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5:1-16
老师应在复习上一课后,阅读约翰福音4:43-54中关于主在加利利所行的第二个神迹,并向学生们讲述。约翰福音2:23中有一个暗示,当主下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祂可能在那里行了神迹,这一点在约翰福音4:45中得到了证实。约翰福音也讲述了祂在第一次访问耶路撒冷时洁净圣殿的故事(约翰福音2:13 -16)。约翰福音的前几章告诉我们,主经常往返于犹太和加利利之间。
教义要点
主通过我们头脑中的圣言知识在我们里面作工。
我们在童年时获得的圣言知识就是我们的“毕士大池”。
每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想要改正时,这种知识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被搅动起来。
当一个错误被改正后,我们必须继续与其他错误争战。随着我们继续前进,我们会发现我们内心深处越来越深的邪恶,但这不应该让我们灰心。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取得灵性上的进步。
家长指南
主又去耶路撒冷过节。大约在1888年,人们在对耶路撒冷一座古老的基督教堂(位于所谓的“羊门”附近)进行维修时,在地窖下面发现了一个水池。进一步的挖掘发现了一个五个拱门的门廊,门廊的墙上有褪色的壁画,描绘了我们这一章的神迹。所以很明显,在早期基督教会中,人们知道该水池就是毕士大池。
只有约翰福音讲述了这个故事。这是我们在该福音书中涉及到水的第三堂课,我们知道水是真理的象征之一。水聚集在池子里,代表真理聚集在记忆中。耶路撒冷羊门附近的毕士大池象征对主和真理的认识,这些认识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是我们在天真的童年时期所受教育的结果。我们也许可以把这五个门廊看作是我们的五种感官,我们通过它们获取知识,留下印象。
躺在水池边等待被治愈的病人是谁?从属灵的角度来说,我们不都是病人吗?我们知道我们都有缺点,而且总有一些特别的缺点是我们能立即觉察到的。如果我们真想摆脱这个缺点,主的使者(主的灵,通过我们的良知作工)就会降下,“搅动池中的水”。我们记忆中的真理被搅动起来。如果我们能迅速看到并运用它,我们的错误就能得到纠正。
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更深的邪恶。我们认识并承认它们,但我们很可能认为它们对我们来说太强大了。我们会说:“我无能为力,我生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那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当池子里的水被搅动的时候,他总是来不及跳进池子里。我们需要看到,主正站在我们身边,洞察我们的心。祂说了什么呢?
首先,祂问道:“你要痊愈吗?”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完全良善的人吗?如果是,那就“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不要只是躺在那里,认为你是多么的无助。你知道足够的真理,只要你愿意,就能战胜这种邪恶。后来,主在殿里遇见那人,就对他说:“看哪,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我们决不能认为,因为我们已经胜过了一个试探,我们就完全了。只要我们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继续审视自己内心更深的邪恶并与之争战。这是我们灵性成长的方式。这是我们整个生命的目的,也是我们每天的挑战。但主总是在那里帮助我们。
儿童班
向孩子们提及第二个神迹,然后读今天的课文,这不需要很长的介绍。即使对于小孩子,这一课也可以提出属灵的教训。他们可以理解,当他们淘气的时候,表明他们的灵魂有问题,需要被治愈。强调我们在医治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中所扮演的角色——真正想要被治愈并自己努力的必要性。
在本课中,我们看到主又来到耶路撒冷。祂曾回加利利去,在那里又行了一个神迹,医治了一个有钱贵胄的儿子。然后祂又回耶路撒冷去参加另一个节期。
在耶路撒冷的羊门附近有什么水池?
它有多少个门廊?
什么人聚集在水池周围?
池子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
在水被搅动以后,第一个下去的人会怎样?
你知道当你生病的时候,你很可能会为自己感到难过。你希望一直有人照顾你,你不停地在妈妈工作时打电话给她,让她帮你做事,而这些事往往是你根本不需要的。长期生病的人有时会非常享受他们得到的关注,以至于在他们可以起床照顾自己之后,还长时间躺在床上。
有一个人病了多长时间?
主问他什么?
为什么那人说他从来没有得到医治?
主告诉他做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
宗教领袖们对他说了什么?
他是怎么回答的?
主对其说话的这个人并没有真正努力。他期望别人为他做这事。因此,主首先问他是否真的想要痊愈,然后叫他起来,自己努力。
后来,主对他说:“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我们的过错是我们灵魂中的疾病,有时我们在努力放弃它们方面就像我们在帮助自己康复方面一样缓慢。当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必须改变做法时,我们会说“我不能”,就像故事中的这个人一样。因此,主在这个故事中也是在对我们说话,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首先下定决心,要真正希望成为良善的人,然后努力克服我们的缺点。如果我们这样做了,祂总是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
少年班
这个神迹的属灵教训对少年人来说很容易理解。关于第14节,一定要和孩子们回顾主行神迹的原因。这些原因已在约翰福音第二章“迦拿的神迹”一课的少年班指南中给出。
主从犹太到加利利,必须经过哪一个区域?
主在哪里停下来休息?
谁到井里来打水?
犹太人为什么鄙视撒玛利亚人?
主告诉撒玛利亚妇人,祂能给她什么样的水?
什么是“活”水?
关于她自己,祂对她说了什么?
祂自称是谁?
祂对门徒说的是什么“食物”?
撒玛利亚人认为祂是谁?
主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又行了一件神迹。然后祂回耶路撒冷参加另一个节期,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多年来,在耶路撒冷的几个池子当中,学者们一直不确定我们的故事是发生在哪个池子里,但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疑问了。《哈伯圣经词典》称,它现在被认为是“1888年在耶路撒冷贝塞塔区圣安妮教堂附近做修复时发现的池子,距离羊门和安东尼亚塔不远。它位于一座四世纪的圣玛丽教堂的废墟下,地下有一个湿滑的台阶,还有一个五个拱门的门廊,门廊上有基督治病之神迹的壁画(约翰福音5:2)”。
我们记得,水是真理的象征。水聚在一起,如海洋、湖泊或池子,描绘真理聚集在我们的记忆里。耶路撒冷的水池描绘关于主的真理和祂教导我们的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记忆中都有一些这样的真理。我们都有自己的毕士大池。羊描绘天真和温柔。主的真理储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尤其是当我们处于天真温柔的状态时,因为那时我们喜欢听它。
什么人聚集在毕士大池周围?
他们在等候什么?
你还记得“天使”一词的意思吗?
在水被搅动以后,第一个下去的病人会怎样?
你是否曾经在正要做错事的时候,内心有一个小小的声音说“不要做,你知道那是错的”?那声音是主的天使在你的记忆中搅动真理。如果你聆听那个声音,并立即服从它,你就会像那些迅速踏入水池并得到治愈的人一样。我们所有的过错都是属灵的疾病和软弱。
水池边有一个人病了多久?
主问他什么?
他的回答是什么?
有时我们认为我们的缺点对我们来说太强大了。这样我们就不会真正尝试去克服它们,也没有人可以为我们做这件事。
主告诉他做什么?
当他尝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我们首先必须真的想要成为一个良善的人,然后如果我们真诚而积极地改正我们的缺点,记得主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主就会给我们力量去克服它们。
这个神迹是在一周的哪一天发生的?
犹太人为什么生气?
你能复述关于安息日的诫命吗?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不能做的工作是我们在一周的其他时间里必须做的那些工作,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工作。我们要守安息日为“圣”。这意味着我们要用它来敬拜主,学习认识祂和祂的旨意,并为他人做一些我们在其他时间里没有做的善事。查看路加福音4:16。这告诉我们,主总是在安息日上会堂去。祂还在安息日行了许多神迹。祂说:“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马太福音12:12)
当主在殿里再遇见他的时候,祂对他说了什么?
祂医治那人,不只是为了让他的身体好起来,更是为了帮助他做正确的事。如果一个人是坏人,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有一个生病的身体能造成更大的伤害。我们不能一次克服所有的缺点,而是一次克服一个缺点。 一旦我们摆脱了一个缺点,我们就应该警惕另一个,与之争战。
青少年班
学习故事中的对应将引出一个重要的话题,即我们如何克服我们的缺点,包括表面的和深层的。应该让年轻人记住“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这一命令,作为一个持续的挑战。
主在撒玛利亚住了两天,就回加利利去了。约翰福音记录了祂在那里所行的又一个神迹(约翰福音4:43-54),并说:“加利利人既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这表明祂在开始传道后第一次访问耶路撒冷时,可能在那里也行了神迹。这里提到的加利利人很可能是犹太人,因为他们也去耶路撒冷过节。大多数加利利人是外邦人。加利利被称为“外邦人的加利利”。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约翰讲述了祂在第一次访问耶路撒冷时洁净圣殿的故事(约翰福音2:13-16)。其他三部福音书将洁净圣殿的故事放在主在生命的最后一周开始时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洁净圣殿的事件可能不止一次,我们不必受到福音书记录中这种顺序上的差异的困扰,因为我们知道,事件的历史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圣言中记录的顺序。也就是说,在内在含义上,任何章节中的事件记录顺序都是有原因的。
在本章中,主又下耶路撒冷去参加一个大节。大节有三个,即逾越节、初熟节、收割节,收割节也叫住棚节。1888年,人们在耶路撒冷一座四世纪的基督教堂的地窖下发现了一个水池,几乎可以肯定就是耶路撒冷的毕士大池。该池子有一个五拱门的门廊,门廊上装饰着褪色的壁画,描绘了我们今天课文中的神迹。它靠近被称为羊门的地方。
在圣言中,身体上的所有疾病和痛苦都是描绘灵魂上的疾病。我们今天的课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反映了主的时代教会的状况,也就是耶路撒冷所代表的,在其毕士大池的周围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等候水动”。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的毕士大池,描绘从我们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起储存在我们记忆中的关于神和生活方式的知识。该水池有五个门廊。在整个圣言中,“五”是一个表示“少数”的数字。但在我们的思想中,它也经常与表示“余留”的数字“十”联系在一起。史威登堡用“余留”一词来表示我们在幼年时期获得的良善的状态和真理的知识,主将这些储存在我们内心深处,以供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使用。通向该水池的五个门廊一方面象征我们的五种感官,所有知识首先通过它们进入头脑,另一方面也描绘一个事实,即一些人仍然有一些余留,通过它们,他们可以被触动。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这个带五个门廊的水池。
我们所有的缺点和软弱被描绘为躺在水池边的病人。我们读到:“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不时有主的“天使”唤醒我们对真理的记忆。我们称这位“天使”为良知。最警觉、最渴望到水里去的病人得到了医治。同样地,我们最自觉、最渴望克服的缺点也得到了纠正。
但我们都有更严重、更有害、更难以克服的缺点。我们可能认识到它们,但它们似乎是我们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觉得试图克服它们也是无用的。这就是我们故事中的那个病人。主对我们说,正如对那人说一样:“你要痊愈吗?”我们真的想要摆脱我们的邪恶吗?当我们为自己找借口时,主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换句话说,就是“向主提升你的思想,记念你所学的宗教原则,要做正确的事,不要做错误的事”。在主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做到。
“那天是安息日。”安息日代表战胜试探后平安和休息的状态。主常在安息日治病。宗教领袖们把它变成了一个严格遵守表面规矩的日子,而忘记了它的来源和目的。主废去他们的传统,恢复安息日为圣日,使之成为敬拜主和服务邻舍的日子。
我们在守主日方面有很多问题。在马太福音12:12,主告诉我们:“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祂自己总是在安息日去会堂,然后去做善事。我们应该效法祂的榜样。对于在主日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与父母意见不同的年轻人可能会记得,当他们不听从父母时,他们就没有“行善”。主日应该是一个敬拜主、学习认识主、帮助他人和推动我们灵性进步的日子。
基本的对应
水池:真理聚集在记忆中
五:少许良善状态的“余留”
褥子:我们所接受的教义
青年班
摆在这些年轻人面前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被主医治。他们很容易找到借口。我们应该让他们时刻牢记于心的是他们对自己灵性发展的责任。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主在祂传道的几年里,经常往返于犹太和加利利之间。这一点在约翰福音中比在其他三部福音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祂三年传道中的大部分故事被压缩在福音书的前半部分,以便留出空间讲述祂在生命最后一周中的教导。所以在我们今天的章节中,我们看到祂又去耶路撒冷过节。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我们的课再次与水有关,这次是与耶路撒冷城的水有关。这是有趣的发展,因为迦拿神迹的课是关于真理应用于外在的行为,雅各井的教导是关于头脑中的真理,现在的课是强调真理应用于意愿。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毕士大水池,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许多“病人”,等候水动,这是一幅绝妙的图画,描绘了主降临时教会的状态。靠近羊门的池子代表从早期天真和信赖的状态中存留下来的真理知识。“五”代表“一点,但足够”。文士和法利赛人让人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圣言的纯正真理。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对安息日的态度上得到说明。教会充满了疾病——“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然而,人们聚集在水池周围,等候主的灵偶然的触摸,给某人带来医治。
今天,教会的人也像这些人一样。我们认识到我们有缺点,我们知道我们必须一个一个地改正它们。当我们看见并承认一个缺点的时候,从属灵的角度来说,我们来到耶路撒冷羊门旁的毕士大池(我们在天真无邪的童年时期所学到的圣言真理),主为我们搅动池子,向我们显明为改正该错误所要运用的真理。
但我们的故事主要涉及一个人,他已经病了三十八年,不相信自己能及时下到池子里。我们内心有根深蒂固的邪恶,它们似乎是我们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可能会说:“我生来如此,不能指望我改变我的本性。”在世界或个人灵魂的任何黑暗状态中,最可怕的疾病是灰心,它瘫痪所有改善的努力。这在故事中被描绘为那人觉得他不能及时下到池子里,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但随着主来到池子边,对于他来说,新的一天来临了。史威登堡告诉我们,“三十”描绘“某种程度的争战”,以及“一个完整的余留状态”。这个人并非没有改正的希望,而且他实际上拥有足够的知识来纠正他的状况,只要他愿意。主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要痊愈吗?”“八”描绘“每一个开始”,因为第八天是新一周的开始。
所以现在主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起来”通常描绘提升思想,高于自然的层次。我们休息的褥子描绘我们所接受的作为我们生活基础的教义。行走则是前进。如果我们仰望主的力量,记念我们所领受的基督的原则,并努力照着这些原则前进,就没有什么罪或软弱是主不能赐我们力量去克服的。回想约书亚在艾城败了以后,“他撕裂衣服,在约柜前俯伏在地,说,哀哉,耶和华啊!”耶和华对他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不时提醒自己,灰心是来自地狱,向它屈服是一种罪。我们的许多困难都是因为我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
我们也要把主后来在殿里对那人所说的话记在心里:“看哪,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当我们已经“痊愈”了,我们需要审视我们以前的状态,看看是什么恶导致了它,以便我们将来可以避免它。安息日是得胜后休息和平安的状态,但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并不是一直处于安息日的状态。新的工作周总是要开始的,有新的问题要解决,有新的弱点要认识和克服。安息日是为过去的帮助以感激之情仰望主的时候,也是自我审视和作出新决定的时候。
成年班
通过介绍,成年人可能会对少年班指南中给出的毕士大池的推测位置感兴趣。本课有几个明显的讨论话题,特别是认识到灰心是一种恶,需要克服。第14节对成年人来说也很重要。在此请阅读《天命》第231节关于第七种亵渎的内容。
这一课又涉及水,但这一次是关于聚集在池中的水,代表真理聚集在记忆中,亦即我们对圣言的认识。毕士大池位于耶路撒冷,靠近羊门。从属灵的角度来说,它位于我们头脑中的圣城,与我们对天真的情感有关。我们对圣言的认识不就是这样吗?在孩童时期,当我们的头脑处于天真和开放的状态时,圣言的知识被储存起来。五个“廊子”表示了同样的道理,“五”既表示一点,也表示余留。神命定每个人的头脑都有这样一个“池子”,这样一个来自圣言的真理体系,即使这种知识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接触圣言本身而获得的。
在这些廊子里——在通往池子的每一个入口,躺着许多病人。这清楚地描绘了我们每个人的灵性状态,即许多病态的情感和思想,盲目的,跛足的,无助的,聚集在真理的小水池周围,这小水池是主在我们内心深处积蓄的,为要医治我们。因为我们被告知:“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大多数时候,神真理的池子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头脑里,但有时,当我们的状态和环境于我们有益时,主的天使,为使我们重生而在我们里面运行的主的灵,便会降临,搅动池子,唤醒我们对真理的意识。史威登堡告诉我们,搅动那水“代表通过承认和信而醒悟,因而也代表通过真理而净化”(属天的奥秘10083)。
这样,我们身上的某个毛病就可能得到医治。最警觉、最敏于观察水流动的病人是幸运的,也就是说,将被我们对真理的快速理解所触及和治愈的,是我们最敏锐意识到的、最急于纠正的错误。我们不可能同时与所有的缺点争战。著作告诉我们,真正的悔改必须比一般的承认我们是罪人更进一步,它必须挑出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罪,并与之争战(真实的基督教525)。我们的重生是一步一步前进的:“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以赛亚书28:10)
但池边有一个人,他已经病了三十八年,没有人帮助,从来没有能够及时下到水里。他描绘我们身上一些更深层的邪恶,我们感到无力与之争战。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些深层的邪恶,我们只是半心半意地对抗它,觉得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永远无法摆脱它。“我无能为力,我生来就是这样。”我们说。“三十”代表我们有足够良善和真理的余留来克服这种恶,只要我们愿意。“八”代表我们是时候开始一个新的状态了。就在这时,主亲自来到我们面前说:“你要痊愈吗?”我们真的希望摆脱更深的邪恶吗?我们希望彻底完成重生的工作吗?还是我们满足于克服更明显、更表面的过错,而让真正严重的缺点继续存在,以无助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主用一个挑战来回应这个人的借口:“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这不是让我们想起约书亚在艾城被打败后,耶和华对他所说的话吗?祂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从著作中我们知道,“起来”表示提升,如从恶到善或从无知到聪明(属天的奥秘2401、4481)。我们必须抬起我们的心灵和头脑,超越世俗的恐惧和疑惑,相信主的应许和能力。然后我们必须举起我们所知道的真理——我们所躺卧的褥子,带着它积极努力地克服我们的邪恶,就像大卫相信主与他同在,用溪水中一块光滑的石子击杀了歌利亚一样。曾经,当门徒问为什么不能赶出某个鬼时,主对他们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这段话中的“山”描绘我们对自己现状、品性和观念的自满。我们甚至常常对自己更深的缺点暗自感到满意,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使我们与其他人有所不同。这种自我满足感是我们灵性进步道路上的一座大山。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我们真诚地想要“痊愈”,然后满怀信心地仰望主的帮助,带着我们所有的真理积极地前进。
在这个神迹中记录了宗教领袖因主在安息日的行为而指责祂的众多事例中的一个。他们在安息日的诫命上添加了许多传统,他们认为这些传统具有约束力。主不顾这些传统,在安息日四处传道治病。在一次与文士和法利赛人争论这个问题时,主告诉他们:“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马可福音2:27-28)安息日的确是为人设立的。不守安息日的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自我和世界,这就是对破坏安息日的人所宣告的死亡,是灵性生命的死亡。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必然要花在照顾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上。我们需要每七天有一天把世俗的事务放在一边,来思念主和祂的国。这就是安息日的目的。主在安息日行了那么多神迹,说明安息日是专门为医治我们的灵魂而设的日子。
我们在主日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的实际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到处都因习俗和传统而变得复杂。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国家、每个社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看法。当我们坚持这些传统的观念,阻碍主在我们或他人灵魂中的工作时,我们就是像福音时代的人那样行事。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以主论到安息日的声明为借口,在主日做任何我们碰巧想要做的事情。主的榜样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懒惰、自私放纵或忽视敬拜的理由。“在安息日,他照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路加福音4:16)安息日应该是一个从世俗思想和活动中休息的日子,也是一个积极亲近主的日子。我们应该欢迎它,把它作为一个思考和学习认识祂的机会,省察我们的灵魂,培养我们对邻舍的情感,并加强我们的良好决心,为接下来的一周做准备。从属灵的角度来说,这一日是所有日子中“拿起我们的褥子走”的日子。
著作节选
《属天的奥秘》10360:当主在世上,将祂的人性与神性结合起来时,祂废除了代表性敬拜的安息日,即以色列人的那种安息日,使之成为一个教导信和爱的教义的日子。这包含在约翰所写的内容中......“医治病人”表示使人从邪恶和错误中得到净化,“褥子”表示教义,“走”表示生命。
本课问答
J. 撒玛利亚在哪里? 圣地的中间区域。
J. 撒玛利亚人是谁? 外邦人。
P. 在从耶路撒冷去加利利的路上,主在哪里停下来休息? 雅各井。
J. 当主要撒玛利亚妇人给祂水喝时,她为什么会感到惊讶? 犹太人不跟撒玛利亚人说话。
J. 关于水,祂告诉她什么? “你若知道......”
J. 关于祂自己,祂告诉她什么? 我是基督。
J. 关于祂的“食物”,祂对门徒说了什么?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P. 撒玛利亚人是如何接待祂的? 许多人信了。
J. 毕士大池在哪里? 耶路撒冷。
P. 它有几个门廊? 五个。
P. 谁在门廊里等候? 病人。
P. 他们在等候什么? 等候水动。
P. 每当水被搅动时,会发生什么? 谁先下去,就能得到医治。
J. 池边有一个人病了多久? 38年。
J. 主首先问他什么? 你要痊愈吗?
P. 他的回答是什么? 没有人帮助我。
P. 主要他做什么? “起来,拿起你的褥子走吧!”
P. 当他尝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他得到了医治。
J. 宗教领袖告诉他什么? 祂违反了安息日。
J. 当主再次遇见他时,祂对他说了什么? 不要再犯罪了。
J. 当宗教领袖得知是谁治好了这个人,他们想做什么? 想杀死耶稣。
I. 我们里面的毕士大池是什么? 储存在记忆中的关于神的道路的知识。
S. “起来,拿起你的褥子走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提升你的思想,拿起你的生活所依据的教义,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