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第一个命题
2.(1)自创世以来,这个地球上有四个教会:第一个被称为亚当教会,第二个被称为挪亚教会,第三个被称为以色列教会,第四个被称为基督教会。自创世以来,这个地球上有四个教会,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但以理书;首先从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大像明显看出来,然后从海中上来的四个兽明显看出来。关于尼布甲尼撒梦见的大像,我们读到:但以理说,王啊,你正观看,看哪,有一个大像,这像的外表极佳,站在你面前,样貌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大腿是铜的,小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正观看,直到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铁、泥、铜、银、金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在这些日子,天上的神必兴起一个永不被毁的国,祂的国必不归给别的百姓,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它必存立到永远。(但以理书2:31-35, 44)
这个梦并非表示这个地球上的四个政治王国,而是表示四个教会,它们要一个接一个地到来,这一点可从以下考虑明显看出来:
(1)一个接一个的这些王国在地球上根本不存在。
(2)神性圣言在其核心处并不论述世上的王国,而是论述教会,教会构成神在地上的国。
(3)由于经上说,天上的神必兴起一个永不被毁的国,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
(4)还由于在新旧约圣言中,主救主耶稣基督被称为“石头”和“磐石”,所以很明显,这段经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示祂的国。
(5)此外,圣言的无数经文以“金”、“银”、“铜”和“铁”来描述教会的状态;以“金”来描述它在爱之良善上的属灵状态,以“银”来描述它在智慧之真理上的属灵状态,以“铜”来描述它在仁之良善上的属世状态,以“铁”来描述它在信之真理上的属世状态,这一点从《揭秘启示录》中的圣言(913节)和别处可以得到证实。
因此,第一个时代的智者知道金属的含义,他们将一个接一个到来、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的时代比作四种金属,称第一个时代为“黄金”,第二个时代为“白银”,第三个时代为“青铜”,第四个时代为“黑铁”;他们根据良善和真理如此描述它们;由于真正的良善和真理只源于天上的神,所以他们根据教会与生活在那些时代的人的状态来描述它们;王国在公义和公平上的一切文明状态都从这些状态并照着这些状态而存在、兴旺和存活。
在新旧约圣言中,主救主耶稣基督被称为“石头”和“磐石”,这一点从下面的经文明显看出来。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祂被称为“石头”,以赛亚书:
主耶和华(Lord Jehovih)如此说,我在锡安放一块试验的石头,是宝贵的房角石,稳固的根基;信靠的人必不着急。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砣。(以赛亚书28:16-17)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必眷顾自己的羊群。房角石从祂而出。(撒迦利亚书10:3-4)
诗篇: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一块。(诗篇118:22)
马太福音等: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一块,你们在经上没有读过吗?(马太福音21:42; 马可福音12:10-11; 路加福音20:17,18; 以赛亚书8:14-15)
彼得前书:
你们来到主面前,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的;你们自己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因此经上说,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蒙羞。(彼得前书2:4-6)
以弗所书:
你们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其房角石是耶稣基督,靠着祂,整座建筑连接得紧凑,渐渐成为在主里的圣殿。你们也靠祂同被建造,成为神在灵里的住处。(以弗所书2:20-22)
使徒行传:
耶稣基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是那成了房角石之头一块的;因着别人,并无拯救。(使徒行传4:11-12)
从圣言中的这些经文明显看出,主被称为“磐石”,申命记:耶书仑肥胖了,就踢跳,便离弃造他的神,轻看救他的磐石。(申命记32:15, 18, 30)
撒母耳记:
以色列的神说,以色列的磐石向我说。(撒母耳记下23:3)
诗篇:
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蒙悦纳。(诗篇19:14)
又:
他们追念神是他们的磐石,至高的神是他们的救赎主。(诗篇78:35)
哥林多前书等:
他们都喝了灵水,因为他们是从灵磐石喝的;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书10:4; 出埃及记17:6)
从上述经文很明显地看出,打碎这像、变成一个大磐石、充满全地、祂的国必存立到永远的“石头”表示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第二个命题,这个地球上的亚当教会或上古教会
23.迄今为止,世人照字面意思一直以为,在创世记第一章,“天地的创造”是指宇宙的创造;“亚当”是指这个地球上的第一个人。世人不可能相信别的,因为圣言的灵义或内义还没有被揭开;因此,他们不相信“创造天地”是指从那些结束尘世生活的人中收集并建立一个天使天堂,通过这种方式在地上获得并产生一个教会(如前所述,18-20节);人、民族、领土和城市的名字都表示诸如与天堂有关,同时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所以“亚当”也是如此。在创世记头几章,经上以“亚当”,以及所有与他及其后代有关的事物来描述上古教会的连续状态,即上古教会的兴起或早晨,进入光明的发展或白天,衰落或晚上,结束或黑夜,以及之后对它的最后审判,此后来自忠信者的一个新天使天堂,和来自不信者的一个新地狱,都是按着前一个命题所提出的发展系列;这一切都在历经八年劳动于伦敦出版的关于《创世记》和《出埃及记》的《属天的奥秘》这部著作中详细解释、展开和证明了;《属天的奥秘》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了,没有必要进一步从中重述关于这个上古教会的共性,本书将引用它们。
然而,一开始,有必要从圣言引用一些经文,以此来证明,那里的“创造”表示重新产生并形成,严格来说表示重生;这是重生被称为“新造”的原因,整个天使天堂和整个世人的教会都通过“新造”而存在、组成和持续存在。从圣言中的这些经文明显看出,“创造(或造)”表示这一点,诗篇:
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在我中间更新坚定的灵。(诗篇51:10)
又:
你张手,它们就饱享美物;你发出灵,它们便受造。(诗篇104:28, 30)
又:
将来受造的百姓要赞美耶。(诗篇102:18)
以赛亚书:
雅各啊,创造你的耶和华以色列啊,形成你的那位如此说,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以赛亚书43:1, 7)
又:
好叫人看见,知道,思想,明白,这是耶和华的手所作的,是以色列的圣者所造的。(以赛亚书41:20)
以西结书:
它们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预备的;你从受造之日起行径就都完善,直到在你中间发现了不义。(以西结书28:13, 15)
这些事涉及推罗王。以赛亚书:那创造诸天,铺张大地,赐灵魂给地上百姓的耶和华。(以赛亚书42:5; 45:12, 18)
又: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看哪,我要造耶路撒冷成为喜乐。(以赛亚书65:17-18)
又:
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站立。(以赛亚书66:22)
启示录: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启示录21:1)
彼得后书:
我们照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3:13)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创世记第一章中的这节经文按灵意是什么意思: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创世记1:1-2)
被称为“空虚混沌”的地表示再也没有任何生活的良善,或任何教义的真理及其居民。本书关于以色列教会的第四个命题将通过从圣言引用上千处经文证明,“混沌”(译注:waste,或译为荒废)和“空虚”表示缺乏教会的这两个要素;现在以下面这段经文作为例证:
我观看地,看哪,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耶和华如此说,全地必然荒废;因此,地要悲哀,在上的天也必黑暗。(耶利米书4:23, 27-28)
17.后来,我打听哪里能找到主张分裂为三个位格的神性三位一体,并且头脑最为敏锐的学者。有三个人上前来,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怎能将神性三位一体分裂为三个位格,并声称每个位格自身或单独为神和主呢?若是这样,虽然口称一位神,但这和你们心里想的相去甚远,犹如南辕北辙。”对此,他们回答说:“相差没那么远,因为这三个位格拥有一个本质,神性本质是神。在世上,我们是位格的三位一体的维护者,我们负责监护我们的信;在这信中,每个神性位格都有自己的职责:父神负责归罪与恩赐,子神负责代求与调解,圣灵神负责履行归罪和调解的服务。”
“你们怎么理解神性本质?”
“神性本质就是全能、全知、全在、无限、永恒、同尊同荣。”
“若这本质能使许多神成为一,那你们也可以再加上更多神,如第四位,就是摩西、以西结、约伯提及的、被冠以‘全能者’的神。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早就做过这种事,他们将相同的属性和相似的本质归给他们的诸神,如萨图恩、朱庇特、尼普顿、哈迪斯、阿波罗、朱诺、狄安娜、密涅瓦、墨丘利、维纳斯,尽管他们不会说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神。而且,如我所理解的,你们三个人在这方面的学问是一样的,具有同样的本质,但你们无法将自己合并成一个学者。”
他们闻言笑着说:“你在开玩笑。这与神性本质不同。神性本质是一,不能分割为三。它既是单独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分割和分开不适用于它。”
对此,我回敬道:“那就让我们好好讨论这个问题。你们如何理解‘位格’(person)?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位格’这个词不是指另一位当中部分或品质,而是自行存在物。这是‘位’一词的定义,教会领袖们都是这样定义的,我们同意他们的定义。”
“这就是‘位格’的定义吗?”
“是的。”
“那就是说,子里面没有父的部分,圣灵中也没有父或子的部分了。由此可推知,每一位自行支配,拥有各自的权能,因此除了适合每一位、因而可随意沟通的意愿外,就没有能将它们联结起来的任何事物了。那么,这三个位格岂不成了三个独立的神了吗?再仔细听:
你们已将‘位格’定义为自行存在者,所以你们是在说,存在三种实质,你们将神性本质划分为这三种实质了。然而,你们又说这是不能分割的,因为神性本质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此外,你们将不存在于其它位格,甚至无法与其它位格沟通的属性,即定罪、调解和执行归给每种实质,也就是每个位格。由此除了推出这三个‘位格’是三位神外,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听到这些话,他们退缩了,说:“容我们讨论一下这些说法,然后再给你答复。”
当时旁边站着一位智者,听了这些辩论说:“我不愿通过如此精细的网络来看待如此高深的话题。撇开这些细节不说,我分明看出你们思想中有三位神的观念。但由于你们羞于在全世界面前公开这样说(若这样做,你们必被视为疯子和傻子),所以为了避免受辱,你们只好嘴上声称一位神。”然而,这三个人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不理会这番话;离开时,他们嘴里咕哝着从玄学摘选的一些术语。这提醒我,玄学是他们的三脚架,他们愿意通过这三脚架作出答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