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4:1-42
这个故事与我们之前的几节课有关,特别是与雅各和约瑟的死以及亚述征服以色列的课有关。老师应该阅读创世记33:18-20、48:21-22、50:24-26、出埃及记13:19、约书亚记24:32,以及列王纪下17:24-41,以作参考。在所有班级中,都应该参考这些经文,将本章与旧约故事连接起来,但不宜太长,以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讲解本课的教训。
教义要点
我们越了解主的生平和教训,就越确信祂是与我们同在的神。
圣言是我们的活水井。
仁需要信或真理来维持。
同样地,信也需要仁来维持。当彼此分离时,两者都会灭亡。
家长指南
在迦拿行了第一个神迹之后,主和祂的门徒下耶路撒冷去守逾越节。我们今天的故事是关于他们在返回加利利途中发生的一件事。
在南边的犹太和北边的加利利之间,有一个撒玛利亚省。它因撒玛利亚城而得名,在被亚述征服之前,撒玛利亚曾是以色列王国的首都。被亚述王派来代替以色列人的外邦人将撒玛利亚作为他们的京城,他们后来就被称为撒玛利亚人。在本课中,我们发现在七百年后,他们的后代仍然被轻视和回避,尽管他们从一开始就把犹太人的神当作敬拜的对象,并从他们的神圣经卷中学了很多东西。
撒玛利亚人是外邦人,但今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们心地善良,思想开放,因为他们比大多数犹太人更乐意相信主。主明确地告诉撒玛利亚妇人,祂就是所应许的弥赛亚;当她和百姓听了祂的教训,就接受祂为基督和世人的救主。
正是这种接受,使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从神圣言——雅各井——中汲取的真理之水变成涌向永生的活水。只有当我们看到并承认耶稣基督确实是“神与我们同在”,是“道成肉身”,我们才开始在圣言中找到真正的真理并喜爱它。有时,那些自认为正在圣经中寻找真理的人会说,耶稣必然也受到祂所处时代的思想和条件的限制,如果祂生活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时代,祂就会说不同的话。他们认为耶稣只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人,并认为自己的观点比祂的更正当合理。他们的意念就像撒玛利亚妇人的水罐,只能从深井里打一点水。但是,当我们相信耶稣就是神自己,在一个像我们一样有限的人性中暂时生活,我们就知道祂总是在述说永恒的真理,只有当我们接受祂的教导,并努力按照祂的教导塑造我们的生活时,祂的灵才能带着天堂的生命进入我们的灵魂。正如在我们今天的故事发生之前祂在耶路撒冷告诉尼哥底母的,“你们必须重生”,“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儿童班
这块地的历史可用来让孩子们想起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和摩西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们撒玛利亚人是谁,为什么他们被轻视。这样,当你读故事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妇人在第9节所说的话。如果他们对主的话有任何好奇,只要告诉他们活水是关于主和天堂的真理,我们的灵魂需要它,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水一样。强调撒玛利亚人乐意相信主的事实。
主在迦拿的婚筵上变水为酒之后,就下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在回加利利的路上,祂经过撒玛利亚,就停在雅各井边休息。
你们还记得雅各是谁吗?他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孙子。在本故事发生的很早很早以前,他在这片土地的中心附近买了一块地,在那里挖了一口井。当他死后,他把这块地留给了他的儿子约瑟。也许你们还记得,当约瑟死在埃及的时候,他吩咐百姓不要把他葬在埃及,而是要把他的遗体保存起来,等他们返回故土的时候带回去。他们就把约瑟的尸首用香料薰了,放在棺材里。摩西领他们出埃及的时候,他们就把约瑟的尸首带回去。他们带着它经过漫长的旷野之旅,在占领圣地之后,终于把它埋在了约瑟从他父亲所得的这块地里。这样,雅各井是一个非常适合主歇息的地方。
但当时住在附近的并不是犹太人。他们被称为撒玛利亚人。他们是外邦人的后裔。当以色列人的国被亚述倾覆的时候,亚述王派他们来代替以色列人。所以现在,即使过了几百年,犹太人仍然轻视撒玛利亚人,尽管撒玛利亚人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犹太人的宗教。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点来理解今天的故事。
主向撒玛利亚妇人要什么?
主告诉妇人她应该向祂求什么?
她不明白祂在说什么。
“活”水指来自主的真理,我们的灵魂应该渴求它。
撒玛利亚人已经学了犹太人的宗教,并接受了其中的一部分。
妇人问了什么问题,表明了这一点?
主告诉她什么?
妇人信了祂,就去领别的撒玛利亚人来听祂讲道。
祂同他们住了两天,教导他们,他们就信了祂的话。
少年班
复习之后,让同学们查找圣经引文。他们会对列王纪下17章的故事感兴趣。帮助他们将旧约与新约联系起来,越紧密越好。少年人也应该稍微了解这两种水的对应。
在主的时代,圣地被分成哪几个部分?
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在哪一个部分?
拿撒勒和迦拿在哪一个部分?
主在传道期间住在加利利的哪个城市?
第二章最后告诉我们,主在参加迦拿婚筵后不久就下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第三章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然后主回加利利去。
犹太和加利利之间是哪一片土地?
主在哪里停下来休息?
谁来到井边打水?
主向她要什么?
妇人为什么感到惊讶?
为了理解这一章,我们需要查阅旧约中的一些段落。首先阅读创世记33:18-20;48:21-22;50:24-26;出埃及记13:19和约书亚记24:32。你可以看到这块特殊的土地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然而,它现在是撒玛利亚地区的一部分。它曾是以色列王国的一部分,当以色列被亚述征服时,它的百姓都被掳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外邦人被带到这里来定居,以代替他们。撒玛利亚人就是这些外邦人的后裔。现在你可以明白为什么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了。他们鄙视他们,因为他们不是犹太人。
然而,在我们的故事中,你会发现该撒玛利亚妇人知道弥赛亚要来,并且愿意相信主,尽管撒玛利亚人不去耶路撒冷礼拜。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撒玛利亚人是如何接受犹太人的部分信仰的(但不是全部)。请阅读列王纪下17:24-33中的这个故事。
主说妇人应该向祂求什么?
关于“活”水,祂说了什么?
关于她自己,祂对妇人说了什么?
她问了祂什么问题?
关于神,祂告诉她什么?
关于弥赛亚,祂告诉她什么?
关于祂的食物,祂对门徒说了什么?
撒玛利亚人比犹太人更乐意相信主。他们就像尼尼微的外邦人一样,相信约拿并悔改了。这是因为他们不以自己和自己的智慧为傲。你们知道,当一个人“自以为是”的时候,就很难教他什么。
现在让我们来稍微思考一下主所说的“活”水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水是真理的象征。我们有时会说一个人“渴求知识”。我们的头脑需要知识,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水一样。我们需要关于主和天堂的知识,以及关于什么是对和错的知识。这就是雅各井的水——我们从神的圣言中得到的知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这种知识。但人们可能很了解圣言的字句,却不是良善的人。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是这样。他们以自己的知识为傲,却没有用它来纠正自己的罪恶。他们没有把它放在心里。那些接受主的人却希望从祂那里获得真理,以便能够按照真理生活。为了自己的灵魂,他们来到主面前寻求真理。这就是活水,因为我们不断地从主那里得到它,并通过遵守它而使它成为我们自己的。
青少年班
本课涉及到旧约的一些背景,需要稍作回顾,其中的对应会很有趣和有帮助,本课的含义也很重要。强调承认主是神,并看到一切真正的真理和良善都来自祂的必要性。
主和门徒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现在正返回加利利。我们今天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是第4节中的一句话:“必须经过撒玛利亚。”我们已经得知,在福音书的时代,圣地分成了犹太、撒玛利亚和加利利三个部分,分别代表我们生命的三个层次,即意愿、思想和行为。主多次往返于犹太和加利利之间。无论是哪个方向,祂都必须经过撒玛利亚。从属灵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当我们有某种愿望时,为了在行动上实现它,我们必须进行思考。在我们外在生活和行为的环境对我们的意愿和动机产生任何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思考它们。我们的头脑是连接我们的动机和我们的行为的纽带。
撒玛利亚人住在这片土地上。你们记得,他们是外邦人的后裔。当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征服以后,他们被带到这片土地上定居。以色列人被掳去,再也没有回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他们不属于他们的民族。然而,撒玛利亚人在某种程度上信奉他们的宗教,尽管他们不去耶路撒冷礼拜。列王纪下17章告诉我们,当外邦人第一次迁入这片土地时,他们被狮子所害,便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敬拜这片土地的神。于是亚述王从掳去的祭司中打发一个回来教导他们,他们就在敬拜本国诸神的基础上再敬拜耶和华。“如此这些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侍奉他们的偶像。他们的子子孙孙也都照样行,效法他们的祖宗,直到今日。”(列王纪下17:41)这就解释了本章中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一些话。
这种状况对于我们也有内在的含义。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上长大。在我们头脑中有一些关于圣言真理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与各种世俗的观念混在一起,其中许多观念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们支持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私,那是我们的故土。然而,我们确实有一个中心,我们承认它是真正真理的源泉,当我们感到有需要的时候,我们经常去那里,就像撒玛利亚妇人去雅各井一样。通过旧约的课程,你们可能记得,雅各代表我们生命中与主有关的自然层面,井则代表圣言。在创世记33:19,我们得知雅各从哈抹那里买了“那块地”;哈抹是希未人,希未人是古教会的良善余民之一。雅各在临终前把这块地交给他的儿子约瑟,作为额外的产业(创世记48:22)。以色列人重新占领圣地以后,按照约瑟最后的要求(创世记50:25-26),他们把从埃及带回的约瑟的骸骨埋在这里(约书亚记24:32)。
叙加与示剑和示罗的旧址在同一个地方。示剑是亚伯拉罕从迦勒底的吾珥进入迦南地时第一次筑坛的地方,示罗是约书亚占领圣地后设立会幕的地方,其北边是以巴路山,南边是基利心山。从所有这些引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圣地这一小块地方的重要性,现在它成了主明说祂就是所应许的弥赛亚的地方(第26节)。试着记住这一章和这一节,因为你会听到那些不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为神的人说,祂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是弥赛亚。
于是,撒玛利亚地区就成了我们头脑的象征。理想情况下,在我们头脑的中心,我们拥有圣言,当我们需要真理时,我们就去那里寻找。如果我们处于撒玛利亚妇人所代表的状态(想知道真理,但由于错误的观念,我们的头脑非常混乱),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去那里,每次只汲取一点“水”(即真理),然后又会口渴。然后突然有一天,我们来到井边,发现主坐在那里。我们必须对耶稣基督有自己的认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我们所受的教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活水——圣言的真理成为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因为我们看到它们来自神的智慧本身,就是主耶稣基督。
妇人质疑主,就像我们会质疑一样。领悟需要时间。你们记得,一般来说,女人代表情感,男人代表思想。在第18节中,关于妇人自己,主所说的话描绘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希望成为一个良善的人,尝试了一个又一个信仰体系,希望它是正确的,却从未真正的满足。今天有许多人处于这种状态。主能把她的真实状况告诉她,这让妇人立刻相信了祂是一位先知;随着她继续与主交谈,她越来越相信这一点,并最终促使其他人也信了祂。我们若继续学习认识主,也会如此。
关于门徒的小插曲平衡了整个故事。他们已经信了主。他们对祂有信心。但他们仍然不太懂什么是仁爱。一般来说,相对于水,食物代表良善。门徒买来了食物。这描绘一个事实,即他们认为良善或仁爱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东西,因此认为是他们自己的。但主不接受这种食物。祂向他们表明,真正的良善是不能用钱购买的。它只来自于主。“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这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即我们自己没有良善,真正的仁爱是尽我们所能去做主让我们在世上做的任何工作,仰望祂的力量,并将所有的良善都归功于主。
基本的对应
“这”水:自然的真理
“活”水:当我们认识到主在其中的真理
青年班
对于这个班级,可以我们头脑中的撒玛利亚状态为中心。年轻人在学校和通过朋友了解到许多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去鉴定的东西。如果他们知道这一点,他们就会发现,坚持自己的信仰并没有那么困难,直到理解力成熟起来。
我们今天的章节将迦拿神迹的教训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迦拿神迹和主来到雅各井的故事之间,主曾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并在那里给尼哥底母教导了重生的必要性。在主的时代,圣地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犹太代表意愿或动机的层面,撒玛利亚代表思想的层面,加利利代表外在生活或行为的层面。在加利利迦拿的神迹中,主教导我们,只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真理时,我们才能过正确的生活。在犹太(第三章),祂教导尼哥底母,我们的动机必须是属天的,而不是自私的。现在祂正回加利利去,“必须经过撒玛利亚”,祂在那里的教导与我们的思想有关。
我们的头脑——至少在我们生命的早期——是一块“无人之地”。我们的头脑中有父母和老师按圣言教给我们的关于对与错的知识,好比“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我们的头脑中也有“雅各井”,即圣言的字句。但这块地在撒玛利亚人手中,他们是外邦人,尽管他们知道并接受了犹太教的许多律例。撒玛利亚人是外邦人的后裔,亚述王打发他们来代替以色列十个支派——他们被掳去。再也没有回来。在列王纪下第17章,你能找到一个故事,解释了撒玛利亚人所处的宗教混乱的状况。犹太人鄙视他们,不愿与他们交往。但在整个福音书中,他们被描述为心地善良的人,比犹太人更愿意接受主的教导。史威登堡告诉我们,每一个新的宗教时代(religious dispensation)虽然是在前一个时代的良善余民中开始的,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在外邦人当中。第一个基督教会是这样,新教会也将是这样。现在,新教会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要比在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快得多。
生活在基督教国家的许多人也有一种外邦人的状态。我们周围的许多人心地善良,但在宗教信仰上十分混乱。主对撒玛利亚妇人说:“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我们记得,一般来说,女人代表情感,男人代表思想。撒玛利亚妇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丈夫。所以今天,良善的人可能从一个教派转到另一个教派,却从来没有找到一个他们真正相信的教义。正是这样的人,我们新教会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的田地。因为就像门徒一样,我们已经接受了主,并且拥有了这些基督徒外邦人(Christian Gentiles)所寻求的知识。
在本章中,主对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话和祂对门徒所说的话之间的对比是非常突出的。撒玛利亚妇人来到雅各井边打水。良善的意愿或仁爱必须寻求真理。早已接受主为真理的门徒已经“进城买食物去了”。在这里,门徒代表那些寻求良善,但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从主获得良善的人。信心必须与仁爱结合起来,但那些有信的人往往把自己视为良善的源泉,并向周围的世界寻求行善的方向。主不接受门徒给祂带来的食物。祂告诉他们:“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真正的仁爱不在于显而易见的外在的捐助,而是在祂交给我们的任何工作中谦卑地顺服祂。
本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段落之一是第13和14节。“凡喝这水的,还会再渴。”我们从圣经的字句中寻找真理,但我们每次只能得到一点,而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水很深,而我们自己的“水罐”容量十分有限。但当我们接受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独一的神,是所有真理和良善的源泉,圣言中的真理就因祂的同在而活了。这样,圣言就在我们的头脑中成了直涌到永生的泉源。
本章中还有一件事我们需要仔细注意。你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想要认为耶稣基督只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人;这些人有时会告诉你,耶稣本人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是弥赛亚。那么请记住,在约翰福音第四章26节,祂毫不犹豫或拐弯抹角地告诉撒玛利亚妇人,祂就是弥赛亚。
成年班
对于成年人,本章有两个特别重要的讨论主题。其一,如果我们要在圣言中找到活水,就必须承认耶稣基督的独一神性;其二,撒玛利亚人善于接受的能力与教会的封闭思想的对比。这两点都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自己教会的看法,以及我们在与其他教会的关系中所承担的责任。
当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征服时,百姓被掳去,再也没有回来。亚述王从东方打发人来代替他们。我们在列王纪下第17章读到这个故事,其中还讲到,这些外邦人被狮子所害,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拜这片新土地上的神,便有以色列的一位祭司被打发回来教导他们,之后他们就敬拜耶和华,同时也继续敬拜他们自己的神。现在我们在约翰福音第四章中读到,七百年后,他们的后代仍然被视为异类,被执拗地回避。但撒玛利亚是圣地三大区域中的中心区域,是连接犹太和加利利的纽带。犹太描绘我们生命的最深层次,即意愿或动机,加利利则描绘最外在的层次,也就是行为。在这两者之间是撒玛利亚,即思想的层次。当主从犹太往加利利去的时候,“必须经过撒玛利亚。”在我们能够在外在行为中实现我们的愿望之前,我们必须经过思考。我们知道,当我们不经思考就试图实现我们的愿望时,我们常常误入歧途。当我们把圣地看成是我们里面的教会时,犹太便是描绘属天的教会,即我们在心中对主的敬拜,撒玛利亚则描绘属灵的教会,即我们在头脑中对主的敬拜,加利利则是描绘外在的教会,即我们在外在生活中对主的敬拜。属灵的教会是喜爱真理的教会,与之相关的善是爱邻舍之善(属天的奥秘2702,详解启示录375)。当以色列人被掳走时,属灵的真理就失去了,取代以色列人的人仍然是外邦人,对真理一无所知,尽管他们对圣经的字句有一些了解。
在主的时代,撒玛利亚人象征“善待邻舍的外邦人”(详解启示录375)。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就体现了这种含义。同样,我们今天课程中的妇人也是如此;她已经结了五次婚,现在和一个不是她丈夫的人住在一起。这描绘一个愿意行善,已经尝试过一种又一种宗教信仰,但他对真理的理解仍然不能满足其愿望的人。她的水罐描绘她有限的教义。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撒玛利亚人高高兴兴地聆听主,接受祂为弥赛亚,所以他们描绘“将从祂接受神圣真理”的所有外邦人(详解启示录483)。由于他们谦卑,渴望接受教导,他们比犹太人更容易接受主。我们也知道,基督教会是在外邦人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它是在犹太人中开始的。主告诉撒玛利亚妇人,犹太人拥有得救所需的知识,但主也告诉她,耶路撒冷的敬拜和撒玛利亚山上的敬拜,很快就会被一种不同的、更属灵的敬拜所取代。史威登堡告诉我们,虽然每一个新的时代都是从前一个时代的良善余民中开始的,但它的主要发展是在心地善良的外邦人当中,他说新教会也将是如此。
叙加周围的区域是圣地。它是雅各从示剑的父亲希未人哈抹那里买的一块地,作为额外的一份给了约瑟(创世记48:22)。约瑟的骸骨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被带上来,葬在那里。雅各井,即“雅各的泉源”,在申命记33:28中也有提及。雅各井是圣言的写照(属天的奥秘2702)。撒玛利亚人拥有并使用这口井,描绘那些拥有并使用圣经的人。但这口井很深。他们从井里少量地、费力地汲水,象征许多人从圣言中汲取真理的方式。而且正如主所说的:“凡喝这水的,还会再渴。”仅仅是外在的知识,即使是圣经的知识,也不能使人满足。主必须“坐在井旁”,给我们“活”水。真理必须通过我们意识到祂在圣言中的爱的同在而成为活的。如果我们只看到圣言的外在含义,它的严厉命令,它对邪恶的定罪,关于战争和毁灭的故事,我们就只能费力地从它汲取少量清新的真理。但是,当我们看到主在其中,向我们显明邪恶的可怕和破坏性,好叫我们躲避它,并在我们所有的状态下顺应祂的真理(不管我们多么有意远离了祂),以便我们可以回到平安的路上,那么真理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个泉源,直涌到永生”,在每一件事上因为认识主爱的旨意和引导而得到满足。
在启示录22:17中,主对撒玛利亚妇人的邀请被赐予所有人:“凡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基督教会从主与人的活生生的同在中产生,它要成为一个内在的教会,不把外在的敬拜当作宗教本身,而是把它当作心灵和头脑中真正敬拜的象征性表达。神是灵,住在那些向祂寻求指引和能力的人的善行当中。祂今日与我们同在,正如与撒玛利亚妇人同在一样。我们若求祂,祂就赐给我们活水。
有趣的是,当主对撒玛利亚妇人(她描绘渴慕真理的良善)谈论水的时候,祂也对门徒(他们描绘在真理上受了教导的人)谈论活的食物。他们去城里购买然后回来交给主的食物象征自然的良善,正如妇人从雅各井里为自己打的水象征自然的真理一样。主将该食物与祂的食物对比,正如祂将自然的水与活水对比一样。妇人有仁爱,需要信心。门徒有信心,需要仁爱。主的食物,滋养祂真实生命的食物,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遵行主的旨意,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意思,是滋养和坚固我们属灵的身体、我们属天品格的食物。在主的工作中忘记自我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第35至38节中也有同样的教训。在《详解启示录》911中,史威登堡告诉我们,这些经文论及一个新教会的建立,劳苦的人是主,我们享受祂所劳苦的。正如我们从熟悉的比喻中所知道的,祂是撒种的人。
然后,似乎要给我们一个祂的灵作工的具体例子,我们被告知撒玛利亚人如何来到祂面前,希望祂留下来,以及他们如何接受祂为基督,世界的救主。起初他们相信是因为妇人的见证,后来是因为他们自己听见了。我们第一次接受主应该是出于内心的感动,但这之后必须有理性的接受。我们要记住这一章的第26节,因为那些不愿承认主是神的人有时会说祂自己从来没有说过祂是弥赛亚。只有认识到主是天地唯一的神,才能使所有的经卷协调一致,使我们能够信心十足地走向圣言,获得引导和力量,并欢欢喜喜地领受。
著作节选
《详解启示录》1074:由于神的真理从主那里经过三层天堂降至世人,在每层天堂被记录下来,成为圣言,所以圣言是天堂之间相互结合的纽带,也是天堂与世上的教会结合的纽带。因为圣言在各处都是一样的,只是因天堂的层次不同而在荣耀和智慧的完美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主的圣灵(holy Divine)经过天堂流入世上凡阅读圣言时承认主的神性和圣言的神圣性的人。只要这样的人喜爱智慧,他就能从圣言中得到教导并汲取智慧,如同从主自己或天堂本身得到教导并汲取智慧一样,从而像天使一样得到食物的滋养,其中蕴含生命,正如主所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翰福音6:63)“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4)
本课问答
J. 在主的时代,圣地分为哪三个部分? 加利利、撒玛利亚、犹太。
J. 中间的是哪一个部分? 撒玛利亚。
J. 撒玛利亚人是谁? 被亚述带来的外邦人。
J. 在本课中,主正在做什么旅行? 从犹太到加利利。
P. 祂在哪里停下来休息? 雅各井。
J. 请描述一下雅各井所在的那块地? 雅各买的,后来给了约瑟。
P. 当主坐在井边时,谁来到井边? 一个撒玛利亚妇人。
J. 当主要求她给祂水喝时,她为什么会感到惊讶? 犹太人素来不跟撒玛利亚人说话。
J. 主告诉她什么? “你若知道......”
J. 关于她自己,主对她说了什么,使她知道祂是一个先知? 她有过五个丈夫。
J. 关于祂自己,祂告诉她什么? 我是基督。
J. 关于祂的食物,祂告诉门徒什么? “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J. 是什么使撒玛利亚人信了主? 因为祂的话。
I. 雅各井代表什么? 圣言。
S. “活”水是什么? 活出神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