可知,“对我说,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审判指示你”表示关于这个宗教对圣言真理的亵渎与玷污的启示。
在耶利米书,同样的话论及“巴别”(或巴比伦):
耶和华指着巴别居民所说的话,祂已经作成;住在众水之上多有财宝的啊,你的结局到了,你贪婪之量满了。(耶利米书51:12,13)
之所以说他们已经玷污和亵渎了圣言的真理,是因为他们利用圣言真理攫取对教会和天堂的神圣事物的统治权,将主的神性权柄据为己有;利用圣言真理攫取对教会和天堂的神圣事物的统治权,就是玷污它们;利用它们将主的神性权柄据为己有就是亵渎它们。众所周知,他们通过圣言确认自己的教条。然而,留心读一下它们,就会发现他们利用取自圣言的所有这些事物来攫取对世人灵魂的掌控权,为自己谋取神性的能力、权柄和威严。正因如此,“巴比伦”被称为“地上的淫乱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17:5)。
802.我们说,正是由于“巴比伦城”所指的天主教,才有了对圣言的一切真理、因而对教会的一切神圣事物的玷污和亵渎;前面多次说明,该宗教不仅玷污了圣言的良善与真理,还亵渎了它们;因此,在圣言中,“巴比伦”(或“巴别”)表示对神圣事物的亵渎。现在说一说这种亵渎过去是如何发生的,现在又是如何发生的。前面说过,源于自我之爱而对统治教会的神圣事物、统治天堂的,因而统治主的一切神性事物的爱就是魔鬼(796, 797节)。由于作为目的这种统治占据了那些建立该宗教之人的心智,所以他们不能不亵渎圣言和教会的神圣事物。假如这爱,也就是魔鬼,从内在占据某人的心智,如一切主导爱那样;那么将某个神性真理从外在摆在它眼前,它岂不会将其撕成碎片,扔在地上,踩上几脚,然后召唤与它自己一致的虚假以取代之?
对拥有世上一切事物的爱就是撒旦,并且魔鬼与撒旦行如一体,好像同盟,如同从这一种爱陷入另一种爱。由此可以推断为何在圣言中,“巴比伦”表示亵渎。例如:将以下神性真理摆在这爱,也就是魔鬼面眼前,即:要敬拜和尊崇的唯有神,而不是任何人;教皇代理权是一个必须弃绝的捏造和臆想;还有这个真理:向死人祈求、在他们的画像前跪拜、亲吻他们和他们的骨头,是一个也必须弃绝的全然可憎的偶像崇拜行为。这爱,也就是魔鬼,岂不会怒火中烧地拒绝这两个真理,严厉谴责它们,并将其撕成碎片吗?
此外,如果有人对这爱,也就是魔鬼说,相当于改造和重生、因而救赎和拯救一个人的打开和关闭天堂,或捆绑和释放,因而赦罪,是纯粹的神性;人若将任何神性之物据为己有,必是亵渎神;彼得并没有将任何这类事物据为己有,也没有行使过任何这类权柄;而且,继任是这爱的捏造,圣灵从这个人转到那个人那里也是捏造;若听到这些事,这爱,也就是魔鬼,岂不会用诅咒的话责骂说这话的人,并在怒火中把他交给裁判人,将其投入死牢?若有人进一步说,主的神性权柄如何转到你那里?主的神性如何能与祂的灵魂并身体分离?按照你的信仰,这岂不是不可能?父神如何能将祂的神性能力引入圣子,不是引入祂的神性,也就是容器吗?这神性能力又如何能转录到一个人里面,以至于成为他的?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话。听到这些话,这爱,也就是魔鬼,岂不会哑口无言,内心却充满怒火,咬牙切齿喊着说:“把他押出去,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出去,叫所有人都出去,让他们看看这个大异端,找个乐子”?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