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5.我从天堂得到指教,我们地球上的上古之人,是属天之人;他们出于对应本身进行思考,在他们眼前的尘世属世之物作为以这种方式思考的手段而服务于他们。他们因具有这种特质,故与天使相交,并与他们交谈;天堂就这样通过他们与尘世联结。因此,那段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论到这个时代,古代作家声称天堂的居民与世人住在一起,并像朋友与朋友那样保持联系。但他们的时代过后,后来的人不再出于对应本身进行思考,而出于对应知识进行思考;那时,天堂与世人尽管仍有联结,但不那么亲密了。这段时期被称为白银时代。再后来的人则拥有某种对应的知识,却不出于这种知识进行思考,因为他们处于属世的良善,不像之前的人那样处于属灵的良善。这段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这些时代过后,世人逐渐变得外在,最终变得肉体化;于是,对应知识就全然遗失了,关于天堂和属于天堂的许多事物的知识也连同它一起遗失了。这些时代正是出于对应而以黄金、白银和青铜被命名,因为出于对应,“黄金”表示上古之人所在的属天良善;“白银”表示随后的古人所在的属灵良善;“青铜”表示下一代所在的属世良善;而最后一个时代以之为名的“黑铁”表示脱离良善的生硬真理。
注:出于对应,“黄金”表示属天良善(113, 1551, 1552, 5658, 6914, 6917, 9510, 9874, 9881节);“白银”表示属灵良善,也就是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1551, 1552, 2954, 5658节)。“青铜”表示属世良善(425, 1551节)。“黑铁”表示处于秩序最终层的真理(425, 426节)。
6052.“因为凡牧羊的,都是埃及人所厌恶的”表由此与反对教会的记忆知识的败坏记忆知识分离。这从“埃及所厌恶的”和“牧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所厌恶的”是指记忆知识的分离;因为凡所厌恶的事物都会被分离,它们之所以被厌恶,是因为它们违背并反对早已接受的观念和现在的爱(此处,它们反对“埃及人”所表示的败坏的记忆知识,因为经上说“凡牧羊的,都是埃及人所厌恶的”);“牧羊的”是指引向良善的人,如前所述(6044节)。支持良善的记忆知识就是那败坏的记忆知识所反对的。败坏的记忆知识是毁灭信之真理与仁之良善的知识,以及颠倒秩序的知识,如埃及的巫术。因为有许多符合秩序的东西被埃及的术士滥用了,如对应和代表,它们是在埃及人当中比在其他任何人民当中都要高度发达的记忆知识。甚至当恶人利用这些知识时,它们也是合乎秩序的;当他们利用这些知识来操控别人、伤害别人时,这些知识就因涉及巫术而被败坏了。至于此处所论述的记忆知识的分离,它是通过重新排列实现的;当伴随真理的良善来到“歌珊”所表示的中间或至内在部分时,反对它们的败坏记忆知识就被逐出。
到此为止,所论述的主题一直是真理与记忆知识的联结。关于这种联结,要进一步知道,内在人或属灵人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结合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真理被引入记忆知识。因为记忆知识和属世情感的快乐构成外在人或属世人;因此,若不实现与记忆知识的联结,它根本无法实现。然而,为使人能够重生,他的内在人与外在人必须结合在一起。否则,从主经由内在人流入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一切良善要么被败坏、窒息,要么被弃绝;在这种情况下,内在人也会被关闭。实现这种结合的方法就是本章所描述的,这种方法通过将真理引入记忆知识来实施。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