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教义第2讲—谦卑

发布时间:2023-12-18
阅读:280 次




生活的教义第2讲—谦卑.pdf



德查姆斯主教于1971年讲授

在介绍「生活的教义」这一主题时,我们上次指出,任何宗教最根本的要素是上帝观,因为上帝观决定宗教的一切。你对「上帝是谁」,以及「祂对你有什么要求」的想法,决定了与之相关的一切。因此,如果要建立一个新的教会,就必须有一种新的上帝观。而这正是主第二次来临的目的——给出一个人们以前从未想过的上帝观。「一种新的上帝观」是「一个新教会」得以建立的基础。这是我们在属天教义中发现的。

今晚我想讲讲第二个基本要素。「上帝观」代表了「主将自己呈现给人」的某种方式。主通过启示将自己呈现给人,祂通过新的启示呈现「关于祂的新观念」。这是「上帝对人的接近」,是祂建立新教会的手段。但另一面也同样重要——必须要有「人对上帝的接近」。这就是为什么著作告诉我们,新教会生活的第一个要求是「在显现于圣言的主面前保持谦卑的状态」。这意味着必须有意愿和渴望来学习主所说的话,以便我们能够理解「祂要我们如何生活」。这并不是说「加入新教会就会自动产生这种谦卑」,而是说这种谦卑的状态是「在内心和生活中接受新教会」的先决条件。若不使自己的心智和内心顺从圣言的教导,没有人能真正接受主的第二次降临。

表面上看,所有宗教似乎都多少保留着这种谦卑。在那些坚持所谓「旧时代宗教」的人中,「谦卑」表现为毫不怀疑地相信《圣经》是上帝给人的话语。在罗马天主教徒中,「谦卑」表现为愿意服从教皇及其神职人员代表的规定。「谦卑」在各种外邦宗教信仰中也表现为一种「顺服的灵」——对于「凡被宣称为上帝之意愿」的顺服,凡被他们认为是「圣书或者圣言」,他们都必须愿意倾听,并使自己的心智和内心顺从其教导。因此,如果没有「在主面前谦卑的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宗教。

然而,在当今世界,这些「对上帝神性权威的原始忠诚」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许多人否认存在「上帝给人的直接书面信息」。他们认为,「《圣经》所保留的,是在人类缓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所持有的不同上帝观的记述。因此,《圣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迷信和想象的概念。这些人基本上对科学真理一无所知,因此,他们的观念受到怀疑,并有待根据更丰富的知识和更深刻的洞察力进行纠正」。这就是我们现代西方文明的特点。

即便不去质疑《圣经》本身,「对《圣经》解释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也不会超出解读者的人类知识和智力水平。如果《圣经》确实是上帝的话语,那么无论谁来解释《圣经》,他在解经时,都将受限于他自己的理解能力、智慧程度和智力水平。

此外,基督教界的所有教派,包括天主教和新教,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完全堕落的,由于亚当的罪而受到上帝的谴责」。这不再是一个流行的教义,我怀疑是否有很多人真正相信它。在现代宗教思想中,这一教义广泛地被一种观点广泛取代,即:「人性本善」,传统的堕落观念并没有以历史事实为真正的基础。

根据进化论,人类是从低级生物,通过「适者生存」的方式,经历稳定的发展过程进化而来。由于生存下来的是适应力最强、最优秀的物种,所以人们在人性中只能找到卓越的动力、意志力、能力和智力的证据。因此,人们非常强调人类的尊严——「人的尊严」,「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那些「征服了人类社会所有敌人,从而战胜了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力量」之人的内在善良的各种证明。

现在,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以至于在每个新生代中都产生了「几乎没有边界的自信」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民族和家族骄傲」。谦卑作为一种美德,几乎没有培养的空间。成功和幸福的一切希望,都被认为是建立在「每个人的自信、意志力和毅力」之上的。

我们都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长大,被卷入具有我们现代特征的强大思潮中。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精神世界中——我们必须与这个世界的其他人竞争,以求生存。我们必须在商业、政治和工业中为成功而战,对抗人类自私的无情力量。当其他人「领先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时,我们若不想被困在原地,就不能垂头丧气,也不能向恐惧和犹豫屈服。在这样的背景下,谦卑只能表现为一种软弱,对我们所有的希望而言「致命的软弱」。犹豫不决的人已经输了。根据这种现代观点,自信、骄傲和自尊才是真正需要培养的美德。

因此,著作的教导,即人生来就有一种遗传的倾向,就是倾向于各种邪恶,人必须认识到这一事实,找出这些邪恶的倾向,并有意识地与之斗争——从现代思想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回到「已经发现是错误,并被一个更开明的时代所拒绝的概念」中。

「遗传的邪恶倾向」这一观念与中世纪的「原罪学说」相混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遗传的邪恶倾向」并不被认为是「人为之遭到上帝谴责」的罪,而是一种「人不需要为此负责」的倾向;他若开始过一种「真诚悔改的生活」,就可以被主解救出来。「人被要求避开其遗传性质的邪恶」这一观念,被认为是「声称人可以自我拯救」,以及「人通过战胜邪恶获得功绩」。这当然与「唯信得救」的教义相对立,「唯信得救」是新教的主要口号,而不是天主教会的教导;天主教会的教导大意是,「人通过服从教会的要求而得救」。

这是对著作教导的误解。人出于他自己,出于他自己的意愿,是没有能力抵挡「对恶的倾向」的。但他若按照从圣言中学到的神性律法行事,就能抵挡邪恶,但不是凭他自己,而是靠着主。他的能力来自圣言,通过圣言来自主,而不是他与生俱来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别,因为人在顺服圣言时所做的,并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而是出于「对实行主之意愿的渴望」。如果承认这一点,人就没有理由为「自己抵挡恶」要求功绩,因为我们抵挡的力量不是来自我们自己,而是单单来自主。只有从圣言那里,人才能认识到他有一种「对恶的倾向」。这是圣言的教导,我们都有一种「对恶的倾向」。没有圣言,我们不会认识到我们有这样的「对恶的倾向」。只有从圣言那里,人才能被引导认识到这些「对恶的倾向」是什么,才有可能努力与之斗争。只有从主那里,人才能被赋予能力去与它们斗争并战胜它们。没有圣言,人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恶」,也不知道他有「将恶误认为是善」的倾向。

此外,著作中给出的「什么是真正的恶」的观念,与现代世界中「恶的概念」完全不同。所谓的「恶」,就是违背了「人所处的社会公认的公民和道德法则」——这是现代的观点。凡被视为损害公共福祉,或给本国公民带来伤害或痛苦的,都是「恶」。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形式的谋杀、通奸、欺诈、残忍,都是为了保护社会而要避免和惩罚的「恶」。而凡不会给他人带来明显伤害的,都可以被视为「善」,视为「人若愿意,就有权利去做,而不会受到任何指责或惩罚」的事。以上经常被作为「判断什么是恶」的标准。因此,如果「道德和公民行为的准则」一代一代地发生变化,人们就不应受到过去传统观念的约束,而是可以自由地接受「对十诫的新解释」,这个新解释会修改人们所以为的「上帝律法」。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十诫已经过时了,应该设计一套更适合现代条件的新法规来取代十诫。

著作中定义的「恶」,不是「对任何民事或道德法律的违背」。「对公民和道德法则的外在服从」本身并不是宗教的生活。它是对宗教生活的必要预备,但它并不能从人的内在心智和心灵深处消除「对恶的倾向」。它不能使人在属灵层面成为教会的成员,也不能预备人在死后进入天堂。「仅仅遵守社会公认的公民和道德法则」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对公民和道德法则的外在服从」是重生生活的必要前提。只有当一个人的外在生活和行为与社会秩序相一致时,他才能开始认识到他「对恶的倾向」。只有当人的心智被「降至外在秩序的状态」时,主才能向其中注入「神性的灵感和力量」,与他「对恶的内在冲动」作斗争。因此,教会和宗教生活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在公民和道德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如果没有法律和舆论的约束,今天没有人能够不屈服于那些「会破坏和摧毁社会本身的恶」。所以儿童必须接受训练,以服从社会要求。仅仅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律、惩罚和约束使人们远离各种邪恶,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就能意识到,这些外在压力有多么重要,有多么绝对必要。

然而,所有「对民事法律和公众舆论的遵守」,都有可能纯粹是为了「对自身利益的明智考虑」。人有可能「因为害怕违法被惩罚」而去遵守法律;也有可能「为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或者实现某种个人抱负」而小心地遵守公众舆论;这样的做法丝毫不改变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或特性。因此,这不是宗教的生活。宗教生活要改变的不是「人生活的外在行为」,而是「人最为内在的爱和动机」,这些爱和动机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源所在」。宗教生活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外在行为,而是「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源所在」的爱。如果人要重生,他的爱必须改变。要去除的是人「对恶的爱」,来自外部的「道德法律」或「道德压力」无法实现这一点。如果人是「因为需要」而服从,他就不是「因为想服从」而服从,也不是因为「真的看到了恶」而服从。因此,「对恶的爱」不能通过「道德法律」、「道德压力」或「任何来自外部的影响」来消除,而只能通过人自己的愿望、决心和爱。必须是「他自己内心的东西」来约束他的生活。这种爱只能由主通过圣言的教导赋予人,因为只有圣言向我们揭示什么是「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以及为什么要反对它们;什么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以及为什么要珍惜它们。这就是圣言从头到尾的教导。

只有主能打开人的眼睛,让他看到自己内心「对恶的倾向」,并激励他与之斗争。这些就是我们要与之斗争的罪行。它们不是危害社会的罪行,而是反对主及其圣言的罪行。这些是要清除的东西。在人的想象当中存在着各种「恶的快乐」——心中的骄傲,对他人的蔑视,对「支配他人、使他人服从自己意愿」的爱,对「占有他人的物品、使自己高居他人之上」的快乐——这些爱都要被拒绝、克服,并由「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所取代。这些快乐会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头脑里,以及他自己私下的思维和感觉中。即使一个人符合社会和教会的所有外在要求,这些快乐仍然可以在人的内在生活中保持主导地位。

除非是来自圣言的教导,否则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些内在的「对恶的倾向」。只要一个人将「宗教生活」等同于「遵守社会要求」,这些倾向就会在他里面一直隐藏,不被承认,也不会改变,因为没有消除它们的必要,也没有消除它们的动力。社会不会因为「人们最为内在的感觉和思维」而惩罚他们,社会只会因为人们的「行为和言论」而惩罚他们。因此,如果一个人控制了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他就不受公民政府的影响,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想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受自己喜欢的东西。民事法律不能消除人内在的「对恶的倾向」。这个领域已经超出了民事法律所及。

事实上,有这样一种普遍观点:人类的本性,也就是「自我之爱」,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如果我们诚实的话,就必须将这一点作为「生活的事实」来承认和接受。坦率地说,「承认这一点」比「假装事实不是这样,从而陷入虚伪」要好得多。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没有救赎的希望了,教会也根本没有真正的功能,祈祷和敬拜也不会有功效。如果没有办法消除我们里面的恶,没有办法摆脱我们与生俱来的「自我之爱」,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宗教的任务是什么? 它能为我们做什么? 主能为我们做什么? 圣言能为我们做什么? 这样是没有希望的。

宗教生活的开始,在于承认「虽然这些倾向确实生来就存在于每个人里面,但它们可以被克服,不是被人克服,而是被主克服」。如果人愿意寻求和学习祂的律法,并貌似凭自己努力遵守这律法,主不仅会消除「恶的外在表现」,而且会从人的心中消除「对恶的爱」。(「人如何在自己身上发现这些恶」,参见《圣治》第117节;「如果人真诚地请求主的帮助,主如何消除这些恶」,参见《属天的奥秘》第8981,2715,3539节和《诠释启示录》 第1210节)。所谓「悔改」,就是寻求这种「神性帮助」。如果没有「对于圣言神性的承认」,不认为圣言是「需遵守的上帝之律法」,就没有宗教,没有「可以消除人内心之恶」的真正宗教、。

这就是为什么,「对主的看见」是首要的事。我们必须在祂的圣言中看到祂,然后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对祂的绝对需要」。这就是「在主面前谦卑的灵」的意思——没有祂,我们不可能消除自己里面的这些恶。魔鬼不会战胜自己。我们不会出于自己的意愿,去与自己的意愿作斗争。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可能出于一种意愿去斗争,这就是主通过祂圣言的教导,在我们里面激发出来的意愿,也就是「对祂的爱」以及对「遵守祂的律法」的爱和渴望。这是所有真正宗教生活的真正中心。任何民事层面的服从都不可能在这样的层面产生影响。然而,如果我们确实「按照我们所看到的主在祂圣言中的教导」来安排我们的外在生活,我们将与社会保持一致,与社会保持和谐,但这不是出于我们自己,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主和邻舍,为了保护他人的功用。

这就是新教会关于「在主面前谦卑」的教导的真正核心内容。唯有这种谦卑能够「使一个人的信仰真正属灵,使他的宗教生活真正纯正」。唯有这种谦卑能使他超越他的小我(propirum)和自私,使他意识到「圣言所教导的永恒和有价值的东西,以便他能够寻求它,并为之奋斗」。

学生插话:有时候,当一个人处于这爱,思想它们,就是对行主意愿的爱和对邻之爱时,那感觉就像是他自己的。

这正是「主之圣治」的非凡之处。祂将自己隐藏起来,让我们「貌似凭着自己」去努力。否则情况就不是这样。如果祂将这种爱强加给我们,我们就不会为之努力。这样就根本不会改变我们,因为驱动我们的仍然是「自我之爱」。所以祂隐藏自己,只在祂的圣言中出现,在圣言里祂并不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是启发我们出于圣言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貌似是凭着我们自己。这是唯一改变我们的方法。

因此,「宗教生活」是一种「对我们遗传特性的冲动进行个体抵制」的生活。它是一种「对我们遗传特性的冲动进行个体抵制」的生活,这么做不是为了我们自己,或自我利益,也不是为了其他人对我们有好感,而是因为「主这样说了」。只有当人仰望主,在圣言中看到主,认识到「圣言的真理是必须遵守的上帝律法」,并因此寻求指导和启发,了解他应该爱什么,应该为什么而努力时——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抵制才有可能。这时,他总能找到圣言的教导——「你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祂的义,所有这些东西祂就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首先寻求「主向我们揭示的那些永恒和经久不变的东西」,并使其他一切都顺服,以促进我们从圣言中得到的那些永恒理性。只有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主才能在人里面运行,从他的心中去除「对恶的爱」。只有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主才能带着启迪流入,将「对恶的爱」从他的心里去除。

人凭着自己,意识不到自己里面那些邪恶的倾向,因为他不会自然地去分析自己的内在动机。他认为「恶」只与「他的外在生活」和「他世俗野心的实现」有关。人对自己心智的内部运作一无所知,然而通过圣言的教导,他能够知道一些关于心智运作的情况。这使得他在独处的时候,在不受到「来自世界的压力」的时候,在不因为「对他人的影响」等外在原因去做一些事的时候,会反思那些「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事」。

如果一个人与他想象当中「珍视自我荣耀、贪婪、蔑视他人、残忍等观念」的倾向作斗争,主就不仅可以「阻止这种倾向做出对社会有害的事」,还可以「消除对这些恶的爱」,这些恶得罪上帝(参阅《圣治》第120节)。没有人能一直反思这些「恶的倾向」。我们如果一直反思,就做不了别的事情。但人能被引导「偶尔进行反思」,特别是在敬拜的时候,在阅读圣言、思考圣言的时候,在参加圣餐礼的时候。这些时候,我们能够,而且必须反思这些「恶的倾向」,并努力与之斗争。之所以做这种反思和斗争,不是因为世界上的事,而是因为这些「恶的倾向」违背了主和祂的律法(参阅《真实的基督教》第530节)。

当「对恶的爱」被主从内在心智中清除后,「对行主意愿的爱」就能成为习惯,甚至能够在人集中精力履行日常生活的职责和义务时,不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意图,使他在做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决定时,都能出于对主之爱行事。

一个内心真正爱主的人,一个真正想遵守圣言的人——即使在他不思想这些事的时候,这种爱和愿望也会存在于他里面。他不必一直思想它,但如果他被试探去做相悖的事,这种爱和愿望就会给他警告。这就是那「使他停止做相悖之事」的东西。所以我们在著作中读到这样的内容:「那些过着信仰生活的人每天都在悔改。他反省自己里面的恶」——因为圣言把这些恶揭示给他——「承认这些恶,保护自己免受它们的侵害,祈求主的帮助」——他知道凭自己不能消除它们——「因为人出于自己不断跌落,却又不断被主举起。当他心里渴望恶的东西时,他就出于自己跌落;但当他『抵制邪恶,并因此不去作恶,因为这违反主的律法』时,他就被主举起。这是所有处于良善之人的状态。然而,那些在恶中之人不断地跌落,也不断地被主举起;但这样只是为了防止他们坠入最悲惨的地狱,他们出于自己会竭尽全力地去往那最悲惨的地狱。因此,主在真理中将他们提到更为温和的地狱」(《属天的奥秘》8391)。

主不能将我们提升至「超出我们愿意跟从的程度」。祂不能强行地提升我们。如果我们坚持在心中珍视「邪恶之爱」,就必须允许我们这样做,尽管主不断努力地鼓励我们,激励我们与之斗争。如果没有一种「在主和祂的圣言面前谦卑」的状态,就不可能有这种「对恶的抵制」。这是一种「愿意接受教导和引领」的态度。不仅是愿意,而且是一种「带有紧迫感的渴望」,一种对于「了解主的教导,以便能够学习如何按照这种教导来生活」的极大需求。这就是「指向宗教生活」的真正谦卑。必须要承认「自己对于神性帮助的迫切需求」。这种帮助只能来自圣言,因为主只在那里,而不在别处向我们显现。

学生提问: 你是以这种方式思想圣言,包括著作的吗?

是的,绝对是这样。对我们来说,尤其是著作。因为正如我所说,新教会的本质是「在主第二次降临时」看见主,这种看见是新的。著作对旧约和新约产生了影响,因为揭示了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是人们以前不知道的。

每个人在属灵层面都像罗得,圣言中说他「坐在所多玛城门口」。我们生在「所多玛的城门口」;我们生来就有「对于各种恶的倾向」。但我们不是「所多玛的公民」;我们是「寄居者」;我们可以离开。每个人生来都有爱自己和爱世界的倾向,但这种爱并不真正是他自己的,而是由他的遗传、他的教导、他的训练、来自外部的压力强加给他的。他可以从中被拯救出来,只要他接受主进入他的家,注意「这城将被摧毁」的警告,并像罗得那样顺从于主的敦促,在「神性的审判」降临之前离开这城。这是一幅奇妙的图景,说明主对所有人都有无限的怜悯和神性的安排,在祂所能启发的范围内,温柔地引导人们违背自己的意愿,摆脱「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进入真正的「对主之爱」和真正的「对邻之爱」。这是新教会的本质特点。

学生插话: 这就是罗得坐在门口的原因。

是的,在所多玛的城门口,但不在城里。天使来了,让他在城被烧毁之前离开这城。人只有在愿意学习、反思并从内心深处强迫自己遵循圣言,包括著作的教导,才能做到这一点。除非人谦卑地使他的心智和内心服从圣言的教导,除非他认识到圣言是「主来到他身边,告诫他,教导他,带领他离恶向善」,否则他不可能愿意这样做。因此,「对主和圣言的谦卑」是宗教生活「在人这一边的首要前提」。「在主那一边的首要前提」是祂要向人启示祂自己,这也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在某种意义上。主在「一切有宗教、人们相信有上帝的地方」向所有人启示了祂自己。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顺服于那位上帝的教导。主也会带领他们,但祂只能隐秘地带领他们,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看到祂。他们所敬拜的上帝不是真的上帝,不是上帝本身,是上帝的形象,是偶像。他们可以谦卑地追随那个偶像,因为他们这样做,主可以归他们为「义」。主不可能为了「他们不应该担责的错误」而责备他们。主不会因为「人身处其中的宗教的错误」而责备任何人。但如果他们要从这样的宗教中走出来,主必须来到他们身边,向他们揭示祂的真实本质。

我们被告知,这就是为什么在整个基督教历史期间——从主到来的时代,到祂的第二次到来,1700年的时间——「属于世上错误宗教的人」进入「灵人界」并继续留在那里,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接受的教导」是真的,并且遵从这些教导。因此,他们成了「恶人的受害者」。恶人利用「跟随他们的人」对「他们所讲内容」的轻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无法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直到主的到来,直到著作被赋予,直到著作在灵界的社群中被展示给他们。只要这件事完成了,那些真正热爱属灵真理的人就会看到它。渐渐地,他们就可以接受与其相关的教导。他们会接受这真理,因为他们的心智是开放的。但那些「确认错误观念,从而不愿意接受」的人,不能被主引导。于是审判就发生了——那些愿意跟从主的人被分开,接受教导和训练,以理解主所给予的「关于祂第二次到来的新真理」;而那些不愿意这样做的人,自己坚持留在后面,而主把他们组织到地狱。这就是1757年发生的「大审判」。

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点很有意思——对所有这些人的整个审判可以在1年的时间内完成。史公说它在1757年的年初开始,在该年的年底完成。现在灵界的状态和我们这个世界的状态一定非常不同。 区别在哪里?真正的区别是,在这个世界,我们被语言文字所束缚,一个新的观念无法呈现给另一个人,因为相关的语言文字对于接受者的意义和对于发起者的意义并不一样。我们在著作中一直发现这一点。我们试图教导著作,阅读著作中的一些段落,这些段落对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意义,但是一个完全不知道著作的人却看不到这种意义。他们一点都看不到。而在另一个世界,交流可以通过观念进行,没有语言文字的阻碍。

如果在这个世界,我们真的能把著作呈现的奇妙观念传递给我们周围世界「所有良善的人」。他们也会被分开。他们也会接受著作。但在这个世界,这并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因着主的怜悯,这些人将被保留;在祂的神性治理下,祂将他们保留在一种「愿意学习」的状态中,直到他们进入另一个世界。从最后的审判以来,他们不再需要在那里呆这么长时间,因为著作已经在那里了。一旦他们进入那个世界,他们就可以接触到著作。即使他们因着习惯和传统而顽固地扎根在某些社群中,也能够在几年内离开这些社群。这就是真理的神奇之处。

学生插话:为什么还是要这么久?

因为我们有时很固执。人们从小就被灌输这些习惯和传统,他们爱这些习惯和传统,完全把它们当成一种宗教。

让我来说明这一点。就拿天主教会可怜的人们来说,他们曾被告知「无论教皇说什么,都是上帝的话语;无论天主教议会宣布了什么,都是上帝的话语,必定是永恒的真理」。当教皇对着他们说「之前说过的某件事不对,我们要做一些改变」,他们就陷入窘境。之前教皇规定了各种教会的外部事物,现在教皇却要改变这些事物——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的神职人员向他施加压力。他们现在被告知要做某件事,比如在做弥撒时,应该用英语而不是拉丁语进行。可是他们过去认为,用拉丁文做弥撒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我知道他们说,如果他们理解弥撒的内容,感觉就不可以单独进行敬拜。

这就说明了对其中一些人来说,尽管他们是好人,尽管他们想改变,但改变习惯和传统有多么困难。改变必须温和地、在对方能够被引导的范围内进行。这个时候不能强迫他们。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今天,在另一个世界,改变也需要一些时间。

我想在这里介绍的最重要的事情是—— 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启示,这个新的启示给了我们关于「应该有什么样态度」的新观念。我们心智和内心的内在态度应该是「如果我们要接受主在第二次降临时的教导和带领,我们必须先看到祂,然后我们必须愿意跟从祂」。

看看之前在基督教会发生的事。在耶稣基督出生之前,没有人可能认识和敬拜祂。没有人有任何想法。他们只想到「即将到来的弥赛亚」。他们认为那个弥赛亚是一个先知,他将从上帝那里来,教导他们,为他们做美妙的事情。这是他们的唯一观念。然后主出生了,甚至在祂出生后,也没有人知道祂是谁,除非他们有一些特殊的灵感,眼睛被打开——「牧羊人」和「智者」的情况就是这样(《路加福音》2:8-20,《马太福音》2:1-12)。其他人都不知道。主在拿撒勒成长了大约30年,没有人知道他绝不只是一个普通人。在那一段时间里,不可能有基督徒。没有人真正相信基督是「天地之上帝」。只有当他们看到主,听到祂的教导,看到祂的神迹,从祂所做的事和祂所说的话中感知到「上帝神性之爱」和「上帝神性之智慧」,那是祂的灵魂,祂内在的灵,然后他们才能认识到「祂是他们应该跟从的上帝」。

这在今天也是一样。在整个基督教界,如今没有一个基督徒相信「主已经再次降临」,也没有人真正知道「主再来是什么样子」。不时会有各种想法,认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比如呼吁人们「变卖自己的东西,为最后的日子做好准备,因为那是要来的」。他们不知道要来的是什么,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观念,直到主的到来。只有当主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祂。当我们看到祂,聆听祂,并在祂所说的话中感知到「上帝神性之爱」和「上帝神性之智慧」,就是上帝本身——只有在那时我们才能跟从祂。今天也是如此。主从祂的圣言中,从著作中呼唤我们;祂呼唤我们跟从现在给出的教导,就像耶稣基督呼唤他的门徒跟从祂一样。放下一切,背起他们的十字架,跟从祂。

今天,主在著作的教导中做着同样的事,因为祂是带着「祂无限之爱、无限之智慧和无限之能力」的新图景而来,这可以用于建立新的教会。新教会由那些「在著作中看到祂,并愿意跟随祂的人」组成,因为祂在著作中教导和带领。这就是为什么需在主和圣言面前要有谦卑的灵。如果没有这种谦卑,就不会有人看到著作,不会有人理解著作,不会有人将著作作为启示来接受。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著作问世已经过去200年,却被人们广泛拒绝。在这个世界上,接受著作的人将缓慢增长。但是,唯一「能使新教会成为新教会」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作为圣言的著作中」去寻求主,反思祂在那里的教导,并「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在其中感知到「上帝的爱和智慧」的图景。这就是为什么新教会被称为「所有启示的皇冠」,因为这是「主真正的样子」第一次被揭示出来,以便人们可以看到祂。这就是「神性之人」的意思,主所取的「神性之人」,祂在来到这个世界时将这「人」的部分变成神性。这「人」的部分不是祂所取的身体,而是祂所取的心智——当祂在世界时所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这就是我们在属天教义中看到的主——主以祂的「荣耀之人」出现,以从未有过的方式教导和带领人们。因此这是一个全新的教会。

学生插话:但还是需要时间的。

是的,这将需要时间。主有着无限的耐心。祂只能根据「人们愿意跟从」的程度进行带领。正如我所说,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种障碍。比如,这些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必须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必须被出版,必须送至所有这些人手中。而他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看到著作。他们拿起著作阅读——哦,这是什么——然后扔到一边,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其中的真正含义。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对其开放。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有人拿起著作说,让我们研究一下,看看究竟说了什么。我们见过一些人,后来成为非常好的新教会成员,当他们第一次读到著作时,他们绝对地谴责里面的内容,然后他们回去思考著作的内容,再多读一些,然后开始看见。

拉什曼先生的情况尤其如此。拉什曼两兄弟——这是非常经典的故事。两位拉什曼兄弟从德国过来。其中一个先来到这里,发现了著作,感到非常高兴,所以记录下许多关于著作的内容,并写信给他的兄弟。他的兄弟说:「你这是在做什么傻事?这都是幻梦,不是真的」。他就过来,想让他的兄弟回转到旧的教会。他来到这里,又看到了著作。由于他愿意打开心智接受著作的教导,他成为了非常深刻的新教会成员。

阻碍我们的是我们坚持自己的观念,这些观念和著作的教导不一样,使我们接受起来很难,不愿意诚实地以开放的心态接近著作,让主来触碰我们。主触碰我们,触碰我们的心智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见。那是唯一的我们可以看见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如果要有一个新教会,「在人这一边」首要的事就是要有一个「谦卑的灵」。

著作相关原文

有许多人不知道他们身处恶中,因为他们不是外在地作恶;因为他们害怕民事法律,也害怕名誉的损失。他们出于习俗和习惯学会避开邪恶,因为这会损害他们的荣誉和利益。但是,如果他们避开邪恶不是出于宗教原则,不是因为「它们是罪,与上帝对立」,那么恶欲及其快乐仍留在他们里面,就像堵塞或停滞的污水。让这些人检查一下自己的思维和意图,他们就会发现这些恶欲,只要他们知道何为罪。

这就是许多确认「与仁分离之信,以为律法不定自己的罪,甚至不思想罪」之人的状态。有些人甚至质疑这些罪是否存在,即便存在,他们认为它们在上帝眼里并不是罪,因为它们已经得到赦免。自然道德主义者也处于类似状态,他们相信文明道德的生活及其审慎可以实现一切,而圣治成就不了任何事;那些「为了名和利,热切追求诚实正直名声」的人也是这样。不过,具有这种性质,同时蔑视宗教的人死后会成为「情欲之灵」;这些灵在自己看来好像是人;但在远处的其他人看来,就像「猥亵的神灵」。此外,他们就像夜鸟,在黑暗中看得见,在光明中却看不见。

——《圣治》117

有些人从小就很少思想永生,也很少思想灵魂的救赎,只思想世俗的生活及其富足,然而仍过着一种良善的道德生活,也相信其教会教义的真理。当他们进入更成熟的年龄时,只能通过争战期间属灵良善的依附而得以改造。然而,他们不能保留这良善,只能通过它来确认其教义的真理。他们之所以具有这种特点,是因为在过去的生活中,这些人沉溺于各种世俗的爱;当这些爱深深扎根下来时,它们不允许属灵良善与真理结合,因为这些爱与这种良善完全格格不入。然而,当这些爱消退时,如当他们陷入焦虑、不幸、病患等时的情形,属灵良善就能占据这些人的思维。这时,「出于仁爱行善」的情感就会进入,但这种情感只用来确认教义真理,使它们更深地扎下根来,但它无法与真理结合。原因在于,流入的这种仁爱的情感只充满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没有进入它的意愿部分;凡不进入意愿部分的,都不会被真理采纳,因而也不会与真理结合。因为当真理进入意愿时,因而当人意愿真理,并出于意愿实行真理时,与人同在的良善与真理就实现结合。这时,真理第一次变成良善,或也可说,信第一次变成仁。

——《属天的奥秘》8981

此处有两个奥秘:第一,与属天之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之人的良善相对昏暗;第二,这种昏暗被主的「神性之人」照亮。关于第一个奥秘,即属灵之人的良善相对昏暗,可从此前有关「属灵之人的状态与属天之人的状态相比较」的论述(2708节)明显看出。通过这两种状态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对于属天之人,良善本身被植入在其心智的意愿部分,并通过那里的光进入理解力部分。而对属灵之人来说,所有的意愿部分都已毁坏,所以他们丝毫没有来自意愿的良善;因此主将良善植入在其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参看863,875,895,927,928,1023,1043,1044,2124,2256节)。在人里面活着的,主要是意愿部分,理解力部分出于意愿活着。因为属灵之人的意愿部分已毁坏,以至于除了邪恶之外别无他物,而邪恶却持续不断地从那里流入人的理解力部分,即思维中;故很明显,与属天之人的良善相比,那里的良善是昏暗的。

正因如此,属灵之人不象属天之人那样拥有对主之爱,也没有「所有敬拜中必不可少的谦卑」,而良善是通过谦卑从主流入的。因为高傲的心根本不乐于接受,而谦卑的心才会接受。属灵之人也不象属天之人那样拥有对邻之爱,因为「对自我和尘世的爱」不断从其意愿部分流进来,使得「对邻之爱」的良善变得昏暗。每个人都能清楚看出这一点,如果他深入思考,反思他向别人行善时,是为了「某种世俗目的」。因此,尽管不是有意识的,但他仍想着回报,要么从他所帮助的人那里得到回报,要么在来世从主那里得到回报。他的良善就这样被「寻求功德」的想法所玷污。他也可以反思,当他行善时,如果他能够对外张扬,从而将自己置于其他人之上,他处于其生命的快乐之中。但属天之人爱邻舍胜过爱自己,他们根本不考虑回报,也不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

此外,属灵之人的良善还因为「出于各种原则的说服」变得昏暗,这些原则也源于「对自我和尘世的爱」。关于他们的「说服」和信仰是什么性质,可参看前文(2682,2689节末尾)。这也是由于「来自其意愿部分的邪恶」流入的结果。

再者,与属天之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之人的良善相对昏暗。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清楚看出:属灵之人不象属天之人那样通过「觉察」知道什么是真实的,其方式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教导,以及他生于其中的教义。若他从自己和自己的思维添加任何东西,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感官事物及其谬误」和「理性及其表象」就会占优势,使他几乎无法承认任何「如属天之人所承认的纯粹真理」。然而主将良善植入这些「表面的真理」中,即使这些真理是谬误,或是真理的表象。不过,这良善却因这类「表面的真理」而变得昏暗,因为其性质被「与之相结合的真理」所定。这种情形就像「阳光流入物体」。「接受阳光的物体的性质」使得光在物体中呈现色彩。如果「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性质」是适合且相应的,色彩就很美丽;但如果「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性质」不适合,也不相应,色彩就不美。同样,对于良善本身,其性质被真理所定。

——《属天的奥秘》2715

就人而言,情况如下:重生的目的是叫人的内在人,因而他的灵魂或灵可以成为新的。但是,除非人的外在人也能重生,否则他的内在人就无法被新造或重生。因为虽然人死后变成一个灵,但在来世,他仍然拥有那些属于其外在人的事物,也就是属世的情感,教义事物,甚至记忆知识。总之,就是属于外层记忆或属世记忆的一切(参看2475-2483节)。因为这些是「他的内层终止于其上」的层面。因此,「这些外层事物的安排」决定了内层事物在流入它们时的性质,因为它们在这些外层事物里面被修改。由此可见,不仅人的内在人或理性人必须重生或被新造,而且他的外在人或属世人也必须重生或被新造。若非如此,就不会有任何对应。内在人及其属灵之物和外在人及其属世之物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参看2987,2989-2991,3002,3493节)。

就代表意义而言,人重生的状态在本章以「以扫」和「雅各」来描述。此处描述了该状态的第一个阶段,即一个人「正经历重生」,或「重生之前」的状态。相对于人「已经重生」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完全颠倒的。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即人正经历重生,或重生前的状态,「属于真理范畴的理解力事物」显然首先起作用。但当他已经重生,那么「属于良善范畴的意愿事物」就会首先起作用。「属于真理的理解力事物在第一个状态显然首先起作用」由「雅各自己索取以扫的长子名分」,以及这里论述的「雅各索取祝福」来代表。「这种状态是完全颠倒的」由「雅各装作以扫」,即「他穿上以扫的衣服,包上母山羊的羊羔皮」来代表。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理性真理尚未与理性良善如此结合,或者说理解力尚未与意愿如此结合,以至于能够流入并作用于属世层,整理那里颠倒的事物。

这一点也可以从大量经验,尤其从以下事实看出来:人能以其理解力进行辨识,他的属世层由此便能知道许多良善与真实的事物,但意愿还不能根据这些事物行动。比如「爱与仁是人的本质」,人的理解力能够看到并确认这一真理,但是在人重生之前,他的意愿无法承认。甚至有些人完全缺乏「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也能很好地领会这一点。同样,「爱就是人的生命,爱是什么样,生命就是什么样;一切快乐和一切愉悦皆源于爱,因而一切欢喜和一切幸福也源于爱;因此,爱是什么样,欢喜和幸福就是什么样」。人也能以其理解力领会这一真理,即使意愿不同意甚至相反,但最幸福的生活来自「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因为神性本身流入其中;另一方面,最悲惨的生活来自「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因为地狱流入其中。

由此可知,理解力而非意愿能够领悟「对主之爱是天堂的生命,相互的爱则是天堂生命的灵魂」。因此,只要一个人不「出于其(未重生)意愿的生命」思考,也不从他(未重生)意愿的生命来考虑自己的生活,他就能够用理解力来领悟这一真理。但只要他「出于其(未重生)意愿的生命」思考,他就领悟不了,甚至否认这一真理。人也能以其理解力清楚明白:神性能流入人所具有的谦卑中,因为在谦卑的状态下,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因而阻碍的地狱之物都被移除。但是,只要人的意愿不是新的,且理解力还没有与之联结,人就不可能发自内心地谦卑。只要人过着邪恶的生活,即他的意愿趋向邪恶,就不可能有这种谦卑的状态,与之相关的问题在他看来就会晦涩难懂,他甚至会否认。人还能以其理解力明白,人的谦卑并不是因为「主爱荣耀」,而是因为祂的神性之爱,是为了祂能够带着良善和真理流入,给人带来祝福和快乐。不过,如果请教意愿,这真理就变得昏暗。许多其它例子也是如此。

「尽管不去意愿,但仍能理解何为良善与真理」,这种能力被赋予人,使他得以改造和重生。因此,这种能力既存在于善人身上,也存在于恶人身上;事实上,有时在恶人身上更敏锐。不同之处在于,对恶人来说,为了生活,也就是为了「源于真理的生活良善」的真理情感并不存在,所以他们不能被改造。但对善人来说,为了生活,也就是为了生活良善的真理情感是存在的,所以他们能被改造。善人改造的第一个状态是,在他们看来,教义所教导的真理是第一位的,生活的良善则是第二位的,因为他们出于真理行善。而他们的第二个状态是,生活的良善是第一位的,教义所教导的真理则是第二位的,因为这时,他们出于良善,也就是良善的意愿行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由于意愿已经与理解力如同在一个婚姻中那样结合,故此人就重生了。就内义而言,涉及以扫和雅各的这些事就论述了这两种状态。

——《属天的奥秘》3539

圣言中多处提到「赞美上帝」,意思是用心和口承认祂,从而也敬拜祂;「赞美上帝」与「哈利路亚」所代表的意思相同,因为「哈利路亚」代表「赞美你啊,上帝」;如前所述,这是承认和敬拜上帝发出的喜悦和高兴的声音。

「赞美上帝」代表「承认和敬拜」,因为主希望对祂的赞美和荣耀不是「出于任何对祂自己的爱」,而是「出于祂对人的爱」。因为当一个人在内心承认「自己里面没有任何良善,并且出于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而另一方面,所有的良善都来自主,主能成就一切」时,他除了赞美和荣耀主,或者将赞美和荣耀归于祂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做法。当人承认这一点时,他就会收起他那源于「自我之爱」的「小我」(proprium),打开他的整个心智,从而使上帝的神性能够带着良善和力量流入。因此,人在主面前必须处于谦卑之中,这种谦卑的来源不是别的,而是对自己(本性)的承认和对主的承认;接受是根据这些承认而发生的。

——《诠释启示录》1210

人对自己的心智或内在人的内在状态一无所知。尽管那里有无限事物,但其中没有一样进入他的意识。因为人思维的内在,或他的内在人就是他的灵本身;在灵里面有无限和无数的事物,就像人的身体里的情况一样,甚至更加数不胜数。因为一个人的灵在形式上就是这个人,属于它的一切事物都对应于人体内的一切事物。

正如人凭感觉无法知道他的心智或灵魂如何共同或单独地在「他身体的一切事物」中运作,人也不知道主如何在他的「心智或灵魂的一切事物」,或说他的「灵的一切事物」中运作。这种运作是持续不断的;人没有参与其中,然而,只要人封闭他的外在人,主就仍无法洁净人的灵或内在人里面的任何恶欲。各种邪恶使人封闭他的外在人,其中每种邪恶在他看来似乎是一个整体,但每种邪恶里面都有无限事物。当人将如同「单个事物」的邪恶移走时,主就会把它里面的无限事物都移走。这就是「主洁净人的内在人中的恶欲,以及外在人中的邪恶本身」这句话的意思。

——《圣治》120

所以问题是:人应如何悔改?答案是:实际上就是,人必须省察自己,认识并承认自己的罪,向主祈求,开始新的生活。

前几节(525-527)已说明,没有省察,悔改是不可能的。但是,除非人认识到自己的罪,否则省察有什么用呢?除非他承认这些罪在他里面,否则他为什么要认识到自己的罪呢?除非人在主面前认罪,祈求帮助,并由此开始新的生活,否则这三件事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真实的悔改。

「人应该以这种方式去做」——每个人(随着他度过自己生命的第一个阶段,越来越多地自己管理自己,行使自己的理性时)都能知道这一点。首先从他的洗礼中知道:洗礼意味着重生; 因为在洗礼中,他的监护人代表他承诺「他将拒绝魔鬼和他的一切行为」。也从圣餐知道:因为所有人都被警告,在他们能够配得上圣餐之前,他们必须悔改他们的罪,转向上帝,并进入新的生活。更进一步地,从所有基督徒手中的「十诫」或「要道问答」知道:十诫中的六条诫命除了「不作恶」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命令。除非通过悔改来消除邪恶,否则人就不能爱他的邻舍,更不能爱上帝;而律法和先知书,也就是圣言,因此也就是救赎,都依赖于这两条诫命(《马太福音》22:40)。

如果时常反复进行真实的忏悔,比如象一个人预备领受圣餐那样频繁;而如果他后来戒绝了在自己身上发现的一种或另一种罪,就足以使他进入悔改的现实。当他在悔改的现实中时,他就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因为那时人开始从属世变成属灵,并从主重生。

——《真实的基督教》530