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 #2

2.(1)自创世以来

第一个命题 

2.(1)自创世以来,这个地球上有四个教会:第一个被称为亚当教会,第二个被称为挪亚教会,第三个被称为以色列教会,第四个被称为基督教会。自创世以来,这个地球上有四个教会,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但以理书;首先从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大像明显看出来,然后从海中上来的四个兽明显看出来。关于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大像,我们读到:但以理说,王啊,你正观看,看哪,有一个大像,这像的外表极佳,站在你面前,样貌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大腿是铜的,小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正观看,直到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铁、泥、铜、银、金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在这些日子,天上的神必兴起一个永不被毁的国,祂的国必不归给别的百姓,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它必存立到永远。(但以理书2:31-35, 44)

这个梦并非表示这个地球上的四个政治王国,而是表示四个教会,它们要一个接一个地到来,这一点可从以下考虑明显看出来:

(1)一个接一个的这些王国在地球上根本不存在。

(2)神性圣言在其核心处并不论述世上的王国,而是论述教会,教会构成神在地上的国。

(3)由于经上说,天上的神必兴起一个永不被毁的国,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

(4)还由于在新旧约圣言中,主救主耶稣基督被称为“石头”和“磐石”,所以很明显,这段经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示祂的国。

(5)此外,圣言的无数经文以“金”、“银”、“铜”和“铁”来描述教会的状态;以“金”来描述它在爱之良善上的属灵状态,以“银”来描述它在智慧之真理上的属灵状态,以“铜”来描述它在仁之良善上的属世状态,以“铁”来描述它在信之真理上的属世状态,这一点从《揭秘启示录》中的圣言(913节)和别处可以得到证实。

因此,第一个时代的智者知道金属的含义,他们将一个接一个到来、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的时代比作四种金属,称第一个时代为“黄金”,第二个时代为“白银”,第三个时代为“青铜”,第四个时代为“黑铁”;他们根据良善和真理如此描述它们;由于真正的良善和真理只源于天上的神,所以他们根据教会与生活在那些时代的人的状态来描述它们;王国在公义和公平上的一切文明状态都从这些状态并照着这些状态而存在、兴旺和存活。

在新旧约圣言中,主救主耶稣基督被称为“石头”和“磐石”,这一点从下面的经文明显看出来。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祂被称为“石头”,以赛亚书:

主耶和华(Lord Jehovih)如此说,我在锡安放一块试验的石头,是宝贵的房角石,稳固的根基;信靠的人必不着急。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砣。(以赛亚书28:16-17)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必眷顾自己的羊群。房角石从祂而出。(撒迦利亚书10:3-4)

诗篇: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一块。(诗篇118:22)

马太福音等: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一块,你们在经上没有读过吗?(马太福音21:42; 马可福音12:10-11; 路加福音20:17,18; 以赛亚书8:14-15)

彼得前书:

你们来到主面前,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的;你们自己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因此经上说,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蒙羞。(彼得前书2:4-6)

以弗所书:

你们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其房角石是耶稣基督,靠着祂,整座建筑连接得紧凑,渐渐成为在主里的圣殿。你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神在灵里的住处。(以弗所书2:20-22)

使徒行传:

耶稣基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是那成了房角石之头一块的;因着别人,并无拯救。(使徒行传4:11-12)

从圣言中的这些经文明显看出,主被称为“磐石”,申命记:耶书仑肥胖了,就踢跳,便离弃造他的神,轻看救他的磐石。(申命记32:15, 18, 30)

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神说,以色列的磐石向我说。(撒母耳记下23:3)

诗篇:

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蒙悦纳。(诗篇19:14)

又:

他们追念神是他们的磐石,至高的神是他们的救赎主。(诗篇78:35)

哥林多前书等:

他们都喝了灵水,因为他们是从灵磐石喝的;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书10:4; 出埃及记17:6)

从上述经文很明显地看出,打碎这像、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祂的国必存立到永远的“石头”表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 #21

21.(7)这神性工

21.(7)这神性工作合在一起被称为救赎;没有救赎,没有人能得救,因为他无法重生。主在世时所完成的救赎是征服地狱、按秩序安排众天堂,并通过这些预备一个新的属灵教会,这一点可见于《真实的基督教》这本书(115—133节)。但由于这一切都是新的,并且已经隐藏了很长时间,就像海底一艘载有贵重货物的沉船,然而,救赎的教义仍是新教会的一切属灵财富或信条的宝库,所以本书最后一节将论述救赎的秘密,展开并阐明以下命题:

(a)从敌人那里解救出来,就是那在圣言中被称为救赎的。

(b)因此,救赎就是从邪恶和虚假中解脱出来,因为它们来自地狱,是属灵的敌人;事实上,它们杀死灵魂,就像属世的敌人杀死肉体一样。

(c)由此明显可知,主所完成的救赎的第一个目的是把善人与恶人分离,将善人朝自己提入天堂,将恶人从祂自己那里转到地狱,因为这样善人就从恶人中解脱出来了。救赎的这第一件事就是最后的审判(如前所述,10-13节)。

(d)救赎的第二个目的是协调天堂里的一切事物并征服地狱里的一切事物,善人由此与恶人更明显地分离,并从恶人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新天堂和新地狱(如前所述,14-17节)。

(e)救赎的第三个目的是从新天堂揭示真理,并由此兴起和建立地上的一个新教会;通过这些方式,善人与恶人进一步分离,并从恶人中解脱出来,是为将来分离和解脱的(这第三个目的也如前所述,18-20节)。

(f)救赎的最终目的是使得主凭祂的神性全能使人重生并由此得救成为可能;因为一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得救(约翰福音3:3)。

(g)一个人的重生因是从邪恶和虚假中的分离和解救,故是从主的总体救赎中发出的祂的具体救赎。

(h)对那些正在重生的人来说,邪恶首先与良善分离,这就像审判;然后,良善被收集成一体,并被安排成天堂的形式;最后,一个新教会由此被植入和产生,该教会的内在是天堂;外在来自内在,因此与人同在的两者一起被称为教会。

(i)所有人都被救赎,因为所有弃绝前教会的虚假,接受新教会的真理之人都能重生;但重生者实际上仍是被救赎者。

(j)救赎的目标和被救赎者的奖赏是属灵的平安。

(k)在这一天,主也已经完成了一次救赎,因为按照预言,祂的第二次降临就在这一天;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由此确信上述奥秘的真实性。但这些只是笼统的概述,必须在本书末尾一一展开,并在属灵和属世之光中阐述,那里将论述救赎的秘密。

揭秘启示录 #505

505.启11:9.

505.启11:9.“从各人民、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有人观看他们的尸首三天半”表当等到现教会结束,新教会开始,所有那些因唯信已经并将要陷入教义的虚假,由此陷入生活的邪恶之人听到并将要听到这两大基本要素,也就是对主和遵行十诫的行为的承认之时。“各人民、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表示属改革宗的所有因唯信已经陷入并将要陷入教义的虚假,由此陷入生活的邪恶之人;“各人民”表示那些陷入教义的虚假之人(483节);“各支派”表示教会的虚假与邪恶(349节);“各方言”表示对它们的承认和接受(483节);“各民族”表示那些陷入生活的邪恶之人(483节)。因此,这四者表示已经并将要如此的所有和每个人,因而表示那些在大城里的人,以及那些此后从世上来到这里的像他们那样的人。“他们的尸首”或这两个见证人的尸首,表示上述新教会的两大基本要素(501节);“有人观看”表示当他们听到并将要听到它们时,因为“看”是指着他们的尸首说的,“听”是指着这两大基本要素说的;“三天半”表示直到结束和开始,也就是现教会的结束和新教会的开始。将这些含义综合成一个意思,明显可知这些话,即“从各人民、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有人观看他们的尸首三天半”在灵义上就表示上述这类事。“三天半”表示直到结束和开始,因为“天”表示状态,数字“三”表示完整到结束之物,“半”表示一个开始。“三天半”与“一周”所表相同,一周中的的“六天”表示完整到结束之物,“第七天”表示神圣之物;因为“三个半”是数字“七”的一半,“七天”构成“一周”,一个数字的两倍或一半具有相同的含义。
从以下圣言经文可以看出来,“三”表示完整因而直到结束之物:
以赛亚赤脚行走三年。(以赛亚书20:3)
耶和华呼叫撒母耳三次,撒母耳跑向以利三次,第三次以利才明白过来。(撒母耳记上3:1-8)
以利亚三次伏在寡妇的儿子身上。(列王纪上17:21)
以利亚让他们在燔祭上倒水三次。(列王纪上18:34)
耶稣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马太福音13:33)
耶稣告诉彼得,说彼得要三次不认祂。(马太福音26:34)
主三次问彼得,你爱不爱我?(约翰福音21:15-17)
约拿在鲸鱼腹中三天三夜。(约拿书1:17)
耶稣说,这圣殿要拆毁,祂三日内又建造起来。(马太福音26:61;约翰福音2:19)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三次。(马太福音26:39-44)
耶稣在第三天复活。(马太福音28:1)
此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如以赛亚书16:14;何西阿书6:2;出埃及记3:18; 10:22-23;19:1,11,15-16,18;利未记19:23-25;民数记19:11至末尾;31:19-24;申命记19:2-3;26:12;约书亚记1:11;3:2;撒母耳记上20:5,12,19-20,35-36,41;撒母耳记下24:11-13;但以理书10:1-3;马可福音12:2,4,6;路加福音20:12;13:32,33)。“七”和“三”一样表示完满和完整之物;不过“七”论及神圣事物,“三”论及非神圣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