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们说过,属天天使拥有胜过其他人的智慧和荣耀,因为他们已经并且持续地将神性真理立刻接受进入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他们一听闻神性真理,便意愿并践行它们,而不是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然后考虑它们是否真实。他们凭来自主的流注立刻就知道所听闻的真理是否真实,因为主直接流入人的意愿,但间接经由他的意愿流入他的思维。或也可说,主直接流入良善,但间接经由良善流入真理。凡属于意愿和由此而来的行为的,都被称为良善;而凡属于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的,都被称为真理。此外,一切真理一旦进入意愿,就会变成良善,并被植入爱;但只要停留在记忆和由此而来的思维中,就变不成良善,不会存活,也不会被归于人。因为人之为人,凭的是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而非其脱离意愿的理解力。
注:主流入良善,并经由良善流入真理,而不是反过来;因此,主流入意愿,并经由意愿流入理解力,而不是反过来(5482, 5649, 6027, 8685, 8701, 10153节)。人的意愿就是其生命的真正存在,是爱之良善的容器;而他的理解力则是由此而来的其生命的外在显现,是信之真理与良善的容器(3619, 5002, 9282节)。因此,意愿的生命是人的主要生命,理解力的生命由此发出(585, 590, 3619, 7342, 8885, 9282, 10076, 10109, 10110节)。凡被意愿所接受的,都会进入生命,并被归于人(3161, 9386, 9393节)。人凭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而为人(8911, 9069, 9071, 10076, 10109, 10110节)。此外,凡正确意愿和理解的人都会受到他人的爱戴和珍视;而凡正确理解却不正确意愿的人都会遭到弃绝和鄙视(8911, 10076节)。另外,死后,人仍保持他的意愿和由此而来的理解力一直以来的样子;那时,属于理解力,但不属于意愿的事物就会消失,因为它们不在此人里面(9069, 9071, 9282, 9386, 10153节)。
*********************
(AC5649)人完全不知道这一事实,即:据察觉,记忆知识的真理能白白赐予,并且这一切发生在属世层,要么发生在它的外层部分,要么发生在它的内层部分。他对此没有任何概念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像这样的任何觉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白白赐予他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存储在外层属世层中的是什么,存储在内层属世层中的又是什么。他对此没有任何概念的常见原因是,他的心放在了世俗和尘世的事物上,而不是放在属天和属灵的事物上;因此,他不信任何经由天堂从主而来的流注,因而根本不信有什么东西会赐予他。而事实上,他利用基于记忆知识的推理所推断,并以为凭自己的理解力推断出来的一切真理都是某种赐予他的事物。人没有能力察觉这真理是存储在外层属世层,还是存储在内层属世层,因为他不知道属世层有两个部分,即:倾向并接近外在感官的外层部分,和退离外在感官并转向理性层的内层部分。
人对这些事一无所知(knowledge),故根本不可能拥有关于这类观念的任何觉知(perception);因为若要对一个事物有所觉知(perception),对它的知识(knowledge)必须首先到来。然而,天使社群能准确、清楚地知道并觉知(perceive)这些事。他们不仅知道并觉知(perceive)白白赐予他们的是什么,而且还知道并觉知(perceive)它在哪里,这从以下经历可以看出来。当有处于良善,因而拥有处于良善的能力的灵人进入一个天使社群时,他同时会进入该社群所拥有,并且他之前从未拥有过的一切记忆知识和聪明。这时,他只知道他早就拥有这种知识和理解,并是通过他自己拥有的。但当他停下来反思时,便觉知这是主通过这个天使社群白白赐予他的某种东西;他还从他所在的天使社群那里知道这真理是存在于外层属世层,还是存在于内层属世层。因为有些天使社群在外层属世层中,有些天使社群在内层属世层中。然而,属于他们的属世层却不像世人的属世层;确切地说,它是属灵的属世层,即通过与属灵层联结并服从它而变得属灵的属世层。
(AC5650)在属世人与属灵人,或外在人与内在人联结之前,他还要考虑他是否渴望除去源于爱自己爱世界的强烈欲望,连同他为这些欲望辩护所用的那类观念;考虑他是否想将统治权交给属灵人或内在人。他要思考这一切,好叫他能自由选择他所意愿的。当属世人离开属灵人去思想这种可能性时,他就会弃绝它;他爱自己强烈的恶欲,因为他爱自己和世界。因此,他会变得焦虑,以为如果这些欲望被除去,他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事实上,他将一切事物都安置在属世人或外在人中。或者他以为它们被除去后,他就无法凭自己做什么,他所思、所愿和所行的一切都要通过天堂流入,以致他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一旦属世人独自处于这种状态,他就会退却并抵制。但是,当某种光明从主经由天堂流入他的属世人时,他就开始作不同的思考,也就是说,认为不如让属灵人掌权,因为这样他就能思想并意愿良善,从而能进入天堂;如果属世人掌权,这是不可能的。当他考虑到,在整个天堂,所有天使都是这样,因而体验到无法描述的喜乐时,就会与属世人争战,最终渴望服从属灵人。要重生的人就处于这种状态,以便他能在自由中转向他所意愿的地方;他越在自由中转向那个方向,就越重生。
(AC8685)正在重生并成为一个教会的人具有两种状态:在第一种状态下,他出于真理行事;在第二种状态下,他出于良善行事(关于这两种状态,可参看8516, 8539, 8643, 8648, 8658节)。在这两种状态下,此人被主引导;不过,在第一种状态下,他通过直接流注被引导,而在第二种状态下,既通过直接流注,也通过间接流注被引导。关于直接和间接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流注,可参看前文(6472-6478, 6982, 6985, 6996, 7054-7058, 7270节)。摩西独自审判百姓(注:出埃及记18:13)代表直接流注;但选出来的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审判小事,大事呈到摩西这里(注:出埃及记18:25-26)代表直接和间接的流注。
(AC8701)神之真理的直接流注在一个人正经历重生时的第一个状态下发生;但直接和间接流注在第二个状态下,也就是说,当他已经重生时发生。当流注是直接的时,主虽以良善和真理流入,但那时良善没有被感知到,只有真理被感知到。故在此期间,他通过真理被引导,不怎么通过良善被引导。不过,当流注同时是间接的时,良善就被感知到,因为间接流注抵达一个人的外在感官层。正因如此,这时主通过良善引导此人。
一般来说,要知道,直到一个人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事,他才得以重生;因为这时,他意愿良善,并在行善中觅得快乐和幸福。当他达到这种状态时,他的生命是良善的生命,他就在天堂中,因为在天堂处处掌权的,是良善。构成信的真理虽引导一个人朝向良善,从而朝向天堂,却不能把他放在天堂。其原因在于,在来世,所有人都照着意愿的生命,而非理解力的生命形成不同的社群;因为意愿在哪里,理解力就在哪里,反过来不行。无论在天堂还是地狱,都是这种情况。那些邪恶的人不会被送入地狱,直到其生活的邪恶掌控他们;因为当这邪恶掌控他们时,其邪恶的虚假也会掌控他们;那些在天堂处于良善的人同样处于其良善的真理。在来世,所有人都被带入拥有一个心智的状态,也就是说,其意愿的意图与其思维相一致,而非相矛盾。世上的情况则不然,因为在世上,一个人所想的,甚至所理解的,不同于他所意愿的。但这是为了使他能得以改造,也就是使他能理解何为良善,尽管他意愿邪恶,从而使他能通过理解力被引导意愿良善。不过,在来世,人人都照着他在世上所获得的意愿而被引导。
(AC10153)主在人从祂所获得的良善中流入此人并与他同在。良善构成这个人自己,或说此人真正的自我,因为每个人的品性都取决于他的良善。良善要理解为爱,因为凡被爱之物都被称为良善。凡观察别人的人都知道,爱或良善构成这个人;因为当观察别人之后,他就能通过这个人的爱把他引向凡他所愿意的任何地方,以至于这个人在受他的爱支配时,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凡与他的爱不一致的理由对他来说什么都不是,而与他的爱一致的理由则是一切。
事实就是这样,这一点在来世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来世,所有灵人都能凭他们的爱被认出来,当受这些爱支配时,他们无法做出违背它们的任何事,因为违背它们行事,就是违背他们自己行事。因此,他们是自己的爱的化身或形式,天堂里的人是天堂之爱和仁的化身或形式,美丽得无法形容;而地狱里的人则是他们自己的爱的化身或形式,这些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所以他们也是仇恨和报复的化身或形式,因而是怪物,可怕到无法形容。
因此,由于一个人的爱如何,整个人就如何,所以显而易见,主不可能与一个陷入恶爱的人同在,只能与一个处于善爱的人同在,因而在他的良善里面。人们以为主存在于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中;但祂并不存在于没有良善的真理里面。相反,在良善存在的地方,主通过这良善而存在于真理里面;并且祂在真理通向良善的程度和它从良善发出的程度内而存在于真理里面。没有良善的真理不能说在一个人里面,它只是在他的记忆中,作为记忆知识住在那里,而这记忆知识在成为此人生活的一部分之前,不会进入这个人,并形成他的一部分。当这个人热爱记忆知识,并出于热爱而照之生活时,它就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主就与他同住,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那样:
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那人是爱我的,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自己,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约翰福音14:21, 23)
“显现自己”表示用来自圣言的信之真理进行光照;“到他那里去”表示同在,“在他那里作住所”表示住在他的良善里面。
(AC10076)正如一个正在重生的人会经历两种状态:第一种是在信之真理正被植入并与仁之良善联结的时候,第二种是在此人出于仁之良善行动的时候,主里面也是这种情况,只是在一个无与伦比的程度上。主之人身的荣耀的第一种状态就是主将这人身作成神性真理,把它与在祂里面并被称为“父”的神性良善结合,祂由此变成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也就是耶和华。祂荣耀的第二种状态就是出于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行动,从这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则是祂实现这一点所采取的手段。
对一个人来说,在第一种状态下,他学习必须构成其信的事物(将其注入自己);随着他在良善的影响下,也就是通过来自主的良善而学习它们(将其注入自己),理解力便在他里面逐渐成形。当将形状赋予理解力(属于理解力)的这些真理被植入并与良善联结时,他就进入第二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的行为通过运用真理而源于良善,或说第二种状态在于出于良善通过真理行动。由此明显可知,一个正在重生之人的第二种状态是何性质,即在这种状态下,思维和行为来源于良善,或也可说来源于爱,亦或说来源于意愿(译注:另一英文版本,出于良善,或也可说出于爱,亦或说出于意愿而思考和行动的一种状态);因为一个人热爱他所意愿的;他将自己所爱的称为良善。但当一个人从头顶到脚跟的整个自我与他的爱一样,因而与他的意愿并源于这意愿的理解力一样时,他才开始进入第二种状态。谁能相信,整个人就是其意愿和植根于这意愿的理解力的一个形像,因而是其良善和源于这良善的真理的一个形像,抑或其邪恶和源于这邪恶的虚假的一个形像?因为良善或邪恶构成意愿,真理或虚假构成理解力。天上的所有天使都知道这个奥秘;但世人却不知道,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灵魂,因而不知道身体是照着灵魂的样式形成的,进而不知道整个人的性质取决于其灵魂的性质。这一事实从来世的灵人和天使身上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他们都是人的形式,这些形式的性质取决于属于其爱与信的情感的性质,以致那些处于爱与仁之良善的人可称作爱与仁的化身,或有形的爱与仁;而另一方面,那些陷入由爱自己爱世界所导致的邪恶,从而陷入仇恨和类似情感的人可称作仇恨的化身,或有形的仇恨。
这一事实也可从整个自然界中一个接一个流入的三样事物看出来,即:结果,原因和目的。结果从原因拥有自己的一切;事实上,结果无非是原因的外在显现,或说外在形式上的原因,因为当一个原因变成一个结果时,它就给自己披上诸如存在于外在层面的东西,以便它能在一个较低的领域,也就是结果的领域显现。这种情形与原因的原因很相似。这原因的原因在较高的领域,被称为最终原因或目的。这个目的构成原因里面的全部,以便它能为了实现某个事物而成为一个原因。事实上,一个原因若不是为了实现某个事物的缘故,就不能被称为一个原因,因为它的存在还有其它原因吗?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个事物,它是原因里面的最初事物,也是它的最后事物。由此明显可知,目的可以说是原因的灵魂,也可以说是它的生命,从而又是结果的灵魂和生命。事实上,如果一个原因和一个结果没有能力完成目的,那么这三者当中没有一个拥有任何实际的存在,因为它没有打算实现任何事物;因此,它就像没有灵魂或生命的死物,这样一个事物会逝去,就像当灵魂离开肉身时,肉身会逝去一样。
这种情形与人很相似。人的实际灵魂就是他的意愿;他的意愿用来产生结果的伴随原因是他的理解力;所产生的结果就存在于身体里面,从而属于身体。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明显地看出来:一个人所意愿,因而所思想的事会在身体里面以某种适合的方式呈现在某个结果中,当他说话的时候以一种方式呈现,当他行动的时候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由此再次明显可知,一个人的意愿如何,整个人就如何。无论你说意愿,目的,爱,还是说良善,意思都一样;因为一个人所意愿的一切都被他视为目的,为他所爱,并被称为良善。同样,无论你说理解力,原因,目的,信,还是真理,意思也都一样;因为凡一个人出于其意愿所理解或思考的,他都当作一个原因,相信并称之为真理。一旦明白这些事,就能了解一个正在重生的人在他的第一种状态下是何性质,在第二种状态下又是何性质。
从这一切可以对如何理解这一教导获得某种概念,即:当主在世并荣耀祂的人身时,祂首先将这人身作成神性真理,又逐步作成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此后,祂出于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在天堂和世界运作,将生命赐给天使和世人;祂通过从其神性人身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实现这一切。因为天堂由此而存在,并由此不断存在,也就是持续存在;或也可说,天堂由此而被造,由此而不断被造,也就是得以保存;保存就是不断创造,正如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
(TCR374)仁爱就是有善愿,善行就是出于善愿而行善。仁爱与行为彼此截然不同,就像意愿与行动、心智的情感与身体的功能那样。这种区别如同内在人与外在人的区别;二者彼此的关系就像原因和结果,因为一切事物的原因皆成形于内在人,而一切结果则由此产生于外在人。因此,仁爱是内在人的品性,故是有善愿;行为则属于外在人,故是通过善愿行善。
然而,人的善愿彼此不同,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因为人所做的一切利他行为都被认为或看上去是从善愿或仁慈流出的,然而没有人知道这善行是否源于仁爱,更不知道它们是源于纯正的仁爱还是不正当的仁爱。不同人的意愿之间的这种无限多样性源于目的,意图,因而动机。这些就深藏于他行善的意愿中,每个人意愿的品质皆源于它们。意愿还在认知当中寻求达到目的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结果,并在那里进入光明,这光使它不仅看到方法,还看到让它以适当时机、适当方式付诸行动的机会,从而产生它的结果,也就是行为;同时,它在认知里面将自己带入行动的力量中。由此可知,行为本质上属于意愿,形式上属于认知,操作上属于身体。仁爱就这样降到善行中。
这一点可用一棵树来对比说明。就属于人的一切而言,人自己就像一棵树。这棵树的种子里面可以说隐藏着结出果实的目的,意图和动机;在这些方面,种子就对应于人的意愿,这意愿包含这三要素,如前所述。接下来,这种子通过它的内层从地里破土而出,给自己披上枝、干、叶,从而为它的目的,即果实而给自己获取方法;在这方面,这棵树就对应于人的认知。最后,时机成熟,这棵树就开花结果;在这方面,它对应于人的善行。显而易见,它们本质上来自种子,形式上来自枝、叶,操作上来自树的木头。
这一点还可用神殿来对比说明。正如保罗所说,人是神的殿(哥林多前书3:16,17;哥林多后书6:16;以弗所书2:21,22)。作为神的殿而言,人的目的,意图和动机是得救和永生;得救和永生就对应于包含这三要素的意愿。然后,他从父母、老师和传道人那里获取关于信和仁的教导,等到了自主的年龄,就从圣言和宗教书籍中获取教导。所有这一切都是达到目的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应于人的认知。最后,目的根据作为方法的教导而在用的形式中得以实现;这一过程通过身体行动进行,这就叫做善行。因此,目的通过居间的原因产生结果;这些结果本质上是目的的产物,形式上是教导的产物,操作上是功用的产物。这便是人如何成为神的殿。
(AC10109)“他们要吃那些赎罪之物”(注:出埃及记29:33,和合本:(亚伦和他儿子)吃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原文为“充满手”)。只是外人不可吃,因为这是圣物)表那些已经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的人将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这从“吃”和“赎罪之物”的含义清楚可知:“吃”是指变成人自己的(参看10106节);“赎罪之物”是指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之物(9506节)。之所以说“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是因为那些陷入邪恶的人身上既有虚假,也有真理;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身上同样既有虚假,也有真理。与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同在的虚假是邪恶的虚假,与他们同在的真理是歪曲了的真理,这些真理是死的。而与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同在的虚假则作为真理被接纳,因为这些虚假被良善调节,变得温和,并被应用于良善的功用或目的;与他们同在的真理是良善之真理,这些真理是活的。关于虚假和真理的这两个种类,可参看前面的说明(2243, 2408, 2863, 4736, 4822, 6359, 7272, 7437, 7574, 7577, 8051, 8137, 8138, 8149, 8298, 8311, 8318e, 9258, 9298节)。
由于“吃含有赎罪之物的圣物”表示那些已经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的人将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所以凡不洁之人都严禁吃这些东西;因为不洁表示被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玷污。事实上,此处的情形是这样:只要一个人充满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良善绝无可能变成他自己的。这是因为,邪恶从地狱上来,良善从天堂下来;天堂不可能在地狱所在之处,因为它们彼此截然对立,水火不容。因此,为叫天堂,就是来自天堂的良善能占据一席之地,地狱,就是来自地狱的邪恶必须移走。由此可见,只要一个人被邪恶主宰,良善绝无可能变成一个人自己的。将良善变成他自己的,是指良善在意愿中的植入,因为良善在成为一个人的意愿的一部分之前,不能说变成他自己的了。一个人的意愿才是这个人自己,他的理解力仅在它源于意愿的程度内才是这个人。事实上,凡成为意愿的一部分的,都形成这个人的爱和由此而来的生命的一部分,或说属于这个人的爱,并由此属于他的生命,因为一个人热爱他所意愿的,并称其为良善;此外,当他做他所意愿的事时,感觉它就是良善。那些成为理解力的一部分,但同时没有成为意愿的一部分的事物,其情形则不然。还要知道,将良善变成一个人自己的,仅仅是指他接受来自主的良善的能力,就是他通过重生被赋予的一种能力。因此,与一个人同在的良善不是这个人自己的,而是与他同在的主的。他在允许自己退离邪恶的程度内而被保持在良善中。正因只要一个人被邪恶主宰,良善就不可能变成他自己的,也就是说,不可能传给他,所以经上禁止不洁之人吃献祭的肉和饼;因为这种吃代表将良善变成人自己的,如前所述。
(AC10110)“好充满手”表为接受神性真理。这从“充满手”的含义清楚可知,“充满手”是指代表天堂里的神性真理方面的主,以及那里对这真理的传给和接受(参看10076节)。这句话,即他们“吃含有赎罪之物的圣物,好充满手”表示那些已经从邪恶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中洁净的人,为接受神性真理而将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其含义如下。
变成一个人自己的一切当中,第一个事物就是良善,真理分阶段随后到来。原因在于,良善是土壤,真理是种子。良善正是以同样的方式接纳真理并与它结合,因为它就像父母一样热爱真理。事实上,天上的婚姻关系存在于良善与真理之间,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是良善,因为良善属于意愿,人的意愿才是实际的这个人自己。而真理并不构成人的生命,除非它源于良善。因为真理属于理解力,没有意愿的理解力并不是实际的这个人自己,它只是进入这个人的一个入口或门口;事实上,理解力是事物进入意愿所经由的入口或门口。
人好比一座拥有许多房间,并且一个房间通向另一个房间的房子。那些唯独在理解力中拥有真理的人不在这座房子的任何一个房间中,仅仅在外面的院子中。然而,真理通过理解力进入意愿到何等程度,此人就进入房间,并住在房子里到何等程度。此外,在圣言中,人也被比作一座房子,只限于理解力的真理被比作院子。但是,也已成为意愿的一部分,并在那里变成良善的真理则被比作被居住的房间和实际的卧室或内室。
良善是来自主并变成一个人自己的一切当中的第一个事物,这一点从人的幼儿和童年早期明显看出来。众所周知,这时他拥有纯真的良善、对父母和保姆之爱的良善,以及对同龄伙伴之仁的良善。这良善从主流入小孩子,好叫它能在接下来的阶段作为第一个要求而为主的生命与一个人的同在服务,因而作为一个基础层面而为接受真理而服务。这良善也会随着此人长大而被保存,只要他自己没有通过邪恶的生活和由此而来的虚假信仰而毁灭它。当我们说到良善时,意思是说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因为系爱与仁之显现的一切都是良善。对那些正在重生的人来说,良善占据第一位,真理占据第二位,尽管表面上不是这样(参看3325, 3494, 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4925, 4926, 4928, 4930, 6256, 6269, 6272, 6273节)。
(AC3161)众所周知,人并非生来理性,只是生来具有变得理性的潜能;他通过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也就是说,通过分为许多属和种的知识或认知变得理性;其中第一类知识是通向下一类知识的手段,如此按顺序直到最后一类;这最后一类知识就是主国度的属灵事物的知识或认知,被称为教义事物。这后一类知识或认知部分是从信之教义学来的,部分是直接从圣言学来的,因此部分是通过人自己的努力学来的,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只要这些教义事物仅停留在记忆中,它们就只是事实真理或记忆知识形式的真理,还不能归给人当成他自己的。当他开始为了生活而热爱它们时,尤其当他把它们应用于生活时,它们才第一次被归给他。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真理就从属世记忆中被提升出来,进入心智的理性部分,在那里与良善结合。一旦结合,它们就不再只是知识的事,还是生活的事,因为这时,这个人不再从真理学习当如何生活,而是靠真理生活。真理以这种方式被归给他,并变成意愿的一部分。他因此进入天上的婚姻,因为天上的婚姻就在于良善与真理在理性层的结合。对人来说,这些事都是由主实现的。
但主在自己里面凭自己做到这一切。祂不仅从神性本身生出理性层的良善,还通过这良善生出属世层的真理,并将这真理与良善结合在一起。正是良善为自己选择真理,还形成真理,因为良善只承认与它一致的东西是真理。主所拥有的神性良善便以这种方式为自己制造真理;它也只承认与神性良善一致,也就是系来自祂的神性的东西是真理。因此,祂凭自己的能力成就每一件事。这些就是“承认这是唯独主所做的”,以及“主所启发的同意”所表示的事。
(AC9386)可以说人有两本书,他的一切思维和行为都写在其中。这两本书就是他的两种记忆,即外部记忆和内部记忆。写在他内部记忆中的事物会永远存留,永远不会被抹去。它们主要是那些已变成意愿,就是变成爱的一部分的事物;因为被爱的事物就是意愿的一部分。这种记忆就是每个人的生命册所表示的(参看2474节)。
(AC8911)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及其生命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人就是其意愿的样子,并且他死后仍是这个样子,因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延续。人就是其意愿的样子,因为如前所述,意愿就是这个人自己或说真正的这个人,故“照人的行为受审判”表示照他的意愿受审判,因为意愿和行为之间并无矛盾或差异;只要外在约束不阻止,如对法律,失去地位、利益、名声或生命的惧怕,行为始终在意愿中,意愿始终在行为中。这就像努力和活动。活动无非是努力的一种延续或延伸;因为当努力停止时,活动也就停止了。因此,活动里面除了努力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有学问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公义和已确认的观念。在人里面,努力就是意愿,活动就是行为;它们在人里面被如此称呼,是因为他里面的努力和活动是活的。照意愿受审判,等于照爱受审判,也等于照生活中所关注的目的受审判,以及照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受审判。因为人的意愿就是他的爱,是他生活的目的,也是他里面的真正生命本身。这一事实从上面所引用的主的话明显看出来,即:“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马太福音5:27, 28);还有“杀人”不仅是在行为上杀他,还是意愿去杀他,这一点由向他“动怒”和辱骂他来表示(马太福音5:21, 22)。此外,此外,人的确照他的行为受审判,不过,只需问问他的行为在何等程度上从他的意愿发出,并且他的意愿赋予其行为什么样的性质即可。
(AC9069)“牛的主人可算无罪”(注:出埃及记21:28,和合本:牛若触死男人,或是女人,总要用石头打死那牛,却不可吃他的肉。牛的主人可算无罪)表这邪恶不可归咎于内在人,因为它来自意愿,而非来自理解力。这从“牛的主人”和“无罪”的含义清楚可知。“牛的主人”是指内在人或属灵人,因为“牛”表示属世人或外在人中对邪恶的情感(9065节);因此,“牛的主人”是指内在人,因为此处他是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主人”,而内在人有能力给属世人中对邪恶的情感作主人,而且当属世人服从它时,内在人也是主人了,如它在重生之人中间那样。“无罪”是指无可指责。可以说原因在于,邪恶来自意愿,而非来自理解力;因为来自意愿,而非同时来自理解力的邪恶并不谴责一个人。这个人没有看见它,因此不会考虑它是不是邪恶,因而意识不到它。这种邪恶是来自遗传的邪恶,存在于此人被教导它是邪恶之前,以及他被教导之后,但只存在于外在生命,或肉体生命中,而非同时存在于内在人生命,也就是理解力的生命中。因为看见并明白一件事是邪恶,却仍去行它,会使一个人犯罪,如主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
法利赛人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约翰福音9:40, 41)
没有人因遗传的邪恶受惩罚,只因自己的邪恶受惩罚(参看966, 1667, 2307, 2308, 8806节)。这就是在牛主知道牛习惯用角抵伤人之前,牛用角抵触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所表示的邪恶的性质。下一节论述的是一个人所意识到的邪恶,这种邪恶由习惯用角抵伤人的牛来表示,而牛的主人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却没有栓好它;随之而来的惩罚就是用石头打死那牛,主人也要死,除非他赔偿(注:出埃及记21:29)。
*********************
27.由于属天国度的天使和属灵国度的天使之间的这种区别,他们不住在一起,也不相互来往,只能通过被称为属天-属灵的居间天使社群取得联系。属天国度经由这些社群流入属灵国度;因此,尽管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却仍构成一体。主始终提供这类居间天使,交流和联结通过他们实现。
注:这两个国度通过被称为属天-属灵的天使社群实现交流和联结(4047, 6435, 8796, 8802节)。主经由属天国度流入属灵国度(3969, 6366节)。
*********************
(AC4047)还有些灵人出现在头顶上,他们在头上所流入的共同行动以交叉的方式从前面向后流过。又有些灵人出现,他们所流入的行动是从两个太阳穴流向脑部中间。我发觉他们属于软脑膜区域,软脑膜是另一种覆盖物,更紧密地围绕大小脑,并通过它自身所发出的线状物而与它们相通。我蒙允许通过他们的言谈了解他们的秉性,因为他们与我交谈。他们和在世时一样,也是不那么信靠自己的思想,因而对于神圣事物,不让自己遵从任何确定的思想,而是依赖其他人所信的,也不进行调查,查看事情是不是真的。当我背诵主祷文时,他们的这种独特性质通过他们的感知进入主祷文的流注向我显明。因为所有灵人与天使的独特性质,无论这些性质有多少,都能从主祷文得知,并且通过构成他们的思维和情感的观念进入主祷文内容的流注得知。我还由此发觉,这就是这些灵人的独特性质,而且他们能作为媒介而服务于天使。因为诸天堂之间有中间灵人,交流通过他们实现。因为他们的观念没有被关闭,而是能被打开,所以他们通过允许轻易进入来自天使的流注并悦纳它而让自己被作用。而且,这些灵人都很谦逊、平和;他们说,他们在天堂。
(AC6435)“如永世山岭的渴慕”(注:创世记49:36,和合本:你父亲所祝的福,胜过我祖先所祝的福,如永世的山岭,至极的边界)表直到属天的相爱。这从“永世山岭”的含义清楚可知,“永世山岭”(经上或译为长存的岭,或永世之岭等)是指相爱的事物,如下文所述。“如永世山岭的渴慕”表示属灵教会能达到这爱。在通过圣言的其它经文说明“永世山岭”表示相爱之前,有必要说一说何谓相爱,也就是“约瑟”所代表的属灵教会成员致力于达到的目标。从前面频繁的阐述和说明清楚可知,有两个国度构成天堂,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这两个国度之间的区别在于,属天国度的内在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其外在良善是相爱的良善。属天国度成员处于爱之良善,而非处于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因为这真理已完全融入该国度的良善,以致它看上去与良善不可分割。正因如此,该国度的成员甚至无法说出“信”这个词(202, 203, 4448节),因为在他们中间,相爱的良善取代了信之真理。但在属灵国度,它的内在是对邻之仁的良善,而它的外在是信之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度之间有何区别,以及它们因以下事实而彼此相接触:属天国度的外在与属灵国度的内在通过被称为“属灵层的属天层的居间层而相吻合。因为如前所述,属天国度的外在是相爱的良善,属灵国度的内在是对邻之仁的良善;但相爱的良善比对邻之仁的良善更内在,因为前者源于理性层,而后者源于属世层。不过,尽管相爱的良善,就是属天教会的外在,更内在,对邻之仁的良善更外在,但就像刚才说的,主仍通过一个居间层将这两种良善联结在一起,从而将这两个国度联结在一起。
为了区分属天教会的外在良善和属灵教会的内在良善,我们在下文将前一种良善称为相爱的良善,将后一种良善称为对邻之仁的良善,前几节一直没有研究这种区别。一旦知道这些事,就能阐明“永世山岭的渴慕”,就是以色列对于这个属灵教会的祝福之一,是什么意思,即:属灵国度能上升到仁之良善之上,甚至直达属于属天国度的相爱的良善;这两个国度便以这种方式在一个很深的层次上被联结在一起。这些就是这些话所表示的事。
*********************
28.我们将在下文充分论述这两个国度的天使,故此处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