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思
反思是促使我们不断进步的一种重要能力,我们若想要重生,就必须不断对照真理思考自己所愿所思所行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不断使用我们的反思能力。不过,关于这个话题,目前史公著作中没有看到集中的论述,只在灵界经历中有几节提到了。我们从一些著作中摘录部分相关内容,可能比较零散,不系统,大家可吸取大体的观念。
一、反思对人的重生极其重要,必须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灵界经历》720.若不认真反思,灵人就不会通过与他们相连的人体看见世上的物体。我经常穿行在一座城市的街道和一大群人中间,却没有认真反思我周围的灵人,以为他们也会注意到与我同在的一切事物。只要我向内看,然后默许观察,这种反思就会发生。几乎每次这种情况发生,因而经常发生时,他们就对我说,在此期间,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当时只是专注于我心智的思维。因此,我所反思到的任何灵人可以说都被唤醒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与某个内层没有通过信向主打开的人同在时,灵人绝无可能与那人说话,也绝无可能通过他的眼睛观看。他们只是利用这个人的记忆,因而利用他的推理能力,就像与我同在的这些灵人利用我的一样;他们经常坦承,他们只知道他们靠我的生命在活着。
721.最好能将这些反思与人自己对自己的反思相比较。人不知道他的的手或脸是冷的,走路时脚踩在地面上,也不知道他说话时所说出来的话,同样不知道凡存在于身体任何地方的其它东西,除非他反思它,或将思维引向它。此外还有许多类似证实性的例子,如以下事实:人若不反思钟声,或周围所看见的物体,就完全意识不到他听见或看见了它们。
733.关于反思。我现在正与灵人和天使谈论反思,我不知道人们是否对此给予足够的注意。他们若注意到这个主题,就会发现反思学说中的秘密比任何其它学说中的都要多。反思所实现的效果从以下事实向每个人清楚显明:我们感觉不到身体或它的各个部位,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感觉,除非我们反思我们身体的那个部位。然后我们感知到热、冷、快乐,甚至感觉那个部位正在承受什么。我们若反思呼吸,就会感觉并知道我们正在呼吸,一种自愿因素以这种方式加入进去;此外还有其它无数例子。
734.当人反思那些在他心智或动机里的东西,如他如何思考,他在想什么,做什么,他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时,情况也一样。没有反思,他什么也不知道,除了他是,不知道别的;因此,他不知道他是何性质。然而,他若从其他人的角度反思他自己,或让其他人反思他,并说他是何性质,就能初次认识到他是怎样的人。否则,他永远不知道,仍停留在自己的幻想中,出于幻想去反思其他人。因此,他视真理为虚假,因为他出于自己的幻想来判断。事实上,判断的起点或原则如何,接下来的一切就如何。
735.这些人,尤其灵人,死后仍处于一种没有任何反思的状态,因此只知道他们是世人,和以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也正因如此,他们仍停留在幻想中,因而以他们死亡时所具有的那种性情生活。不过,一旦主赋予他们反思的能力,他们就知道自己在来世;在给他们某种东西,或许多东西让他们去反思之前,他们很难相信来世。但扎根在他们性情中的幻觉仍然存在。
736.所以灵人们,尤其那些在世时自高自大,也不喜欢被反思的灵人,只知道他们比别人好。然而,当他们被带入反思的状态时,就会被带入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因为那时他们初次认识到自己,更真实地了解自己是什么样。
737.此外,信仰的教义对人们来说也毫无效果,除非主使他们能够反思。这就是为何人们从主的圣言学习真理和良善,也就是说,是为了从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中反思自己,如反思他们是否如他们所应该的那样。这种反思在某些时候,尤其痛苦的时候会被赋予他们。因此,学习真理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属灵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反思,因而不可能有改造。
738.然而,那些陷入激情和幻觉的人不能从真理的角度来反思,除非这些寒冷和这些阴影被驱散。(1748年2月11日)
739.关于反思。反思的教义是一个完整的教义;没有它,没有人能知道何为内在生命,甚至不知道何为身体的生命。事实上,没有来自真理知识的反思,就没有人被改造。因此,主将写下来的真理交与地球上的人,因为他们活在一种败坏的状态中。从这些真理,如同从一个源泉那样,人们可以汲取能使他们反思自己的真理知识;或更确切地说,凭铭刻在人记忆中的更高知识,主能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虚假和类似东西。因此,没有属灵的知识,改造是不可能的。
740.在木星则不然,在那里,灵人会告诫他们,引出他们的邪恶想法和行为,并把它们摆在他们面前。因此,那里的反思通过启示发生。启示无法在地球上发生,因为朝天堂的门是关闭的,人们的思维只在特定时候被主引向天堂。其余的时候,他们则只关注肉体、世俗和地上的事物,他们会反思这些事物。如果在这些情况下,朝天堂的门向他们打开,如同向该隐打开,那么虚假就会与真理混在一起,以致它们永远无法分离;如此他们会永远受到诅咒。所以,这一点是要防范的。
741.关于灵人的求知欲。灵人没有活在肉身中的人为滋养身体而对吃喝的欲望,取而代之的是求知的欲望或快乐。天使的欲望仅仅是对知道真理和良善的欲望,但灵人的欲望是对知道任何新事物的欲望。这种贪欲几乎是不变的,取代了以世俗食物滋养身体的欲望。因此,每个天堂都有对理解真理和良善,或信仰事物的最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带来反思,他们通过反思越来越完善。(1748年2月11日)
这些细节是当着许多灵人和反思所写的这些事并肯定它们的天使的面写下的。
二、人具有反思能力
人的意愿与理解力这两种官能赋予反思能力。DP75.正是通过这两种官能,人才能在内心里反思他通过身体感官从外面感知到的东西,还能在更高层次上思考他在较低层次上正在思考的东西。因为谁都可以说:我过去这样想,我现在这样想;还可以说:我过去愿意这样,我现在愿意这样;或可以说:我明白这是真的,我喜欢这个,因为它具有这种品质,等等。由此清楚可知,人还能从上面思想思维,并清楚看到它,仿佛就在他下面。人从理性和自由中获得这种能力,从理性中获得在更高层次上思考的能力,从自由中获得出于情感意愿如此思考的能力。因为没有如此思考的自由,他就不会有意愿,也不会有由此而来的思维。
人有内在思维和外在思维。内在思维会反思外在思维。DP104.每个成年人都有思维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因而有意愿和理解力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或相当于外在人和内在人的灵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这对那些仔细观察别人体现在言行上的思维和意图,以及群处和独处时自己的思维和意图之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人能从他内在思维的角度来看他的外在思维,还能反思它,并判断它是不是邪恶。人的心智具有这种性质,是由于人从主那里所获得的两种官能,即自由和理性。人若不从这些官能中获得思维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将不能察觉并看见自己里面的任何邪恶,并得以改造。事实上,他将不能说话,只能像动物一样发出声音。
三、要反思自己想法或思维,反思自己的快乐和情感,反思自己的动机
我们在前面的课上曾分享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思维、快乐和动机等等,有兴趣的可自己去查看一下。在此我们补充以下内容:
为什么要反思我们的观念、想法或思维?AC1008.几乎没有人知道观念或想法的性质。人们以为它们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而事实上,每一个思维观念都包含着无数元素;它们以种种不同方式联结起来,以产生某种形式,从而勾画出这个人的形像,整个形像在来世都会被感知到,甚至能用眼看见。仅举几个例子:当对一个地方的观念或想法浮现在脑海中时,无论这个地方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一所房子,关于此人曾在那个地方所做过的一切的想法和形像会同时浮现出来,它们都会被天使和灵人看到。或者,当对他所憎恨的某个人的想法出现时,关于他对此人所思、所言、所行的一切的想法就会同时出现。这适用于对一切事物的想法,但当这些事物出现时,他对某个具体问题所想象并印象深刻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变得明显。例如,如果他是个通奸者,当关于婚姻的想法出现时,关于通奸,甚至思想通奸的一切肮脏和淫秽的东西也都会出现;用来证实通奸行为的一切论点同样都会出现,无论这些论点是基于感官证据,还是基于推理过程,又或是基于圣言。他如何玷污并歪曲圣言的真理也是如此。
此外,对一件事的想法会流入对另一件事的想法,并给它染上颜色,就像少量黑色染料滴入水中会使整个水池变黑一样。因此,仅从灵人的想法就能认识他;说来奇妙,他的每一个想法都带有他自己的形像或样式。当这个形像或样式呈现在眼前时,它如此丑陋,以至于一看到它就会把人吓得发抖。
为什么反思我们的情感?DP311.我被恩准知道最狡猾的感官人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地狱在后面的深处,他们不想叫人发现。因此,他们在那里看上去就像幽灵(就是他们的幻觉)那样到处飞。他们被称为魔鬼。他们当中有些人曾被放出地狱,好叫我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他们立刻附到我的脖子上,就在我的后枕骨下面,从那里进入我的情感。他们不想进入我的思维,而是巧妙地避开它们。他们接连改变我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把我的心情转到对立面,也就是转到恶欲;他们并不触及我的思维,所以若不是主阻止,他们会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扭曲并反转我的情感。
那些在世时不相信圣治的存在,只寻找他人身上的情欲和渴望,从而迷惑他们,直到彻底掌控他们的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由于他们暗中做起这种事来如此巧妙、狡猾,以致其他人毫无察觉,还由于他们死后仍保持这种性质,所以一进入灵界,他们就被扔进这个地狱。在天堂之光下,他们看上去似乎没有鼻子;奇怪的是,他们虽如此狡诈,却比其他人更感官化。正因古人将感官人称为蛇,还因这种人在推理辩论方面比其他人更精明、狡猾和灵巧,所以经上说:
蛇比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狡猾。(创世记3:1)
主说:
所以你们要谨慎如蛇,单纯如鸽子。(马太福音10:16)
经上(启示录20:2)如此描述被称为古蛇、魔鬼和撒旦的龙:
有七头十角,头上戴着七个冠冕。(启示录12:3,9)
“七头”表示狡猾,“十角”表示通过谬论或扭曲而说服的能力,“七个冠冕”表示遭到亵渎的圣言和教会的圣物。
人的恶欲会夺走他真正的反思能力。DP113.人觉察不到自己的恶欲。他感受到它们的快乐,只是很少思想它们,因为快乐会迷惑思维,驱赶反思。因此,人若不从某个其它源头发现他的欲望是邪恶,就会称其为良善,并出于自由照着他思维的推理而犯下它们。当如此行时,他就把它们归给了自己。他确认邪恶是可容许的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扩张他的主导爱,也就是生命之爱的宫廷。
四、学习天使的思维模式
天使如何看待人,我们可以从摘录的这些内容看出来,我们也必须学习这种思维模式,否则,无法与天使同在。
AC1079.哪里没有仁爱,哪里就有对自己的爱,因而有对一切不偏向自己之人的仇恨。结果,他们只看到邻人的邪恶。即使看到良善,他们要么将它贬得一无是处,要么对它进行恶意解读。而那些拥有仁爱之人则完全不同。这两种人凭着仁爱的有无而彼此有别。尤其进入来世后,对那些缺乏仁爱的人而言,仇恨的感觉从每一样事物中迸发出来;他们渴望检查每个人,甚至审判他。他们只想找出罪恶,总是惦记着谴责、惩罚和折磨。但那些拥有仁爱之人则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邪恶,反而会发现他的一切良善和真理真,并对他的邪恶和虚假作善意的解释。所有天使都是这样,他们从将一切邪恶折向良善的主那里获得这种性情。
1088.可以说,那些没有仁爱的人只思想邻人的邪恶,并且只谈论邪恶。他们即便谈论善事,那也是为了他们自己,或为了他们戴上友谊的面具而刻意讨好的那个人。但那些拥有仁爱的人只思想邻人的良善,并且只谈论良善,这不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不是为了他们试图要讨好的那个人,而是通过主在仁爱中这样作工。前者就像与人同在的恶灵,后者就像与人同在的天使。恶灵只会激起人的邪恶和虚假,并谴责他;而天使只会激起良善和真理,并原谅邪恶和虚假。由此明显可知,恶灵掌控没有仁爱的人,这人通过他们与地狱相联;而天使掌控拥有仁爱的人,这人通过他们与天堂相联。
另外,最近有弟兄又问到被提,正好我们群里有刘广斌老师翻译的一篇牧师文章,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 关于被提(约翰·奥德纳牧师 刘广斌译)
逃避
人的天性就是,每当我们陷入困境时,就会寻找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的麻烦。有些人当他们只剩下最后一块钱的时候,会把它花在彩票上,希望能神奇地把他们从财务困境中解救出来。这种逃避的真正可悲之处是,寻求这种逃避的人往往错过了寻找幸福的机会,因为他们只是在等待他们的麻烦结束。一些人以类似的方式期待着“被提”的到来。他们期望基督会在任何时候出现在云中,并立即带领每个信徒离开他们每天生活中面临的麻烦,与耶稣一起升入天上。虽然我们可能期待与耶稣在一起,但如果我们以为耶稣再来是一个气象事件,而错过了祂在我们生命中的真实存在,那将是一种耻辱。
何种王国?
当耶稣开始祂的医治事工时,人们逐渐意识到祂是弥赛亚,于是希望祂能在他们的世界里摆平一切。但是,当他们试图让祂成为政治上的王时,祂就从他们身边躲开了(约翰福音6:15)。他们期望基督在这个世界上建立祂的国度。当耶稣谈到祂的国度时,人们认为祂将成为凯撒的政治对手(路加福音23:2;约翰福音19:12,15)。彼拉多问祂这个问题,耶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仆人们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但现在我的国不出于这里”(约翰福音18:36)。耶稣无意为获得世俗王国而进行政治斗争,但祂确实为建立天国而进行了一场属灵的争战(约翰福音6:15等)。正如保罗后来所说:“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我们意识到“天堂”或“天”既可以指我们上面看到的天空,也可以指我们死后生活的地方。当我们谈论“天上的鸟”或“天上的星星”时,我们一般是指能看到的天空中的鸟和星星。但当我们谈论“天国”或“我们的天父”时,我们谈论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天堂—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但我们的灵眼可以看到。因此,当耶稣谈论祂的到来时,祂告诉我们不要期望看到这是一个物理或政治事件。祂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在这里!看,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加福音17:20-21)。如果天国在我们里面,那么“天上的云彩”在哪里?
天上的云
耶稣应许说,祂的门徒将看到祂驾着天上的云降临。有些人认为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耶稣将出现在天空中。当圣经说到“天上的云彩”时,有时是指我们在天上看到的云彩。例如,当“天上有黑云和风,有大雨”降在亚哈身上时(王上18:44-45),我们可以想象许多人经历过的那种风暴。但在其他许多情况下,“天”和“天上的云”的意思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的比喻,或我们心中的事物的比喻,而不是这个物质宇宙的构成。因此,当圣经说上帝被云遮盖,使我们的祷告不能通过时(哀歌3:44),我们不应该仅仅理解为水物质的云—可以阻止祷告。相反,这里指的是误解和迷惑,这些误解和迷惑“蒙蔽”了心灵,使我们无法认识上帝并与之联结。
当圣经说巴比伦王认为他可以“升到云的高处”,“像至高者一样”(以赛亚书14:14),这并不是说他真的升到了云端,而是说他掌握了太多的权力,做事好像他是上帝一样。当约伯说一个邪恶之人时也是如此,“他的傲慢上到天上,他的头顶到云里”(约伯记20:6)。
这种比喻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很常见。如果我们说,“乔的头脑飘在云里,他在建空中楼阁”,或者“艾米丽天马行空,她在九霄云外”,没有人会想到要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话。我们知道,这不是在谈论人的身体或外表,而是在谈论他们的思想状态—关于他们内心所发生的事情。耶稣明确指出,祂使用了比喻和比喻性语言在谈天国和祂的第二次再来(马太福音13:10,11,34;约翰福音16:25)。
不幸的是,有些人认为圣经必须完全按字面意思理解—如果它说“云”,就是指“云”,没有别的意思。实际上,“云”是象征性的。圣经说,耶和华的怜悯上达诸天,祂的真理和信实达到云霄(诗篇36:5等)。这些经文在“云”和上帝的真理之间建立了特殊的联系。这不是指祂的怜悯和真理的物理位置,而是指它们有多伟大。怜悯和真理不是实物,而是存入人心的,出自上帝之心的、祂话语的灵性品质。既然“天上的云”指的是上帝的话语,那么从这些云里出来的雨也是如此。“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大地...我口中所出的话也是如此,必不徒然返回,而要成就我所喜悦的”(以赛亚书55:10-11)。
一旦理解了云和上帝的真理之间这种明确联系,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以色列人在西奈山得到诫命时听到上帝的声音从云中传来,以及门徒在耶稣变身时听到从云中传来的声音(出埃及记19:16;民数记11:25;申命记5:22等)。
何为被提?
圣经从未使用过“被提”一词,但这可能是保罗所描述的“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帖撒罗尼迦前书4:17)的一个适当标注。通常,当我们谈到“被提”的状态时,它意味着狂喜,或在情感上被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不是肉体被提上天空。但有些基督徒认为基督再来时,会照字面意思把他们提到空中。有些人甚至在保险杠上贴上了“如果被提,这辆车就没有了驾驶者”。当圣经说一个人的头、心或灵魂被“抬高”时,往往是象征,表示兴高采烈(或得意洋洋)的状态(申命记8:14等)。大卫描述自己在征服敌人时被上帝“高举起来”(撒母耳记下22:49等)。相似地,他觉得“他的国被高举”(历代志上14:2)。没有人会认为这意味着国家真的被抬到了天上。
主说信靠祂的人将“如鹰展翅上腾”(以赛亚书40:31),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真的升到天上去。当主把以色列人带出埃及时,祂说祂用鹰的翅膀带着他们上天,与祂同在(出埃及记19:4,申命记32:11-12)。然而他们从未离开地面。他们从奴役走向自由,找到了与上帝的新关系,但他们的肉体却没有发生任何戏剧性的变化。这种飞起来与上帝同在的想法象征着他们的心境。我们不应该按字面意思理解,就像所罗门说的那样:你的钱会长出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言23:5)。
我们是如何被上帝提升的
毫无疑问,耶稣想让我们都接近祂。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祂承诺:“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民归向我”(约翰福音12:32)。只要我们把心思转向祂,就能体验到这种亲近。“凡求告耶和华的,就是以真理求告他的,耶和华便与他们亲近”(诗篇145:18)。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不会因为我们的物理位置改变而更靠近神,甚至不会因为做出承诺和承认某些信仰而更靠近神。我们不能像主指责的那些人一样:“用嘴亲近我,用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以赛亚书29:13)。主要的是我们的心。“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罪人哪,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清洁你们的心!”(雅各书4:8)。只要我们愿意让自己的心变得纯洁,耶稣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就能让我们的感情和心灵被带到天堂与祂同在。“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