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VII.圣言的属灵意义;关于对应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对应于某种属灵事物。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如此,这一点可参看《天堂与地狱》的两章(87-115节)。但如今却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对应。然而,在上古时代,对应学是学问中的学问,知识中的知识,或说学问或知识的女王,因而如此普遍,以至于上古之人都根据对应关系来写他们所有的手稿和书卷。上古之人的寓言和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就具有这种性质。《约伯记》作为古教会的一本书,就充满对应关系。
所有古教会都是代表天上事物的教会;其所有的仪式,以及所有用来建立敬拜的条例,都完全由对应构成。建立在雅各子孙当中的教会也是如此;燔祭和祭祀及其一切细节都是对应;会幕及其中的一切事物也都是对应;他们的节期,如无酵节、住棚节和初熟节,同样是对应;他们所有的律例和典章亦是如此。由于对应是存在于自然界终极层面的那类事物,并且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对应关系,这类事物也具有一种含义,所以可推知,圣言的字义完全是由对应构成的。主因出于神性说话,并且说圣言,故也通过对应说话。从神性降下来,并且本身为神性之物在终极层面都会降至诸如对应于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的那类事物,因而降至诸如将属天和属灵事物隐藏在其至内层,并具有这种含义的那类事物。从《属天的奥秘》可以进一步看出什么是对应,那里解释了创世记和出埃及记中的对应;取自《属天的奥秘》的关于对应的引文汇编,可参看《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和《天堂与地狱》。圣言的灵义或内义无非是根据对应关系所展开的字义,因为当世人以属世的方式思想他在圣言中所读到的东西时,字义就教导天堂里的天使所感知到的属灵内容。
我从天堂听见并感知到,上古教会的人,也就是在创世记头几章的灵义上,亚当和夏娃所指的那些人,与天堂天使具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致他们能通过对应与天使交谈。因此,他们的智慧状态是这样:凡他们在地上所看到的东西,他们同时以属灵的方式来感知,从而与天使结合。我被告知,创世记(5:21-24)提到的以诺和他的同伴,从上古之人的口中收集对应关系,并把对应的知识传给后代。结果,对应的知识或说对应学不仅广泛传播,还在亚洲许多国家被大力推崇,尤其在埃及、亚述、巴比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迦南地。对应学又从那里传到希腊,但在希腊却被转化为神话寓言。这一点仅从关于雅典附近的奥林匹斯山、赫利孔山和品都斯山的故事,以及关于名为珀伽索斯的飞马的故事足以清楚看出来,这飞马用蹄子踏开一个源泉,九位缪斯在这源泉周围建立家园。因为大山,像赫利孔山,因对应而表示高层天堂;大山之下的小山,像品都斯山,表示高层天堂之下的天堂。飞马珀伽索斯表示被属灵视觉光照的理解力;源泉表示聪明和学问,九个缪斯表示真理的概念和各种知识。希腊的上古作家所写的被称为神话寓言的其余故事也具有这种性质;奥维德把这些故事收集并记录在他的《变形记》中。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教会的代表沦为了偶像崇拜;然后,按照主的圣治,对应学逐渐被抹去,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则完全被摧毁和灭绝。事实上,这个民族的敬拜完全是代表性的,但他们却不知道任何代表性的事物表示什么,因为他们完全是属世人,因而不能,也不想知道关于属灵人及其信和爱的任何事,以及关于对应的任何事。
古时各民族的偶像崇拜之所以来源于他们当中的对应学,是因为出现在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对应关系,如不仅树木有对应关系,而且各种牲畜和飞鸟,以及鱼类等等也都有对应关系。拥有对应学的古人给自己制造了对应于属灵事物的各种形像,并以它们为乐,因为它们表示诸如与天堂,因而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把这些形像不仅摆在他们的神殿中,还摆在他们家里,不是为了崇拜,而是为了回想所表示的天上事物。故在埃及,他们立起牛犊、公牛、蛇、孩童、老人、少女和其它许多事物的形像,因为牛犊表示属世人的纯真,公牛表示属世人的情感,蛇表示属世人的谨慎,孩童表示纯真,老人表示智慧,少女或童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等等。对应学在那里丧失之后,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古人所立的形像和样式表示什么,就开始把它们作为圣物来敬拜,最后则拜为神明,因为它们被摆在了神殿之内和附近。
埃及的象形文字来自这一源头。其它民族当中的其它类似事物也来自这一源头,如在亚实突的非利士人当中的大衮;他上半部分像一个人,下半部分像一条鱼。之所以构思出这个形像,是因为人(即男人)表示理性的聪明,鱼表示属世知识。这也是为何古人在花园或小树林中照着树木的种类举行敬拜,又为何他们的神圣仪式在大山上举行。
因为花园和小树林表示属灵的聪明,每种树都表示属灵聪明的某个细节。例如,橄榄树表示其爱之良善,葡萄树表示其信之真理,香柏木表示其理性,等等。大山表示天堂,这就是为何上古之人在大山上举行敬拜。对应学仍保留在许多东方民族当中,直到主降临,这一点从主刚出生时来拜见祂的三个东方智者明显看出来。因此,有一颗星在他们前头行,他们还带来黄金、乳香和没药(马太福音2:1-11)。天使也告诉了牧羊人,让他们知道这是主自己,又给他们一个记号,让他们看见祂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了(马太福音2:6-12)。在智者前头行的“星”表示来自天堂的知识,因为在圣言中,星表示知识。“黄金”表示属天良善,“乳香”表示属灵良善,“没药”表示属世良善;一切敬拜都来自这三种良善。牧羊人在“马槽”中找到为婴孩的主,这“马槽”表示属灵的喂养,因为从马槽吃草的“马”表示理解力的事物。“没有地方的客店”表示犹太教会,那时犹太教会没有属灵的喂养,因为圣言的一切,因而他们敬拜的一切细节都被玷污和歪曲了。这就是为何“要给他们一个记号”,表明这就是主(路加福音2:12)。
然而,对应学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已经荡然无存,尽管其敬拜的一切,赐给他们的一切律例和典章,以及圣言的一切都是纯粹的对应。原因在于,这个民族心里是崇拜偶像的,并且具有这种性质:它甚至不想知道他们敬拜的任何细节具有任何属天和属灵的含义。因为他们想要的是这一切事物本身就是神圣的,并且在他们当中于外在形式上也是神圣的。因此,如果属灵和属天事物被揭示给他们,他们不仅会弃绝,还会亵渎它们。正因如此,天堂向他们关闭,以致他们几乎不知道他们死后会活着。事实的确如此,这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承认主,尽管整部圣经都在预言祂,并预告了祂的降临。他们弃绝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祂教导他们天国,而不是地上的国,因为他们想要一个高举他们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之上的弥赛亚,而不是一个眷顾他们永恒救赎的弥赛亚。此外,他们说,圣言本身包含许多奥秘,他们称这些奥秘为神秘;但他们不想知道这些奥秘涉及主和祂的国度;不过,若被告知这些奥秘涉及黄金和炼金术,他们就想知道了。
那些时代过后,对应学之所以没有被披露,是因为初期教会的基督徒都很单纯,对应学不能向他们披露;即便披露,对他们也毫无用处,他们也不会明白。这段时期过后,整个基督教界因最终沦为巴比伦的天主教而笼罩在黑暗中。那些属于巴比伦,使自己确信虚假的人大部分是属世和感官人;这些人既不能也不想理解属灵之物,也就是属世事物与属灵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那样他们将不得不信服,“彼得”不是指彼得,圣言直到其至内在元素都是神性,相比之下教皇诏书根本不重要。但宗教改革之后,人们开始区分信与仁,并敬拜三位格的一位神,从而制造了三神,只是将这三神称为一神;所以天上的真理向他们隐藏,免得倘若这些真理被揭示出来,人们就歪曲它们,并利用它们来支持唯信,却一个也不用来支持仁和爱。因此,如果那时圣言的灵义被揭示出来,他们就会因歪曲这些真理而向自己关闭天堂。
事实上,每个人都被允许简单地理解圣言的字义,只要他不如此坚信圣言所包含的真理的表象,以至于摧毁真正的真理。因为基于教义的虚假来诠释圣言的灵义会关闭天堂,并且打不开天堂;但基于教义的真理来诠释灵义则打开天堂,因为灵义是天使所掌握的意义。因此,灵义能使一个人与天使一起思考,从而在其理解力中与他们结合。
但一个人若已经陷入教义的虚假,又想根据某种对应的知识来探究灵义,就会歪曲它。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先掌握纯正真理,情况就不同了;这灵义与真理一致,并因它们而变得清晰,因为灵义在天堂之光中。但灵义与虚假根本就不一致,若有这真理的任何东西显现,天堂之光就会被幽暗取代。因为天使会转身离开他,从而向他关闭天堂。主的里衣就是指圣言的属灵意义,这里衣没有缝儿,兵丁没有分它。而兵丁所分的外衣是指圣言的属世意义,也就是字义(约翰福音19:23-24)。在圣言中,“衣服”表示真理,“主的衣服”则表示神性真理。这就是为何当主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像时,祂的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1-2; 马可福音9:2-3; 路加福音9:28-29)。
如今主之所以揭开圣言的灵义,是因为纯正真理的教义现在被揭示出来了。该教义部分包含在《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中,现在包含在正在出版的几本小书中(译注:即四教义)。由于只有该教义与圣言的灵义一致,所以现在灵义与对应学一起首次被披露出来。这灵义还由带着荣耀和能力出现在天上云中的主来表示(马太福音24:30),马太福音24章论述了时代的完结,时代的完结是指教会的末期。在圣言中,无论在此处还是在别处,“天上的云”都表示字面上的圣言,或圣言的字义;相对于灵义,字义就像一片云。而在圣言中,无论在此处还是在别处,“荣耀”都表示灵义上的圣言,或圣言的灵义,这灵义也是在光中的神性真理;“能力”是指灵义在圣言中所拥有的力量或能力。启示录也预言了灵义上的圣言的启示。在启示录,灵义由“白马”(启示录19:11-14)和所有人都被邀请并聚集来赴的“神的大筵席”来表示(启示录19:17)。
启示录还预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灵义不会得到承认。兽和地上的君王与坐在白马上的那一位争战(启示录19:19)是指不承认灵义这种事只发生在那些已经陷入教义的虚假,尤其是关于主的,并且不承认真理的人身上。“兽”表示天主教徒,如启示录17:3所示,“地上的君王”表示陷入教义虚假的新教教徒。一些人在圣言中所寻求的秘密无非是圣言的属灵和属天意义。
8.“读的人和那些听见这预言的话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表那些照着新耶路撒冷的教义生活之人与天堂天使相交。“有福的”在此是指就灵而言处于天堂的人,他活在世上时便以这种方式与天堂天使相交,因为就灵而言,他就在天堂。“预言的话”无非是指新耶路撒冷的教义,因为“先知”在抽象意义上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在此便指为新耶路撒冷的新教会的教义。“预言”所指相同。“读,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是指渴望知道那教义,转向并行出它里面的事,简言之,就是照之生活。显然,只是阅读和聆听约翰所看到的事物并将其保存或存留在记忆中的人不是有福的(见下文944节)。
“先知”和“预言”之所以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是因为圣言是藉先知来写的,并且在天堂,人是照他的功能和职务被看待。每个人、灵人和天使在那里也由此而得名。因此,当提到“先知”时,当理解为圣言的教义,或取自圣言的教义,因为先知的职能就是记录和教导圣言。正因如此,作为圣言本身的主被称为“先知”(申命记18:15-20;马太福音13:57,21:11;路加福音13:33)。为说明“先知”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有必要引用一些经文,这一点由此可得以汇集:
在时代的末了,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如果可能,他们连选民也要迷惑。(马太福音24:11,24)
“时代的末了”(consummation of the age)是指教会的末期,如今就是了,起来的不是假先知,而是假教义。
再如:
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的,必得先知的赏赐;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的,必得义人的赏赐。(马太福音10:41)
“因先知的名接待先知”是指因真理的缘故接受教义的真理,“因义人的名接待义人”指因良善的缘故接受良善;“得赏赐”是指照接受情况而得救。显然,没有人因先知或义人的名而接待一位先知或义人便得赏赐或拯救。不了解“先知”和“义人”各表何义,没有人能明白这些话,也不可能理解下面的话:
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不能不得赏赐。(马太福音10:42)
“门徒”是指仁爱,同时也指源于主之信。约珥书: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约珥书2:28)
这话论及主将建立的教会,他们不是要在教会中说预言,而是要接受要预言的教义。马太福音:
耶稣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谁看不出,他们不会声称自己说过预言,而是说他们知道并教导教会的教义?启示录:
审判死人、赏赐众先知的时候也到了。(启示录11:18)
另一处:
欢欣吧,天哪,众使徒、众先知,因为神已经为你们申雪而审判了。(启示录18:20)
显然,得赏赐的不独是先知,最后审判时欢欣的也不独是先知和使徒,而是所有接受教义真理并照之生活的人。因此,这些人才是“使徒”和“先知”所指的。
摩西五经:
耶和华对摩西说,看哪,我使你在法老面前像个神明,你的哥哥亚伦要作你的先知。(出埃及记7:1)
“神明”在此表从主所接受的神性真理,在这层意义上,天使也称为“神明”,“先知”是指教导和谈论这真理的人。正因如此,亚伦在此也被称为“先知”。别处的“先知”也是这个意思,如以下经文:
律法必不因祭司灭亡,圣言必不因先知断绝。(耶利米书18:18)
因为有不敬虔的风气,从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散播出来,遍及全地。(耶利米书23:15-16)
先知必成为风,道也不在他们里面。(耶利米书5:13)
祭司和先知因浓酒犯错;他们被酒吞没,在审判时跌跌撞撞。(以赛亚书28:7)
日头必向先知沉落,白昼向他们变为黑暗。(弥迦书3:6)
从先知到祭司,个个都说谎。(耶利米书8:10)
在这些经文中,“先知”和“祭司”在灵义上不是指先知和祭司,而是指整个教会;其中“先知”是指教义真理方面的教会,“祭司”是指生活良善方面的教会,这两方面都败坏了。天堂的天使就是如此理解这些事的,而世人是照字义来理解的。先知代表教义方面教会的状态,主代表圣言本身,这一点可见于《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15-17节)一书。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