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65.至于尘世之爱,它反对天堂之爱的强烈程度不如自我之爱,因为它里面没有隐藏那么多的邪恶。尘世之爱在于想千方百计地将他人的财富转到自己那里,把心思放在财富上,允许世界吸引他,将他引离属灵之爱,也就是对邻之爱,进而引离天堂和神性。这爱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人爱财是为了获得升迁,而这仅仅因为他们喜欢升迁。有人是为了财富而喜欢升迁和高位。有人爱财是为了财富所提供的种种世间快乐。有人爱财纯粹是为了财富本身,这就是贪婪,诸如此类。求财的目的被称为财富的功用;目的或功用赋予爱以品质;因为爱的品质取决于所关注的目的;其它一切事物都作为手段而服务于它。
6326.有一个几年前死去的哲学家,他非常有名,并且头脑冷静。我与他谈论了人里面的生命层级。我说,人只是由被造来接受生命的形式构成的,并且一种形式比另一种形式更内在。我说,一种形式从另一种形式存在并持续存在;而且,当更低或更外在的形式消散时,更高或更内在的形式仍旧存活,拥有生命。我继续说,心智的一切运作都是形式的变化;当这些变化发生在更纯净的物质中时,它们如此完美,以至于无法描述。人的思维观念只是这些变化,并非别的什么;这些变化照着情感状态的改变而发生。
我指出,至于更纯净形式中的变化何等完美,这可从肺推断出来。肺以不同方式折叠,并照着说话时的声音、唱歌时的音调、身体的每个动作,以及思维和情感的每个状态而产生不同形式。那么,与像肺这样重要的器官相比,处于最完美状态的更内在事物又必然是何情形呢?这位哲学家赞同这一切,并声称他活在世上时就十分清楚这些事。他补充说,世人应利用哲学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而不应专注于纯粹的词语形式,并为此而争论,从而在尘埃中汗流浃背地劳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