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70.地狱之火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故也是这些爱的一切欲望,因为欲望是爱的延续。凡人所爱的,他就不断贪求。地狱之火也是快乐,因为当人得到他所爱或贪求的东西时,就会感到快乐。人内心的快乐并没有其它源头。所以,地狱之火是从这两种爱,如从它的源头所涌出的欲望和快乐。从这些爱所流出的邪恶就是蔑视他人、敌对、对那些不支持他们之人的敌意、嫉妒、仇恨、报复,以及由此而来的野蛮和残忍。在神性方面,他们否认,随之蔑视、嘲笑和贬损教会的神圣事物。死后,当人成为灵时,这些邪恶就会变成反对这些神圣事物的怒气和仇恨(参看562节)。此外,由于这些邪恶不断呼出对那些被他们视为敌人,并对其充满仇恨和报复之人的毁灭和杀戮,所以其生命的快乐是意欲毁灭和杀戮,并尽可能地如此行,也就是意欲行恶、造成伤害、施以残忍。
这就是圣言中论述恶人和地狱之处的“火”所表示的,我在此从中引用一些经文加以证明:
各人是假冒为善的,是行恶的,并且各人的口都说愚妄的话。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森林中着起来,就旋转上腾,成为烟柱。百姓成为火柴,无人怜爱兄弟。(以赛亚书9:17-19)
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日头要变为黑暗。(约珥书2:30-31)
大地成为烧着的石油,昼夜总不熄灭,烟气永远上腾。(以赛亚书34:9-10)
看哪,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那要来的日子,必把他们烧尽。(玛拉基书4:1)
巴比伦成了鬼魔的住处。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她燃烧的烟往上冒,直到世世代代。(启示录18:2,18;19:3)
他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无底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坑的烟昏暗了。(启示录9:2)
有火、有烟、有硫磺,从马的口中出来。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灾杀了人的三分之一部分。(启示录9:17-18)
若有人拜兽,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斟在神愤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9-10)
第四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日头上,叫日头能用火以热烤人。人被大热所烤。(启示录16:8,9)
他们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19:20;20:14,15;21:8)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马太福音3:10;路加福音3:9)
人子要差遣祂的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祂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马太福音13:41-42,50)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诅咒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马太福音25:41)
他们将被送到那永火里去,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太福音18:8-9;马可福音9:43-49)
财主在地狱对亚伯拉罕说,他在阴间受痛苦。(路加福音16:24)
在这些和其它许多经文中,“火”表示属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欲望,由此而来的“烟”表示出于邪恶的虚假。
9296.“并在年底收集你从田间劳作所得时,要守收集节”表由于之后良善的植入,因而由于重生和从诅咒中完全释放而出于感恩之心的敬拜。这从“节”、“收集”、“年底”和“收集你从田间劳作所得时”的含义清楚可知:“节”是指敬拜主和感恩,如前所述(9286, 9287, 9294节),因而是指出于感恩之心的敬拜;“收集”当论及真理在良善中的植入时,是指良善本身的植入;“年底”是指劳碌的结束;“收集你从田间劳作所得时”是指享受并使用已经被植入良善的一切事物。因为“劳作”不仅表示田间的出产,还表示葡萄园和橄榄园的出产,因而表示大地的出产;这从摩西五经中对这个节日的描述明显看出来:
你从禾场上和酒榨中收集以后,就要举行住棚节七日。耶和华你神在你一切的出产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必赐福与你。(申命记16:13, 15)
利未记:
又在七月十五日,你们收集了地的出产后,要守耶和华的节七日。(利未记23:39)
由于这节日表示由于良善的植入,因而由于从诅咒中完全释放而出于感恩之心敬拜主,所以有必要首先在此解释一下什么叫良善的植入。前面各处早已说明,人有两种生命官能,即理解力和意愿;理解力专门用来接受真理,意愿专门用来接受良善。因为在整个宇宙,无论天堂还是世界,一切事物都与两样事物有关,即真理和良善。由此也明显可知,这二者构成一个人的生命,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则构成他的新生命,如果这二者没有被植入人,他就没有新生命。至于信之真理以哪种方式被播种并植入一个人,这在教会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尚不清楚仁之良善以哪种方式被植入。当一个人还是一个小孩子时,他从主接受良善,这良善就是纯真之良善,就是诸如小孩子所拥有的那种。这良善构成人里面新意愿的最初开端,并在接下来的年龄阶段,照着他在同龄人当中所过的纯真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举止得体和对父母、老师的顺从而发展。然而,它在那些后来让自己重生的人身上发展得更充分。主预见这一切,并照着他们随后的生活状态而作准备。因为主每时每刻都预见邪恶,提供良善;祂从此人成孕的那一刻起,甚至直到永恒都如此行。后来,当此人长大成人,开始自主思考时,他在何等程度上陶醉于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这新意愿,也就是一个新意愿的最初开端就在何等程度上被关闭;他在何等程度上没有陶醉于这些快乐,它就在何等程度上被打开,还被完善。
不过,接下来有必要说明,它如何通过真理的植入而得以完善。由纯真之良善所形成的这新意愿是主进入一个人,与他同住,激发他去意愿良善并出于意愿实行良善所经由的居所。这种流注照着一个人避免邪恶的程度而在他里面起作用。他通过该流注拥有知道、觉察、反思和理解真理和良善的能力。这些真理和良善出现在私人和公众生活的层面,他照着功用或服务的快乐而获得这种能力。此后,主经由这良善流入此人从教会的教义所知道的真理,然后从他的记忆中召唤出能服务于生活中的功用的那类真理,并将这些真理植入良善,从而完善良善。正因如此,与一个人同在的良善完全取决于他在生活中的功用或服务。如果这种功用或服务是为了邻舍的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同胞、国家、教会、天堂的良善,为了主,那么这种良善就是仁之良善。但是,如果他在生活中的功用或服务仅仅是为了自我和世界,那么这些新意愿的最初开端就被关闭了。在它们下面会有一种意愿从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形成,一种理解力则由此从虚假形成。这后一种意愿上面是关闭的,下面是敞开的,也就是说,向天堂关闭,向世界敞开。由此明显可知真理是如何被植入良善并赋予它形式的;还明显可知当一个人处于良善时,他就与主同在天堂;因为如前所述,新的意愿,就是仁之良善所住的地方,就是主的居所,因而就是一个人里面的天堂。从它延伸出来的新理解力可以说是祂进出所经由的一个帐幕。
这类事,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就由这个节日来代表,就是地上出产的收集节,又被称为住棚节。事实就是这样,这一点从这个节日的设立明显看出来;对此,摩西五经如此记着说:
又在七月十五日,你们收集了地的出产后,要守耶和华的节七日。第一日为一个安息日,第八日也为一个安息日。第一日,你们要为自己拿美好树上的果子和棕树上的枝子,与茂密树的枝条,并激流中的柳枝,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欢乐七日。你们要住在棚里七日,所有本地的以色列人,都要住在棚里,好叫你们世世代代知道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利未记23:39-43)
申命记:
你从禾场上和酒榨中收集以后,就要举行住棚节七日。在这节期中,你和你儿女、仆婢,并住在你城门内的利未人,以及寄居的与孤儿寡妇,都要欢乐。你就要非常的欢乐。(申命记16:13-15)
当良善被主通过真理植入时的状态,因而当天堂与一个人同住时的状态由这个节日来代表,这一点从此处所提及的一切事物的内义明显看出来,即:“七月十五日”表示前一个状态的结束和一个新状态的开始(“第十五”就具有这种含义参看8400节;“第七”也是,728, 6508, 8976, 9228节);那时所收集的地的出产表示仁之良善(43, 55, 913, 983, 2846, 2847, 3146, 7690, 7692节)。从禾场上和酒榨中具有相同的含义。因为五谷,就是禾场的产物是指真理之良善(5295, 5410节);酒,就是酒榨的产物,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6377节);油,也是压榨的产物,是指系真理的一个源头的良善(886, 3728, 4582, 4638节)。“第一日为一个安息日,第八日也为一个安息日”表示真理与良善的结合,以及良善与真理的相互结合,“安息日”表示结合在一起的真理和良善(参看8495, 8510, 8890, 8893, 9274节);第八日之所以也被称为“一个安息日”,是因为“第八”表示一个新状态的开始(2044, 8400e节)。
他们在第一日所要拿的“美好树上的果子”表示欢乐和喜悦,因为良善被植入了,这就是为何接下来经上说“在耶和华面前欢乐”;“棕树上的枝子”表示该良善的内在真理(8369节);“茂密树的枝条”表示良善的外在真理,也就是记忆知识(2831, 8133节);“激流中的柳枝”表示更为外在的真理,也就是身体感官的真理,属于身体感官所接受的印象。他们要在里面住七日的棚表示从主所获得并作为回报又献给主的爱之圣洁(参看414, 1102, 2145, 2152, 3312, 3391, 4391, 4599节);它还表示合一的圣洁(参看8666节)。本地的以色列人表示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从抽象意义上说,是指该良善(3654, 4598, 5801, 5803, 5806, 5812, 5817, 5819, 5826, 5833, 6426, 7957节)。那时所有人的欢乐表示诸如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之人所感受,因而诸如那些在天堂里的人所拥有的那种喜乐。因为一个处于从主所获得的仁之良善的人与主同在天堂。这些就是这个节日为之所设立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