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诠释启示录 #787

787.“全地都希奇

787.“全地都希奇跟从那兽”表示教会中更有学问的人对这些的接受和不那么有学问的人远远的接收。这从“希奇跟从那兽”和“地”的含义清楚可知:“希奇跟从那兽”当论及表面上通过设计出来的作为与信仰的结合清除与圣言的不一致时,是指更有学问的人的接受和不那么有学问的人的接收(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地”是指教会(参看AE 29, 304, 417a, 697, 741, 742, 752节)。“全地都希奇跟从那兽”表示接受和接收,因为希奇吸引人,被吸引的人就跟从。
在圣言中,经上频繁提到“随从神”、“跟从神或跟神走”、“随从别神”、“随从领袖”、“随众”;这些短语表示从心里跟随并承认,也表示与他们同在,与他们一起生活,并与他们相交,如以下经文。列王纪上:
大卫遵守我的诫命,全心跟从我,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列王纪上14:8)
撒母耳记上:
耶西的儿子跟随扫罗出战。(撒母耳记上17:13)
摩西五经:
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附和偏行。(出埃及记23:2)
耶利米书:
你们不可随从素不认识的别神。(耶利米书7:9)
同一先知书:
他们随从别神,侍奉他们。(耶利米书11:10; 申命记8:19)
申命记:
随从巴力·毗珥的人,耶和华你的神都从你中间毁灭了。(申命记4:3)
由此明显可知,“随从”某人表示跟随他,服从他,从他行事,从他活着。“走”也表示生活。由此可见,“希奇跟从那兽”表示出于以下说服的接受和接收,即:表面上看,与圣言的不一致似乎被清除了。
之所以表示更有学问的人的接受和不那么有学问的人远远的接收,是因为有学问的人设计了信仰与其产生善行的生活结合的方式;而不那么有学问的人因不能从内在调查这些不一致,所以就接收它们,各人照各人的理解来接收;因此,这个信条,即唯信是得救的基本方法在全地(或全世界),或基督教会被接受。
还要用几句话来解释一下表面上看,这个宗教的主要观点,即:得救在于唯信,不在于善行是如何被清除的,因而是如何被有学问的人接受的。因为这些人设计了从信仰发展到善行的各个阶段,他们将这些阶段称为称义的步骤。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是从老师和牧师那里去听,第二步是从圣言获得信息证明情况就是这样;第三步是承认;由于教会的东西无法从心里被承认,除非先有试探,所以他们将试探加入到这一步;如果那时所遇到的怀疑被圣言或牧师驱散,这个人因此得胜了,那么他们就说,此人有了信心,这是对事情真相的一种确定,也是对他凭主的功德得救的信心。但由于在试探中所遇到的怀疑主要源于不理解圣言,而圣言经常提到“行为”、“作为”、“实行”和“作工或工作”,所以他们说,理解力必须加以控制,以服从信仰。因此,接下来是第四步,就是行善的努力;他们在这一步结束,声称当人到达这个阶段时,他就称义了,然后他生活的一切行为都被神接受,神也不看他生活的邪恶,因为它们都被赦免了。有学问的人设计出信仰与善行的这种结合,还接受它;但这种结合很少延伸到普通人那里,既因为它超出了其中一些人的理解力,还因为这些人大部分忙着做生意和工作,他们转移了心智,没有去理解这个教义的内在奥秘。
但不那么有学问的人却以不同的方式接收信仰与善行的这种结合,以及由此与圣言的表面一致。这些人对称义的步骤一无所知,而是相信唯信是得救的唯一方法;当他们从圣言那里看到,并从牧师那里听到,行善是必须的,人要照着自己的作为受审判时,就认为信仰产生善行,因为他们以为,知道牧师所教导的那些事,并由此认为事情就是这样,便构成信仰。由于这一步先到来,所以他们相信信仰产生善行,他们称这善行为信的果子,不知道这种信只是记忆的信,而记忆的信就本身而言,是一种历史的信,因为它源于别人,因而是与他们在一起的别人的,这种信永远不可能结出任何好果子。基督教界的大多数人已经陷入这个错误,因为唯信作为得救的主要方法,事实上作为得救的唯一方法已经被接受了。接下来要解释信与仁,或相信与实行如何构成一体。

最后的审判(遗作) #128

128.后来,我被带

[128.]伊斯兰沙漠的北侧也有一个类似的裂缝。他们当中最坏的人就被扔进其中。天主教中许多拜圣徒的画像,根本不思想主的人也是如此。后者从那里的大山之下的北部地区聚集,并与外邦人混在一起,因为他们很相似。

此后,我看见整个北部山谷,一直到那里的大山,甚至到山脚,完全被撕裂了,那里的所有人都分散了;然后,那个地方可以说出现了一团烟雾。

128.后来,我被带到了伊斯兰教徒之外、住在东部地区的一些外邦人那里,并获准与他们交谈。他们说,他们感到悲伤,因为神性没有向他们显现,尽管他们思想并谈论神性;因此,(他们希望)如果有一位神,那么祂会派人来教导他们。但他们说,他们徒劳地等了很久,哀叹神也许抛弃了他们;因此,他们看不到其它结果,只能灭亡。

然而,那时我听见天使从天堂与他们说话,说,神不能向他们显现,因为他们不愿相信神在世上生而为人,或取得一个人性;除非他们相信这一点,否则神不能向他们显现,他们也不可能被教导,因为这是一切启示的首要原则。

外邦人说,他们的确相信神是一个人,但他们不理解祂在世上生而为人。然而,他们得到的答复是,祂不是像其他任何人那样出生为人,因为祂不是从人父生的,而是从耶和华父通过童女而生的;因此,祂和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样;因为人的灵魂来自人父,是生命的接受者,而主的灵魂来自耶和华父,是生命本身,这生命本身将生命赋予所有人。他们被告知,这种区别就像人性与神性,有限与无限,或受造者与非受造者之间的区别;由于就其灵魂而言,主就是这样,所以在祂将祂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身体元素抛弃后,祂的身体必然变得像祂的灵魂。因此,祂也在其整个身体方面复活,没有在坟墓里留下任何东西,不像其他所有人,他们只在灵方面,从来没有在物质身体方面复活。

这些外邦人进一步被告知,如它本身,也就是无限那样的神性本身,不能不抛弃来自母亲的有限元素,披上来自父亲,因而来自神性的无限元素。

他们说,他们只知道祂就像其他任何人那样从人父出生,还知道祂如此死亡,后来被人们作为神来接受,他们现在知道主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的一个人。

他们接受这些解释后就分裂了,那些接受信仰的人在信和爱的其它事务上被天使教导。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