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中)

发布时间:2023-11-18
阅读:83 次
目录

约翰福音:

他们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3)

又: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翰福音1:49)

AC 8008.也可参看马太福音2:5; 21:5, 8注解)

马太福音27:19.我今天在梦中,为祂受了许多的苦……

眼睛的视觉出自内在视觉,因此肉身生命结束后,人同样能看见,甚至比活在肉身时看得更清楚。不过,他看见的不是世俗和肉体之物,而是来世之物。那些活在肉身时瞎眼的人到了来世,和那些视觉敏锐的人一样看得清楚;这也是为何人在睡梦中能看得和清醒时一样清楚的原因。众所周知,主不仅通过异象,还通过梦揭示天堂的奥秘。梦和异象一样具有代表性和属灵之义,它们几乎同属一类。除了先知外,将要到来的事还通过梦透露给其他人。例如约瑟的梦,与约瑟一同坐监之人的梦,以及法老、尼布甲尼撒和其他人的梦。由此可见,这类梦和异象一样,都是通过来自的流注而来的。区别在于,梦是在人的肉体沉睡时发生的,而异象则是在肉体醒着时发生的。(AC 994, 1975)

先知通过来自主的活生生的声音被教导,作梦者通过激发行为的代表被教导。这些代表流入作梦之人的情感,由此流入思维的视觉;因为当人作梦时,他的属世理解力就沉睡,而其属灵的视觉则被打开,属灵的视觉从情感获得自己的一切。(AE 706.也可参看马太福音2:12注解)

马太福音27:24,25.彼拉多在众人面前洗手,说,罪不在我……

洗水是无辜的证明。(AE 475)

对来自主且就是主的神性真理的全然弃绝由这些话来表示:“彼拉多在众人面前洗手……;众人都回答说,祂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AC 9127.也可参看马太福音23:35注解)

马太福音27:29.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

在圣言中,“头”表示聪明和智慧。“犹太人用荆棘编作冠冕”表示他们如此淩辱地对待神性真理和神性智慧。他们因着传统和为了自己对它的运用而歪曲并玷污了为神性真理且有神性智慧在其中的圣言,因而愿意有一个王来把他们高举在全地所有人之上。而主的国并非地上的,而是天上的,所以他们败坏了论及主的圣言的一切,嘲笑指着祂所预言的话。这就是“他们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拿苇子打祂的头”所代表的。(AE 577)

拿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

人若不知道圣言的灵义,可能会以为关于主的受难所记载的这些和其它话只涉及粗野的嘲弄方法,如:他们将荆棘的冠冕戴在祂头上,分祂的外衣,而非里衣;为了嘲弄而在祂面前跪下,拿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然后拿苇子打祂的头;还有,拿苦胆调和的醋,给耶稣喝。但要注意的是,关于主受难所记载的一切都表示对神性真理的嘲弄,因而表示对圣言的歪曲和玷污,因为主在世时就是神性真理本身,在教会,神性真理就是圣言。由于主在世时就是那神性真理,所以祂允许犹太人如对待神性真理,或圣言,即歪曲和玷污它那样对待祂自己。事实上,他们把圣言的一切都用来支持自己的爱,嘲笑一切与他们的爱不一致的真理,如同嘲笑弥赛亚自己,因为祂不会照他们的解释和宗教来作统治全世界的王,不会高举他们得荣耀在众民众族之上。关于主的受难所记载的一切都具有这种含义(参看AE 64, 83, 195)。

“拿一根苇子放在祂右手里,然后拿苇子打祂的头”表示他们歪曲神性真理或圣言,全然嘲弄对神性真理和神性智慧的理解。“苇子”表示末端的虚假;“打头”表示弃绝和嘲弄主的头所表示的对神性真理和神性智慧的理解;而他们“给主醋喝”表示遭歪曲之物,所以他们“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表示末端的虚假,就是虚假的支撑。(AE 627)

马太福音27:34.他们拿苦胆调和的醋,给耶稣喝……

就灵义而言,福音书中关于主的受难所记载的一切事和一切细节都表示那时教会在主和圣言方面的状态。事实上,主就是圣言,因为祂就是神性真理。犹太人如何对待圣言或神性真理,就是如何对待主(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AE 64, 195)。

“他们拿苦胆调和的醋,即所谓混杂了没药的酒,给耶稣喝”表示来自圣言的神性真理在犹太民族当中的品质,即:它与邪恶的虚假混杂,由此被完全歪曲和玷污,所以主不会喝它。后来他们又给主醋,并用牛膝草蘸它表示善良的外邦人当中所盛行的虚假,也就是基于对真理的无知的虚假,其中尚有良善和有用的东西,所以祂喝了代表它的东西,因为主接受这虚假。他们用来蘸醋的“牛膝草”表示洁除这虚假;主说,我渴了表示神性属灵的渴,就是对教会中神性真理和良善的渴慕,人类的救赎通过这种真理与良善实现。(AE 519)

由于犹太教会歪曲了圣言的一切真理,主通过祂受难的一切来代表它,允许犹太人如同对待圣言那样对待祂,因为祂就是圣言,故:他们拿苦胆调和的醋拿给祂喝,但祂不肯喝。(AR 410)

马太福音27:35.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

人若读到这些话,却不了解圣言的内义,就不知道它们里面藏有什么奥秘;而事实上,每一个细节都含有一个神性奥秘。这奥秘就是:犹太人驱散了神性真理,因为主就是神性真理,祂由此被称为圣言(约翰福音1:1);圣言就是神性真理。祂的衣服代表外在形式上的真理,祂的里衣代表内在形式上的真理;分衣服代表犹太对信之真理的驱散;衣服表示外在形式上的真理(参看AC 2576, 5248, 5954, 6918),里衣表示内在形式上的真理(AC 4677)。外在形式上的真理就是诸如属字义上的圣言的那类真理,而内在形式上的真理则是诸如属灵义上的圣言的那类真理;将衣服分成四份(约翰福音19:23)表示彻底驱散。(AC 9093.也可参看AC 3812)

马太福音27:37.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十字架上的题词表示神性真理或圣言处在这种境况,被有教会在其中的犹太人如此对待。当主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犹太人向祂所行的一切事表示他们的教会在神性真理或圣言方面的状态(参看AC 9093)。(AC 9144)

马太福音27:38.当时,有两个强盗,和祂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两个强盗”在此与绵羊并山羊所表相同(马太福音25:33);所以主对承认祂的那一个强盗说,他要与祂同在乐园。(AE 600)

马太福音27:40.你如果是神的儿子……

若有人问,信耶稣基督的第一个原则或要求是什么?我回答,这原则或要求就是承认祂是神的儿子。这信的第一个原则或要求就是主降世时所揭示和宣布的。因为若非人类首先承认祂是神的儿子,因而是从神发出的神,那祂本人、及其在祂之后的使徒们传讲信祂就是枉然。如今的情形也一样,那些凭自己的自我,也就是仅凭外在人或属世人思考的人心里会说:“耶和华神如何生出儿子,人如何又是神?”因此,有必要从圣言来确认并证实这信的第一个原则或要求,如以下经文:路加福音(1:31-25, 3:21, 22),马太福音(3:16, 17; 17:5; 16:13-18),马可福音(1:10,11; 9:7)。主说,祂要把祂的教会建在这磐石之上,也就是说,建在“祂是神的儿子”这一真理和承认之上。因为“磐石”表示真理,还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所以,凡不承认“祂是神的儿子”这一真理所在之处,教会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为何前面说,这是信耶稣基督的第一个原则或要求,因而是信的真正源头(也可参看约翰福音1:14, 18, 34, 40; 3:16, 18, 5:25, 6:6-9;马太福音26:63;27:43;马可福音14:61,62;使徒行传8:37; 9:20; 约翰一书4:15, 5:20等)。

从上述经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凡想成为真正基督徒的人都当信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不信这一点,以为祂只是玛利亚之子的人,会在他的脑海里植入关于祂的各样对得救有害并具有毁灭性的观念(对此,可参看90,94,102节)。可以说这类人会再次行出古时的犹太人所行的事;他们用荆棘编的冠冕取代王冠,戴在祂的头上,还给醋给祂喝,并喊叫说,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或如试探者魔鬼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或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马太福音4:3,6)。这种人亵渎主的教会和圣殿,使其成为贼窝。敬拜基督如同敬拜穆罕默德,并将真正的基督教,即对主的敬拜与自然主义混在一起的,就是这些人。(TCR 342)

马太福音27:45.从午正(第六时辰)到申初(第九时辰),遍地都黑暗了……

“遍地都黑暗了”代表普世教会除了邪恶和源于邪恶的虚假,以及虚假和源于虚假的邪恶之外,什么也没有了;“从午正(第六时辰)到申初(第九时辰)”表示完满和完全。因为福音书中关于主受难所记载的一切事和一切细节都包含天堂的奥秘在里面,表示神性属天事物,而神性属天事物只能通过内在的灵义来揭示。(AE 526)

主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从午正(第六时辰)到申初(第九时辰),遍地都黑暗了”代表并表示末期的虚假。(AC 1839)

马太福音27:46.耶稣大声喊着说,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离弃我……

十字架受难是主作为最伟大的先知所经受的终极试探,也是荣耀其人身,即将其与父的神性结合的途径;但十字架受难并非救赎本身。主降世有两个目的:救赎并荣耀祂的人身;祂以此拯救人类和天使。这两个目的截然不同,然而在实现救赎的过程中却合而为一。在前面章节已说明何为救赎行为,也就是说,救赎行为就是与诸地狱的争战,征服地狱,重整天堂秩序。但荣耀则是主的人身与其父的神性的合一。这个过程是逐步进行的,最后通过祂的十字架受难完成。因为人这一方应靠近神;人靠得越近,神这一方就越进入他里面。这类似于建教堂:这教堂必须首先借助人手建起来;然后被祝圣,最后要祷告,祈求神同在,并将祂自己与会众结合起来。结合本身是通过十字架受难实现的,因为那是主在世时所经历的终极试探;试探创造了结合。在试探中,人看似孤单一人,但他并非如此。因为那时,神最亲密地临在于他的至内在,暗中给他支持。因此,人若战胜了试探,就会与神有内在的结合,就像主在试探中与其父神有至内在的合一那样。主在十字架上受难时,也是孤身一人,这一点从祂在十字架上的喊声明显看出来:

神啊,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

由此明显可知,主受苦是就其人身而言的,而非就其神性而言的;在这种时候,至内在,因而完全的结合由此实现。这一点也可通过以下事实来说明:人的肉体受苦时,他的灵魂不会受苦,只是有点忧伤;得胜之后,神会拿走这忧伤,将其抹除,如同人擦去眼中的泪水。(TCR 126)


目录

马太福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