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六)

发布时间:2023-11-19
阅读:58 次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六).pdf



一、良善和真理(第二部分)

有四种人:

⑴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非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

⑵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的人。

⑶处于真理,通过真理关注并倾向于良善的人。

⑷出于良善处于真理的人。

21.⑴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非出于邪恶陷入虚假的人;因而来自邪恶的虚假和非来自邪恶的虚假。

虚假被良善变成真的,并变得柔软,因为它们被转向并应用于良善,并且邪恶被移走(8149 节)。对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来说,宗教的虚假被主当作真理接受(4736, 8149 节)。其品质由宗教的虚假塑成的良善,其中若有无知和纯真,以及一个良善的目的在里面,就会被主接纳(7887 节)。人所拥有的真理是充满幻象(fallacy)的真理和良善的表象;然而,对于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主会把它们调整为纯正的真理(2053 节)。包含某种良善的虚假可见于那些在教会之外,因而不知道真理的人,以及那些在一个有虚假教义的教会之内的人身上(2589-2604, 2861, 2863, 3263, 3778, 4189, 4190, 4197, 6700, 9256 节)。

没有良善在里面的虚假对那些在教会之内的人比对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更有害(7688 节)。在来世,真理和良善从恶人那里被夺走并给予善人,正如主所说的:

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充足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 25:29, 7770 节)

*********************

AC7887)良善在种类上是无限的,它们从真理获得自己的具体品质。因此,良善具有和进入它的真理一样的品质。进入的真理很少是纯正的,相反,它们是真理的表象,也是虚假,尽管不与真理对立。即便如此,当这些虚假进入良善时,如当人出于无知(这种无知含有纯真在里面)照它们生活时的情形,并且当人的目的是行善时,它们就被主和天堂视为等同真理的东西,而非虚假,并照着此人纯真的品质而作为真理被接纳。这就是良善获得其具体品质的方式。

真理在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当中的存在从大量证据明显看出来,因为众所周知,过去智慧和聪明就存在于教会之外的人当中,如他们承认一位神,并以神圣的方式写下关于祂的著作。他们还承认灵魂不朽和死后生命,以及善人的幸福和恶人的悲惨。此外,他们以十诫为他们的法律,即这些诫命:要拜神,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贪恋别人的东西。他们不满足于表面上服从这些诫命,还从内在遵守它们。现代也一样,世界各地更道德、正派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有时比基督徒更正确、恰当地谈论这些话题;他们不仅谈论它们,还照之生活。 这些和其它许多真理就存在于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当中,并与他们从主获得的良善结合。两者的结合使他们处于接受更

多真理的状态,因为一个真理认识、承认另一个真理,并且很容易联结起来,因为它们都互相关联。正因如此,那些在世上处于良善的人在来世很容易接受信之真理。与他们同在的虚假并不与他们的良善结合,只以一种能与之分离的方式依附于它。

已经结合的东西会保留下来,而仅仅依附的东西则被分离出去。一个人学习并吸收信之真理之时,就是它们被分离之时。每个信之真理都会移除并分离虚假,直到最后这个人憎恶并避开它。 AC2053)“我的约就立在你们肉体上”(注:创世记17:13,和合本经文:你家里生的或你用银子买的,都必须受割礼;这样,我的约就立在你们肉体上,作永远的约。“都必须受割礼”表示他们必须彻底远离爱自己、爱世界;“你家里生的或你用银子买的”表示教会里的这两种人;“我的约就立在你们肉体上”表示主在人的不洁中与他结合,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仪式;“作永远的约”表示结合)表示主在人的不洁中与他结合。这从“约”和“肉体”的含义清楚可知:“约”是指结合,如前所述(2033 节);“肉体”是指人的自我,也如前所述(2041 节)。至于人的自我何等肮脏,这也在那里阐述了,并在第一卷说明了(141, 150, 154, 210, 215, 694, 731, 874-876, 987, 1047 节)。至于“我的约就立在你们肉体上”是指主在人的不洁中与他结合,情况是这样:人里面没有纯粹的直觉真理,也就是神性真理,因为人所拥有的信之真理只是真理的表象,或说表面真理。它上面粘附着感官幻觉,而感官幻觉上面又粘附着属于爱自己和爱世界的欲望的虚假。人所拥有的真理就是这个样子。至于这些真理何等不洁,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它们上面粘附着这些幻觉和虚假。

尽管如此,主仍在这些不洁中与人结合,因为祂以纯真和仁爱给它们带来灵魂和生命,并以这种方式形成良心。构成良心的真理各种各样,也就是说,它们取决于各人的宗教信仰。只要这些真理不违背信之良善,主不愿伤害它们,因为这个人一直沉浸于这些真理,并视之为神圣。主不破碎任何人,而是把他弯过来,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教会里的各种宗教思想、信条,或说神学观点都有一些被赋予良心的追随者。其真理越接近纯正的信之真理,这良心就越好。由于良心从这种信之真理中形成,所以很明显,它在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形成,

因为接受这些真理的,是理解力部分。

AC3778)“他对他们说,拿鹤的孙子拉班,你们认识吗”(注:创世纪 29:5)表他们拥有这个家族的良善吗?这从“拉班”和“拿鹤”的代表清楚可知:“拉班”是指源于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参看 3612, 3665 节);“拿鹤”是指拉班代表的良善所源自的那个共同家族;“认识”在内义上表示来

自那个来源,这从整个思路明显看出来。

有必要简要阐述通过拿鹤、彼土利和拉班来代表旁系良善的情况。这三个儿子,即亚伯兰、拿鹤和哈兰(创世记 11:27)的父亲他拉代表众教会所源自的那个共同家族。他拉本人其实是个偶像崇拜者,但代表并不关注这个人,而是关注他所代表的事物(1361 节)。由于代表性的犹太教会始于亚伯拉罕,在雅各的子孙后代当中重新建立,故他拉和他儿子就成了众教会的代表。亚伯兰代表纯正教会,就是诸如存在于那些拥有圣言之人当中的教会;他兄弟拿鹤则代表诸如存在于没有圣言的外邦人当中的教会。主的教会遍布全世界,也存在于过着仁爱生活的外邦人当中,这一点从各处关于外邦人的说明清楚可知。

这就是为何拿鹤、他儿子彼土利和彼土利的儿子拉班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也就是诸如属于主在外邦人当中的教会之人所具有的那种良善。该良善不同于来自这共同家族的直系良善,因为与其良善结合的真理并不纯正。相反,他们绝大部分人具有被称作感官幻觉的外在表象,因为这些外邦人没有圣言,无法从圣言接受光明。实际上,良善本质上是一个单一实体,但它从植入在它里面的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并由此变得多样化。被外邦人视为真理的真理通常是以下观念:

他们要敬拜某位神,他们通过这神寻求自己的好处,并将这好处归给他们的神,并且只要活在这个世上,他们就知道这神就是主;还有,他们要以他们奉为神圣的形像来崇拜他们的神等等。尽管如此,只要他们生活在对他们神的爱和对邻之爱中,这些观念并不妨碍他们和基督徒一样得救。因为通过这种生活,他们在来世就拥有接受内层真理的能力(参看 932, 1032, 1059, 2049, 2051, 2284, 2589-2604, 2861, 2863, 3263 节)。这一切表明此处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是什么意思。因为拿鹤代表那些在教会外凭良善具有兄弟情谊的人(2863, 2866, 2868 节);彼土利代表第一类外邦人的良善(2865, 3665 节);拉班代表对外在或肉体良善的情感,严格来说,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3612, 3665 节)。

至于这种良善,情况是这样:首先,它作为获得属灵良善的工具而服务于人,因为它是外在和肉体的,源于本身为感官幻觉的外在表象。人在孩童时期只承认这些为真理与良善,尽管他被教导何为内在良善与真理,但他仍对它们没有其它概念,只有肉体概念。由于这就是他的最初概念,所以这类良善与真理就是内层真理与良善得以引入所凭借的初始工具。这就是此处雅各和拉班所代表的奥秘。

AC4190)尽管外邦人不知道圣言,因而不认识主,但他们仍拥有诸如基督徒所拥有的那类外在真理,如:要以神圣的方式敬拜神,举行宗教节日,要孝敬父母,不可偷盗,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贪恋邻人的财物。因此,外邦人拥有包含在十诫里面,并且也是设在教会内的行为标准的那类真理。

他们当中的智者不仅在外在形式上,而且还在内在形式上遵守这些律法。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事不仅违背他们的宗教信仰,还违背公共利益,因而违背他们对别人的内在责任,因此这类行为违背仁爱,尽管他们并不怎么知道何为信仰。他们在自己的模糊中拥有一种良知,他们不愿违背这良知行事;事实上,其中一些人无法这样做。由此明显可知,主掌管他们的内层,尽管它们处于模糊的状态;并在如此行时赋予他们接受内层真理的能力,他们也的确在来世接受内层真理(参看前面关于外邦人的说明,2589-2604 节)。

我有时得以与来世的基督徒谈论教会之外的外邦人的状态和命运,因为他们对信之真理与良善的接受,要比没有照主的诫命生活的基督徒容易得多;基督徒对他们的想法很残忍。

也就是说,教会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受诅咒的,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这一公认的准则之上:在主之外没有救恩。我曾告诉与我交谈的基督徒,这条准则是对的;不过,彼此过着仁爱生活,并出于某种良知行公义与公义的外邦人,在来世接受信仰、承认主,要比教会内那些没有过着仁爱生活的人更容易。此外,基督徒陷入虚假,以为天堂唯独是他们的,因为他们有圣言这本写在纸上,却没有写在他们心上的书;还因为他们认识主,然而却不相信祂在其人身方面也是神性;反而承认在他们称之为人性的其第二本质方面,祂仅仅是如同一个普通人。因此,当由着他们自己和他们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甚至不崇拜祂。因

此,是他们在主之外,没有救恩。

AC9256)“务必牵回来交给他”(注:出埃及记 23:4,和合本经文: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走迷了路,务必牵回来交给他。“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走迷了路”表与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同在的不纯正的良善和不纯正的真理)表教导和纠正。

这从“牵回来”的含义清楚可知,“牵回来”当论及教会外那些处于不纯正的良善和真理之人时,是指教导和纠正;因为他们以这种方式被带回来。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也表示要向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行善: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咒诅你们的祝福,向恨恶你们的行善。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马太福音 5:43-47)

此处“仇敌”和“恨恶的”在灵义上表示那些对信之良善和真理持不同观念的人,一般表示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犹太民族因将这些人视为仇敌,故被允许完全毁灭并杀害他们而不受惩罚。显然,“仇敌”在灵义上表示这些人,因为经上说: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事实上,凡从雅各生的人,因而凡在教会里的人都被称为“弟兄”。

至于那些在教会之外,被称为“外邦人”的人,他们的确受制于教义的虚假,但这是由于无知,因为他们没有圣言。

然而,当接受教导时,他们对天堂生活拥有比基督徒更清晰、因而更内在的觉知。原因在于,他们不像许多基督徒那样坚定反对信之真理。因此,他们的内在人没有关闭,而是像小孩子那样容易向真理开放并接受真理。因为那些坚定反对信之真理和良善的人,如所有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将自己的内在人向上关闭,向下打开。

后果就是,他们的内在人只专注于下面的事物,也就是专注于外在人或属世人,并通过这外在人或属世人专注于存在于世上的事物,以及围绕其肉体和地上的事物。当情况是这样时,他们就向下看,也就是看向地狱。对这些人来说,内在人无法朝天堂打开,除非否认真理或肯定虚假、已经关闭它的事物被驱散;这些必须在这个世界上被逐出。若不通过生命的彻底翻转,因而历经多年,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虚假按顺序排列自己,从一个到另一个形成一个连续的链条;它们形成属世心智本身,以及它看待那些属于教会和天堂的事物的方

式。正因如此,信和仁的一切事物,也就是教会或包含在圣言中的一切教义,以及总体上一切天上和神性的事物对这些人来说,都是幽暗;相反,尘世和世俗事物对他们来说却是光明。

由此明显可知,摧毁这些人身上的虚假意味着摧毁他们所拥有的生命;他们若要拥有一种新生命,虚假必须逐渐被根除,真理和良善必须被植入以取代之。这些以同样的方式从一个到另一个形成一个连续的链条,并按顺序被排列。这就是生命的彻底翻转所表示的,这种翻转只能历经多年才能完成。因此,凡以为一个人能瞬间变新的人,都大错特错了。

但那些没有坚定反对信之良善和真理的人,如那些在教会之外,然而却照其宗教信仰活在某种信与仁之中的人,不会通过否定真理,确认违背基于圣言的信之真理的虚假而关闭他们的内在人。因此,这些人的内在能向上打开,也就是向天堂和主打开,即便在这个世上没有打开,在来世也会打开。到那时,他们从世上的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尘世和世俗的观念同时被提升,好叫它们都能向上看。他们由此处于从主接受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的状态,并充满聪明和智慧,从而被赋予永恒的幸福。这就是所有照其宗教信仰过一种良善生活之人的状况。因

此,主的教会遍布全世界。但主在地上的教会就像天上的大人,其心肺就是存在圣言的地方,靠心肺存活的其它肢体和内脏则是不存在圣言的地方。

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何总有一个新教会建立在教会之外的外邦民族当中(2986, 4747 节);当旧教会向自己关闭天堂时,这一切就会发生,如前所述。正因如此,教会从犹太人被转移到外邦民族,而当今教会现在正被转移到外邦人。

*********************

22.⑵处于真理,但未处于良善的人;因而缺乏良善的真理的性质。缺乏良善的真理本身不是真理,因为它们没有生命;真理的全部生命都来自良善(3603 节)。这意味着这些真理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8530, 9154 节)。只在记忆中,而不在生活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会被这种人误以为是真理(5276 节)。如果人只为了出于爱自己爱世界的理由而认识并承认真理,那么真理不会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3402, 3834 节)。为了真理和良善本身而承认的真理会归给人(3849

)。没有良善的真理不会被主接纳(4368 节),也不拯救人(2261 节)。处于没有良善的真理之人不属教会(3963 节)。他们也无法重生(10367 节)。主若不通过良善,就不流入真理(10367 节)。

*********************

AC3603)那些过着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生活之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良善,因为除了来自这个源头或这种生活的良善外,他们不相信任何良善的存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良善,故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因为真理是良善的伴侣,或说真理是从良善生长出来的。诚然,他们从启示中知道良善在于爱神和爱邻,真理在于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但他们没有照之生活,所以对这良善和真理没有感知,只有脱离感知的知识。事实上,那些正在重生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良善,直到他们完成重生。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以为真理就是良善,照真理而行就是良善;而事实上,那时他们所行的并不是良善,而是真理。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就处于以“雅各”和赋予他的“祝福”来描述的状态。但当他到达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善的状态时,也就是说,当他完成重生时,就到达以赋予以扫的祝福来描述的状态。

这一点可通过一个处于生命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之后处于第三和第四个阶段的人所遇到的那些事来说明。在第一个阶段,人仅凭记忆知道包含在圣言中的事物,同样知道信之教义事物。在这个阶段,当他从圣言和教义知道许多东西,并能将其中一些应用于其他人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生活时,他就相信自己是良善的。在第二个阶段,当他长大,更加成熟时,就不满足于仅凭记忆知道包含在圣言和教义中的事物,而是开始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反思它们;他越从自己的思维往这些事物上添加东西,就越高兴。于是,他便出于一种世俗的爱而处

于对真理的情感;这种世俗的爱也是他进一步学习否则就会被他忽略的许多东西的一种手段。在第三个阶段,他若在那些能够重生的人之列,就开始思想功用,并反思他为了功用而在圣言中读到,并从教义中吸收的东西。当他处于这种状态时,秩序就反转过来了;也就是说,真理不再那么被置于首位。但在第四个阶段,就是当他重生的阶段到来时,由于现在的状态是完满的(参看 2636 节),所以他为了生活的良善而热爱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也就是真理),因而出于生活的良善而热爱它们。因此,直到此刻一直看似占据第二位的良善现在占据第一位。

良善之所以看似占据第二位,是因为它从至内层隐藏在他的一切情感中。它也不能显现,因为它被在它外面诸如与它不一致的那类事物包围,也就是说,被诸如构成自我荣耀和世界荣耀的那类空虚和毫无价值的事物包围。但这个人重生之后,这些事物就会退去;而从至内层隐藏起来的良善可以说从牢里出来,并进入那些在外面的事物,把真理变成它自己的,也就是使它们成为良善之真理,以这种方式显现。

在此期间,人里面的良善就是某种可以说他并非有意识地意愿,但却存在于他的意愿里面,存在于他思维的一切细节里面,因而存在于他所做的一切事里面的东西。他没有意识到他拥有这种他并非有意识地意愿的东西,因为他感知不到自己里面不是他自己的,也就是不是他所意愿的任何东西。不是他所意愿的东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东西;另一方面是经由天堂从主那里流入的东西。随着一个人逐渐长大,如果他是那种不允许自己重生的人,那么他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东西就会越来越表现出来,因为他从他的遗传中汲取邪恶,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或使它们适合自己。但对那些正在重生的人来说,并非有意识地意愿,然而却经由天堂从主流入的东西会在成年显现;在此期间,这种活动安排并掌管他们的思维,以及意愿的每一个细节,尽管这种活动是看不见的。

AC9154)当一个人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对真理的一种情感时,他就会回想起进入良善的一切真理;但当他背离良善时,真理就会消失,因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像偷窃一样夺走它们。不过,当一个人通过生活回到对良善或真理的情感时,已经消失的真理会再度被回想起来。凡进行反思的人都能通过自己和其他人的经历认识到这个真理。

AC3402)拥有良善和真理并不是仅仅知道它们,或把它们保持在记忆中,挂在嘴边,而是从心里对它们拥有情感。当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源于利用它们获得名声或财富的欲望时,任何人都不会拥有它们。在这种情况下,打动他的,不是对它们的任何真正情感,而是名利;他将良善和真理变成获取名利的手段。在来世,这些人所知道、甚至所宣称的良善和真理会从他们那里被夺走,而其生命所来自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则留了下来。由此可见良善和真理是怎么回事,即:任何人都不允许以情感和信仰靠近它们,除非他能留在其中,直到生命结束;但亵渎它们的,是那些不能被阻止靠近它们的人。

AC3834)人若感受到对内在真理的情感,也就是渴望知道主国度的更多内在奥秘,那么一开始不会与这些奥秘结合,尽管他知道它们,有时也承认,并且似乎相信它们。因为世俗和肉体的情感仍然存在,这些情感使他接受并似乎相信这些奥秘。但这些情感越存在,内在真理就越无法与他结合。只有对源自良善的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才能将这些奥秘附着在他身上。人越被这些情感所打动,更多的内在真理就越与他结合,因为真理是接受良善的器皿。

AC4368)众所周知,教会中有很多人对主的圣言具有一种情感,并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它;但只有少数人以学习真理为目的。绝大多数人仍固守自己的信条,只是急于从圣言确认这些信条。这些人似乎处于对真理的情感,其实不然。对真理的情感唯独在于那些喜欢学习真理,也就是喜欢知道何为真理,并为此目的查究圣经的人当中。除了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对邻之仁的人,尤其处于对主之爱的人外,没有人处于这种情感。

对这种人来说,良善本身会流入真理,产生情感,因为主就存在于这良善中。 这一点可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即那些处于纯正仁爱的良善,并读过主对彼得所说的这些话:“我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它;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5-19)的人;这些人,也就是说,那些处于对源自纯正仁爱良善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就喜欢被指教这些话的意思。当他们听说此处教会将建于其上的“磐石”表示根植于仁爱的信仰,因而“彼得”也是这个意思,并且打开和关闭天堂的钥匙以这种方式被赋予这信仰(参看创世记 22 章序言)时,就感到欢喜,并被对该真理的情感打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唯独主,就是信之真理的源头拥有这种能力。但没有处于源自纯正仁爱良善的真理之情感,反而处于对源自某种其它良善,尤其源自爱自己爱世界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则不会被对该真理的任何情感打动,而是感到沮丧,还会恼怒,因为他们渴望索取神职的权力。他们恼怒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掌控权,沮丧是因为他们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敬。

另举一例。那些处于对源自纯正仁爱良善的真理之情感的人若听说构成教会的是仁爱,而不是脱离仁爱的信仰,就会欢喜接受这个真理;而那些处于对源自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则不接受它。此外,当那些处于对源自纯正仁爱良善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听说对邻之爱并非始于自我,而是始于主时,他们就感到欢喜;而那些处于对源自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则不会接受这个真理,而是激烈捍卫这一观念:

这爱始于他们自己。因此,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邻如己。当那些处于对源自纯正仁爱良善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听说天上的祝福在于出于良善的意愿向别人行善,毫无利己的目的时,他们就感到欢喜;而那些处于对源自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则不想要这个真理,甚至不理解它。

当那些处于对源自纯正仁爱良善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得知,外在人的行为若非从内在人,因而行善的意愿发出,就什么也不是时,他们就会欢喜接受它;而那些处于对源自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真理之情感的人则赞赏外在人的行为,却对内在人中行善的意愿毫无兴趣。事实上,他们甚至不知道内在人中这种行善的意愿死后仍保留下来,而脱离内在人的外在人的行为则是死的,并化为乌有。其它例子也一样。从这些例子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永远不可能与任何人结合,除非这人处于纯正仁爱的良善;因而除了良善外,无法与任何事物结合;还可知,对真理的一切纯正情感皆源于这良善。谁都能从自己的日常经验看出对此的确认,如那些陷入邪恶的人不像那些处于良善的人那样拥有真正的信仰。由此很明显地看出来,信之真理与良善结合,从不与邪恶结合。

*********************

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分离(5008, 5009, 5022, 5028 节)。真理若没有良善是何性质,若来自良善又是何性质(1949, 1950, 1964, 5951);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对比(5830 节)。没有良善的真理是乖戾的(1949, 1950, 1951, 1964 节)。在灵界,它看上去是坚硬的(6359, 7068 节),也是尖锐的(2799节)。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冬日之光,在这光里,地上的万物都处于休眠状态,无物产生;但来自良善的真理就像春夏之光,在这光里,万物都开花结果(2231, 3146, 3412, 3413 节)。当从天堂流入时,这种冬光会转化为浓浓的黑暗;那时,那些处于这些真理的人就变得盲目和愚蠢(3412, 3413 节)。

*********************

AC1949)谁能相信与理性良善分离的理性真理(注:圣言中由以实玛利代表)具有这种性质(注:创世记 16:12,以实玛利为人必像野驴)?我自己若不从活生生的经历中获得指教,也不知道这一点。无论你说理性真理,还是说具有这种性质的理性的人,意思都一样。一个理性完全处于真理—即便是信之真理—却没有同时处于仁之良善的人,完全就是这样。

他是个脾气很坏的人,不能容忍,反对所有人,觉得每个人都有错,立刻预备去指责、惩戒和处罚,缺乏同情,不去适应别人,不肯花精力学习如何温柔地把他们的心智转向更好的方向,因为他看待任何事物都是站在真理的角度,丝毫不站在良善的角度。一言以蔽之,他是个刚硬的人。只有一样事物能软化他的刚硬,那就是仁之良善,因为良善是真理的灵魂,当良善接近真理,并把自己植入真理时,真理会变得如此不同,以至于几乎无法被认出来。“以撒”就代表从良善,而不是从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发展出来的主的理性人。这就是为何以实玛利被赶走,后来住在旷野,他母亲从埃及地给他娶了一个妻子(创世记 21:9-21);这一切细节都代表了一个被赋予这种理性的人。

AC1950)由于这理性(注:以实玛利)从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生命,也就是从撒莱的婢女,埃及人夏甲那里获得自己的性质,还由于这生命属于外在人,而外在人从主的母亲那里获得一种要被斗争并逐出的遗传性,所以此处描述的是理性若缺乏理性良善,将是何性质。但主通过试探的争战和胜利使这遗传性谦卑下来,或苦待并征服它,以神性良善复活祂的理性本身后,祂的理性就变成“以撒”,也就是由以撒来代表;而以实玛利与他母亲夏甲一起被逐出家门。

一切真正的理性都由良善和真理构成,也就是说,由属天之物和属灵之物构成。良善或属天之物才是它的实际灵魂或生命;而真理或属灵之物则是从这良善获得生命的东西。理性若缺乏属天良善所赋予的生命,就和此处描述的一样,也就是说,它攻打众人,众人也攻打它。理性良善从不攻打,无论它怎样被攻击,因为它轻柔、温和、长久忍耐和迁就,它的性质是爱和怜悯的性质。然而,尽管它不攻击,却征服所有人;它也从不思想争战,或以胜利为荣耀。它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它是神性,本身是安全的,不会受到伤害;事实上,邪

恶不能攻击良善,甚至无法继续存在于良善所在的气场。该气场一靠近,邪恶就自动后退并下沉;因为邪恶来自地狱,良善来自天堂。属天-属灵之物,也就是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或源于良善的真理,差不多也是这样。这真理是从良善形成的真理,所以可称为良善的形式。

但此处由以实玛利来代表、本节所描述的与良善分离的真理则全然不同,因为它就像一头野驴,攻打众人,众人也攻打它。事实上,它几乎不干别的,只思想并渴望斗争。它的总体快乐或主导情感就是去征服,并且一旦征服,它就以胜利为荣耀。这就是为何它被描述为“野驴”,或生活在荒野的骡子,或野生的驴子,这些动物都不能与其他人生活在一起。这种生命是没有良善的真理的生命,事实上是无仁之信的生命。因此,当一个人正在重生时,诚然,重生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但同时也是通过仁之生命实现的,主会随着信之真理的增长而逐渐向他灌输仁之生命。

AC1964)“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注:创世记 16:16,和合本经文: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亚伯兰年八十六岁)表示当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生命生出理性时。这从“夏甲”和“以实玛利”的含义清楚可知:“夏甲”是指对记忆知识的情感的生命;“以实玛利”是指最初孕育的理性,如前所述。由于本章正在论述人的理性,也描述了当唯独由真理构成时它的性质,以及当由良善和源于良善的真理构成时它的性质。所以要知道,没有知识,或说没有世俗和宗教知识,理性永远不可能孕育和出生,也就是形成。但这些知识

必须以功用为目的,当它们以功用为目的时,就是以生活为目的,因为一切生活因关注目的而关注功用。因此,学习知识若不是为了有用的生活,知识就毫无价值,因为它们没有用处。

当唯独由这些世俗和宗教知识构成,缺乏有用的生活时,理性就如此处所描述的那样,即:它就像一头野驴,脾气暴躁,好斗;它的生命因对被自我之爱玷污的真理的一种爱而焦渴和干枯。但当这些知识以功用为目的时,它们就从功用中获得生命;尽管这生命的确切性质与功用的性质是一样的。那些为了在爱之信上(因为纯正而真实的信就是爱主、爱邻)得以完善而学习知识的人,就处于全部功用中的功用,即至高无上的功用,或说实现了一切功用的真正目的,并从主那里获得属灵和属天的生命。当获得这种生命时,他们就拥有感知主国度的一切事物的能力。所有天使都拥有这种生命,并因拥有这种生命而拥

有聪明本身和智慧本身。

AC6359)当虚假被坚定接受,以致一个人确信它是正确的时,这虚假就是坚硬和牢固的。我被允许通过经历得以知道这种坚硬,因为在灵人和天使当中,来自良善的真理看似且呈现为某种柔软的东西;而来自邪恶的虚假看似并呈现为某种坚硬的东西,并且来自邪恶的虚假越被坚定地接受,就变得越坚硬。一旦基于大量经验的坚定证据导致完全确信它是正确的,他们当中的这种坚硬就看似骨头那样坚硬。这种坚硬还像世上物体的坚硬,它会反射光线。同样,当从主流出的天堂之光照到由来自邪恶的虚假所产生的坚硬上时,它就会进行反射;而另一方面,当从主流出的天堂之光照到来自良善的真理所产生的柔软上时,它就会被接受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