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邻舍(二)

发布时间:2023-12-04
阅读:36 次




关于爱邻舍(二).pdf



祷告:主耶稣,我们在天上的父,您教导我们当向邻舍行善,但行善之前必须先分清善、恶,分不清善、恶,如何向邻舍行善呢?人不能凭己意行没有智慧的良善,当照您的教导行真正的属灵之善。您所赐给我们的真理亮光使我们知道这些真理,也知道阻挡我们爱主爱邻的两大障碍,就是爱自己爱世界。藉着这亮光,我们得以认请万恶的根源,即爱自己爱世界是何性质,由此知道何为真正的善,何为真正的恶,好在生活中行出真正的对邻之善。主啊,愿您爱邻舍的旨意在我们身上成就!阿们!

关于爱邻舍(二)

在学习之前,先就一些人的问题说说个人的理解,即人能不能只接受爱的流注,不接受智慧的流注;为什么不直接创造天堂和天使,非得创造自然界和人类。大家如果觉得有与史公著作冲突的地方,请以史公著作为准。

1、人的心智,也可以说灵体是由两大官能构成的,就是意愿和理解力。意愿专门用来接受灵界的热,也就是爱或良善,理解力专门用来接受灵界的光,也就是智慧或真理。意愿和理解力之于灵体,就像心和肺之于身体。而且意愿的确与心相对应,理解力与肺相对应。我们都知道,光有心,没有肺,身体是活不了的;光有肺,没有心更活不了,而是心和肺一起支撑整个身体。只有意愿,没有理解力,灵体活不了,就像身体只有心没有肺那样;只有理解力,没有意愿,灵体更活不了,就像肉体只有肺没有心那样。人若只被爱牵引,没有理解力、思维的话,那感觉就像一个盲人被导盲犬牵引着走一样,他只知道跟着导盲犬走,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走,也看不到周围的风景,所以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因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意愿和理解力这两大灵体器官官能的运作机制和相互关系,反映到身体的时候,就是心和肺的运作机制和相互关系,所以心和肺的运作机制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意愿和理解力的运作机制和相互关系。这从一个方面说明自然界的事物是代表主国度的属灵属天事物的一个舞台;这也是古教会,尤其上古教会之人的智慧,即透过自然界来理解天上的事物。

2、灵界和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自然界如同灵界的地基或外皮。打个比方,灵界和自然界就像我们见过的一个充气人,这个充气人的塑料外皮就像自然界,而里面的那个气就像灵界。没有外皮包裹,里面的气就跑掉了,结果不成人形。同样,没有自然界,灵界就不成形了,因为自然界就是给灵界固形的模具、外皮。反之,没有气时时刻刻不断地吹入,外皮也塌了,不成人形。所以没有灵界,自然界就是一堆没有任何生气的模具,一堆死物;事实上,在自然界中,没有生气的、死的、纯粹的物质外壳是属自然界的,而它们里面一切有生气、有感觉、有活力的东西都是从灵界流入的。我们人也一样,我们死后所抛弃的那个硬邦邦的肉体是自然界的,是灵魂的外壳,而我们活在世上时身体里一切有感觉、有生气、有活力的东西则是灵,本身就住在灵界。所以我们世人生活在两个世界,就肉体而言,在自然界,就灵而言,在灵界。灵界和自然界是一个你离了我不能存活,我离了你更不能存活的一个生死相依的关系。

天使的情感和思维扎根于世人的情感和思维,立于其上,如同房屋扎根于地基,立于其上一样;或说我们世人与天使共享情感与思维,并且共享得如此彻底,以致我们世人与天使似乎为一。所以没有人类,天使的情感和思维无处安放,从而不能存活,如同房屋没有地基一样。这就是为何说主降世不仅拯救了人类,也拯救了天使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何说世上必须有人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天使的雏形是在自然界成形的,因为天使是从人类来的。在自然界这个阶段,好比小鸡孵化前在蛋壳里的阶段,小鸡必须在蛋壳里成形,成形之后破壳而出。天使也一样,先在自然界生而为人,具有天使的雏形,然后通过死亡脱去肉体进入天堂,如同小鸡破壳而出。没有在蛋壳里成形的阶段,得不到小鸡;没有出生在自然界,并具备天使雏形的阶段,也得不到天使。所以,没有哪个天使不是先生而为人。当然,如果在蛋壳里没有孵化好,成了“坏蛋”,破壳出来的就不是天使,而是魔鬼撒但了;所以魔鬼撒但同样来自人类,也是在自然界成形的。

前面说到,人对邻舍的定义取决于他的主导爱,爱主爱邻的人使邻舍起源于主,而爱自己爱世界的人则使邻舍起源于自己。爱自己爱世界才是爱邻的主要阻碍,因为从这两种爱所发的,都邪恶;从爱主爱邻所发的,则良善。所以仁爱的教义对这几种爱进行了大量阐述和分析,从根源上厘清善与恶。

一、何谓当向邻舍所展示的仁或爱

7080.本章则继续阐述何谓当向邻舍所展示的仁,或爱。

7081.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他的爱;他的爱如何,他的生命就如何;事实上,整个人就如何。然而,构成人或塑造他性格的,是他里面的主导爱,或占统治地位的爱,也就是他以之为目的的爱。这爱拥有许多源于它并从属于它的特定和具体形式的爱;尽管这些爱呈现出不同于主导爱的一个形状或外表,但主导爱仍存在于它们当中的每一个里面,指导它们,通过它们如同通过居间目的关注并对准它自己的目的,也就是首先和末后的目的。它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做到这一切。

7082.自然界有两样事物构成那里的生命,即热和光;灵界也有两样事物构成那里的生命,即爱和信。自然界的热对应于灵界的爱,自然界的光对应于灵界的信。正因如此,当提及属灵之热或火时,所指的是爱;当提及属灵之光时,所指的是信。此外,爱实际上是人的生命之热,因为众所周知,人因着爱而逐渐变暖;信实际上是人的光,因为同样众所周知,人因着信而被光照。

7083.自然界的热和光是从尘世太阳发出的;而属灵的热和光,或爱和信,是从天堂太阳发出的。天堂的太阳就是主;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热是爱,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光是信。主就是光,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主是太阳,这一点清楚可见于马太福音:

当耶稣变了形像时,祂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7084.从这种对应关系也可以知道信与爱的情况。没有爱的信就像没有热的光,如同冬天里的光; 有爱的信就像有热的光,如同春天里的光。众所周知,春天的光使万物生长、开花;而冬天的光使万物休眠、死亡。信和爱的情形与此类似。

7085.由于爱是人生命的源头,而且整个人或他的整个人格取决于他的爱之性质,还由于爱意味着属灵的结合,故可知,在来世,所有人都照着他们所爱的各种事物而形成社群;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也就是他的爱跟随着他。那些爱邻爱神的人形成天堂社群,而那些爱自己爱世界的人则形成地狱社群;因为爱自己与爱神对立,爱世界与爱邻舍对立。

7086.当说“爱神”时,意思是说爱主,因为三位一体存在于祂里面,祂是天堂的主;事实上,祂拥有“天上地上一切的权柄”(马太福音28:18)。

7178.没有人知道何为良善,就是灵义上所理解的良善,除非他知道何为爱邻和爱神;也没有人知道何为邪恶,除非他知道何为爱自己和爱世界。谁也不能从心里承认并因此知道何为构成信的真理,除非他知道何为良善并处于良善;谁也不知道何为虚假,除非他知道何为邪恶。因此,没有人能进行自我反省,除非他从伴随良善的两种爱知道何为良善,从良善知道何为真理;并且除非他从伴随邪恶的两种爱知道何为邪恶,从邪恶知道何为虚假。

7179.人里面有两种官能,一种被称为理解力,另一种被称为意愿。意愿被赋予人是为了爱之良善,理解力被赋予人是为了信之真理;因为爱之良善附着在意愿上,而信之真理则附着在理解力上;这两种官能以一种神奇的方式互相交流。它们在那些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里面联结在一起;它们在那些陷入邪恶,并由此陷入虚假的人里面也联结在一起;对这两种人来说,这两种官能构成一个心智。但对那些在信仰上处于真理,在生活上陷入邪恶的人,以及那些在信仰上陷入邪恶,在生活上处于貌似良善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7180.人不允许分裂自己的心智,将这两种官能彼此撕裂开;也就是理解并言说真理,却又意愿并实行邪恶。因为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一种官能就会向上看或仰望天堂,而另一种官能则向下看或俯视地狱,以至于这个人会悬在这二者之间。不过,要让他知道,意愿会把他带走,而理解力会进行支持。由此可见信与爱是什么情况,如果它们分离,人的状态又是什么情况。

7181.对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知道在他里面的,是天堂还是地狱更重要的了;因为他将要么在天堂,要么在地狱生活到永远。为叫人知道这一点,有必要让他知道何为良善,何为邪恶,因为良善构成天堂,邪恶构成地狱;而仁之教义则教导这二者。

7182.说“爱神”,其实意思就是“爱主”,因为除祂之外再无别神;父在祂里面(约翰福音14:9-11),圣灵从祂发出(约翰福音16:13-15)。

7255.由于良善构成与人同在的天堂,而邪恶构成地狱,所以知道何为良善,何为邪恶是极其重要的。属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是良善;属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是邪恶。由此可知,从这些爱,并且只有从这些爱才能知道何为良善,何为邪恶。

7256.符合神序的宇宙万物皆与良善和真理有关;违反神序的宇宙万物皆与邪恶和虚假有关。原因在于,从神性发出的良善和真理构成秩序,以致它们就是秩序本身。

7257.属对主之爱的良善被称为“属天良善”,属对邻之仁的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有必要在下文阐述一下属对主之爱的属天良善和属对邻之仁的属灵良善之间有何区别,并且这区别何等之大。

7258.属天良善的教义,就是对主之爱的教义,是最为广泛,同时也是最为深奥的。但属灵良善的教义,就是对邻之仁的教义,也是广泛和深奥的,只是不及属天良善的教义,也就是对主之爱的教义。仁之教义是广泛的,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没有哪两个人有一样的仁爱,也没有哪两个人是一样的邻舍。

7259.由于仁之教义如此广泛,在古人当中,仁之教义是教会的教义,所以古人将对邻之仁区分为众多类别。他们还对这些类别进行细分,给每个类别都取了一个名字,并教导当如何向这一类或那一类的人实施仁爱。他们以这种方式将仁之教义,以及实施仁爱的方式纳入秩序,以便清楚理解这些问题。

7260.他们实施仁爱的对象所取的名字有很多;他们称有些人是瞎子,有些人是瘸子,有些人是瘸腿的,有些人是穷人,以及悲惨困苦的人,有些人是孤儿,有些人是寡妇。不过,他们一般将这些人称为饥饿的,要给他们吃,口渴的,要给他们喝,做客旅的,要留他们住,赤身露体的,要给他们衣服穿,患病的,要看顾他们,坐监的,要去看他们。

7261.这些名字是从天堂给予属教会的古人的,他们将叫这些名字的人理解为在灵性上如此的人。他们的仁之教义教导这些人是谁,要向各人所行的是哪种仁爱。

7262.这解释了为何这些名字出现在圣言中,又为何表示那些在灵义上如此的人。就本身而言,圣言无非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如主所教导的: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邻如己。全部律法和先知,都系於这两条诫命。(马太福音22:37-40)

“律法和先知”表示整部圣言。

7263.这些名字之所以出现在圣言中,是因为那些处于外在敬拜的人会向字面上被如此称呼的人行仁爱;而那些处于内在敬拜的人则向作属灵理解的那类人行仁爱。因此,简单人以简单的方式理解并行出圣言,而智慧人则以智慧的方式理解并行出圣言;也是为了叫简单人能通过仁爱的外在形式被引入仁爱的内在形式。

7366.前面说明,与人同在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构成地狱。现在有必要阐明这些爱的性质,好叫人能知道他是否陷入这些爱,进而知道在他里面的,是地狱还是天堂;因为在人自己里面的,要么是地狱,要么是天堂。主在路加福音(17:21)中教导,神的国在人里面;因此,地狱也在他里面。

7367.当他在自己所思所行的一切中不关注邻舍,因而不关注公众,更不关注主,只关注自己和属他自己的人时,自我之爱就在他那里掌权。因此,当一切事都是为了他自己和属于他的人而做的时,这爱就掌权;即便为了公众和邻舍而做,也只是为了叫别人看见他这样做,即为了表现。

7368.之所说“为了他自己和属于他的人”,是因为他与这些人合而为一,这些人也与他合而为一。例如,当有人做事是为了他的妻子、儿子、孙子、女婿和儿媳时,他就是为自己而做的,因为他们是属于他的。为赞同他的爱并由此与他结合的亲朋好友而做事的人也是如此。因为他们通过这种结合与他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在他里面关注他们自己,在他们自己里面关注他。

7369.一个人越沉浸于自我之爱,就越远离对邻之爱;因此,一个人越沉浸于自我之爱,就越远离天堂,因为天堂充满对邻之爱。由此也可推知,人越沉浸于自我之爱,就越陷入地狱,因为地狱充满自我之爱。

7370.人若与自己相比看不起邻舍,如果邻舍不偏袒并服从他,就视之为仇敌,就沉浸于自我之爱;若因此仇恨并迫害他的邻舍,就深深沉浸于自我之爱;若因此对他燃起报复之心,渴望毁灭他,更是深深沉浸于自我之爱。像这样的人最终喜欢将怒气发泄在他们的邻舍身上;他们若还是奸淫者,就会变得残忍。

7371.这些人在这类事上所感觉到的快乐就是自我之爱的快乐。人里面的这种快乐就是地狱的快乐。人照自己的爱所行的一切都是快乐的一种形式;因此,从这种快乐也能知道他的爱之性质。

7372.刚才所提到的这一切可以作为一个测试,由此知道到底谁沉浸于自我之爱。至于他们在外在形式上表现如何,是自命不凡还是谦逊低调,则没有意义。因为这些东西在内层人里面;而如今大多数人将内层人隐藏起来。外层人则被训练,以表现出对公众和邻舍的爱,因而表现出相反的东西;这样做也是为了自我和世界。

7373.然而,当一个人在他所思所行的一切事上都只关注并打算谋利,根本不关心这对他的邻舍和公众有没有伤害时,尘世之爱就在他那里掌权。

7374.那些渴望通过巧妙的手段攫取他人财物的人,尤其那些通过诡诈和欺骗如此行的人,就沉浸于尘世之爱。那些沉浸于这爱的人嫉妒并觊觎他人的财物;只要不惧怕法律,他们甚至会洗劫他们的财物。

7375.这两种爱照着加与它们的约束放松,此人被带入它们的程度而增长。它们最终增长到超出限度,变得如此之大,以致这些人不仅想掌控自己王国里的一切事物,还想掌控王国之外的,甚至直到地极。事实上,当加与这些爱的约束放松时,这些爱甚至上升到宇宙之神那里,也就是说,上升到如此的高度,以致那些沉浸于这些爱的人想爬到神的宝座上,取代神自己而受到敬拜,正如以赛亚书关于路西弗所写的那样,路西弗表示那些沉浸于这些爱,被称为“巴别塔”的人:

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像那至高者一般。(以赛亚书14:13-15)

7376.由此可见,这两种爱是一切邪恶的源头,因为它们与爱邻爱主截然对立;因而与天堂截然对立,而在天堂,掌权的是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爱。因此,正是这些爱,即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构成与人同在的地狱;因为在地狱掌权的,就是这两种爱。

7377.不过,人们若追求重要地位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或者追求财富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必需品,为了财富所投入的良善功用,这些功用在变得富有中赋予他们快乐,就不会沉浸于这些爱。对这些人来说,重要地位和财富只是行善的手段。

7488.从关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一切阐述明显可知,它们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并且它们因是一切邪恶的根源,故是一切虚假的根源。而另一方面,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是一切良善的源头;并且它们因是一切良善的源头,故是一切真理的源头。

7489.既然如此,那么显而易见,人在何等程度上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就在何等程度上未处于对邻之爱,更未处于对主之爱。因为这两类爱是对立面。

7490.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人在何等程度上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就在何等程度上不知道何为仁,直到最后他不知道仁的存在。这种人也在何等程度上不知道何为信,直到最后他不知道信是什么。这种人在同等程度上不知道何为良心,直到最后他不知道良心的存在。事实上,他在同等程度上不知道何为属灵的,因而不知道何为天堂的生命。最终,他不信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而不信死后生命的存在。这些就是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掌权时,它们所带来的后果。

7491.天堂之爱的良善和它的信之真理不断从主流入,但在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掌权的地方不被接受。恰恰相反,这些爱掌权的地方,也就是它们不断渗透到思维,作为目的而存在,占据意愿,并构成生命的地方,从主流入的良善与真理要么被弃绝,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扭曲。

7492.那些弃绝它们的人以蔑视和厌恶对待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而那些消灭它们的人则拒绝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持守邪恶和虚假,也就是它们的对立面。但那些扭曲它们的人曲解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然后利用它们支持邪恶及其虚假。

7493.当一个人到了自主决定和自我管理的年龄时,他里面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就开始掌权;因为那时,他开始出于他自己或他自己的东西思考,开始将这些邪恶变成他自己的;他越是这样做,就越坚定地在生活中接受邪恶。人在何等程度上将邪恶变成他自己的,主就在何等程度上将他在婴幼儿和童年时期,以及此后不时所接受的纯真和仁爱的良善分开,将它们存储在他的内层。因为纯真的良善和仁爱的良善决不能与这些爱的邪恶共存,主不愿让它们灭亡。

7494.因此,那些在自己里面要么扭曲、要么消灭、要么弃绝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没有生命在自己里面。因为从神性所接受的生命就在于意愿良善和相信真理。但那些不意愿良善,反而意愿邪恶,不相信真理,反而相信虚假的人拥有生命的对立面。生命的这种对立面就是“地狱”,被称为“死亡”。爱与信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以及“永生”,那些拥有这种生命在自己里面的人被称为“活人”;而生命的对立面被称为“死亡”,以及“永死”,那些拥有生命的对立面在自己里面的人被称为“死人”;这一事实从圣言中的大量经文明显看出来。

7623.有两样事物或实体从主发出,并由此而在起源上是神性。一个是良善,另一个是真理。因此,这二者就是那在天堂掌权的,事实上是那构成天堂的。在教会,这二者被称为仁与信。

7624.当良善与真理从主发出时,它们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并且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不再是二,而是一。因此,它们在天堂为一;由于它们在天堂为一,故天堂是主的一个形像。如果仁与信在教会为一,教会也是这样。

7625.太阳和阳光可用来形成对等同于仁爱的良善和等同于信仰的真理的观念。当太阳发出的光与热结合时,如春夏时节的情形,地上的万物就会萌芽生长,富有生气;但当光缺乏热时,如冬秋时节的情形,地上的万物就会枯萎凋零。此外,在圣言中,主被比作“太阳”;从祂发出、与良善结合的真理被比作“光”。另外,在圣言中,信之真理被称为“光”,爱之良善被称为“火”。爱也是“生命之火”,信是“生命之光”。

7626.这一切也可用来形成对教会成员性质的观念,如当他的信与仁结合时,他就像一个花园和一个园子。但当信没有与仁结合时,他就像一片孤寂的荒场,像被雪覆盖的一片土地。

7627.仅凭属世人所拥有的劣质之光,谁都能看出,真理与良善彼此一致,而且它们能结合在一起;而真理与邪恶是不一致的,它们不能结合在一起;信与仁同样是一致的。实际经验也证明这一点;在生活上陷入邪恶的人要么在信仰上陷入邪恶,要么根本没有信仰,要么完全反对信仰。(这是一个奥秘)在生活上陷入邪恶的人会陷入其邪恶的虚假,尽管他以为自己处于真理。他如此以为是因为,他处于说服性信仰,就是下文所论述的那种信仰。

二、爱邻的本质并非爱这个人,而是爱他里面的良善

TCR411.经上说,你要爱主你的神高于一切,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爱邻如己是指与自己相比,不要轻看邻舍,要对他公正,不要恶意论断他。主所阐述并赐下的仁爱律法是这样: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这就是那些爱天堂的人爱邻舍的方式;但那些爱世界的人则以世俗的方式、为了世俗的理由来爱邻舍,而那些爱自己的人以利己的方式、为了利己的理由来爱邻舍。

TCR418.众所周知,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并非因为他有人的脸和身体,而是由于他的理解力的智慧和意愿的良善。智慧和良善的品质越高,他就越是一个人。人生来比任何动物都要野蛮,但他能通过各种教导而成为一个人,其心智通过接受教导而形成,人通过并照其心智而成为真正的人。有些动物的脸类似人脸,但它们不具备理解力,或通过理解力做事的能力,只是出于其属世之爱所激发的本能行动。区别在于,动物通过发出声音来表达它的爱之情感,而人则将这些情感呈给思维,然后以话语的形式说出来。还有,动物脸朝下注视地面,而人则仰脸望向四周的天空。由此可推断出,人说话越合乎理性,心思越停留在天上,就越是人;越是违背理性,心思越停留在地上,就越不是人。尽管这样的人依然是人,但不是实际上的人,而是潜在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理解真理、意愿善事的潜能;不过,他越不愿意行出良善或理解真理,就越只能表面上假装为人,模仿人的行为。

419.人若因良善而爱良善,因真理而爱真理,那么他就是最爱邻舍的。因为他爱的是主,主是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对良善的爱和对真理的爱,也就是对邻舍的爱没有其它源头。对邻之爱就这样通过属天的源头而形成。无论是说功用(或服务),还是说良善,意思都一样;因此,履行有益的服务就是行善,善行照着它们属于功用的量与质而成为良善。

AC4956.对邻之仁的本质就是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以及对自我是邪恶与虚假的承认。事实上,邻舍是良善与真理本身,对这些有一种情感就是拥有仁爱,而邻舍的反面是邪恶与虚假,凡拥有仁爱的人都远离它们。因此,凡拥有对邻之仁的人都被良善与真理感动,因为它们出于主,这种人远离邪恶与虚假,因为这些出于自我。当如此行时,他就出于自我承认而处于谦卑的状态;当处于谦卑状态时,他便处于接受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状态。

三、属灵人爱邻舍的方式不同于属世人

AC2417.如今,人们完全不知道何为仁爱,何为邻舍。唯独具有信之教义的人没有意识到除了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并怜悯每个人外,对邻之仁还能有什么,因为他们将每个人都视为邻舍,不分青红皂白。

例如,人若通过惩恶奖善践行正义、公平,就具有仁爱和怜悯。仁爱就在于惩罚恶人,因为实施惩罚的人强烈渴望纠正那被惩罚的人,同时保护善人,以免这些人在恶人手里受到伤害。人以这种方式关心作恶者,或仇敌的良善,以及关注并渴望他人和国家的良善时。这种关心和渴望就源于对邻之仁。生活中的所有其它良善也一样,因为这种良善若不出自对邻之仁,绝不可能存在。

2425.属世人因不知何为邻舍,便对他们以之为邻舍的所有人行善,尤其向穷人行善,因为这些人由于缺乏世俗的财富而自称穷人;向孤儿寡妇行善,因为他们就是被如此称呼的;向寄居的行善,因为他们的确在寄居;对所有其他人也是如此。他们若不知道穷人、孤儿寡妇、寄居的,以及其他人分别表示什么,就会这样做。尽管如此,鉴于在他们对表面真理的情感里面有处于模糊的对良善的情感,而主就是藉着这种对良善的情感而引导他们做这些事的,故他们的内层同时处于良善。在这良善里面的天使与他们同在,并在那里以感染这些人的表面真理为乐。

但那些处于仁之良善,并由此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在做这一切事时会加以辨别。他们居于光中,而真理之光只来自良善,并没有其它来源,因为主藉着良善流入。这些人不会仅仅因为他们被称为穷人、孤儿寡妇和寄居的就向他们行善,因为他们知道,比起所有其他人,那些善人,无论穷富,更是邻舍。由于善人会向其他人行善,故这些人向善人行善就是通过他们向其他人行善。他们还知道如何区别对待良善,因而区别对待善人。他们将公众利益本身视为较高等的邻舍,因为更多人的利益会在这邻舍里面得到关注。他们承认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是其要示以仁爱的更高等的邻舍,而主在天上的国度则还要高等。然而,人若将主置于所有那些唯独崇拜主、爱祂高于一切的人之上,就会从主得到各等邻舍。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唯独主是邻舍,因而是一切良善,只要这良善源于祂。

然而,那些秉性完全相反的人则从自己得到各等邻舍,并且只承认那些支持、服侍他们的人为邻舍;他们因称这些人,而非其他人为他们的弟兄和朋友,故会视这些人与他们自己成为一体的程度而区别对待他们。所有这一切表明何为邻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照着他所处的爱而成为邻舍;凡具有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就是真正的邻舍,但这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所具有的良善本身才是决定性因素。

3688.人在重生的过程中,从灵性上说,一开始,他还是个小孩子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对邻舍的仁爱行为,因为他尚不知道何为仁爱,也不知道何为邻舍。结果,他因从圣经知道要周济穷人,并且凡周济穷人的,在天堂都会有赏赐,于是便向乞丐行善,胜过向其他人行善,因为他以为这些人就是圣经所指的穷人。他没有考虑到这一事实:在街上行乞的人绝大部分过着无神、甚至罪恶的生活,他们蔑视与神性敬拜有关的一切,放任自己彻底闲散和懒惰。尽管如此,人若处在重生的第一个阶段,就会全心全意地帮助这些人。这些善行就是源于外在真理的良善,他的重生就始于这些良善。更为内在的良善与真理因此流入这些行为,照着孩子般的认知而塑造这些行为。

但后来,他变得更加明智,就想向他认为穷乏困苦的所有人行善,但仍不将这类人当中的虔诚人和不虔诚的人区别开来。他以为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地作为邻舍来看待。不过,当在这些问题上变得日益明智时,他就会加以区分,只向诚实善良人提供帮助。因为他知道,给恶人提供帮助就会伤害许多人,恶人会因他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而得着机会去害人。最后,他在重生时,就仅仅向善良的虔诚人行善。因为这时,他不是被他行善的对象所打动,而是被此人所具有的良善本身所打动。由于主存在于一切良善和虔诚中,因此他通过对良善的情感见证对主的爱。当此人处于这种仁爱时,他就重生了。

3726.属世人要像属灵人那样爱他的邻舍,必须先学习何为属灵的爱或仁,谁是他的邻舍。在知道这些事之前,诚然,他也爱他的邻舍,但不是以一个属灵人,而是以一个属世人来爱他;也就是说,他对邻舍的爱是属世良善的产物,而不是属灵良善的产物。不过,一旦他知道这些事,来自主的属灵良善就可以被植入涉及对邻之爱的认知。

5008.向穷人、寡妇、孤儿行善,向他们行善就是圣经所吩咐的仁爱,这在教会里是一个非属灵的属世真理。但非属灵的真理,也就是处于非属灵真理的人照字面上的称呼来理解穷人、寡妇、孤儿;而属灵的属世真理,也就是处于这种真理的人的确肯定这个非属灵的属世真理,却将对“穷人、寡妇、孤儿”的这种理解置于末位;因为他们会从心里说,事实上,并非所有自称穷人的人都是这样,其中有些穷人过着非常邪恶的生活,既不敬畏神,也不畏惧人;若非恐惧拦阻,就会冲进各种难以启齿的罪恶行径。他们还会从心里说,在圣经中,“穷人”表示那些在灵性上贫穷的人,也就是说,是那些知道并从心里承认他们没有丝毫源于自己的良善与真理,一切事物都是白白赐与他们的人。他们对“寡妇”和“孤儿”的理解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各自具有某种不同的状态。从这个例子明显可知,对那些处于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来说,向字面上所称呼的穷人、寡妇、孤儿行善是真理的最外层;这最外层的真理就像包裹内层事物的一件衣服。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最外层真理与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所拥有的真理是相吻合的;即便如此,这二者仍不会结合,只是彼此有联系。

以向邻舍行善为例。那些处于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视每个人为邻舍,然而各自却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而为邻舍。他们从心里说,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优先于其他人而为邻舍,当向他们行善。他们还说,那些陷入邪恶的人也是邻舍,但如果照法律惩罚这些人,便是向他们行善,因为这些惩罚有助于纠正他们,还能防止他们向善人行恶,树立坏榜样。教会中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也说每个人都是邻舍,但他们不考虑各人成为邻舍的程度或方式。因此,他们若处于属世良善,就会不加区别地向每一个激起他们同情心的人行善,甚至重点向恶人行善,而不是向善人行善,因为恶人以其流氓无赖行为知道如何激起同情心。从这个例子也可以明显看出,这最外层的真理能将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和那些处于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聚在一起;然而,这二者仍无法结合在一起,只是彼此有一种联系,因为这二者对于邻舍的概念和感觉是不同的。

再举一例。那些处于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一般也会说,穷乏困苦人必承受天国。但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最外层的真理,因为他们内心认为,穷乏困苦人是指那些灵性上如此的人,并且正是圣经所指的这些人承受天国。但教会中那些处于非属灵的属世真理之人却说,除了那些在世上陷入贫困,生活悲惨,比其他人受更多苦的人外,没有人能承受天国。他们还将财富、重要职位和世俗快乐称为众多干扰,或使人远离天堂的手段。

5028.再举一例。属灵人也像属世人那样说,要向邻舍行善,又说每个人都是邻舍;然而,他却认为每个人成为邻舍的方面和程度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恶人自称邻舍而向恶人行善,便是向邻舍行恶。在认同最外层的真理,即要向邻舍行善,以及每个人都是邻舍等真理方面,属世人与属灵人相结合。但属世人认为凡支持他的,就是邻舍,却不关心他是善的,还是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