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仁爱 #158

158.这一点作为一

VII.凡仰望主,并避恶如罪的人,若诚实、公正、忠诚地做自己职务或职业的工作,都会成为一种仁爱的形式

158.这一点作为一个结果从前一条法则可以推知,即:一个人出生是为了他可以成为仁爱;他不可能成为仁爱,除非他持续不断地出于情感和快乐行功用之良善。因此,当一个人出于情感及其快乐诚实、公正、忠诚地做属于自己职务或职业的工作时,他就不断处于不仅对社区或公众,还对个人和普通公民的功用之良善。但他无法做到这一点,除非他仰望主,并避恶如罪;因为如前所示,仰望主并避恶如罪是仁爱的第一件事(8节);仁爱的第二件事就是行善。此外,他所行的良善是功用之良善;他每天都在行这良善,没有行的时候,就想着行它。有一种内层情感从内心深处保留并渴望它。正因如此,他从早到晚,年复一年,从幼年时期直到生命结束一直处于功用之良善。否则,他无法成为一种(仁爱的)形式,也就是一个仁爱的容器。

仁爱 #10

10.由此明显可知,

10.由此明显可知,悔改之前的仁爱,就是仁之良善,不是来自主,而是来自人;但悔改之后,它变成来自主,而不是来自人的仁爱,就是仁之良善。因为主能进入一个人,并通过他从祂自己行任何良善,是在魔鬼,也就是邪恶被逐出之后,而不是被逐出之前。魔鬼通过悔改被逐出;当他被逐出时,主就进入,并在那里通过这个人行善,然而总以这种方式行善:此人只感觉他从自己行善。但他知道这是靠着主。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10

Life10.出于神

Life10.出于神所行的良善和出于自己所行的良善可用金子来打比方。从至内在就是金子,被称为纯金的金子是上等金子。镀银的金子也是金子,但照着含金量而为上等。镀铜的金子是次等的。然而,人造的金子只是在颜色上类似金子,根本不是优良的,因为它里面没有金子的实质。还有一些镀金的材料,如镀金的银、铜、铁、锡、铅,以及镀金的木头和镀金的石头;这些材料表面上看似金子;但它们并不是金子,故其价值取决于工艺,镀金材料的价值,或可以刮下来的金子的价值。这些材料在优良性上不同于真金,犹如衣服不同于人。此外,烂木头,渣滓,甚至糞便也能包上金子;这种金子好比法利赛人的良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