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70.地狱之火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故也是这些爱的一切欲望,因为欲望是爱的延续。凡人所爱的,他就不断贪求。地狱之火也是快乐,因为当人得到他所爱或贪求的东西时,就会感到快乐。人内心的快乐并没有其它源头。所以,地狱之火是从这两种爱,如从它的源头所涌出的欲望和快乐。从这些爱所流出的邪恶就是蔑视他人、敌对、对那些不支持他们之人的敌意、嫉妒、仇恨、报复,以及由此而来的野蛮和残忍。在神性方面,他们否认,随之蔑视、嘲笑和贬损教会的神圣事物。死后,当人成为灵时,这些邪恶就会变成反对这些神圣事物的怒气和仇恨(参看562节)。此外,由于这些邪恶不断呼出对那些被他们视为敌人,并对其充满仇恨和报复之人的毁灭和杀戮,所以其生命的快乐是意欲毁灭和杀戮,并尽可能地如此行,也就是意欲行恶、造成伤害、施以残忍。
这就是圣言中论述恶人和地狱之处的“火”所表示的,我在此从中引用一些经文加以证明:
各人是假冒为善的,是行恶的,并且各人的口都说愚妄的话。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森林中着起来,就旋转上腾,成为烟柱。百姓成为火柴,无人怜爱兄弟。(以赛亚书9:17-19)
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日头要变为黑暗。(约珥书2:30-31)
大地成为烧着的石油,昼夜总不熄灭,烟气永远上腾。(以赛亚书34:9-10)
看哪,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那要来的日子,必把他们烧尽。(玛拉基书4:1)
巴比伦成了鬼魔的住处。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她燃烧的烟往上冒,直到世世代代。(启示录18:2,18;19:3)
他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无底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坑的烟昏暗了。(启示录9:2)
有火、有烟、有硫磺,从马的口中出来。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灾杀了人的三分之一部分。(启示录9:17-18)
若有人拜兽,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斟在神愤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9-10)
第四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日头上,叫日头能用火以热烤人。人被大热所烤。(启示录16:8,9)
他们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19:20;20:14,15;21:8)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马太福音3:10;路加福音3:9)
人子要差遣祂的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祂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马太福音13:41-42,50)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诅咒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马太福音25:41)
他们将被送到那永火里去,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太福音18:8-9;马可福音9:43-49)
财主在地狱对亚伯拉罕说,他在阴间受痛苦。(路加福音16:24)
在这些和其它许多经文中,“火”表示属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欲望,由此而来的“烟”表示出于邪恶的虚假。
5145.“它们上面有洞,在我头上”表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这从“它们上面有洞”和“头”的含义清楚可知:“它们上面有洞”是指从顶部到底部都是敞开的,因而是指未被关闭,因而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头”是指内层,尤指构成意愿的内层。因为头是一切实质与形式所在的首要位置;因此,一切感觉都传到头部,并在此呈现自己;而一切行为都从它降下,并源于它。显然,心智的能力,也就是理解力和意愿的能力就在头部;这就是为何“头”表示内层。(膳长所梦见的)这些筐子代表“头”里面的事物。
现在论述的主题是受意愿部分支配的感官印象,“它们(筐子)上面有洞”表示内层在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因此,如下文所看到的这些感官印象被抛弃和定罪。不过,有必要解释一下“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是什么意思。人的内层被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终端,以将它与在它之下的层级分开。从最内层到最外层的每一层级都是如此。内层理性层构成第一层级;属天天使,即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外层理性层构成第二层级,属灵天使,即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内层属世层构成第三层级,善灵,即最后和最低,或第一层天堂就在该层级。外层属世层或感官层构成第四层级,世人就在该层级。
这些层级也存在于人里面,各层级彼此完全不同,又互相分离。正因如此,若人过着一种良善生活,那么就其内层而言,他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或说他的内层对应于三层天堂;也正因如此,若人过着一种仁与爱的生活,他死后就能被一直提升到第三层天堂。不过,为叫他具有这种特质,他里面的各个层级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终端,以将它与下一层级分开。当这些层级有了这些使它们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终端时,每一层级都是一个从主所流入的良善能止于其上,并在那里被接受的一个层级。没有作为层面的这类终端,良善就不被接受,而是直接流过去,如同流过里面有洞的筛子或筐子,一直向下流入感官层。此时,这良善因一路上没有任何方向,于是就转变为污秽,尽管在那些在这最低层接受它的人看来,污秽好似良善。也就是说,良善被变成属于爱自己爱世界的那种快乐,因而被变成属于仇恨、报复、残忍、奸淫和贪婪的那种快乐,或被变成纯粹的快感和奢侈享受。如果人的意愿层级中间任何地方都没有终端,也就是说“它们上面有洞”,这种情形就会发生。
人其实能知道这些终端、因而层面是否存在;因为人有能力感知良善与真理,如他们的良善就能指示这一点。对那些像属天天使那样有能力感知良善与真理的人来说,终端存在于每一层级,从最初层级直到最后层级。若非各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终端,诸如此类的感知能力是不可能存在的。关于这些感知能力,可参看前文(125,202,495,503,511,536,597,607,784,865,895,1121,1383,1384,1387,1919,2144,2145,2171,2515,2831节)。对那些像属灵天使那样拥有良心的人来说,终端同样存在,但只存在于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直到最后层级。因为对这些天使来说,第一层级是关闭的。之所以说“在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是因为良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内层与外层。内层良善是涉及属灵良善与真理的良心,外层良善是涉及公义与公平的良心。良心本身是神性良善的流注终止于其中的一个内层层面。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没有接受该流注的任何内层层级;对这些人来说,良善直接流入外层属世层或属世感官层;并且如前所述,在那里被变为污秽的快乐。有时这些人会感到痛苦,貌似良心的痛苦,但这不是良心。这种痛苦是由于其快乐的丧失造成的,就是诸如地位、利益、名声、生命、乐趣,或像他们那样之人的友谊的丧失。他们遭受痛苦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终端在于这类快乐。由此可见“筐子上面有洞”在灵义上是什么意思。
尤其在来世,人能辨别出人的意愿层级是否具有终端。对具有终端的人来说,有一种对属灵的良善与真理,或对公义与公平的热情存在。因为这种人为了良善或真理而行良善,并为了公义或公平而践行公义,而不是为了利益、地位等等。凡意愿的内层具有终端的人都被提升进入天堂,因为所流入的神性能把他们引到那里。但是,凡意愿的内层没有终端的人则下入地狱;因为神性直接流了过去,被变成地狱之物,正如太阳的热落到污秽的粪便上,发出刺鼻的恶臭之时的情形。因此,凡有良心的人都会得救;但那些没有良心的人不能得救。
当对良善与真理,或公义与公平没有情感,以及与其它事物相比,这些美德被视为一文不值,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又或被重视只是为了获得利益或地位时,就可以说意愿的层级上面有洞。情感就是那提供终端,用来关闭的东西,这也是为何它们被称为约束或束缚: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是“内在约束”,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是“外在约束”(3835节)。若非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起到约束作用,人必要疯狂(4217节);因为疯狂只是对这类约束的放松,以致终端在这类人里面不存在。尽管如此,就思维与情感而言,这些人没有任何内在约束,因而内心是疯狂的,而他们没有爆发是因着外在约束,这些约束就是为了自己而对利益、地位或名声的情感,因而是对法律和生命丧失的畏惧。这在犹太教会以这一律法来代表:在死人的家里,凡敞口的器皿,就是没有扎上盖的,都是不洁净的(民数记19:15)。
在以赛亚书,“满了洞的织物”所表相同:
用丝线做麻布的和织满了洞的织物的都必羞愧。它的根基必被打碎,所有受薪的,心必愁烦。(以赛亚书19:9,10)
以西结书中的“窟窿(即洞)”所表也相同:
灵领我(即先知)到院门口。我观看,见墙上有个窟窿。他对我说,你要在这墙上挖一个洞。我一挖墙,见有一门。他对我说,你进去,看他们在这里所行可憎的恶事。我进去一看,看哪,四面墙上刻着各样爬行的动物、可憎的走兽和以色列家各样的偶像。(以西结书8:7-10)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