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仁爱 #1

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

目  录

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II.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III.被爱的属灵概念上的邻舍就是良善和真理

IV.仁爱的对象是个体人,一个团体,一个人的国家,人类;从狭义和广义上说,所有人都是邻舍

V.人是仁爱的主体;他身上的仁爱是怎样,他就是怎样一个仁爱的主体;他向邻舍所实施的仁爱也怎样

VI.一个人出生是为了他可以成为仁爱;他不可能成为仁爱,除非他持续不断地出于情感和快乐向邻舍行功用之良善

VII.凡仰望主,并避恶如罪的人,若诚实、公正、忠诚地做自己职务或职业的工作,都会成为一种仁爱的形式

VIII.仁爱的标志就是属于敬拜的一切

IX.仁爱的善行就是一个仁爱的人在其职业之外自由所行的一切良善

X.仁爱的义务就是除了上述义务外,一个人应当所行的一切事

XI.仁爱有消遣;这些消遣是对心智(animus)的娱乐有用的身体感官的各种享受和快乐

 

按顺序排列的章节:

第一个版本:

1.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

2.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3.仁爱的本质是良善,也就是功用;仁爱的对象从狭义上说是一个个体人,从广泛意义上说是一个团体,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个人的国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人类;这些都是邻舍。

4.仁爱本身就是在属于任何人的职业的每项工作中诚实、公正和忠诚地行事;一个人由此变成一种仁爱。

5.仁爱的标志就是属于敬拜的一切事物。

6.仁爱的善行就是作为一种仁爱的一个人在他的职业范围之外自由所行的一切良善。

7.仁爱的义务就是除了上述义务外,一个人应该所行的这一切事。

8.仁爱的消遣是身体及其感官的各种享受。

9.没有信,仁不是仁;它们就像本质与形式那样为一。

10.仁如何,信就如何;先于仁的信是认知的信,也就是一种历史的信,或知识的事。

11.仁爱将主与人结合,并人与主结合起来。

12.对邻之爱,也就是仁爱,内在是对神,即对主之爱。

第二个版本:

1.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2.仁爱的第二件事是行善,因为它们是功用。

3.属灵概念上的邻舍是功用;功用是仁之良善。

4a.一个人是仁爱的主体,主体如何,他所实行的仁爱就如何。

4b.对任何人来说,仁爱本身就是在属于他职业的每项工作中诚实、公正和忠诚地行事;一个人由此变成一种仁爱。

5.仁爱的标志就是属于敬拜的一切事物。

6.仁爱的善行就是作为一种仁爱的一个人在他的职业范围之外自由所行的一切良善。

7.仁爱的义务就是除了上述义务外,一个人应该所行的这一切事。

8.仁爱的消遣是身体及其感官的各种享受和乐趣。

9.没有信,仁不是仁,没有仁,信不是信;它们就像本质与形式那样为一。

10.仁如何,信就如何;先于仁的信是认知的信,也就是一种历史的信,本身是知识。

11.仁爱包含一个人与主,并主与这个人的结合在里面。

12.仁爱,或对邻之爱,也是对主之爱。

 

I.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这是通过悔改完成的

1.按以下顺序来阐述:

(1)任何人不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到何等程度,就留在它们里面到何等程度。

(2)任何人不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只会看到他没有罪到何等程度。

(3)任何人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在自己里面看到它们,在主面前认罪并悔改到何等程度。

(4)在悔改之前,良善是假良善;仁爱也一样,因为良善属于仁爱。

(5)因此,仁爱的第一件事就是仰望主,并避开邪恶,因为它们是罪。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9

Life9.迄今为止

(二)没有人能从自己行出真正为良善的善事 

Life9.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所行的良善是出于自己,还是出于神,因为教会将信与仁分离了,而良善与仁有关。一个人施舍穷人,救济穷乏的人,捐赠礼拜的场所或教堂和医院,关注教会、国家和同胞的福祉,勤去礼拜的场所,在那里虔诚地听道并祷告,阅读圣言和宗教经籍,思想救恩,却不知道他做这些事是出于自己还是出于神。他既可以出于神做这些事,也可以出于自己做这些事。如果他出于神做这些事,它们就是良善;如果他出于自己做这些事,它们就不是良善。事实上,还有一些出于自己所行的良善明显是邪恶,如伪善,其目的是欺骗和诡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