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第二个命题,这个地球上的亚当教会或上古教会
23.迄今为止,世人照字面意思一直以为,在创世记第一章,“天地的创造”是指宇宙的创造;“亚当”是指这个地球上的第一个人。世人不可能相信别的,因为圣言的灵义或内义还没有被揭开;因此,他们不相信“创造天地”是指从那些结束尘世生活的人中收集并建立一个天使天堂,通过这种方式在地上获得并产生一个教会(如前所述,18-20节);人、民族、领土和城市的名字都表示诸如与天堂有关,同时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所以“亚当”也是如此。在创世记头几章,经上以“亚当”,以及所有与他及其后代有关的事物来描述上古教会的连续状态,即上古教会的兴起或早晨,进入光明的发展或白天,衰落或晚上,结束或黑夜,以及之后对它的最后审判,此后来自忠信者的一个新天使天堂,和来自不信者的一个新地狱,都是按着前一个命题所提出的发展系列;这一切都在历经八年劳动于伦敦出版的关于《创世记》和《出埃及记》的《属天的奥秘》这部著作中详细解释、展开和证明了;《属天的奥秘》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了,没有必要进一步从中重述关于这个上古教会的共性,本书将引用它们。
然而,一开始,有必要从圣言引用一些经文,以此来证明,那里的“创造”表示重新产生并形成,严格来说表示重生;这是重生被称为“新造”的原因,整个天使天堂和整个世人的教会都通过“新造”而存在、组成和持续存在。从圣言中的这些经文明显看出,“创造(或造)”表示这一点,诗篇:
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在我中间更新坚定的灵。(诗篇51:10)
又:
你张手,它们就饱享美物;你发出灵,它们便受造。(诗篇104:28, 30)
又:
将来受造的百姓要赞美耶。(诗篇102:18)
以赛亚书:
雅各啊,创造你的耶和华以色列啊,形成你的那位如此说,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以赛亚书43:1, 7)
又:
好叫人看见,知道,思想,明白,这是耶和华的手所作的,是以色列的圣者所造的。(以赛亚书41:20)
以西结书:
它们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预备的;你从受造之日起行径就都完善,直到在你中间发现了不义。(以西结书28:13, 15)
这些事涉及推罗王。以赛亚书:那创造诸天,铺张大地,赐灵魂给地上百姓的耶和华。(以赛亚书42:5; 45:12, 18)
又: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看哪,我要造耶路撒冷成为喜乐。(以赛亚书65:17-18)
又:
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站立。(以赛亚书66:22)
启示录: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启示录21:1)
彼得后书:
我们照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3:13)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创世记第一章中的这节经文按灵意是什么意思: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创世记1:1-2)
被称为“空虚混沌”的地表示再也没有任何生活的良善,或任何教义的真理及其居民。本书关于以色列教会的第四个命题将通过从圣言引用上千处经文证明,“混沌”(译注:waste,或译为荒废)和“空虚”表示缺乏教会的这两个要素;现在以下面这段经文作为例证:
我观看地,看哪,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耶和华如此说,全地必然荒废;因此,地要悲哀,在上的天也必黑暗。(耶利米书4:23, 27-28)
启示录13
1.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有十角七头,角上有十个冠冕,头上有亵渎的名号。
2.我所看见的兽像一只豹,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宝座,和大权柄,都给了他。
3.我看见他的头中,有一个似乎受了死伤。那死伤却医好了。全地都希奇,跟在那兽后面。
4.他们又拜那龙,因为他将权柄给了兽;也拜兽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他交战呢?
5.又赐给他说夸大亵渎话的口。又有权柄赐给他,可以行事四十二个月。
6.他开口亵渎神,亵渎祂的名,并祂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
7.又允许他与圣徒争战,并且胜过他们。也把权柄赐给他,制伏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
8.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
9.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10.掳掠人的必被掳掠。用剑杀人的,必被剑杀。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
11.我又看见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他有两角如同羊羔,说话好像龙。
12.他在龙面前施行头一个兽所有的权柄。并且叫地和住在地上的人,拜那死伤医好的头一个兽。
13.又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从天降在地上。
14.他因着在那兽面前所行的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对住在地上的人说,要给那受剑伤还活着的兽作个像。
15.他又得了权,可以把气息给兽像,叫兽像能说话,又叫凡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
16.他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一个印记。
17.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作买卖。
18.在这里有智慧。凡有聪明的,可以算计兽的数目,因为这是人的数目。他的数目是六百六十六。
灵义
整章内容
本章继续论述这龙,描述它所表示的教义和信仰;它在平信徒身上的性质,以及后来在神职人员身上的性质。“从海中上来的兽”描述了平信徒所具有的这教义和信仰(1-10节);“从地中上来的兽”描述了神职人员所具有的这教义和信仰(11-17节);最后论述了后者对圣言真理的歪曲(18节)。
各节内容
第1节.“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表改革宗教会中在那龙关于神和救恩的教义和信仰上原则性较强的平信徒。“有七头”表由纯粹的虚假所产生的疯狂。“十角”表大有能力。“角上有十个冠冕”表歪曲众多圣言真理的能力。“头上有亵渎的名号”表对主的神性人身的否认,和并非源自圣言,而是由自我聪明所孵化出来的教会教义。
第2节.“我所看见的兽像一只豹”表一种因源于被歪曲的圣言真理而对教会具有毁灭性的异端。“脚像熊的脚”表因阅读圣言的字义却不理解而充满误解。“口像狮子的口”表看似源于真理,其实源于虚假的推理。“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宝座,和大权柄,都给了他”表这异端因平信徒的接受而盛行并掌权。
第3节.“我看见他的头中,有一个似乎受了死伤”表唯信的教义并不符合圣言,因为行为是圣言所经常命令的。“那死伤却医好了”表由于这个缘故而采取的补救。“全地都希奇,跟在那兽后面”表那时,这教义和信仰被欣然接受。
第4节.“他们又拜那龙,因为他将权柄给了兽”表承认,因为它是领袖和教师们所给出的,他们通过大多数民众接受而使它盛行。“也拜兽” 表普通民众承认这是一个神圣真理,即没有人能凭自己行出善行,也不能全守律法。“说,谁能比这兽,谁能与它交战呢”表该教义的优越性,因为谁也驳斥不了它。
第5节.“又赐给他说夸大亵渎话的口”表它正在教导邪恶与虚假。“又有权柄赐给他,可以行事四十二个月”表教导与行邪恶与虚假的能力,甚至直到该教会的结束和新教会的开始。
第6节.“他开口亵渎神,亵渎祂的名”表他们的言论,这些言论都是反对主的神性本身和神性人身,同时反对源于圣言、藉以敬拜主的教会一切事物的谣言。“并祂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表反对主的属天教会并反对天堂的谣言。
第7节.“又允许他与圣徒争战,并且胜过他们”表他们攻击圣言的神性真理,并推翻它们。“也把权柄赐给他,制伏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表从而统治教会的所有事物,无论是教会的教义,还是教会的生活。
第8节.“凡住在地上,名字没有记在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表除了那些信主的人外,所有人都承认这异端教义是教会的神圣事物。“从创世以来,被杀”表自教会建立时主的神性人身就没有得到承认。
第9节.“凡有耳的,就应当听”表那些渴望获得智慧的人要注意这些事。
第10节.“掳掠人的必被掳掠”表凡利用这异端教义将他人引离正确信仰和良善生活的人必被自己的邪恶和虚假引入地狱。“用剑杀人的,必被剑杀”表凡利用虚假摧毁别人灵魂的人必被虚假摧毁并灭亡。“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表主的新教会之人通过源于这类事物的试探而在生活和信仰的性质上接受检查。
第11节.“我又看见另有一个兽从地中上来”表在那龙关于神和救恩的教义和信仰上原则性较强的神职人员。“他有两角如同羊羔,说话好像龙”表他们出于圣言的言论、教导和著述貌似主的神性真理,其实这是被歪曲的真理。
第12节.“他在龙面前施行头一个兽所有的权柄”表他们确认这些信条,以此获得他们的权威。“并且叫地和住在地上的人,拜那死伤医好的头一个兽”表由于确认而确定:被大多数民众接受之物当被承认为教会的神圣事物。
第13节.“又行大奇事”表见证他们的教导是真理,尽管它们是虚假。“甚至在人面前,叫火从天降在地上”表证明他们的虚假是真理。
第14节.“他因着在那兽面前所行的奇事,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表他们通过见证和证实将教会之人引入歧途。“对住在地上的人说,要给那受剑伤还活着的兽作个像”表他们诱导教会之人作为教义接受信是得救的唯一方法,原因已说明。
第15节.“他又得了权,可以把气息给兽像,叫兽像能说话”表他们被允许通过圣言确认这教义,当教导该教义时,它由此仿佛接受生命。“又叫凡不拜兽像的人都被杀害”表他们向那些不承认其信之教义为教会的神圣教义之人发出诅咒。
第16节.“他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表那教会中的所有人,无论他们的状况、学问和聪明如何。“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一个印记”表若不以信和爱来接受这教义,就不承认他是一个改革宗基督徒。
第17节.“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作买卖”表谁也不许通过圣言进行教导,除非他承认这教义,向对它的信和爱,或与它一致的某种事物起誓。
第18节.“在这里有智慧”表通过本章的阐述和解释明白并理解神职人员关于神和救恩的教义和信仰的性质,是智者的一部分。“凡有聪明的,可以算计兽的数目”表凡处于来自主的启示之人都能知道通过圣言对这教义和信仰的确认在他们当中是何性质。“因为这是人的数目”表圣言、因而教会的性质。“他的数目是六百六十六”表这种性质,即圣言的一切真理都被他们歪曲了。
诠 释
567.启13:1.“我又看见一个兽从海中上来”表改革宗教会中在那龙关于神和救恩的教义和信仰上原则性较强的平信徒。至于何为龙的信仰及其性质,可参看前文(537节)。本章继续论述该信仰;约翰所看到“从海中上来”的这个“兽”表示平信徒当中的这信仰;而11节所提到的“从地中上来的兽”表示神职人员当中的这信仰。此处继续论述“龙”,这一点从本章的这些话明显看出来:
那龙将自己的能力,宝座,和大权柄,都给了从海中上来的兽。(启示录13:2)
他们又拜那龙,因为他将权柄给了兽。(启示录13:4)
从地中上来的那兽说话好像龙。(启示录13:11)
他在龙面前施行头一个兽所有的权柄。(启示录13:12)
“从海中上来的兽”表示平信徒,“从地中上来的兽”表示神职人员,这是因为“海”表示教会的外在,“地”表示教会的内在(398节,以及其它地方);平信徒处于教会教义的外在事物,而神职人员则处于其内在事物。因此缘故,在下文,“从地中上来的兽”还被称为“假先知”。之所以表示那些在改革宗教会中的人,是因为直到16章(包括16章在内)论述的都是改革宗,而17和18章论述的是天主教,然后论述的是最后的审判,最后论述的是新教会。
他们看上去像“兽”,是因为龙是兽,又因为在圣言中,“兽”表示人的情感;无害和有用的兽表示人的良善情感,有害和无用的兽表示人的邪恶情感。因此,教会之人通常被称为“绵羊”,他们的会众被称为“羊群”,施行教导的人则被称为“牧人”(即牧师)。这也是为何前面第四章以“四个活物”,即“狮子、牛犊、飞鹰和人”来描述圣言的能力、情感、聪明和智慧,第六章以“马”来描述对圣言的理解。这是因为在灵界,人的情感从远处看就像各种兽,如前面频繁所述,而兽就本身而言,无非是属世情感的形式,而人不仅是属世情感的形式,同时还是属灵情感的形式。
“兽”(或“动物”、“活物”)表示人的情感,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你降下大雨,你产业疲乏的时候,你使他坚固;你会众的兽住在其中。(诗篇68:9,10)
森林中的各样野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各样飞鸟,我都知道,田野的走兽也都属我。(诗篇50:10,11)
亚述是黎巴嫩中的香柏树,极其高大,空中的所有飞鸟都在他枝上搭窝,田野的所有走兽都在他枝条下生产,所有大民族都在他荫下居住。(以西结书31:3-6,10,13;但以理书4:10-16)
到那日,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立约,我必聘你永远归我为妻。(何西阿书2:18,19)
要欢喜快乐,我田野的走兽啊,不要惧怕,因为旷野的草场又发青了。(约珥书2:21-23)
那日必有大扰乱,犹大也必与耶路撒冷争战,也必有临到马匹、骡子、骆驼和各样走兽的灾殃;因此剩下的人必上到耶路撒冷。(撒迦利亚书14:13-16)
飞鸟必憎恶它,地上的各样走兽必诅咒它。(以赛亚书18:6);
人子啊,你要对长各样翅膀的飞鸟和田地的各样走兽说,你们聚集来到以色列山上献祭之地,我必显我的荣耀在列族中。(以西结书39:17-21)
耶和华招聚以色列被赶散的;我田地的诸兽啊,你们都来。(以赛亚书56:8,9)
耶和华要毁灭亚述,这民族的各样野兽必卧在其中;鹈鹕和箭猪要宿在她的石榴树中。(西番雅书2:13,14)
因无牧人,羊就分散,作了田野各样野兽的食物。(以西结书34:5,8)
我必将你丢在田间的地面上,使空中的各样飞鸟都落在你身上,使地上的各样走兽因你得饱足。(以西结书32:4;5:17;29:5;33:27;39:4;耶利米书15:3;16:4;19:7;27:5-6)
仇敌辱骂耶和华;不要将斑鸠的性命交给野兽。(诗篇74:18,19)
我在异象中看见有四个兽从海中上来,头一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第二个像熊,第三个像豹,第四个甚是可怕。(但以理书7:2-7)
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祂。(马可福音1:12,13)
耶稣不是真的和兽在一起,而是与此处“兽”所表示的魔鬼在一起;此外还有其它地方提到“兽”和“野兽”(如以赛亚书35:9; 43:20;耶利米书12:4,8-10;以西结书8:10;34:23, 25,28; 38:18-20;何西阿书4:2, 3; 13:8;约珥书1:16, 18, 20;哈巴谷书2:17;但以理书2:37, 38;诗篇8:6-8; 80:13; 104:10, 11, 14, 20, 25; 148:7, 10;出埃及记23:28-30;利未记26:6;申命记7:22;32:24)。在所有这些地方,“兽”都表示人的情感。
“人与兽”在一起表示人的属灵和属世的情感(如耶利米书7:20; 21:6; 27:5; 31:27; 32:43; 33:10-12; 36:29; 50:3;以西结书14:13, 17, 19; 25:13; 32:13; 36:11;西番雅书1:2-3;撒迦利亚书2:4; 8:9-10;约拿书3:7-8;诗篇36:6;民数记18:15)。用来献祭的所有动物表示良善的情感;可吃的动物同样表示良善的情感;而不可吃的动物则表示反面(利未记20:25,26)。
782.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启示录21章)表示新教会,原因在于,耶路撒冷是迦南地的都城,圣殿和祭祀的圣坛就在那里,并且一年三次在那里举行拜神仪式,届时全地的所有男子都要参加;还因为主就在耶路撒冷,在它的圣殿中施行教导,后来也是在那里荣耀了祂的人性。这就是为何“耶路撒冷”表教会的原因。“耶路撒冷”表教会,这一点从旧约中关于主建立新教会的预言显而易见,因为它在预言中被称为“耶路撒冷”。
只需引用经文本身,拥有内在理智者就能明白,“耶路撒冷”表教会。经文如下: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看哪,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那时,豺狼必与羊羔同食;在我圣山的遍处,它们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65:17-19, 25)
我因锡安必不静默,为耶路撒冷必不息声,直到他的公义如光辉发出,他的救恩如明灯发亮。那时,列国必见你的公义,列王必见你的荣耀。你必得新名的称呼,是耶和华亲口所起的。你在耶和华的手中要作为华冠,在你神的掌上必作为王冕。耶和华喜悦你,你的地将要婚嫁。看哪,你的拯救者来到;看哪,他的赏赐在他那里;人必称他们为圣民,为耶和华的赎民;你也必称为被眷顾不撇弃的城。(以赛亚 62:1-4, 11-12)
锡安啊,兴起!兴起!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耶路撒冷啊,要抖下尘土,起来坐在位上!到那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因为说这话的就是我;看哪,是我!耶和华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赎了耶路撒冷。 (以赛亚52:1, 2, 6, 9)
锡安的女子啊,应当歌唱!耶路撒冷的女子啊,应当满心欢喜快乐!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在你中间,你必不再惧怕灾祸;他必因你欢欣喜乐,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欢唱;我必使你们在地上的万民中有名声,得称赞。(西番雅书 3:14-17, 20)
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耶路撒冷必有人居住。(以赛亚44:24, 26)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回到锡安,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称为真理的城,耶和华的山必称为圣山。(撒迦利亚书8:3, 20-23)
那时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且又住在锡安我的圣山,耶路撒冷必成为圣;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耶路撒冷必存到万代。(约珥书3:17-21)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必称在耶路撒冷生命册上记名的为圣。(以赛亚4:2, 3,4)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弥迦书4:1, 2, 8)
那时,人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座,万国必到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立名的地方聚集;他们必不再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耶利米书3:17)
你要看锡安──我们守圣节的城;你的眼必见耶路撒冷为安静的居所,为不挪移的帐幕;橛子永不拔出;绳索一根也不折断。(以赛亚33:20)(还有别处,见于以赛亚书24:23; 37:32; 66:10-14;撒迦利亚书12:3, 6-10; 14:8, 11, 12, 21; 玛拉基书 3:4; 诗篇122:1-7; 137:4-6)
在此,“耶路撒冷”表主即将建立的教会,并非指犹太人所居住的耶路撒冷,这一点从引用的经文所描述的细节明显可知。例如,耶和华神要造新天新地,那时,也要造耶路撒冷,她必作为华冠和王冕;她必被称为圣和真理的城,耶和华的宝座,安静的居所,为不挪移的帐幕。还说,豺狼必与羊羔同食;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它必存到万代等等。论及她的百姓则说,他们圣洁,每个人都被记在生命册上,被称为耶和华所救赎的。此外,所有这些经文都在阐述主的到来,尤其祂的第二次降临,届时会有如此处所描述的耶路撒冷;因为之前她没有婚嫁,即没有成为新娘和羔羊的妻,如在启示录中所描述的新耶路撒冷那样。
先前的教会(即当今教会)在但以理书中以“耶路撒冷”来表示,以下经文描述了它的初期:
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但以理书9:25)
以下经文则描述了它的末期:
最后那行毁坏可憎的如飞而来;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直到所定的结局。(但以理书 9:27)
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指的就是最后这段经文: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马太 24:15)
上述经文中的“耶路撒冷”并非表示犹太人所居的耶路撒冷,这一点从说它已完全丧失,注定被毁灭的经文可以证实(如见于耶利米书5:1; 6:6, 7; 7:17-34; 8:6-22; 9:10-22; 13:9, 10, 14; 14:16; 耶利米哀歌1:8, 9, 17; 以西结书4; 5:9-17; 12:8, 19; 15:6-8; 16; 23;马太福音 23:37, 38; 路加19:41-44; 21:20- 22; 23:28-30; 除此之外的其它经文);也可从论及“所多玛”的经文看出来(以赛亚书3:9;耶利米书 23:14;以西结书16:46, 48等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