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草稿、索引、日记.

诠释启示录 #850

850a.“看哪,羔

850a.“看哪,羔羊站在锡安山上”表示为了将善人和恶人分离,也为了施行审判,主在天堂和教会的同在。这从“羔羊”、“站”和“锡安山”的含义清楚可知:“羔羊”是指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参看AE 297, 314, 343, 460, 482节);“站”是指同在并结合(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锡安山”是指天堂和教会,就是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这可从圣言中提到“锡安山”的经文明显看出来。不过,首先要说一说主为了将善人和恶人分离,并施行审判而在天堂和教会的同在。主在整个天堂和整个教会的同在是永恒的;因为天堂不是凭那里天使的自我而为天堂的,教会也不是凭教会里的人的自我而为一个教会的,都是凭他们里面主的神性。事实上,天使的自我不能构成天堂,人的自我也不能构成教会,因为天使和人的自我都不是良善。因此,正是从主发出的神性按着他们的接受而构成与每个人同在的具体的天堂和教会,进而构成与有天堂和教会存在于其中的所有人同在的总体上的天堂和教会。由此明显可知,对所有在天堂和教会里的人来说,主的同在是永恒的;但这是一种平安、宁静、保存和维持的同在,天地万物都靠着这种同在而不断保持秩序和联系,并变成这种秩序;地狱也是如此。但此处“站在锡安山”所指的同在是主的非同寻常的活跃同在,以便祂的神性可以通过天堂流入较低部分,使得那里的善人与恶人分离,恶人则从他们为自己所形成的类似天堂的地方被扔下去。不过,前面论述了主与天堂的这种同在和结合,以及祂由此进入较低部分或下面的部分以施行审判的流注(AE 413a, 418a, 419a, 426, 489, 493, 702, 704节)。这种同在也是别处当论及主时,“站”所表示的(如以赛亚书3:13)。由此可见,“看哪,羔羊站在锡安山上”表示为了将善人和恶人分离,也为了施行审判,主在天堂和教会的同在。
“锡安山”表示天堂和教会,就是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因为锡安是大卫建的一座城,后来大卫就住在锡安,故锡安被称为“大卫的城”;由于“大卫”代表主的王权,也就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所以在圣言中,“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就是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存放律法的耶和华的约柜被大卫抬进这城;因为这律法从广泛意义上说,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由于同样的原因,位于锡安山下的耶路撒冷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因为教会的一切教义都来自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来自圣言。这城建在一座山上,因为那时,山因其高而代表天堂,因而在圣言中也表示天堂。这种代表、因而表示的原因是,第三层级的天使所在的最高天堂看上去在其它天堂之上的高处,在其他人眼前就像山;由于最高天堂看上去就像山,上面的天使处于对主之爱,所以在圣言中,“山”,尤其“锡安山”表示对主之爱。“山”表示爱(参看AE 405, 510节)。
“锡安”表示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所在的天堂和教会,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诗篇:
我已膏我的君王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我要将列族赐你作产业,将地极归你所有。当亲吻儿子,免得祂发怒,你们就在路上灭亡,因为祂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祂的,都是有福的。(诗篇2:6–8, 12)
这些话明显不是论及大卫,而是论及主,因为经上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我要将列族赐你作产业,将地极归你所有”,又说“当亲吻儿子,免得祂发怒,你们就在路上灭亡;凡投靠祂的,都是有福的。”这些话没有一句能论及大卫。因此,“膏君王在锡安圣山上”表示主通过神性真理在天堂和教会的统治。至于当论及主时,“膏”和“受膏”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375d,e节)。“王”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传圣旨”表示祂的降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表示神性人身,也就是神的儿子;“我要将列族赐你作产业,将地极归你所有”表示祂拥有天上地上的一切权柄;“当亲吻儿子,免得祂发怒,你们就在路上灭亡”表示为了得救,必须通过爱与祂结合。“祂的怒气快要发作”表示祂所施行的最后审判;“凡投靠祂的,都是有福的”表示那时,那些信祂的人将得救。这一切清楚表明,“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就是主通过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
撒迦利亚书:
锡安的女子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必来到你这里;祂是公义的,并且有救恩,谦和地骑着驴驹,就是驴崽子。(撒迦利亚书9:9)
这些话论及主,以及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这国度由“锡安”和“耶路撒冷”来表示,这一点明显可见于福音书;在那里,当这些事得到应验时,经上如此讲述它们:
耶稣打发两个门徒,叫他们把驴和驴驹牵到祂这里来。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说,你要告诉锡安的女子,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马太福音21:1, 2, 4, 5; 约翰福音12:14, 15)
“骑着驴和驴驹”是王权的标志,或说君王的特权;因此,当主进耶路撒冷时,祂就以这种方式骑着,因而被大声呼喊的百姓或群众称为王,他们把棕树枝和衣服铺在祂面前的路上(马太福音21:7–9;可参看AE 31b节);由于主作为王如此进入耶路撒冷,所以很明显,“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主在其中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犹大和以色列的列王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此“王”表示那些从主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之人(可参看AE 31, 553, 625节);在圣言中,大卫尤其代表王权,也就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AE 205节)。
850b.以赛亚书:
报好信息的锡安哪,要登高山;报好信息的耶路撒冷啊,要极力扬声;扬声不要惧怕;对犹大的城邑说,看哪,你们的神!看哪,主耶和华必以力量来到。(以赛亚书40:9, 10)
由于这些话论及主及其国度,该国度由“锡安”和“耶路撒冷”来表示,所以经上说:“锡安和耶路撒冷要报好信息。”锡安出于爱之良善来报好信息,耶路撒冷出于教义真理来报好信息。“登高山”表示出于爱之良善报好信息;“极力扬声”表示出于教义真理报好信息;“犹大的城邑”表示整体上或整个范围内的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教义。“看哪,你们的神!看哪,主耶和华必以力量来到”表示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方面的主,祂要来施行审判;因为在圣言中,主凭神性真理被称为“神”,凭神性良善被称为“耶和华”(Jehovah),以及“主耶和华”(Lord Jehovih);“以力量来到”是指施行审判,从而征服地狱。
弥迦书:
耶和华家的山必坚立于众山之顶,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民族前往,说,来吧,让我们登上耶和华的山,到雅各神的家,祂必将祂的道路指教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律法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话必出于耶路撒冷。祂必在许多民族中施行审判,斥责远方的众多民族。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从今直到永远。你这羊群的塔楼哪,锡安女子的山冈哪,从前的国,就是耶路撒冷女子的国必回归于你。(弥迦书4:1–3, 7, 8)
谁都能看出,此处描述的是主及其国度在天上和地上的降临;因此,那时必坚立于众山之顶的“耶和华家的众山”表示祂的国度,也就是天堂和教会。由于“锡安”表示主将要通过祂的神性真理在其中掌权作王的天堂和教会,而“耶路撒冷”表示来自这神性真理的教义方面的天堂和教会,所以经上说:“律法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话必出于耶路撒冷。”这段经文接下来的话描述了所有人从主那里所获得的教导。
以赛亚书:
锡安的居民哪,当呼喊欢唱,因为在你们中间的以色列的圣者是伟大的。(以赛亚书12:6)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救赎的人必歌唱着回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以赛亚书35:10)
西番雅书:
锡安的女子哪,应当欢唱;以色列啊,应当欢呼;耶路撒冷的女子啊,应当满心欢喜快乐;耶和华已经除去对你的审判,推翻你的仇敌。耶和华在你中间。(西番雅书3:14, 15)
撒迦利亚书:
锡安的女子啊,应当欢唱快乐;因为看哪,我来要住在你中间;在那日,必有许多民族归附耶和华;我要住在人里面。(撒迦利亚书2:10, 11)
同一先知书:
我要回到锡安,住在耶路撒冷中间;耶路撒冷由此必称为真理的城, 耶和华的山必称为圣山。(撒迦利亚书8:3)
诗篇:
谁要在锡安赐下以色列的救恩?耶和华带回祂被掳的子民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诗篇14:7; 53:6)
以赛亚书:
主耶和华要在锡安放一块试验过的石头作为根基,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相信的人必不着急。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砣;你们与死亡所立的约必然废掉,你们与地狱所造的异象必站立不住。(以赛亚书28:16–18)
同一先知书:
到那日,礼物必奉给万军之耶和华,一个被分裂掠夺的人民,从一个可怕的人民……奉到锡安山,万军之耶和华立名的地方。(以赛亚书18:7)
又:
我使我的公义临近,它已不远。我的救恩必不迟延;我要为以色列我的荣耀,在锡安施行拯救。(以赛亚书46:13)
又:
必有一位救赎主来到锡安。(以赛亚书59:20)
这些经文论述了主的降临,以及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由于“锡安和耶路撒冷”表示该国度,所以经上说他们必来到这里,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以色列的王必住在那里;“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和王”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这清楚表明,“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主在其中通过神性真理掌权作王,“耶路撒冷”表示来自这神性真理的教义方面的天堂和教会。谁看不出,列族必被带回所到,并且主必居住的锡安和耶路撒冷不是指犹太民族所在的锡安和耶路撒冷?
850c.从以下经文也可以明显看出,“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主在其中通过神性真理掌权作王。以赛亚书:
锡安必因公平而蒙救赎,她那些被带回的人必因公义而蒙救赎。(以赛亚书1:27)
同一先知书:
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凡录在耶路撒冷的生命册上的,必归祂称为圣。耶和华必在锡安山的一切居所和她的会众以上,白天创造云,黑夜创造火焰的烟和光亮。(以赛亚书4:3, 5)
又:
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掌权;在祂的长老面前,必成为荣耀。(以赛亚书24:23)
又:
那有火炉在锡安、有烤炉在耶路撒冷的耶和华。(以赛亚书31:9)
又:
耶和华被尊崇,因祂居在高处;祂以公平公义充满锡安。你要看锡安我们守制定节期的城;你的眼必见耶路撒冷为安静的居所,为不挪移的帐幕。(以赛亚书33:5, 20)
又:
锡安的处女藐视你、嗤笑你;耶路撒冷的女子向你摇头,因你亵渎、辱骂以色列的圣者。(以赛亚书37:22, 23)
诗篇:
好叫我在锡安女子的城门述说你一切可称颂的事。(诗篇9:14)
又:
北方的两边,大君王的城;神因她的街道为人所知。(诗篇48:2, 3)
又:
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环绕她,数点塔楼,把心放在城廓上,标注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祂必引导我们。(诗篇48:11–14)
又:
在撒冷有神的帐幕,在锡安有祂的居所。(诗篇76:2)
又:
主拣选犹大支派,祂所喜爱的锡安山。(诗篇78:68)
又:
耶和华爱锡安的城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神的城啊,有荣耀的事乃指着你说的;当耶和华描述万民的时候,祂要点出这一个生在那里。我所有的泉源都在你里面。(诗篇87:2, 3, 6, 7)
又:
当耶和华将锡安被掳的人带回的时候,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歌唱。(诗篇126:1, 2)
又:
耶和华必从锡安赐福给你,使你尽你一生的日子可以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使你可以看见你儿子的儿子,看见平安归于以色列。(诗篇128:5, 6)
又:
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把它当作自己的座位;这是我永远安息之所,我要住在这里,因为我中意它。(诗篇132:13, 14)
又:
耶和华必从锡安赐福给你。(诗篇134:3)
又:
从锡安来的耶和华,就是住在耶路撒冷的,是应当受祝福的。(诗篇135:21)
又:
耶和华要作王,直到永远,锡安哪,你的神要作王,直到代代。(诗篇146:10)
又:
愿锡安的儿子因他们的王快乐;愿他们跳舞赞美他的名,愿他们击鼓弹琴歌颂他。(诗篇149:2, 3)
引用关于锡安的这些经文,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在圣言中,“锡安”不是指锡安,而是指天堂和教会,就是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这些经文大多也预言了主,说祂来的时候,必爱锡安,并永远住在那里;然而,祂不爱这城,也不爱耶路撒冷,这从祂所说关于它们的话明显看出来;祂爱的是天堂和教会,祂在那里通过祂的神性真理被接受。这就是为何锡安被称为“祂的安息之所”、“祂的居所或住处”、“耶和华的山”、“神的城”、“大君王的城”、“真理的城”,经上说祂的国必在那里,直到永远,直到一个时代,直到代代;这些话绝没有一句能论及大卫的锡安,或理解成它的。
850d.由于主降世施行审判,由此将地狱和天堂里的一切都纳入秩序,并且审判是通过神性真理(这神性真理照着接受使人变得属灵)、照着它的律法,也就是圣言中的神性诫命而实现的,一切审判都发生在灵界,所以主取得人身,在世时使这人身变成神性真理,以便祂可以施行审判,如前所述。主使祂的人身成为神性真理,这就是约翰福音中这些话的意思:
圣言与神同在,圣言就是神,万物都是藉着它造的,世界也是藉着它造的。(约翰福音1:1等)
“圣言”是指神性真理。主在其人身方面也成为神性真理,这一点明确表述如下:
圣言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耀,正是父独生子的荣耀,充满了恩典和真理。(约翰福音1:14)
主常在福音书中所自称的“人子”也是指神性真理方面的主;论到祂,祂也说:“祂要施行审判。”由于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施行审判,而“锡安”表示天堂和教会,主在其中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所以在论述最后审判之前,善人与恶人的分离的启示录14章,经上说“羔羊被看见站在锡安山上”,这句话表示为了将善人和恶人分离,也为了施行审判,主在天堂和教会的同在,如前所述。
由于在圣言的其它地方,“锡安山”具有相同的含义,所以经上说,主要从锡安山为教会与邪恶争战,并摧毁它们;如以下经文。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必降临在锡安的山和冈陵上争战。(以赛亚书31:4)
这句话也论述了主的降临和对信徒的救赎或释放;因此,“在锡安的山和冈陵上争战”表示通过神性真理施行审判;之所以通过神性真理施行审判,是因为所有人都照着他们对神性真理的接受而受审判;神性真理,或圣言和由此而来的教义教导生活,每个人都照着生活受审判。
诗篇:
耶和华要从圣所帮助你,从锡安坚固你。我们要因你的救恩歌唱,要奉我们神的名竖立我们的旌旗。现在我知道耶和华拯救祂的受膏者,必从祂的圣天上,用右手拯救的能力应答他。(诗篇20:2, 5, 6)
这些话也论及主,论及祂战胜地狱,通过这种方式拯救世人。“从祂的圣天上,用右手拯救的能力应答祂的受膏者”表示争战和胜利,“祂从锡安坚固我们”、“因祂的救恩歌唱”表示由此对信徒的拯救。
又:
耶和华必说,必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呼召大地。从全美的锡安中,神必发光,我们的神要来。祂必呼唤上天下地,为要审判祂的人民。招聚我的圣徒到我这里来。(诗篇50:1–5)
这些话明显论述了从锡安,因而从主通过神性真理对所有人的审判。“祂必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呼召大地”表示善人与恶人的分离。“祂必呼唤上天下地,为要审判人民”表示对所有人的审判。“招聚我的圣徒到我这里来”表示将善人聚集起来,并拯救他们。“从全美的锡安中,神必发光”表示神性真理,主因神性真理而处于祂的荣耀。
又:
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手边,等我使你的仇敌作你的脚凳。耶和华必使你从锡安伸出力量的杖来;你要在你仇敌中间掌权。(诗篇110:1, 2)
主自己在马太福音(22:44)中的话清楚表明,这些话是指着主说。“坐在右手边”表示主的神性全能;“使他的仇敌作他的脚凳”表示对地狱的完全征服和它们的彻底降服;“从锡安伸出的力量的杖”表示全能所属的神性真理,“锡安”表示天堂,就是主通过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你要在你仇敌中间掌权”表示祂通过神性真理对地狱的统治。全能只属于主,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拥有这全能(可参看AE 726节)。真理从良善拥有一切能力,这良善和由此而来的真理来自主(也可参看AE 209, 338, 716, 776, 783节)。
以赛亚书:
锡安哪,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以赛亚书52:1)
由于“锡安”表示天堂,就是主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而神性真理拥有一切能力,所以经上说:“锡安哪,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耶路撒冷所要穿上的“华美的衣服”表示由此而来的教义。
约珥书:
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天地就震动。那时,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住在锡安我的圣山,耶路撒冷成为神圣;陌生人不再从其中经过。(约珥书3:16, 17, 21)
阿摩司书:
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阿摩司书1:2)
“吼叫”和“狮子的吼叫”当论及耶和华时,表示通过神性真理及其能力保护天堂和教会、拯救其中之人的热烈热情,这是通过摧毁从地狱冒上来的邪恶和虚假实现的(参看AE 601a节);由于“锡安”表示天堂,就是主通过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耶路撒冷”表示由此而来的教义,所以清楚可知“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表示什么。“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住在锡安我的圣山”表示主在祂通过祂的神性真理掌权作王的地方,无论在天堂天使中间,还是在教会之人中间。“陌生人不再从其中经过”表示那里必没有邪恶之虚假,“陌生人”是指邪恶之虚假。
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报仇之日,为锡安争辩的报应之年。(以赛亚书34:8)
“耶和华的报仇之日,报应之年”表示最后的审判,以及对那些通过虚假和邪恶荒废教会的一切真理之人的定罪;这就是“为锡安争辩”的意思。诗篇:
耶和华在锡安为大,祂高于所有人民,是王的力量。(诗篇99:2, 4)
此处锡安凭神性真理而被称为“王的力量”,能力本身属于神性真理。
又:
耶和华啊,你必起来怜悯锡安,因现在是可怜她的时候,因所定的日期已经到了;因你的仆人渴慕它的石头,可怜它的尘土,列族要敬畏耶和华的名,地上的众王都敬畏你的荣耀,因为耶和华建造了锡安,在祂荣耀里显现。耶和华的名要传扬在锡安,赞美祂的话要传扬在耶路撒冷,就是在万民和列国聚集侍奉耶和华的时候。(诗篇102:13–16, 21, 22)
这些话论述了主的降临,以及祂对信徒的救赎。“可怜她的时候”和“所定的日期”表示祂的降临;仆人所渴慕的“石头”表示将要被恢复的真理和已经恢复的真理;接下来的话则描述了教会的建立,以及出于神性真理对主的敬拜。
圣言通篇都以锡安的荒废来描述犹太民族对教会的毁坏;因着这种毁坏,一切神性真理都被歪曲了。如以赛亚书:
你的圣城变为旷野;锡安变为旷野,耶路撒冷成为废墟。(以赛亚书64:10)
耶利米哀歌:
锡安的宝石好比纯金,现在何竟算为陶罐,就是窑匠之手的作品呢?(耶利米哀歌4:2–22; 以赛亚书3:16–26; 耶利米书6:2; 弥迦书3:10, 12; 以及别处)
许多地方都提到了“童女或处女”和“锡安的女子或女儿”,如以下经文:列王纪下19:21; 以赛亚书1:8; 3:16, 17; 4:4; 10:32; 16:1; 37:22; 52:2; 62:11; 耶利米书4:31; 6:2, 23; 耶利米哀歌1:6; 2:1,4, 8, 10, 13, 18; 4:22; 弥迦书1:13; 4:8, 10, 13; 西番雅书3:14; 撒迦利亚书2:10; 9:9; 诗篇9:15; 马太福音21:5; 约翰福音12:15; 以及别的地方。“锡安的女子或女儿”表示对神性真理的属灵情感,也就是为了真理而对真理的爱,为了永生的功用而对它的渴慕。由此明显可知,“羔羊被看到站在锡安山上”表示什么,即表示为了施行审判而将善人与恶人分离,这是接下来论述的主题。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