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62.从广义上说,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人,其邪恶就是蔑视他人,嫉妒,仇视所有不支持他们的人和随之的敌意;各种仇恨,以及报复、诡诈、欺骗、无情和残忍。在宗教问题上,他们不仅藐视神性和神性事物,也就是教会的真理和良善,还向它们发怒。当人变成灵时,这种怒气就转变成仇恨。那时,他不仅无法忍受听闻上述真理和良善,甚至对所有承认并敬拜神性的人充满仇恨。我曾与一个灵人交谈过,他在世时大有权势,却过于爱自己。仅仅听见有人提及神性,尤其提及主,他就怒火中烧,想要杀人。当他爱的缰绳被松开时,他甚至想成为魔鬼本身,以满足他的爱,不断攻击天堂。当许多天主教徒在来世意识到主拥有一切权柄,自己却毫无权柄时,他们便感受到这种欲望。
841.启20:2.“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就是魔鬼、撒但”表“龙”所指的那些人被扣留,他们因感官地,而非属灵地思考信的事,故被称为“古蛇”,因在生活上陷入邪恶,故被称为“魔鬼”,又因在教义上陷入虚假,故被称为“撒但”。关于“龙”所指的那些人,可参前文(537节)。他之所以在各处都被称为“古蛇”、“魔鬼”和“撒但”,是因为“蛇”表示那些感官地,而非属灵地思考信的事之人(455, 550节)。“魔鬼”表示那些在生活上陷入邪恶的人,“撒但”表示那些在教义上陷入虚假的人(97, 550节)。事实上,所有那些不直接靠近主的人都会对教会的事作感官地思考,无法作属灵地思考,因为主是光本身(796,797节)。因此,那些不直接靠近主的人无法出于属灵之光,也就是天堂之光思考,只能出于脱离属灵之光的属世之光思考,也就是感官地思考。这就是为何他们被称为“古蛇”。那些不直接靠近主,也不避恶如罪的人会继续留在罪中,因此那“龙”被称为“魔鬼”;由于这些人在教义上陷入虚假,所以那“龙”被称为“撒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