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 #27

27.(b)创世记第

27.(b)创世记第二章以这些话来描述这个上古教会的第二个状态,或它进入光明的发展和白天:

神在东方的伊甸栽了一个园子,把祂所形成的人安置在那里,去耕种和看守它。耶和华神使各样树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园子中间又有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有一条河从伊甸流出来,灌溉那园子,分成了四个源头。第一道有金子和宝石。耶和华神吩咐那人说,园中各样的树,你都可以吃。只是善恶知识树,你不可吃。(创世记2:8-17)

该教会进入光明的发展,或白天以亚当被安置在伊甸园来描述,因为“园子”表示在其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教会。“有一条河从伊甸流出来,分成了四个源头,第一道有金子和宝石”表示该教会有良善和真理的教义;因为“河”表示教义,“金子”表示它的良善,“宝石”表示它的真理。“两棵树被安置在那园子里,即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因为“生命树”表示主,天堂的爱与智慧的生命在祂里面并来自祂,这生命本身就是永生;“善恶知识树”表示人,地狱的爱和因此在教会事物上的疯狂之生命在他里面,这生命就本身而言就是永死。“园中各样的树,都可以吃;只是善恶知识树,不可吃”表示在属灵事物上的自由意志;因为园子里的一切事物都表示属灵事物,事实上,没有自由意志,人决不能发展进入光明,也就是进入教会的真理和良善,并为自己获得生命;而他若不对准并努力追求这生命,就会为自己获得死亡。

“园子”表示在其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教会,这是由于树与人的对应关系,因为一棵树就像一个人,都是从种子中孕育出来的,然后从大地的子宫里长出来,就像一个人从母亲的子宫里生出来;它逐渐长高,长出枝条,就像人长出各个身体部位;并披上叶子,用花朵装饰自己,就像人以属世和属灵的真理装饰自己;它还产出果实,就像人实行功用的良善。正因如此,在圣言中,人经常被比作“树”,教会因此被比作“园子”,如以下经文所示,以赛亚书:

耶和华使沙漠像园子,使荒场像耶和华的园子。(以赛亚书51:3)

这论及锡安,锡安表示照圣言敬拜神的教会。又:

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水泉。(以赛亚书58:11; 耶利米书31:12)

此处也论述教会。以西结书:

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各样宝石是你的遮盖物。 (以西结书28:12-13)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在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方面的教会。民数记:以色列啊,你的居所何等佳美!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民数记24:5-6)

“以色列”表示属灵教会,但“雅各”表示拥有属灵之物在里面的属世教会。以西结书:

神园中的树都比不上他美丽;以致神伊甸园中所有的树都嫉妒他。(以西结书31:8-9)

此处论及埃及和亚述,在从正面意义上被提到的地方,埃及和亚述表示在知识和感知方面的教会。启示录:

得胜的,我必将神乐园中间的生命树赐给他吃。(启示录2:7)

由于园子与教会的对应关系,照着天使身上的教会状态,天堂里的园子随处可见,都长出叶子、花朵和果实;我被告知,在那里的一些园子里可以看到,生命树在中间部分,善恶知识树在边界,这表明他们在属灵事物上处于自由意志。在圣言中,教会经常被描述为“园子”、“田地”和“羊圈”,以及如前面所提到的由树木组成的“园子”,由用来滋养人的农作物组成的“田地”,由绵羊组成的羊圈”,以此表示忠信和有用的。

真实的基督教附录 #20

20.主藉着来自祂口

20.主藉着来自祂口中或圣言的真理的启示,以及灵感,通过新天堂在地上获得并产生新教会,这一点将在按其顺序论述四个教会,尤其论述以色列教会和当今基督教会的章节进行说明。要知道,当地狱激增并涌上来,越过固定在它自身和天堂之间的巨大空隙或鸿沟(路加福音16:26),竖起它的背甚至直到天使所在的天堂边界(在教会荒废和完结的间隙,这种事就会发生)时,主就无法通过天堂将教会的任何教义传达给世人。原因在于,在这种时候,世人在撒旦中间;撒旦用他们的虚假包裹世人的头,并激发邪恶的快乐和随之而来的虚假的吸引力;来自天堂的一切光由此都变暗,真理的一切快乐和吸引力也都被阻断。

只要这种状态持续存在,从天堂而出的真理和良善的任何教义都无法被注入世人,因为它被歪曲了。但虚假的这种缠结的面纱,或撒旦对头部的遮盖被主除去(这通过最后的审判实现,对此,参看前面第4条)后,世人就在一种更自由、更自发的灵里被引导抛弃虚假,接受真理。对那些顺从并允许自己被主引导的人来说,新天堂的教义,也就是真理和良善的教义,以后会传下来并引入,就像晨露从天上降到地上一样,晨露会打开植物的毛孔,使它们的果蔬汁变得甜蜜;这教义就像早晨降落的吗哪,样子:

像芫荽的种子,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出埃及记16:31)

它也像及时雨,使新开垦的田地焕然一新并发芽;它又像田野、花园和鲜花盛开的平原散发的芳香,胸口随着呼吸而热切、愉快地吸入这些香气。然而,主不强迫或催促任何人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像一个人用鞭子催赶载重的牲口一样。相反,祂吸引,然后不断引导愿意的人;表面上看,就好像这个愿意的人凭自己实行良善和相信真理一样;而事实上,这是靠着主,主在他里面运作一切真正的生活良善和一切真正的信之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