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的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106

《属天的奥秘》摘录

《属天的奥秘》摘录

106.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其中一个被称为属天国度,另一个被称为属灵国度;属天国度的爱是对主之爱,被称为属天之爱;属灵国度的爱是对邻之爱或仁爱,被称为属灵之爱(3325, 3653, 7257, 9002, 9835, 9961节)。关于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20-28节);关于主在天堂的神性就是对祂的爱和对邻舍的爱,也可参看这本书(13-19节)。

人们不可能知道何为良善和真理,除非他们知道何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因为一切良善皆来自爱,一切真理皆来自良善(7255, 7366节)。知道真理,意愿真理,并为了真理,也就是因为它们是真理而对真理拥有一种情感就是仁爱(3876, 3877节)。仁爱在于对实行真理的一种内在情感,而不在于一种没有内在情感的外在情感(2439, 2442, 3776, 4899, 4956, 8033节)。因此,仁爱在于为了功用而履行功用(7038, 8253节)。仁爱是人的属灵生命(7081节)。整部圣言就是爱与仁的教义(6632, 7262节)。如今没有人知道何为仁爱(2417, 3398, 4776, 6632节)。然而,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推理之光知道,爱与仁构成人(3957, 6273节)。良善与真理和谐一致,一个属于另一个,爱与信也是如此(7627节)。

主是至高意义上的邻舍,因为要爱祂高于一切;所以来自祂,并拥有祂在里面的一切,因而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是邻舍(2425, 3419, 6706, 6819, 6823, 8124节)。邻舍的不同类型取决于良善的性质,因而取决于主的同在(6707, 6708, 6709, 6710节)。每个人,每个社区,以及我们的国家和教会,以及普遍意义上的主的国度都是邻舍;出于对良善的爱照着它们状态的性质而向它们行善就是爱邻舍;因此,邻舍就是我们要关心的它们的良善或福祉(6818-6824, 8123节)。邻舍还包括文明良善,也就是公平,道德良善,也就是社会生活的良善,被称为诚实(2915, 4730, 8120, 8121, 8122节)。爱邻舍不在于爱他这个人,而是爱他里面使他成为邻舍的东西,因而爱良善和真理(5028, 10336节)。那些爱这个人,而不是爱这个人里面使他成为邻舍的东西之人既爱良善,也爱邪恶(3820节)。他们既向善人行善,也向恶人行善;而事实上,向恶人行善就是向善人行恶,这不是爱邻舍(3820, 6703, 8120节)。法官若惩罚恶人是为了纠正他们,并保护善人不受他们毒害,就是在爱邻舍(3820, 8120, 8121节)。

爱邻舍就是在每项工作和每项职责上都行良善、公义和公平(8120, 8121, 8122节)。因此,对邻之仁延伸到人所思、所愿和所行的每一件最小的事上(8124节)。行良善和真理就是爱邻舍(10310, 10336节)。那些如此行的人就是在爱主,也就是至高意义上的邻舍(9210节)。仁爱的生活就是遵行主诫命的生活;照神性真理生活就是爱主(10143, 10153, 10310, 10578, 10645节)。

真正的仁爱不是邀功的,或说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回报(2371, 2380, 2400, 3887, 6388-6393节);因为它来自内在情感,因而来自行善的生活快乐(2371, 2380, 3887, 6388-6393节)。那些将信与仁分离的人在来世认为他们的信和他们表面所行的善事是值得赞许的(2371节)。那些由于爱自己或爱世界而过着邪恶生活的人不知道什么叫不求回报地行善,因而不知道什么叫不邀功的仁爱(8037节)。

古教会的教义是生活的教义,也就是仁爱的教义(2385, 2417, 3419, 3420, 4844, 6628节)。这些教义是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的源头(2417, 6629, 7259-7262节)。对那些在世上过着仁爱生活的人来说,聪明和智慧在来世会大幅增长(1941, 5859节)。主以神性真理流入仁爱,因为祂流入人的本质生命(2363节)。仁与信结合在一起的人就像一个花园;而仁与信没有结合在一起的人就像一片荒漠(7626节)。人越远离仁爱,就越远离智慧(6630节);那些未处于仁爱的人处在对神性真理的无知之中,无论他们自以为多么有智慧(2417, 2435节)。天使的生活在于实行仁之良善,也就是发挥功用(454节)。属灵天使,就是处于仁之良善的天使,是仁爱的化身或形式(553, 3804, 4735节)。

一切属灵真理都视仁爱为它们的始与终,或说它们的基本原则和目标(4353节)。教会的教义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视仁爱为它们的目的(2049, 2116节)。

主与世人和天使的同在取决于他们的爱和仁的状态(904, 981节)。仁爱是神的形像(1013节)。对主之爱,因而主自己就在仁爱里面,尽管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2227, 5066, 5067节)。那些过着仁爱生活的人被接纳为世上和天上的公民(1121节)。仁之良善不可侵犯,或说不可伤害任何仁之良善(2359节)。

那些未处于仁爱的人不可能承认并敬拜主,除非出于虚伪(2132, 4424, 10177节)。仇恨的形式和仁爱的形式无法共存(1860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