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3)任何人认识并知道什么是罪到何等程度,就在自己里面看到它们,在主面前认罪并悔改到何等程度。有人说,他若意愿,就能;相信永生的人的确会意愿。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应该思想他所做的事,而是应该思想他想做的事;他若相信这些事是允许的,也会去做;或者如果他不去做,那是因为世人。有一种内在结果和一种外在结果,或一种内在行为和一种外在行为。外在结果或行为从内在结果或行为中出来并存在,如同行动从努力中出来并存在。一个人里面的努力就是意愿。因此,尽管他没有在身体上做一件事,但如果他认为这事是允许的,那么努力或意愿就仍存在;这是灵里的行为本身。因此,认识并知道他的罪是什么,就是认识并知道他的思维,从这些思维中知道他认为什么东西是允许的,他渴望什么,在思维上赞成什么。例如,一个人是否认为淫行是一种罪,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罪;他认为仇恨和报复是不是罪;偷窃之类的是不是罪,傲慢和骄傲,对他人的蔑视和贪婪是不是罪;然后,他若在它们上面投下任何伪装,也就是任何确认,就必须除去这些伪装,并且必须查阅圣言,就会看到。
6.(4)在悔改之前,良善是假良善;仁爱也一样,因为良善属于仁爱。事实上,邪恶在人的内心里面;它没有被打开,所以没有被治愈;纯正的良善不可能从邪恶发出来。源泉是不洁的。从邪恶流出的良善在外在形式上可能看似良善,但这个人内心里的那种品质在这外在形式里面。因此,一个人所行的每件事都是他的一个形像。在天使面前,他自己以自己的形像,事实上在他自己之外出现,我已经看见过上千次了。因此,任何人以身体所行的良善,在那些只看外在的人面前,看上去可能是良善;但意愿和意图隐藏在里面,可能是因为他想被认为是真诚和善良的,以便他可以为了名利而迷惑灵魂或欺骗别人。总之,良善要么是邀功的,要么是虚伪的,要么是魔鬼的;行良善是为了欺骗、报复、杀人等等。但在死后,当一个人被引入他的内层时,这良善就被夺走,并变成公开的邪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